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40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其中4例新鲜标本同时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72.5%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和小肠。肿瘤可分为四个亚型平滑肌细胞分化型45%;神经源性分化型12.5%;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7.5%;未分化型25%。肌肉共同蛋白HHF-35在18例平滑肌细胞型肿瘤中,17例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为平滑肌细胞分化最敏感的标记物。未分化型间质瘤的免疫表型为Vimentin和CD34阳性(100%)。电镜检查可见各型分化的特点。结论 尽管胃肠道间质瘤的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其免疫表现型却呈异源性,需要做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以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10例GIST均经手术切除标本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E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所用抗体CD117、CD34、Vim、S-100。结果 4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34~78岁,本组GIST病例均为腹部包块。梭形细胞为主型7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2例,混合型1例。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结果:CD117(10/10)、CD34(8/10)、Vim(6/10)、S-100均阴性。随访结果:6例GIST死于肿瘤,4例带瘤生存。结论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 相似文献
3.
薛志杰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6,5(4):341-342,32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GIST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行CD117、CD34、SMA、S-100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 本组均手术切除,其中GIST发生部位胃占45%(9/20),小肠45%(9/20),结直肠10%(2/20)。良性1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5例,CD117阳性表达率97%(19/20)、CD34阳性率72.2%(13/18)、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7.5%(6/16)、S-100 23.5%(4/17)。结论 CD117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手术仍是GIST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5.
CD117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117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nVision法回顾性分析57例GIST患者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GIST发生于食管3例(5.3%),胃31例(54.4%),小肠19例(33.3%),结、直肠4例(7.0%);良性29例(50.9%),交界性20例(35.1%),恶性8例(14.0%)。CD117阳性54例(94.7%),CD34阳性43例(77.2%),14例CD34阴性者CD117均为阳性,波形蛋白阳性56例(98.2%),S-100、SMA阳性分别为6例(10.5%)和3例(5.3%),多为不表达或局灶阳性。肿瘤大小1,5—10.0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的8例中肿瘤直径均大于5.0cm。21例随访病例中良性10例无复发;潜在恶性7例中3例复发,1例死亡,3例无瘤生存:恶性4例中2例死亡,2例复发。无瘤生存者13例,复发带瘤生存5例,死亡3例。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10)、71.4%(5/7)和50.0%(2/4)。结论GIST中CD117常弥漫强阳性,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指标。肿瘤大于或等于5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有出血或肿瘤坏死可作为恶性参考指标,而且复发率高,3年生存率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新标记物DOG1应用的初步探讨(附3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科2008年05月以来出具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标本的免疫组化结果,对DOG1、CDI17、CD34表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标本DOG1阳性率97.3%(36/37),CD117阳性率78.4%(29/37),CD34阳性率81.1%(30/37)。结论在GIST中DOGI比CD117、CD34表达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在GIST的辅助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联合DOGI、CDI17和CD34检测有利于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OG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GIST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8.
5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其概念和诊断标准。方法在光镜观察胃肠道非上皮性梭形细胞肿瘤的基础上,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imentin、CD34、actin和S-100。结果1988~1997年10年间共有消化道原发的非上皮性肿瘤121例,其中GISTs58例,占47.9%。GISTs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vimentin阳性,CD34阳性,少部分病例可以表现灶性或个别细胞actin和/或S-100阳性。HE染色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难以鉴别,须依靠免疫组化染色。本组研究按Lewin提出的标准判断GIST的良恶性,结果为良性GIST23例,潜在恶性GIST8例,恶性GIST27例。经初步观察,此标准是可行的。结论GISTs是胃肠道的最常见非上皮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根据其免疫组化特征可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 )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探讨 GIST 临床病理与诊断特点。方法选取东莞市大朗医院收治的59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其临床病症分布情况、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结果59例GIST患者中首发消化道出血与上腹胀痛病症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病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化道出血与上腹胀痛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次CD117阳性49例(83%),CD34阳性47例(80%),SMA、Des、Ki-67和S-100均显阴性或局灶性阳性。结论对GIST的诊断可综合患者临床病症、病理特性与免疫组化等情况下结论。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发生,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胃肠道间质瘤标本,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经HE、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瘤细胞呈鱼骨状、栅栏状,车辐状和编织状排列,肿瘤内以梭形细胞为主,上皮样细胞占少数,核呈胖梭形、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核仁不明显。恶性的瘤细胞丰富(例1、3、4),排列紧密,核分裂象(6-20)/50HFP,有粘液和坏死。良性的细胞较少,排列疏松,核分裂象少或无。免疫组化(ABC法)染色:CD1174例均为弥漫强阳性,S-100蛋白(侈14)、α-SMA(例2)为局灶性阳性,CD34均为阴性。例1、3、4诊为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例2诊为良性间质瘤。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形态结构与平滑肌、神经鞘肿瘤不易鉴别,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切除后复发率高而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要成份的间叶性肿瘤。1996~2004年我院收治32例,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1例,女21例,年龄27~80(平均57.5)岁,发病就诊时间0.5a,平均9个月。临床表现:腹部不适15例,可扪及肿块者7例, 相似文献
12.
67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观察67例胃肠道间质瘤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61.2%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小肠,瘤细胞为梭形或上皮样,或两者混合存在,胞浆嗜酸性较弱,免疫组化表型为CD34+,CD117+。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有较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化可协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陆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1,12(6):52-54,5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中小肠间质瘤5例,胃间质瘤5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腹膜间质瘤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与消化道出血较多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者5例,腹痛5例,腹部肿块就诊者2例。肿块平均直径为5.5 cm。术后病理学诊断:3例良性,8例交界性,1例恶性。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率为75.0%,CD34阳性率为58.3%。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40月,均存活,2例复发。结论肿瘤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免疫组化是判断GIST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对GIST患者必须进行包括手术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朱新峰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5,7(12):1035-103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位于胃肠道管壁内。具有低度恶性倾向的一类肿瘤。这类肿瘤起源常见于三个方面:即肌源性、雪旺氏细胞的神经源性、自主神经性肿瘤,这三者在病理组织学光镜下的特征十分相似,极易混淆,免疫组化检查多出现反常并相互矛盾。1983年由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最近Miettinen等才将其定义为原发于胃肠道、大网膜和肠系膜的C—Kit染色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细胞的间质肿瘤。1996年2月至2003年1月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胃肠道间质瘤3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47-2448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5例,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胃肠间质瘤患者35例中包括胃部发病者18例,约占51.43%,小肠发病者10例,约占28.57%,结直肠发病者3例,约占8.57%,其他部位发病者4例,约占11.43%;CD34阳性检出者约为25例,阳性率约为71.43%,CD117阳性检出者35例,阳性率为100%;35例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随访率82.86%(29/35),随访时间2.5~25(15.41 5.78)个月;术后复发且病灶发生转移者2例,约占8.57%,死亡1例,约占2.86%。病理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应用手段,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确诊中起到了关键的标记物作用,应用手术方法将瘤体完整清楚已经成为临床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2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4年10月间收治的2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胃肠道间质瘤22例,其中11例位于胃,7例位于小肠,2例位于盲肠,1例位于结肠脾曲,1例位于小肠肠系膜。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出血(9/22)、腹部包块(6/22)、腹痛(4/22)、贫血(3/22)手术前确诊1例。22例均行手术治疗。恶性7例,良性11例,交界性4例。随访2-66个月,死亡2例,1例死于腹腔广泛转移,1例死于心肌梗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是明确诊断及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治疗宜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7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均行手术治疗,除一例肝转移灶未处理,均完全切除原发肿瘤。病理:27例中低度恶性11例,恶性16例;CD117阳性25例(92.6%),CD34阳性23例(85%)。结论胃肠道恶性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以消化道出血、贫血、腹部肿块(肠道)为主要临床表现。确诊主要靠标本病理学检查。完整的病灶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转移的晚期病人,可以应用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D117、CD34、SMA、S-100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通过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30例中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阳性30例(100%),CD34阳性25例(83.3%),SMA阳性1例,S-100阳性2例。胃肠道间质瘤在术前诊断困难,但对其进行免疫组化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是c-kit基因突变和特异的阳性表达,CD117阳性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来自胃肠道起搏细胞的肿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十多年来 ,对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认识和争论 ,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认识和了解其中的详情 ,不仅有助于病理诊断 ,对于其他肿瘤的认识也可起到举一反三的指导作用。1 概念的演进回顾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过程 ,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八十年代以前的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 ;八十年代的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 ;九十年代初的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 (gastrointestinalautonomicnervetumor,GANT) ;以及九十年代末的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 (gast…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GIST)是1983年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的一个病理学新概念,是起源于消化道间叶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间质干细胞的一种良恶性肿瘤。本院自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了60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人,本就其诊治情况作一些临床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