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36例三阴性乳腺癌及同期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发病年龄、肿物大小、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组患者年龄较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年轻(χ2=3.861,P<0.05);三阴性乳腺癌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632、5.016,均P<0.05);三阴性乳腺癌组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χ2=42.960,P<0.05);三阴性乳腺癌组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6,P<0.05).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年龄较小,临床病理分期较高,淋巴结转移多见,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较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梁义  郑艳萍  周涛  关淑芬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25-3927
目的:探讨核抗原Ki-67及拓扑异构酶Topo Ⅱ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三阴性乳腺癌93例,采用SABC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93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Ki-67、TopoⅡ的表达情况,分析Ki-67及Topo Ⅱ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Topo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 (57/93)、57.0% (53/93),与乳腺增生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Ki-67、TopoⅡ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其中Ki-67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5),Ki-67、Topo Ⅱ表达和患者的肿瘤大小及年龄无关(P>0.05).结论: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Ki-67,Topo Ⅱ的表达能够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特征。方法根据HER-2检测结果,将我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为雌、孕激素受体(ER、PR)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260例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分类评估。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淋巴结转移以阳性为主,HER-2过表达乳腺癌组则以阴性为主,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8.339,P=0.004);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在组织学分级上经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6.945,P=0.031)。两组在P53表达、E-cadherin表达上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Ki-67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0,P=0.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较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侵袭性更强,组织学分级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细胞增殖更活跃,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雌激素受体β(ERβ)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相关性,为三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6月在山西大医院就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36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9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ERβ、EGFR表达水平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ERβ、EGFR阳性表达水平,并分析ERβ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EGFR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发病年龄≤35岁、有家族史、浸润性导管癌、阳性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及手术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GFR阳性率及ERβ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β阴性表达患者发病年龄≤35岁、有家族史、阳性淋巴结、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在2~5 cm、低分化及EGFR阳性表达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ERβ阳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发病年龄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肿瘤体积大、EGFR阳性表达高及ERβ阴性表达高的特点,且ERβ、EGFR表达可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P16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P53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6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8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中P16蛋白、β-catenin以及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PV感染、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PV、β-catenin和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乳腺纤维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乳腺纤维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69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HPV阳性率为75.36%,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HPV感染与肿瘤分期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16、β-catenin、P5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分期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PV阳性、β-catenin阳性患者2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16蛋白阳性患者高于阴性患者(P<0.05),P53蛋白阳性生存率与阴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感染可能通过调控P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状况、表达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并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法)对VEGF-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为92.7%,远远大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2.0%)(P<0.05),生存期>5年的患者与生存期<5年的患者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阳性表达率为78.8%,30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阳性表达率为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C在乳腺癌肿瘤细胞中有表达,但与不同的病理类型无关,表达与肿瘤细胞在淋巴结的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ema4D和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0例乳腺癌组织中Sema4D和Ki-67的表达,并检测肿瘤MVD值。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ema4D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2%(79/110)和59.09%(65/1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Sema4D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1);Sema4D和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ema4D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588,P<0.01)。结论:Sema4D和Ki-67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和分析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和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8例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并实施乳腺超声检查、CT检查及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乳腺超声及CT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乳腺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P<0.05),乳腺超声与CT检查诊断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与非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纵横比及是否钙化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最大径、血流速度、象限、Adler血流信号等级、血流分布特点、形态及有无毛刺征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超声特征能够为临床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EVL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随机的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乳腺科接受治疗的4种不同乳腺癌亚型病例各15例,同期选取乳腺良性腺病疾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V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VL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蛋白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L蛋白在对照组中的表达高于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分子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高表达型和三阴性型组织中EVL蛋白表达呈递减性。EV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EVL蛋白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Ⅲ~Ⅳ期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Ⅰ~Ⅱ期的乳腺癌(P0.05)。结论 EVL蛋白在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亚型中高表达,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亚型中低表达。EVL蛋白低表达可能与预后不良有关,有可能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N_(0-1)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的早期乳腺癌(T_(1-2))N_(0-1)手术病例170例,其中N_1乳腺癌106例,N_0乳腺癌64例,了解早期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N_0与N_1的乳腺癌在发病年龄和HER2、VEGF及Ki-67的表达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χ~2=0.09,P0.05;χ~2=0.01,P0.05;χ~2=1.41,P0.05);以2 cm为界在N_0和N_1的乳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P0.05),但肿瘤大小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3,P0.01);ER,PR和p53阳性表达的乳腺癌在N_1乳腺癌中占比高于N_0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5;χ~2=5.70,P0.05;χ~2=6.09,P0.05);N_1与N_0乳腺癌中的分子亚型构成比例上Luminal B型的比例明显升高,而三阴性乳腺癌的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P0.01;χ~2=7.36,P0.01);早期乳腺癌N_(0-1)激素受体阳性与阳性之间,阴性与阴性之间,在年龄,p53和Ki-6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χ~2=2.96,P0.05;χ~2=3.37,P0.05;χ~2=1.07,P0.05;χ~2=3.35,P0.05;χ~2=2.04,P0.05);早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之间N_0与N_1相比,阳性与阴性乳腺癌相比,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P0.05;χ~2=4.09,P0.05),但激素受体阴性之间N_0与N_1相比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0.05);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乳腺癌之间Ki-67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1)。结论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尤其是Luminal B型较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更容易发生早期淋巴结的转移,而且肿瘤的大小和p53的阳性表达可能促进乳腺癌的早期转移,Ki-67在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urvivin、Bcl-2、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Survivin、Bcl-2、PCNA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Survivin、Bcl-2、PCNA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0%(42/60)、66.67%(40/60)和71.67%(43/60)。Survivin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Bcl-2表达与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PCNA与Survivin、Bcl-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Bcl-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可能是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但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等各参数的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家族性乳腺癌和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揭示家族性乳腺癌独特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腺体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中的44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家族性乳腺癌患者43例,散发性乳腺癌402例。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行为以及复发、转移等情况。结果 在组织学分级中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分为Ⅲ级所占的比例(37.2%)高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7,P=0.034);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阴性率(39.5%)高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4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家族性乳腺癌组3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86.0%,而散发性组3年无病生存率为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1,P=0.007)。但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民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绝经状态、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cell nucleus generation antigen,Ki-67)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分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广西地区家族性乳腺癌与散发性乳腺癌在一些临床病理特征上存在差异,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1(PK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48例宫颈癌(宫颈癌组)、42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及38例正常宫颈者(对照组)宫颈组织标本,检测标本PKD1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相关性。结果:3组宫颈标本PKD1阳性表达率及免疫组化评分均为宫颈癌组(81.3%、4.7±0.8分)>CINⅢ组(61.9%、3.1±0.6分)>对照组(7.9%、0.9±0.3分)(P<0.05)。宫颈癌组中,PKD1阳性39例、PKD1阴性9例,PKD1阳性组FIGO分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及Ki67表达阳性率均高于PKD1阴性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宫颈癌组织PKD1免疫组化评分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Ki67免疫组化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39、0.411、0.517,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304,P<0.05)。结论:PKD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宫颈癌诊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TOR、eIF4E、4EBP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中mTOR、eIF4E、4EBPS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OR、eIF4E在乳腺癌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4EBPS表达则与两者相反,两者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4EBPS表达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mTOR、eIF4E、4EBPS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并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5(CCR5)、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XP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9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CCR5、FOXP3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CR5与HER2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而CCR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ER/PR、Ki-67、分子分型无相关性(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OXP3与脉管瘤栓、ER/PR、分子分型存在相关性(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OXP3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HER2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CR5、FOXP3均呈高表达,联合检测CCR5、FOXP3能为临床判定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PAR-γ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PAR-γ和MMP-9表达,并对两者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97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PPAR-γ表达较低,阳性率为57.7%,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ER、PR、Her-2表达无关。乳腺癌中高度表达的MMP-9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均有关。乳腺癌中PPAR-γ与MMP-9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乳腺癌中PPAR-γ与MMP-9表达有关,PPAR-γ在乳腺癌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4v9 mRNA和Ki-67在乳腺癌中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分别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中CD44v9 mRNA和Ki-67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CD44v9 mRNA和Ki-6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中CD44v9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Ki-67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相关性。它们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等无关(P>0.05)。两者表达成正相关(r=0.367,P<0.01)。结论:CD44v9 mRNA和Ki-67与乳腺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组织芯片技术是病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具有高效、简便及标准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刘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6013-60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恶性程度与肝细胞因子及其受体(HGF/c-Met)、端粒酶(hTERT)表达、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为乳腺癌患者102例为实验组,同期确诊为良性乳腺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real~timePCR检测手术切除组织的HGF与c-Met、hTERT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切除组织MVD。结果:乳腺癌Ⅱ、Ⅲ和Ⅳ期患者的hTERT与MVD均显著高于Ⅰ期和对照组(P<0.01),Ⅱ、Ⅲ、Ⅳ期患者hTERT无显著差异(P>0.05),Ⅰ期MV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期患者HGF、c-Met较Ⅰ、Ⅱ期显著升高(P<0.01),Ⅲ、Ⅳ期患者MVD、hTERT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Ⅲ、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比例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HGF及c-Met、hTERT表达与MVD和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肿瘤的恶性程度具有明显关系,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辅助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otch1、MMP-9及COX-2蛋白在10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淋巴结转移者65例,无林巴结转移者41例)中的表达,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Notch1、MMP-9及COX-2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otch1的表达随着乳腺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强;Notch1表达高者生存期短。结论:乳腺癌Notch1、MMP-9及COX-2蛋白表达与淋巴道转移有关,检测这几种蛋白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