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探讨如何早期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4年5月住院的20例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发现不完全性川崎病在小婴儿、幼儿较其他年龄段儿童多见,主要临床表现多样化,PLT上升时阃、血沉、CRP、白细胞这些炎症反应指标与典型川崎病变化一致。结论:认为对该病的治疗时间应在典型临床体征不够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白细胞、PLT、Sm、CRP、心脏彩超来协助旱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探讨脑利钠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婴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病变,从而改善川崎病患儿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已经出院确诊为婴儿川崎病的1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AL组WBC、RDW和BN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BC、RDW和BNP水平增高是CAL的独立危险因素。RDW≥13.4%预测川崎病合并冠脉病变的灵敏度为74.4%,特异度为75.7%,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57。BNP≥325 pg/m L预测川崎病合并冠脉病变的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74.3%,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62。结论:BNP、RDW升高可作为预测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小婴儿川崎病临床特点,探索早期诊断的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西安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近4年来收治的18例6个月以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儿中,不完全川崎病11例(61.1%),发生冠状动脉扩张者15例(83.3%),其中2例冠状动脉瘤形成,1例血栓形成.结论 小婴儿川崎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缺乏特异指标,且冠状动脉损害严重.足够的警惕和全面检查分析,尤其是借助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全球婴儿和幼年儿童的一种原因不明的伞身性血管炎综合征,其病因至今未明.虽然KD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近年来研究表明免疫因素与川崎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免疫系统的高度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反应是川崎病血管炎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川崎病是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的病因之一,除了常见的心血管问题之外,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少有报道。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在该科确诊为川崎病患儿187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片及超声心动图等,对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在确诊为川崎病的187例患儿中,发生支原体感染性肺炎28例(14.8%),支原体抗体>770 U/ml,并与完善同样检查的非支原体感染的川崎病患儿52例(对照组)比较,血清支原体抗体均被检测,分析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合并川崎病组与非支原体感染合并川崎病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的差异性,并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热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冠脉扩张的程度等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合并川崎病组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补体C3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当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补体C3浓度明显增高时,需考虑有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有益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主要见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春夏交接之际发病较多。据文献报道,川崎病的流行病特点,具有明显地域性,季节性及年龄性。近年川崎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增高原因不明。川崎病的冠状动脉和非冠脉血管的血管病变的三个特点,包括:急性自限性坏死性动脉炎、亚急性或慢性血管炎和鲁米那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目前我国川崎病的诊断标准是参考日本2 0 0 2年和美国2 0 0 4年发布的川崎病诊断标准。川崎病主要累及心血管,冠状动脉的病变,既是本病自身的症状,又是可致病人死亡的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发现和监测冠脉病变的主要检测手段。川崎病的治疗目标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冠状动脉的受损及控制心肌内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在急性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尽快缓解临床症状并大大降低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绝大多数患儿适当治疗可逐渐康复,预后良好。冠状动脉瘤较大患儿有形成血栓及心肌梗死的危险,需要限制活动,定期复查,而这些患儿成年后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住院儿童的死亡特点,为儿科医疗和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6年住院儿童死亡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年度住院儿童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后5年显著低于前5年(P<0·05);新生儿和婴儿、学龄儿童和青春期是住院儿童死亡的高危人群(P<0·05);各期住院儿童的主要死因疾病分别是:新生儿为肺透明膜病和早产儿,婴儿为肺炎和先天畸形,幼儿为损伤、中毒和肺炎,学龄前儿童没有代表性疾病,学龄儿童和青春期为损伤、中毒和恶性肿瘤。结论:各期住院儿童的死因疾病各不相同,但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除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婴儿先天畸形外,各期儿童前后5年的死因疾病变化不大(P>0·05)。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KD)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近年来不典型病例增多。导致误诊、漏诊比例居高不下。我院自1999年6月~2003年12月共收治了川崎病病人10例,误诊6例,占川崎病病人总数60%。现就我院收治的6例川崎病病人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死亡率为50.52‰,1~4岁儿童死亡率为3.25‰,婴儿死亡率为39.11‰,新生儿死亡率为24.22‰,各年龄组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农村以山区最高,死亡前十位死因是:肺炎、新生儿窒息、溺水、蒙被综合症、早产儿、重症腹泻、破伤风、败血症、营养缺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死亡前十位死因是:肺炎、新生儿窒息、蒙被综合症、早产儿、破伤风、重症腹泻、败血症、其它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和营养缺乏病。提出了预防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在我国也有流行,但常常误诊和漏诊,由于此病不及时正确的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本研究就川崎病的治疗、预防、误诊和漏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王佩茗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11):678-681
为降低我市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自1995年开始监测,其结果表明新生儿、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17‰、20.65‰、26.34‰,而1990年基础调查资料分别为17.43‰、27.55‰、33.49%,分别比1990年下降24.44‰、25.05‰、21.35‰。1990年、1995年婴儿死亡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分别为82.3%、76.1%,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分别为63.3%、65.7%。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四位分类死因1990年为新生儿病、呼吸系统病、意外、先天异常,1995年为新生儿病、意外、先天异常及呼吸系统病。前四位疾病1990年是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意外窒息,1995年是出生窒息、溺水、肺炎、意外窒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解决基层接种医生对患有川崎病儿童的预防接种难题。方法 采用组织临床儿科、流行病学、疫苗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对川崎病儿童进行论证,形成川崎病预防接种共识建议,对符合接种建议患儿进行接种前告知,获得监护人同意后接种疫苗,进行接种疫苗后的安全性观察。结果 形成川崎病儿童的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建议,分别对未发生并发症的川崎病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患儿以及复发的川崎病患儿接种进行建议,已指导6名川崎病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组织专家对川崎病儿童论证形成预防接种共识建议的方法,指导接种医生对患病儿童接种疫苗,可以提高该群体儿童接种率,确保接种安全,其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卫生工作和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全县随机抽样的5个乡199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资料分析,提示:我县1994年平均婴儿死亡率62.6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5.14‰。死亡儿童中男、女性别差异较大;全县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3.3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75.38%;全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5位死因依次是肺炎、出生窒息、意外窒息、早产、腹泻。5岁以下儿童死前医疗保健不足,死在家中或途中高达82.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童死亡率,分析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5年长沙市开福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39‰、6.36‰、8.28‰,新生儿、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分别为52.98%、76.82%;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6位依次为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溺水、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降低新生儿病和出生缺陷的死亡;加强肺炎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本科6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川崎病男性多于女性,以典型病例多见,28.3%(17/60)的患儿为非典型病例。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无死亡病例。31.7%(19/60)的患儿误诊,以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炎、淋巴结炎等病多见。结论川崎病早期容易误诊,对不明原因发热5d以上,伴有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一项者,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严重者可造成冠状动脉损害[1]。主要在婴儿及儿童时期发病。目前认为该病是易患者感染病原后触发的由免疫介导的一种全身性血管炎[2]。现将本院收治的58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全身广泛性的血管炎症性疾病。此病是美国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疾病。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约1. 5:1。80%病例在5岁以下,大部分则低于2岁,8岁以上发病较少。低于2%的病例有再次发病现象。在美国,亚洲人后代的川崎病发病率较高,但所有种族的儿童几乎都可以患此病。川崎病在世界上已经被广泛报导。 川崎病首先由日本的 Tomisaru Kawasari先生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促进均衡的人口动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弃女婴归类为意外死亡。结果:①1992~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ENMR)、新生儿死亡率(NMR)、婴儿死亡率(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呈下降趋势;②死亡构成: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61.2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55.82%,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1.88%,17年间这种结构无明显变化;③第1位死亡原因:新生儿死亡为出生窒息、肺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均为肺炎。④各年龄段前5位死因由感染、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腹泻和破伤风引起。结论:死亡率下降缓慢及导致儿童死亡原因持续存在,出生窒息、肺炎是新生儿期的第1位死亡原因,17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趋向小龄化,扭转新生儿死亡尤其早期新生儿死亡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儿童呼吸道微生物定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雪  余倩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57-2659
儿童尤其婴幼儿呼吸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呼吸道短小、粘膜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力差、免疫功能低下等致使儿童比成人易于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常较成人为重。在家庭中常可见成人是感冒,较大儿童为气管炎,而婴儿发生肺炎。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原诊断相当困难。为了解健康儿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儿童呼吸道微生态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陈菊花 《职业与健康》1999,15(12):41-42
为降低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自1996年开始监测,1997年全县铺开,其结果表明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6.96‰、19.51‰、26.20‰,而1990年基础调查资料分别有21.25‰、26.33‰、33.26‰,分别比1990年下降20.0%、25.99%、21.2%。1990年、1997年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别为79.2%、74.2%,新生儿占婴儿死亡分别为80.7%、86.9%。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前四位分类死因1990年为新生儿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1997年为新生儿病、意外、呼吸系统病、先天异常。前四位疾病1990年是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及意外,1997年是出生窒息、肺炎、意外及先天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