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农村64名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AIDS)患者生存质量现状,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利用WHO的QOL-HIV量表对64名艾滋病患者进行入户调查。结果64名AIDS患者生存质量6个维度的得分及与常模比较的结果分别为,生理维度:10.84±2.68(t=12.71,P=0.001);心理维度:11.74±2.11(t=8.50,P=0.001);独立性维度:10.96±2.47(t=2.98,P=0.004);社会关系维度:13.09±2.16(t=3.12,P=0.003);环境维度:12.15±1.61(t=0.032,P=0.974);精神支柱和个人信仰维度:10.45±2.52(t=1.89,P=0.063)。结论AIDS患者在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社会关系等4个维度的生存质量得分低于常模,在环境与精神支柱个人信仰2个维度的生存质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对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11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72.00±10.10)分;HIV感染者/AIDS患者得分除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高于中国常模外(P<0.05),其他领域得分及总评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抑郁状况(t=-6.31,P=0.00)、相关症状数(t=-2.32,P=0.02)、家庭支持度(t=3.66,P=0.00)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医疗救助的同时进行心理咨询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2011年福州市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女医生生存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临床女医生的生存质量。[方法]使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对2011年福州市2家三等甲级医院180名临床女医生进行测查,并与同单位男医生111名和常模777名比较。[结果]测试180名临床女医生、111名临床男医生。生存质量得分,女医生为3.31±0.24分,男医生为3.48±0.42分(P<0.01);健康满意度得分,女医生为2.68±0.34分,男医生为3.32±0.26分(P<0.01)。男女医生的社会领域得分均高于普通人群,心理领域得分均低于普通人群(P<0.01或<0.05);男医生与女医生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综合评分,男医生为74.83±11.76分,女医生为73.56±13.24分(P>0.05)。女医生生存质量得分与满意度得分呈正相关(r=0.644),与消极情绪得分呈负相关(r=-0.379),与睡眠时间、月平均收入、职称呈正相关(r=0.327、0.436、0.563),与值班次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医生的生存质量低于普通人群及男医师。女医生的健康满意度明显低于男医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方法 2010年5月—2011年5月选择6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发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调查,要求研究对象在调查员指导下自行填写量表。比较两组间及观察组内是否伴有其他系统并发症患者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生活环境得分以及总分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得分观察组(58.91±5.48)分,对照组(60.07±4.5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其他系统并发症患者比不伴有其他系统并发症患者得分更低。结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比正常人群差,有并发症者更差,应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更年期女性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在全国8个城市1 714例41~60岁女性中进行方便抽样和问卷调查,调查包括一般资料、Kupperman Index(K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KI平均为(18.16±8.57)分,其中KI≥15分1 183例,<15分531例。所有人群在WHOQOL-BREF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维度得分分别为12.46±1.48、12.50±1.53、14.56±2.02、13.23±1.95,在生理和心理领域较中国常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程度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KI≥15分)比轻度的更年期人群(KI<15分)生存质量下降,在WHOQOL-BREF 4个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绝经女性较未绝经女性生存质量下降,在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女性生存质量下降,绝经后较绝经前下降明显,且症状越重生存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6.
AIDS相关症状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学忠  谢婧  王芳  曹黎  乐梦芝  常亮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046-2047,2057
[目的]探讨AIDS相关症状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利用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20HIV)对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64名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64名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依次是虚弱或乏力(89.1%)、肌肉酸痛和注意力不集中(73.4%)、发热(64.1%)、焦虑或害怕(60.9%)和沮丧(54.7%)。出现不同数目(1 ̄2、3 ̄5、≥6)AIDS相关症状组的生存质量各个领域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得分依次为生理领域:14.8±3.0、11.5±2.1、9.5±1.9(F=21.06,P=0.001);心理领域得分依次为14.5±1.9、12.1±1.4、10.9±2.0(F=12.50,P=0.001);独立水平领域得分依次为14.5±1.9、11.6±1.8、9.7±2.1(F=19.71,P=0.001);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依次为:15.4±1.4、13.4±1.6、12.4±2.3(F=7.09,P=0.002);环境领域得分依次为:14.4±1.5、12.0±1.3、11.7±1.5(F=10.11,P=0.001);精神/宗教信仰领域得分依次为12.9±2.4、10.8±2.0、9.6±2.5(F=6.07,P=0.004)。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艾滋病相关症状数目与生存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s=-0.54,P=0.001),随着艾滋病相关症状数目增多,总生存质量得分降低。[结论]AIDS相关症状的数目与艾滋病患者总生存质量呈负相关,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暗娼生存质量现状、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情况,分析其相关性,为艾滋病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上海市闵行区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596名暗娼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用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估其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在获得的596份有效问卷中,暗娼在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因子领域得分分别为(66.9±12.3)、(57.0±13.6)、(56.6±13.5)和(51.0±12.6)分;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呈正相关(P<0.05),生理、心理与社会关系得分与安全套使用情况呈正相关(P<0.05)。结论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尚有误区,生存质量欠佳,生存质量与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危险行为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陕南3项目县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对照居民比较,评价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为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研制的生存质量量表MOS-HIV量表(中文版),首次对陕南3个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的艾滋病患者19人和对照居民38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运用Stata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艾滋病患者在生存质量10个维度的得分均较低(满分100分),尤其是健康感受、精力/疲劳和角色功能这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只有35.79分、47.11分和50.00分,躯体健康总分和心理健康总分分别只有41.26分和41.31分:生存质量10个维度得分和躯体健康总分、心理健康总分明显低于对照居民得分(P<0.05).[结论]陕南3项目县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较差.明显低于对照组居民生存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SF-36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整群抽取合肥市蜀山区25例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患者在SF-36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与健康人群在躯体功能(PF)、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以及精神健康(MH)等领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29.04±6.96,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P0.05),其中客观支持得分5.24±2.52,主观支持17.80±3.91,对支持的利用度6.00±2.33。情感职能与社会支持总分以及躯体功能与支持利用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人口学特征、疾病及相关因素、社会心理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改善社会支持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安徽医科大学的2 386名在校学生进行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64.59±12.65)、(61.26±14.16)、(62.62±12.85)、(54.12±13.98)和(57.74±18.46)分;各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与常模比较,生理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得分均低于常模(P<0.05),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心理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食欲、睡眠、体育锻炼、饮酒、性别、家庭收入等因素对医学生生存质量具有明显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女生、食欲好、睡眠时间长、锻炼次数多、家庭人均月收入多、不吸烟和饮酒、未患病和非近视的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存质量较高;未担任学生干 部或参加社团和经常发生家庭摩擦的医学院校学生的生存质量较低.结论 医学院校学生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食欲、睡眠时间、锻炼次数、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患病、近视、担任学生干部或参加社团和家庭摩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存质量(QOL),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3-9月连续性收集调查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共6家综合医院636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并应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其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分别为(15.6±35.1)、(59.2±16.7)、(37.5±20.9)、(64.0±26.0)、(19.0±37.6)分,与中国常模的(81.2±33.6)、(81.5±20.5)、(56.7±20.2)、(83.0±17.9)、(84.4±32.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1.256、0.992、0.978、1.223,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住院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民族;生理机能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合并症、性别;精神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吸烟情况、年龄、医疗保障。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较低,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了解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水平,为制定提高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尘肺病调查表,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资料,用Epi Date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5例煤工尘肺患者自身生存质量及自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较差,其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4个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各领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领域(12.21±2.26)、心理领域(11.59±1.38)、生理领域(11.22±2.03)、环境领域(10.68±1.49);2煤工尘肺患者SGRQ各维度实测得分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活动受限(77.04±17.81)、呼吸症状(67.47±19.44)、总分(64.86±15.07)、疾病影响(64.60±17.96);有焦虑、抑郁心理的煤工尘肺患者SGRQ各维度实测得分值均明显高于无焦虑、抑郁心理的患者(P<0.01);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各领域得分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间存在负相关性(P<0.05),SAS评分、SDS评分与SGRQ各维度测得分值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煤工尘肺患者生存质量较差,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焦虑、抑郁心理与SGRQ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相互结合可综合评价煤工尘肺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死亡焦虑水平及伴高死亡焦虑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死亡焦虑量表和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对279例住院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高死亡焦虑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与死亡焦虑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癌症患者死亡焦虑总体得分为6.48±3.19分.其中高死亡焦虑142例.癌症伴高死亡焦虑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八个维度均低于低死亡焦虑组(P<0.05);其总体生存质量、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领域与死亡焦虑得分呈负相关(P<0.05),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便秘领域得分与死亡焦虑成正相关(P<0.05).结论:癌症伴高死亡焦虑患者的死亡焦虑水平明显影响该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忻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并探究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8年10月忻州市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登记的HIV感染者,发放问卷,进行匿名填写,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HIV感染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 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全国常模水平(P0.05); HIV感染者的客观支持评分为(6.45±2.35)分,主观支持评分为(16.44±4.72)分,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为(5.78±1.82)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28.67±4.10)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周围环境领域均呈正相关。结论忻州市HIV感染者生存质量较正常人群偏低,其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提示应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社会救助及关怀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性传播疾病(STD)高危人群自测健康状况,以及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修订版(SRHMS V1.0)、自制基本资料问卷,调查江苏省某女子收容教育所的STD高危人群110名。结果本次调查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总分分别为120.1±19.97,79.87±22.40,86.47±20.72。小学及以下组社会健康总分80.95±21.51,初中组社会健康总分93.27±18.25,初中以上组社会健康总分93.95±11.80(P<0.05)。父母为原配者的社会健康总分为87.92±20.74,父母离异者的社会健康总分为71.64±12.94(P<0.05)。被调查者对性病、艾滋病的个人主观态度与社会健康得分呈正相关,R=0.21(P<0.05)。自测健康得分与年龄、婚姻状况、生育史、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D高危人群自测健康得分较低,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个人主观态度可能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随机选择2014年3月31日前报告的200例年龄≥18岁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WHOQOL-HIV-BREF)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生存质量评价,采用t检验比较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与常模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186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得分均低于正常人常模水平(P0.05);环境领域、精神支柱与个人信仰领域得分则高于常人常模水平(P0.05);条目得分比较中,除积极感受、社会帮助、社会安全保障、环境条件、交通条件条目外,其余各条目得分与正常人常模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感染时间、有无伴偶是影响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较正常人群低,抗病毒治疗、感染时间、有无伴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全社会加强救助及关怀力度,积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杏北京市某家具生产厂工人焦虑状况与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17家家具厂所有接触苯系物和粉尘(木粉尘)的生产工人85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评定调查对象的焦虑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生产工人工作场所中苯系物测定合格率为100%,木粉尘(总尘)合格率为83.3%.男性工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工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工人在生理领域(13.96±2.07)、社会关系领域(13.92±2.51)、总的健康状况和总生存质量(12.37±2.75)的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工人的社会关系领域得分(13.65±2.01)与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工人的环境领域、总的健康状况和总生存质量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具生产男性工人的焦虑较明显,在个人健康、社会交往及总的生存质量方面的认可度均低于女性工人及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18.
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WHOQOL-BREF中文版测量其生存质量。结果:女性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分别为:13.91±1.90(生理领域),12.33±1.97(心理领域),13.00±1.97(社会关系领域),12.00±1.87(环境领域)。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CD4细胞数、与配偶/固定性伴HIV检测前后性生活次数等因素与生存质量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家庭收入、有非商业非固定性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间越长及由疾控人员告知HIV阳性结果并无其他人在场与艾滋病感染者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年龄和家庭收入分别与社会关系及心理领域呈负相关。结论:艾滋病问题严重的威胁了女性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应提高其抵御艾滋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深圳市福田区新确证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对患者抗病毒治疗状态的影响,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问卷,艾滋病相关问卷及WHO艾滋病生存质量简表对2020—2021年在深圳市福田区新确证HIV/AIDS患者286例开展调查,并于确证1年后随访治疗现状。结果 286例新确证HIV/AIDS患者以青年(75.52%)、未婚(79.72%)、大专及以上(60.84%)、处于HIV感染潜伏期(72.38%)、同性性传播人群(72.03%)为主,生存质量评价中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分别为(13.46±2.95)(14.59±2.58)和(13.48±2.42),低于全国常模(P<0.05);不同性别、感染阶段和CD4细胞计数水平是新确认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确证时,生理领域得分较低,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较高的HIV/AIDS患者,分别为(12.89±2.94)(15.08±2.75)(14.05±2.43)(14.60±2.61),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保持情况较好。结论 ...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及客观评价农村更年期妇女生活、健康状况,探索农村更年期妇女保健体系模式。方法:对贵阳农村地区400例40~60岁妇女,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自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及相关体检进行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分析。结果:①随着年龄增加,Kupperman分值越高,50~54岁及55~60岁的Kupperman分值明显高于40~44岁,P值均<0.05。②自觉症状发生率最高的前3位症状依次为腰背疼痛、头痛、记忆力减退。③HRT使用率为0%,近一年就医率仅为7.75%,喝牛奶人数仅占3.5%,无一人补钙。④生存质量测评:健康状况自评、心理领域方面农村更年期妇女得分高于城市更年期妇女(P<0.05);而环境领域方面生存质量总分农村更年期妇女得分低于城市更年期妇女(P<0.05);在生存状况自评方面、生理领域、社会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及保健服务急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