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宏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801-4802
目的:分析本溪市2005~2011年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中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率为23.16/10万,死因前5位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脏疾病。结论:本溪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是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各级妇幼保健人员知识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38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对策,提出防治措施。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2005—2011年38例孕产妇死亡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结果2005—2011年花都区孕产妇平均死亡率40.55/10万,主要原因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结论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株洲市2005~2009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来株洲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1.30/10万,死亡原因前3位是产后出血、内科合并症、羊水栓塞。结论:健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各级医疗保健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力度,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灵武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灵武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进行分析,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灵武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连续监测。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37.52/10万下降到2005年的0。结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实施母亲安全和"降消"项目以及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工程,加大《母婴保健法》执法力度和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武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由56.9/10万降为28.4/10万,其中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77.6/10万降为49.7/10万,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1.6/10万降为0/10万。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围产期保健教育,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强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天门市1980~1989年102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是:产科出血、妊高征、心脏病、羊水栓塞、肝病。结果提示:农业人口、家境贫困、文化素质低,孕产妇死亡率较高。并建议,落实围产期保健,完善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开展健康教育,以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雷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7):907-908
目的:研究分析海东地区孕产妇死亡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01~2005年海东地区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及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结果:海东地区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依次为:136.83/10万、110.45/10万、92.56/10万、83.96/10万、57.83/10万。结论:通过分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施相对应的服务,提高了全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有效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运城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了解孕产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运城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5年间运城市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是我市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地域分布及产前保健情况等因素有关。59例死亡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42例,占71.19%;不可避免死亡17例,占28.81%。结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提高产科人员综合素质,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防城港市4个区县市1998~2008年62例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因产科出血死亡34例,占死亡的54.84%。产科出血死亡原因依次是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异位妊娠。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地域分布及产前接受保健服务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应加强三级妇幼保健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对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2011—2018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2011—201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主要死因和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进行描述,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8年乌鲁木齐市死亡孕产妇39例,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年15.9/10万下降到2018年6.6/10万,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症、羊水栓塞。孕产妇死亡率与住院分娩率和产前检查率呈负相关,住院分娩率是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加强孕产妇高危预警和分级管理、提高基层人员技术水平、保证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海淀区1991~200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霞  彭振耀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85-1987
目的:了解海淀区户籍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海淀区1991~2005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分三个阶段(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进行分析。结果:海淀区15年间共有17例孕产妇死亡,孕产妇死亡率为14.87/10万;三个阶段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4.87/10万、11.25/10万、5.78/10万,呈现下降趋势;17例孕产妇死亡直接产科死因占52.94%,间接产科死因占47.06%;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依次为羊水栓塞(29.41%)、妊娠合并肝病(17.65%)、妊娠合并心脏病(11.76%)。结论:海淀区在过去15年间,孕产妇死亡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也面临不少挑战,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采取综合措施,有重点的全面实施,才能最终实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宋秀屏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375-4377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探讨干预措施,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8年驻马店市孕产妇死亡统计资料及死亡原因评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2003~2008年驻马店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直接产科原因为主要死亡原因,占86.21%;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内科合并症居孕产妇死亡原因前几位。结论: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要做好围产期保健,强化高危孕产妇管理及系统管理制度,提高产科质量及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13.
高凌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64-3966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717例围产儿死亡的基本情况,为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朝阳区2009~2011年发生的717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北京市朝阳区产科医院的活产数为116 077例,围产儿死亡717例,围产儿死亡率为6.18‰,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北京市户籍围产儿死亡占总死亡率的42.96%,外地户籍围产儿死亡占57.04%;死胎占65.83%,死产占8.09%;早期新生儿死亡占26.08%。围产儿死亡原因主要为先天畸形、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早产、脐带因素等。结论:实行孕产妇全覆盖管理,对外地孕产妇实行属地化管理,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充分发挥朝阳区危重孕产妇及高危围产儿救治网络的应急救治作用,不断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向华  崔占顺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76-2277
目的:分析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找出孕产期保健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0~2007年酒泉市44例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7年酒泉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59.73/10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原因顺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和其他原因;可避免死亡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84.19%;农村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强化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加强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建立孕产妇急诊的绿色通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张乔英  安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896-4898
目的:分析平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总结分析该地区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年报表、漏报调查、个案分析及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结果:平凉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盘滞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6.08/10万,2010年最低为37.35/10万。77例死亡孕产妇中可避免死亡55例,占71.43%,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9例,占11.69%。结论:死亡率有很大下降空间。通过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严肃认真开展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实施综合措施,保证产科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开展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6.
孕产妇死亡原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001~2005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三级保健网收集孕产妇死亡资料,结合十二表格评审方法,对2001~2005年泸州市213例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1~2005年5年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13例死亡孕产妇中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137例,占64.32%;内科合并症36例,占16.9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例,占8.45%;产褥感染11例,占5.16%;羊水栓塞7例,占3.29%。孕产妇死亡与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地域分布及产前接受保健情况等因素有关。213例死亡孕产妇评审结果为:可避免死亡160例,占75.12%,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46例,占21.60%,不可避免死亡7例,占3.69%。结论: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的下降空间,通过加强各级产科建设、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贫困孕产妇实行资金救助等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本辖区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孕产妇保健服务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凤  张水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793-3795
目的: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通过西安市妇幼保健网络逐级上报的《孕产妇保健情况年报》,收集西安市1999年10月1日~2005年9月30日期间的孕产妇,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保健服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相关性最大。结论: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尤其是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对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有效干预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青海省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孕产期干预与孕产妇死亡的关系。结果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42.2/10万下降到2011年的46.14/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前4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内科合并症、产褥感染。结论2000~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及产科能力建设,畅通产科绿色通道,提高住院分娩率,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东阳市1997~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阳市孕产妇的死亡率、死亡原因、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东阳市本地区正式户口的所有孕产妇,并监测和分析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结束后42天内,与妊娠有关的或因妊娠病情加重而造成死亡的病例。结果:1997年~2005年产妇数66683人,活产数67111人,孕产妇死亡14例,平均死亡率20.86/10万,死因顺位依次是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为产科直接因素造成10例死亡,创造条件可以避免8例。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关键在于政府与领导重视、强化管理、规范产科服务、健全妇幼保健3级网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钦州市2000~2007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钦州市2000~200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按照中国和广西《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根据逐级上报报表及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资料,开展全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结果:7年来孕产妇死亡率为36.94/10万。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直接产科原因比间接产科原因死亡率高,其中产后出血位居榜首,占死亡人数的34.06%;其次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占31.88%;孕37周后死亡占57.97%;死亡地点在镇级卫生院比例高,占26.81%;37.68%的孕产妇未作过产前检查。结论:2000~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下降,2004年有明显回升,2005~2007年孕产妇死亡率稳步下降。因此,继续深入开展母婴安全工程,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前、产时保健,加强镇级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等措施,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