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某区2001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评价法定传染病报告报告质量。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甲乙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154.49/10万和55.50/10万,死亡率分别为0.65/10万和0。与2000年相比,甲乙类和丙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下降24.94%和55.64%。肺结核、淋病、梅毒、肝炎、麻疹和痢疾6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8.08%。结论:该区法定传染病总趋势是下降的,控制工作取得实效,重点应加强肺结核、淋病、梅毒、肝炎、麻疹和痢疾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1疫情概况 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统计,2007年济南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全市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计11790例,发病率为193.04/10万,与去年比下降1.22%。发病率与去年相比,上升的病种:伤寒+副伤寒、梅毒、麻疹、猩红热、狂犬病、布病、乙脯、疟疾、新破、肺结核。下降的病种:肝炎、菌痢、艾滋病、HIV感染者、淋病、流脑、出血热。持平的病种:百日咳。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宝山区2000-2005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上海市宝山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特点,预测发病趋势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宝山区2000-2005年甲乙类传染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平均214.01/10万,以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梅毒、麻疹6种疾病为主,占98%以上。外来人员发病率375.01/10万,明显高于该地居民160.68/10万。痢疾、麻疹发病居高不下,肺结核、淋病、梅毒的发病有上升趋势。结论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湛江市1991~2000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湛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湛江市1991~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00年湛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7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4/10万。十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五种病占总发病数的82.5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是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脑炎、霍乱、麻疹、狂犬病,占总死亡数构成的75.17%。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仍是湛江市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杭州开发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其流行趋势,为制订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杭州开发区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8年,9年间开发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态势,报告15种3 322例,年发病率183.70/10万-273.23/10万,年平均发病率223.52/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肺结核、菌痢、淋病、肝炎、梅毒,5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1.96%。其中肺结核报告发病1 306例,占总发病数的39.31%。自2002年起,肺结核发病率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结论:针对开发区的主要传染病,采取各项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肺结核、菌痢、淋病等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1997-2006年阳泉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阳泉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阳泉市1997-2006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38626例,年均发病率306.79/10万;死亡14例,年均死亡率0.11/10万;年均病死率O.036%。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分别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37.48/10万,居各类传染病首位。结论阳泉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痢疾、乙肝、肺结核、艾滋病、梅毒。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依然是痢疾、肺结核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7.
郑浩  刘萍 《社区卫生保健》2009,8(5):329-331
目的分析香花桥街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传染病防治网络和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网络直报现居住在香花桥街道的病例资料进行疫情分析。结果香花桥街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15.25/10万,波动范围在190.12/10万~265.23/10万之间;病毒性肝炎、痢疾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为肝炎高发期,痢疾则在夏秋季高发;5种主要传染病病例排序分别是菌痢、肝炎、梅毒、肺结核及淋病;菌痢、肝炎发病明显有下降趋势,但始终占据着所有传染病的前两位。结论菌痢、肝炎的防治仍是以后传染病防治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发达,梅毒发病有抬头势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湛江市急性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与变动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湛江市10年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 1991-2000年全市报告急性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7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4/10万。“八五”期间(1991-1995年)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99.26/10万和0.25/10万,“九五”期间(1996-2000年)分别为88.77/10万和0.22/10万,后者比前者发病率平均下降了10.57%,其中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下降幅度最大,达69.10%;死亡率下降了12.00%。10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5种病占总发病数的82.5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是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脑炎、霍乱、麻疹、狂犬病,占总死亡数构成的75.17%。结论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仍是我市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来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现艾滋病病例,人类面临着新、旧传染病的威胁。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霸州市1996~2005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烨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67-2167,2169
[目的]了解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霸州市1996~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5年霸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6.32/10万,10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5位传染病分别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麻疹,5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98.63%。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是霸州市近10年来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例。[结论]该市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痢疾、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麻疹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防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西武宣县1951~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规律,为科学评估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正确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51~2002年武宣县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特点。结果 武宣县法定报告传染病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1437.25/10万下降到21世纪初的182.68/10万,死亡率从6.13/10万下降至0.49/10万,计免相关传染病的发病率从516.30/10万下降至12.51/10万。主要发病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50、60年代以痢疾、麻疹、疟疾为主,70、80年代以流感、痢疾、麻疹为主,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初以痢疾、肺结核、肝炎为主。结论 传染病防治效果显著,大部分病种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但部分已控制的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新发现的传染病形成新威胁,今后的防治重点是:肺结核、痢疾、肝炎、麻疹、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高州市2004~2011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州市2004~2011年累计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22种、16952例,死亡115例,年均发病率为127.21/10万,平均病死率为0.68%。传染病发病率,2004年为92.26/10万,2005年为113.42/10万,2006年为118.3I/IO万,2007年为128.85/10万,2008年为145.70/10万,2009年为121.86/10万,2010年为160.22/10万,2011年为133.87/10万。2004~2011年传染病年均发病率,0~14岁为49.21/10万,15~64岁为125.00/10万,≥65岁为464.40/10万;男性为为175.76/10万,女性为76.80/10万}城区为43.55/10万,农村为290.92/10万;居前的传染病为肺结核(78.36/10万)、乙肝(14.18/10万)、梅毒(9.66/10万)、淋病(3.23/10万)、手足口病(9.46/10万)。[结论]高州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结核、乙肝、梅毒、淋病、手足1:1病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郑云枝  孙丙坤 《职业与健康》2008,24(10):958-960
目的了解许昌市魏都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许昌市魏都区1995-2006年法定传染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06年许昌市魏都区共报告传染病20种,累计报告病例8537例。年发病率最高的是2005年为389.29/10万,最低的为2001年97.76/10万,各类传染病以血液和性传播疾病为主,共报告3762例,为总发病数的44.58%;其次是肠道传染病报告2563例,占30.37%。主要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麻疹。结论1995-2006年许昌市魏都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为从1995-2001年呈下降趋势,但从2002年又开始上升,目前防治的重点传染病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麻疹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公安县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今后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2004年至2005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2004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18.23/10万,比2003年上升19.26%。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113.8/10万)、乙肝(60.56/10万)、痢疾(19.01/10万)、淋病(6.70/10万)、伤寒(5.42/10万)。2005年传染病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107例,死亡8例(其中狂犬病4例),年发病率为207.11/10万,死亡率为0.78/10万,病死率0.38%。发病前5位的病种次为肺结核(106.65/10万)、乙肝(48.75/10万)、痢疾(19.07/10万)、血吸虫(14.45/10万)、淋病(4.32/10万)。占报告病例的93.31%。从分析结果看,我县传染病疫情总体趋势平稳,局部存在小流行,应加强疫情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清远市1988--2005年主要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清远市1988--2005年主要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清远市1988--2005年主要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病种有狂犬病、艾滋病、肺结核、淋病和梅毒;其他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近5年平均发病率〉5/10万的病种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和梅毒。结论狂犬病、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和梅毒等传染病是今后清远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海林市1997~2006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林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林市1997~2006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海林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55.3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5/10万。10年间发病率前五位传染病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淋病、细菌性痢疾,五种病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1.93%。死亡率前三位传染病是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90.91%。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淋病、细菌性痢疾是海林市的主要传染病;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性传播传染病、布病、麻疹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边远山区凤山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乙类和丙类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7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22种共5303例病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2.25/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5种共3838例病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6.65/10万。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和梅毒。值得注意的是淋病病人与梅毒病人之比为4.09:1,淋病病人与AIDS/HIV阳性病人之比为15.66:1,梅毒病人与AIDS/HIV阳性病人之比为3.83:1。传染病死亡人数共29例,人群死亡率为2.09/10万,其中肺结核病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7.93%,艾滋病及HIV阳性病例占总死亡人数的31.04%,狂犬病病例占24.14%。结论该县近7年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艾滋病及HIV阳性死亡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崔荣江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89-1290
目的对2006年河南省获嘉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获嘉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获嘉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3398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为865.12/10万,死亡率为0.251/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9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22.91/10万。乙类传染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760.22/10万)、肺结核(81.47/10万)、痢疾(6.11/10万)、麻疹(5.86/10万)、淋病(3.56/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85.03%,呼吸道传染病占10.35%,肠道传染病占1.98%。结论应加强对乙型肝炎、肺结核、痢疾、麻疹、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江华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华县1993-200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3-2002年江华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0.44/10万,年均死亡率为1.18/10万,十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痢疾、肺结核、伤寒、病毒性肝炎、疟疾,五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81.2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是狂犬病、钩体、乙脑、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占总死亡数构成的86.54%。结论 痢疾、肺结核、伤寒等是江华县近十年来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痢疾、肺结核、伤寒、病毒性肝炎、疟疾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赵彩红 《职业与健康》2014,(15):2109-2112
目的了解新疆疏附县10年来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疏附县2004--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10年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共报告23种32383例,年平均发病率1020.96/10万;死亡报告6种36例,年均死亡率1.13/10万。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波动不大,肠道传染病发病明显下降,发病率由2004年的289.95/10万下降至2013年48.7/10万;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传染病发病位次发生改变,2004--2011年肺结核居第1位,2012年移居第2位,病毒性乙型肝炎从2004--2007年的第3、4位移入第2位,2012年位居第1位;梅毒和淋病逐渐进入前5位,梅毒2011年居第3位。发病顺位前5位的是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梅毒,占总报告病例的91.68%;死亡顺位前3位的是艾滋病、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占总报告死亡病例的94.44%。结论疏附县传染病疫情形势非常严峻,今后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呼吸道和血缘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同时,要重点做好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20.
林晶  冉国友 《职业与健康》2014,(17):2490-2491
目的分析信阳市狮河区2012年梅毒、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狮河区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梅毒、淋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62例,报告发病率25.12/10万,比2011年上升81.18%。2012年共报告淋病病例24例,报告发病率3.72/10万,比2011年下降4.45%。2012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51:1;而淋病报告病例数男性显著超过女性,男女性别比为7:1。梅毒、淋病报告病例集中在20~49岁青壮年人群。结论狮河区梅毒增长迅速,而淋病呈现下降趋势,青壮年人群仍然是性病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