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琳  程若川 《现代保健》2012,(14):147-149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在中国知网检索到的1981-2011年间报道的294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i法进行Log-rank生存分布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中位生存期7个月,仅有27.1%的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组1年生存率低于手术加放疗组,但3年生存率手术组高于手术加放疗组,整体上放疗组生存率高于未放疗组。结论: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预后差,手术是综合治疗的基础,术后放疗有助于获得短期的生存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病原组织学起源.方法胃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SSC)是很少见的,发病率仅占胃癌的1%.统计20年间(1986~2005年)1698例胃癌标本,仅有4例胃原发性鳞癌临床资料,占0.24%.通过HE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参考文献,对其组织起源进行讨论.结果4例PSSC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52.4岁.大体为境界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组织学分三级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2例.结论胃原发性鳞癌极其少见,临床诊断因无特异性表现较为困难,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376例ESCC患者中37例切缘癌残留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分期)、肿瘤最长径及淋巴结转移(N分期)分组之间切缘癌残留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随着肿瘤最长径的增加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ESCC手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520及11.855,P<0.05),而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其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CC的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都是手术切缘癌残留发生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在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20例皮肤鳞状癌患者资料,对其组织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确诊病例采用手术和高频电离子治疗并做好回访。结果 20例患者临床诊断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均为皮肤鳞状细胞癌。入院治疗后,2例死亡,其余18例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自患者出院随访至今,无1例病灶转移。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是临床上早发现、早确诊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53例老年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0月经我院皮肤科诊断明确的53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例,就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皮损部位、临床误诊及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皮肤鳞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以中老年多见;好发部位为暴露部位,且在不同年龄间有统计学差异;肿瘤有无溃疡在不同临床分型中不存在显著并异;皮肤鳞状细胞癌与外伤等刺激相关;各临床类型中以结节隆起型最易误诊。结论 (1)鳞癌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以60~79岁为发病高峰。(2)慢性长期阳光照射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密切相关。(3)皮肤鳞癌常继发于烧伤、外伤性瘢痕、慢性溃疡等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膀胱鳞状细胞癌 (SCC)的临床特点 ,提高对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10例患者男 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1岁。行膀胱全切术 2例 ,分别存活 18、2 5个月。膀胱部分切除 8例 ,2例术后 1年内出现膀胱内复发 ,1年以上无复发者4例 ,2例失随访 ,本组患者生存时间 6~ 72个月 ,平均生存 16 .4个月 ,1例膀胱鳞癌伴移行细胞癌 (TCC)患者生存 5年以上。结论 膀胱鳞癌在诊断时临床分期较高 ,预后差 ,对化疗不敏感 ,术前放疗和根治性膀胱切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女,71岁,因颈前肿物50余年,呼吸困难伴声音嘶哑20余天于2008年4月28日入院。查体:甲状腺Ⅲ度增大,表面光滑,质地坚硬,界限不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正常。彩超见甲状腺内多个低回声结节,其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回声,CDFI未见明显环绕血流信号,结节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8.
原发于甲状腺的恶性淋巴瘤 (TL)较少见 ,临床及病理均易误诊。 1994~ 1998年本院发现 6例 ,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 ,并重点讨论误诊原因。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男 1例 ,女 5例 ;年龄 42~ 80岁 ,平均 6 1岁 ;病程 5个月~ 4年。2 临床表现2 1 症状及体征 均因颈前区肿块迅速增大而就诊 ,其中颈部明显紧束感 4例 ,呼吸不畅 1例 ,声音嘶哑 1例。体检 :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 ,质地较硬者 2例 ,中等者 4例。2 2 辅助检查 血T3 、T4检测 3例增高 ,甲状腺摄I1 3 1 率 2例低于正常 ,核素扫描 2例示冷结节 ,抗甲状腺球蛋白和抗微…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输尿管癌是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我院自1988~2004年共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1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0.
郭晓琴 《智慧健康》2021,(14):22-24
目的 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病例,展开回顾性研究,对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探讨.结果 在10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通过手术前后病理诊断,有82例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2.00%,诊断不相符1...  相似文献   

11.
马路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3):159-160,141
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多种肿瘤(宫颈癌、头颈部癌、肝癌、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对肿瘤的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是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就以上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少见,约占甲状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0%,多发于中年人,女性多见。本文总结1980~1999年收治的11例,结合文献就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 5 7岁。右小腿烧伤后瘢痕 2 5年 ,反复瘙痒 ,溃疡 1年余。查体 :一般情况好 ,系统检查无异常 ,未扪及浅表淋巴结。皮肤科情况 :右小腿后区表面有约 3 0cm× 2 0cm大小溃疡 1个 ,溃疡底部高底不平 ,呈乳白色颗粒样组织 ,边缘高出皮肤 ,表面有血痂覆盖 ,与周围组织粘连 ,活动度差 ,质硬 ,压痛 ,伴臭味。组织病理 :皮肤各层大量癌细胞浸润 ,其中央有角珠 ,瘤细胞大、胞浆丰富 ,细胞核较大 ,空亮 ,中央有一嗜碱性小核仁 :核分裂不典型。诊断 :烧伤瘢痕性鳞状细胞癌。治疗 :瘢痕癌切除后植皮术。2 讨论瘢痕组织可…  相似文献   

14.
针对PD-1和PD-L1分子、p53和bcl-2蛋白、热休克蛋白70等表达水平情况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深入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转移组(n=29)和无转移组(n=71)。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分析其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的结节数目、结节形态、结节回声、结节边界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转移组结节直径≥5 mm、内部微钙化、侵及被膜占比均高于无转移组(P<0.05)。10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经病理检查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29例,无转移71例;经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28例,无转移72例。高频超声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5.00%。结论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女性原发性乳腺癌52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15%,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总数的21%,居妇女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1〕。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已成为众多临床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作者对我科1990~1994年共526例乳腺癌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26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44·5岁。≤30岁18例(3·42%),31~40岁56例(10·65%),41~50岁223例(42·40%),51~60岁166例(31·56%),>60岁63例(11·97%)。右侧者268例(50·95%),左侧者254例(48·29%),双侧同时存在者4例(0·76%)。首先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乳腺基底细胞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其免疫学特征、病理学特征以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患者100例,并从中筛选出30例组织学Ⅲ级患者.探寻导致乳腺基底样细胞癌的病理因素.结果?在30例女性乳腺基底细胞样癌患者中,经免疫组化染色,有22例患者的ER、PR以及HER-2呈阴性,而CK5/6、CK14以及EGFR等呈阳性.结论?乳腺基底细胞样癌是乳腺癌的一种新的亚型,其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学特征独特,且预后较差,是今后临床研究的重点,应当引起广大医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分析40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病历资料、治疗方法。结果: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甲状腺微小癌,要积极的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着色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XP)伴发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einoma,S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对1993年~2004年间收集的XP伴发SC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4例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4岁,平均2.5岁。并发肿瘤年龄,最小7岁,最大18岁,平均12.8岁。其中有明确近亲婚配者2例(50%)。4例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结果均典型。结论:XP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是一种癌前病变,以早年并发恶性肿瘤为其特征,其中以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最为常见。与皮肤损害和紫外线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12例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花 《现代医院》2009,9(5):76-7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阳江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2008年1月350例经手术切除甲状腺疾病标本的病理检查资料,筛选出甲状腺微小癌。结果350例患者共检出甲状腺微小癌12例,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前均无确诊,其中发生于甲状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毒性甲状腺肿2例,首发症状为颈淋巴结转移1例。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常与其它甲状腺疾病伴发,掌握甲状腺微小癌的病变特点,仔细检查,可避免漏诊,以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