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2年10月在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确诊为RDS的89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组(148例)和早产儿组(745例),将两组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窒息、胎盘异常、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粪吸入综合征、孕母糖尿病、孕母高血压指各标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剖官产、宫内感染、宫内窘迫是足月儿RDS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胎膜早破、孕母高血压、出生窒息是早产儿RDS发病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胎膜早破、出生窒息、孕母糖尿病、孕母高血压、宫内感染为RDS发病危险因素(P<0.05),各因素在RDS发生中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剖宫产>孕母高血压>宫内感染>出生体重>孕母糖尿病>出生窒息(OR值分别为71.136、66.117、65.824、38.565、4.935、1.940)。结论 RDS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早产、剖宫产、宫内感染、窒息缺氧、孕母高血压、孕母糖尿病等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病危险因素及预防NRDS的对策,以期降低临床NRDS率,提高母儿安全。方法选择南充市中心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发病的90例NRDS新生儿及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按照1∶2的配比选择180例同期在本院生产的正常新生儿及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基本情况(年龄、产次、胎数、妊娠期高危因素、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分娩窒息等)及新生儿基本情况(性别、胎龄、体质量、羊水胎粪污染、宫内感染等)的不同水平进行卡方分析。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根据Logistic结果探讨预防NRDS的措施。结果两组孕妇在年龄、多胎、分娩方式、不良孕产史、生殖道感染、合并高血压疾病、合并糖尿病、指征剖宫产、宫内窘迫、分娩窒息、妊娠期高危妊娠因素、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分娩窒息、新生儿性别、胎龄、体质量、羊水胎粪污染及宫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Logistic分心显示,经Logistic分心显示,多胎、指征剖宫产、合并高血压疾病、合并糖尿病、不良孕产史、宫内窘迫、分娩窒息、新生儿男性、胎龄34周、体质量2 000 g、妊娠期宫内感染、羊水胎粪污染是NRDS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导致NRDS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对有NRDS高危因素的产妇做好产前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NRDS的发生,同时做好NRDS的抢救预案,提升NRDS的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80例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胎龄分为3组:A组(84例早期早产儿,出生胎龄34周)、B组(62例晚期早产儿,出生胎龄为34~36周)和C组(34例足月儿,出生胎龄≥37周)。对比分析3组新生儿一般情况、高危因素、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儿男女比例、入院pH以及入院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患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入院年龄、发病时间均随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3组患儿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出生窒息、胎盘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无指征择期剖宫产率明显低于C组,并且A组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出生窒息、胎盘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A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无指征择期剖宫产率明显低于B组(P0.05)。A、B、C 3组患儿随着胎龄的增加,PS应用比例、住院时间逐渐减少,治愈比例逐渐增加(P0.05)。结论 RDS新生儿的胎龄不同,其临床特征、高危因素、治疗及预后情况亦不同,诊断及治疗时应考虑胎龄因素。择期剖宫产是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因此在选择剖宫产时要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4.
陈光蓉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446-1448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50例NRDS临床资料,分为颅内出血组(31例)与无颅内出血组(11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妊娠及异常分娩、窒息、低氧、酸中毒、高血糖、呼吸衰竭、呼吸暂停、气胸、肺出血、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心肌损害及使用高呼吸机参数在颅内出血组与无颅内出血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胎龄、低体重、窒息、呼吸暂停最终进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P<0.05)。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窒息缺氧、呼吸暂停是早产儿NRDS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胎儿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恰当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6月本院122例胎儿脐带绕颈产妇(脐带绕颈组)的妊娠结局,并与同期分娩的240例无脐带绕颈的产妇(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脐带绕颈组产妇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钳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带绕颈的胎儿在产程中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加强产程观察和胎心监护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并应根据产程进展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而不能以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的单一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0月-2006年10月间来我院住院分娩者临床资料,按是否有脐带绕颈分组,统计比较脐带绕颈对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分娩方式。据脐带绕颈诊断时间,分析产前、产时诊断对分娩方式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组头位、臀位的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非绕颈组(头位P<0.01,臀位P=0.01),胎儿宫内窘迫率显著高于非绕颈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181例脐带绕颈病例中,产前诊断者与产时诊断者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后者,胎儿宫内窘迫率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脐带长度<30cm时不容易发生脐带绕颈,脐带长度>70cm时发生脐带绕颈的危险性显著增加(P<0.01)。结论脐带绕颈可使胎儿宫内窘迫率及剖宫产率增高,产前诊断脐带绕颈有助于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率,同时还对分娩方式产生影响。脐带绕颈发生率随脐带长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应通过规范产检,在孕期发现脐带绕颈,使医患双方对分娩结局有个正确的认识,以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产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主要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预防早产发生和改善其临床结局提供资料。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2例早产儿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分娩的117例足月儿为对照组,采集病历资料并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高危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高危因素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早产组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并发症率间的差异。结果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为早产高危因素。以发生率排序,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糖尿病均居首位,均占早产儿的31.4%,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分别占23.5%、22.5%。早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足月儿(P值均0.01)。胎龄为30~34+6周组早产儿贫血、NRDS患病率均高于胎龄为35~36+6周组(P0.05)。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出生体重≥2 500g者(P0.05)。结论早产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症率越高。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发生相关的因素,从而为降低NRDS发病率提供临床资料。方法2011年1月-2014年3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新生儿科出生并被诊断为NRDS的70例患儿作为病例组,按1∶1.2的比例收集同期出生的84例非NRDS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病例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孕妇年龄和男性、宫内感染、选择性剖宫产、羊水吸入、宫内窘迫与产时窒息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胎龄和产前使用激素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的值(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产时窒息(OR=11.3,P=0.025)、出生体重2 500g(OR=10.2,P=0.004)、选择性剖宫产(OR=6.2,P=0.002)、性别(OR=3.7,P=0.04)和孕妇年龄(岁)(OR=1.7,P0.001)是NRD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胎龄(周)(OR=0.6,P=0.002)和产前使用激素(OR=0.1,P0.001)则是NRDS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年龄、低出生体重、男性、选择性剖宫产和产时窒息能增加NRDS发生的风险;而长胎龄和产前使用激素能降低NRDS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5月在该院分娩的1 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不同母亲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羊水污染、宫内感染、胎膜早破、贫血、文化程度及年龄)、胎儿因素(双胎、胎龄、臀位、脐带绕颈及胎儿窘迫)及其他因素(剖宫产及产程延长)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上述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关系。结果 1 200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者62例,发生率为5. 17%。胎膜早破与非胎膜早破者的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不同母亲因素、胎儿因素及其他因素者的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羊水污染、宫内感染、贫血、文化程度及年龄)、胎儿因素(双胎、胎龄、臀位、脐带绕颈及胎儿窘迫)及其他因素(剖宫产及产程延长)均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 05)。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仍有较大控制空间,且危险因素涉及多方面因素,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汾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45例RDS新生儿,以胎龄为依据进行分组,可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34周)、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周)、足月儿(胎龄≥37周)3组,每组各有17例、15例、13例。对3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入院时间、住院天数、产前激素应用频率随胎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P0.05);早期早产儿多胎妊娠、不明原因早产、胎盘异常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晚期早产儿,足月儿最低;足月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P0.05),而胎膜早破、母亲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低于这两组(P0.05),出生窒息发生率低于早期早产儿(P0.05);早期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率最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时间及吸氧时间最长,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以白肺、支气管充气、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足月儿以气胸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愈率分别为66.67%、93.33%、92.31%,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明显低于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0.05)。结论在围产期高危因素、产前预防、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不同胎龄RDS患儿存在明显不同,选择性剖宫产严重影响足月儿RDS的发病,因此胎龄因素的考虑对RDS的诊断、治疗十分关键,且剖宫产指征的严格掌握有利于RDS的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40例健康足月生理产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性剖宫产与非选择性剖宫产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无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新生儿在出生体重、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选择性剖宫产组ARD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体重、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与剖宫产儿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选择性剖宫产是导致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ARDS的重要危险因素。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是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而高出生体重是足月剖宫产儿发生ARD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卢红艳  常明  吴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47-4549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医院产科出生且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早产儿生后有无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对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母亲有无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指数、母亲产前应用激素、破膜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复苏10个项目进行分析。结果:137例早产儿符合研究标准,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24.8%。早产儿脑损伤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OR值排序,依次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复苏及母亲绒毛膜羊膜炎。破膜时间长短与脑损伤无关。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及患儿生后有窒息复苏史也为早产儿脑损伤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早产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4年1-12月住院的早产儿372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372例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是否有妊娠期合并症以及是否出现胎膜早破,分析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妊娠期合并症以及胎膜早破与早产儿窒息的关系。结果早产儿窒息和早产儿的胎龄明显相关(P0.05),早产儿窒息和早产儿的出生体重显著相关(P0.05),早产儿窒息和早产儿的分娩方式显著相关(P0.05),早产儿窒息和早产儿有无妊娠期合并症有显著相关性(P0.05),早产儿窒息和早产儿有无胎膜早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早产儿窒息和早产儿的胎龄、出生时体重、分娩方式、母亲有妊娠期合并症有关,胎龄小、出生体重轻、剖宫产以及母亲有妊娠期合并症早产儿的窒息发生率高。早产儿窒息和未足月胎膜早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足月与近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需要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足月与近足月NRDS患儿65例,根据是否重复使用PS分为单次组(34例)与重复组(31例),对比两组患儿性别、发病日龄、剖宫产、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母亲产前发热、羊水异常、胎盘异常、脐带绕颈、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出生体质量、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出生窒息、NRDS病情、PS首次给药日龄、PS给药前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 O_2/Fi O_2)、机械通气时间、首次PS给药剂量、肺部感染、心衰、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败血症、肺出血以及休克方面的差异,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足月与近足月NRDS患儿重复使用PS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患儿在出生体质量、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出生窒息、NRDS病情、PS首次给药日龄、PS给药前Pa O_2/Fi O_2、机械通气时间、败血症、肺出血以及休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窒息、NRDSⅢ~Ⅳ级、首次PS给药时间晚、合并败血症、合并休克均为足月与近足月NRDS患儿重复使用P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生窒息、NRDS病情重、首次PS给药晚、合并败血症、合并休克均为足月与近足月NRDS患儿重复使用P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 22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34周,190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6周,412例)和足月儿组(≥37周,618例)。对比分析各组RDS患儿资料。结果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RDS发生率分别为25.26%、7.77%和4.2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Apaga评分、产前使用皮质激素、母亲糖尿病、胎膜早破、出生窒息、剖宫产、不明原因早产和呼吸困难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使用PS和使用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DS在34周胎龄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不同胎龄RDS患儿临床特点各不相同,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其不同特点,提供不同的管理、诊断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665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以达到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脐带绕颈阴道试产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8例存在胎儿脐带绕颈的孕产妇做为观察组,同期86例健康无胎儿脐带绕颈的孕产妇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阴道试产,观察并分析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病死等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99,P<0.05),脐带绕颈≥2周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绕颈1周者(χ2=16.883,P<0.01),脐带绕颈≥2周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2.554,P<0.01),脐带绕颈1周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756,P=0.385);②观察组中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3.874,P=0.049<0.05;χ2=4.692,P=0.030<0.05),两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1.000);脐带绕颈≥2周的宫内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脐带绕颈1周者(χ2=24.233,P=0.000;χ2=28.524,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85);脐带绕颈1周者与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749和0.786,两组病死率均为0;脐带绕颈2周者与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4.492和30.631,均P<0.01),两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89)。结论脐带绕颈≥2周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临床需谨慎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而绕颈1周者完全可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分娩时机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阴道分娩时机及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6月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分娩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死产及新生儿病率与非妊娠期糖尿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1周分娩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加强孕期及产时监测,阴道分娩是安全的,>41周者应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彩超指导脐带绕颈分娩前干预策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脐带绕颈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不采用分娩前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超声检查对产妇脐带绕颈类型与方向进行确定,针对绕颈类型与方向,通过产妇卧姿,对其胎心与产程变化进行观察,以此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指导脐带绕颈分娩前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早产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910例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早产发生率22%;早产原因依次排位为:胎膜早破、自发性早产、胎盘因素、多胎妊娠、胎位不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羊水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子宫脱垂。孕龄〉34W以上的早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死亡的几率明显低于孕龄≤34W的早产儿。结论早产与妊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等密切相关,围产儿结局与胎龄和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