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儿童病毒性脑炎382例病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高,2004年4—8月共收治382例患儿,分别进行儿童病毒性脑炎常见7种病毒IgM抗体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区贵港市病毒性脑炎发病强度、病原谱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发区贵港市为项目监测点,建立涵盖两市一县所有12 所县级以上医院组成的急性脑炎和脑膜炎监测网络,按疾病筛检标准选择并评估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对标本开展常见病毒性脑炎的IgM ELISA 检测,应用Epi Info2002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贵港市2007 年5 月至2008 年4 月实验室确诊的病毒性脑炎年平均发病率为6.42/10 万,乙脑病毒、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为主要病原,流行高峰为夏秋季,10 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高发人群.结论 贵港市实验室诊断的病毒性脑炎的年发病率为6.42/10 万,夏秋季多发,10 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高发人群,乙脑病毒、肠道病毒和腮腺炎病毒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脑炎(病毒脑)是一种与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首发症状多样,特异性病原学检查困难,不易早期诊断,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可以导致患者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现对我院1992年6月~1997年12月收治的119例分析如下。1...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来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我院儿科2014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7例,对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阳性体征较少。本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异常33例(43.3%),脑脊液异常56例(83.6%),脑电图异常36例(53.7%),头颅影像学异常9例(13.4%)。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具有某些特征性,脑电图、脑脊液、头颅影像学辅助检查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5.
262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结果 人群分布主要为3~12岁儿童,占95%;时间分布从4月开始,7月达高峰;地区分布主要为郊区,占93%。血清病原学检测结果主要为科萨奇病毒和艾柯病毒,两者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5.3%(40/262)和15.6%(41/262),占总阳性数的89%。结论 此次夏季性病脑性脑炎流行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6.
龙岩市27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27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的病因、流行规律及特征,为龙岩市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在龙岩市第一医院儿科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275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其中162例脑脊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结果275例患者主要分布在龙岩市新罗区(57.09%),13岁以下占98.18%,男性65.82%,女性34.18%,5—7月为发病高峰。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热(86.00%)、头痛(77.92%)、呕吐(62.80%)、嗜睡(48.24%)等,脑电图以轻中度异常为主,55.60%血常规正常,脑脊液检查72.43%颅内压力增高,22.31%蛋白含量增高,20.53%细胞数增加。从162例脑脊液中分离到16株ECHO19病毒、8株ECHO25病毒、15株ECHO30病毒。结论2004—2006年龙岩市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主要是肠道病毒ECHO19、ECHO25、ECHO30,加强监测工作是龙岩市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脑炎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龙岩市764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龙岩市儿童病毒性脑炎(EV)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764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检查分析。结果病例无聚集现象,以≤7岁为主,男性较多,5~7月为发病高峰。患儿多出现发热(86.1%)、头痛(64.8%)、呕吐(61.5%)、颅内压增高(72.4%)、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加(58.4%)、脑电图异常(79.0%);脑积液病毒分离阳性率18.6%,以埃可病毒(ECV)为主(90.1%)。2004和2010年的暴发疫情分别由ECV19和ECV6引起。结论病毒性脑炎多散在发生,临床表现以无菌性脑膜炎为主,实验室检查有利于病例诊断。ECV是主要病原体,ECV30为当地持续流行的毒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8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进行EEG描记,并在临床症状消失后追踪其脑电活动恢复情况。结果 368例患儿经治疗后,入院到临床症状消失需3~5 d 297例,6~8 d 71例;EEG恢复正常需5~7 d 224例,8~14 d 94例,15 d~半年6例,半年以上2例,另外3例EEG未恢复正常,1例遗留轻度异常,2例处于临界状态。结论 EEG对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了解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主要致病原。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HSV I-DNA,HSV II-DNA,VZV-DNA,HCMV-DNA,EBV-DNA。结果:52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有82例(15.6%)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0-10岁为高发年龄组。9例(1.7%)为巨细胞病毒性脑炎,7例(1.3%)为水痘-带头疱疹病毒性脑炎,4例(0.7%)为EB病毒性脑炎。结论:疱疹病毒性脑炎以单纯疱疹病毒为主要致病原,PCR法对疱疹病毒性脑炎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儿童病毒性脑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某院儿科收治的6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脑电图与CT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8例患儿中有60例(88.24%)病前有其他部位感染;其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呕吐48例(70.59%),头痛41例(60.29%),头痛伴腹痛20例(29.41%),惊厥23例(33.82%),抽搐持续状态5例(7.35%),昏迷3例(4.41%),精神症状40例(58.82%),意识障碍19例(27.94%),合并脑膜刺激征和病理征32例(47.06%),肢体瘫痪3例(4.41%),失语1例(1.47%);脑脊液检查异常48例(70.59%),脑电图异常50例(73.53%),36例头颅CT平扫异常8例。采用止惊、退热、降低颅高压等综合治疗加抗病毒治疗,临床治愈53例,好转11例,放弃治疗3例,病死1例。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洪源  张双  王玉珍  田庆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15-3117
目的:了解唐山市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166例病毒性脑炎疑似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急性期均做血常规检查,采用荧光PCR方法对脑脊液进行病毒检测,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病毒IgM抗体。结果:所有标本中,EV71病毒检出率最高,为20.5%,其次为CV病毒,检出率为12.7%,位居第三位是HSV病毒,检出率为9.6%。PCR和ELISA检测对EV71、CV和HSV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岁和≥3岁儿童病原体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和ELISA检测对病原体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山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体仍以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为主;尤以3岁以下儿童易感,应加强此类儿童群体的防控;应联合应用PCR与ELISA检测,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李刚  张彦 《现代保健》2010,(10):9-10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奥德金)在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神志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分析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特点,并与其脑脊液、头颅CT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 结果 病毒性脑炎早期EEG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头颅CT,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情严重者EEG呈中重度异常,病情轻者EEG呈轻中度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电图呈重度异常者其预后较差,脑电图呈轻中度异常者其预后较好,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EEG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一直为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地区.2007年和2009年该地区出现2次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高峰,共报告4起乙脑暴发疫情,累计发病93例,死亡9例.为掌握该地区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特征,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资助下,云南省CDC和西双版纳州CDC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景洪、勐海和勐腊县开展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的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2-2023年河南省儿童青少年病毒性脑炎流行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趋势分布。方法 以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研究现场,收集入院时间为2012年10月1日至2023年7月26日的病毒性脑炎病例信息,分析病例的时空分布特征、重症发生率、年龄构成、病原构成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情况。结果 本研究排除信息不全的病毒性脑炎病例后共纳入6 276例。病例主要来源于郑州市(38.96%),其次分别为周口市(9.93%)、许昌市(8.68%)、驻马店市(7.90%)和平顶山市(7.39%)。病例中男性占62.13%,女性占37.87%,7~13岁病例数最多(72.45%)。2012-2023年总体重症率为4.51%,不同地区、年份的重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0.021; χ2=48.14,P<0.001)。病原分型中肠道病毒构成比最大(31.57%),其中柯萨奇病毒居多(58.37%)。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儿童青少年患病毒性脑炎大脑半球的损伤最常见(54.93%)。结论 2012-2023年河南省病毒性脑炎病例中男性较多,7~13岁儿童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应当引起重视,在诊断病毒性脑炎后要特别注意预防大脑半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与鼻病毒的关系.方法 对1例男性,1岁零6个月的抽搐患儿的脑脊液、咽拭子应用RT-PCR多重检测技术进行呼吸道病毒及脑炎病毒检测,阳性结果再进一步基因测序,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儿咽拭子及脑脊液样本中均检测到鼻病毒的特异性核酸片段,但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均较轻,未发现其他严重脑损伤的表现.结论 鼻病毒可能是我国小儿脑炎的病原之一,应引起重视.结果首次表明鼻病毒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18.
陈全景  范伟  李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3996-3997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CSF)及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怀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但脑脊液正常、最后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于入院后24~48 h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同时抽取静脉血,用酶连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的NSE浓度。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水平分别为(23.16±5.93)μg/L和(17.80±4.27)μg/L,对照组分别为(8.96±1.03)μg/L和(7.78±0.94)μg/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且血清中NSE浓度与脑脊液中NSE浓度呈正相关(r=0.84,P<0.01)。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浓度明显升高,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可作为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组织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三地区2005-2006年度病毒性脑炎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陕西省安康、宝鸡、渭南3个地区病毒性脑炎,了解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情况.方法 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对监测医院报告的所有病毒性脑炎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同时采集血和/或脑脊液标本,用ELISA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IgM抗体;用Epi Data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监测病毒性脑炎1097例,对其中1053例(96.0%)检测乙脑IgM,阳性311例(29.5%).监测的两年度内病毒性脑炎、乙脑病例均在7、8月份出现高峰,病毒性脑炎发病趋势与乙脑lgM阳性病例趋势基本一致;宝鸡、渭南和安康地区14岁以下年龄组人群乙脑IgM阳性病例分别为33.7%、43.9%~1188.3%,其他病毒性脑炎在3个地区均是5~14岁组所占比例较高(53.3%);乙脑IgM阳性病例中散居儿童、农民和学生占85.2%,其他病毒性脑炎病例学生所占比例较高(51.0%);病例出院时398例中,乙脑IgM阳性病例和其他病毒性脑炎治愈比例分别为67.1%、83.7%,病死率分别为9.2%、3.1%.578例出院90 d后随访,乙脑IgM阳性病例和其他病毒性脑炎治愈比例分别为69.6%、90.2%,病死率分别为13.6%、3.6%,留后遗症比例分别为10.0%、4.5%.结论病毒性脑炎的高发季节和乙脑一致,临床报告的乙脑病例中乙脑IgM阴性病例占45.6%,提示对临床报告的乙脑/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乙脑实验室检测是非常必要的;不同地区乙脑高发人群存在差异,在预防控制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