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前牵引对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上颌前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He患者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头颅侧位咽腔造影X线片及鼻咽纤维镜照相等方法对10例生长期单侧完全性腭裂术后反He患者上颌前牵引前后结构测量结果及腭咽闭合功能进行对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唇腭裂继发上颌骨发育不足牵引成骨后腭咽部功能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 (RigidExternalDistraction ,RED)前后唇腭裂患者静止位和[i]发音位头颅定位侧位片腭咽部结构变化 ,拟评价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对唇腭裂患者腭咽部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999~ 2 0 0 1年行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的唇腭裂术后上颌发育不足患者 2 1名 ,平均年龄15 .0 5岁。所有患者RED术前后拍摄静止位及 [i]位头颅定位片 ,然后对腭咽部结构功能指标测量分析。结果 (1)RED术后PNS A、PNS PPW、NR、ASPHP、RVCR、EASP和MSP具有显著性变化 ;(2 )RVCR的变化与上颌骨前移幅度、PNS PPW增加幅度和NR增大程度呈正相关。上颌前移幅度还与软硬腭夹角增加呈正相关。结论  (1)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后腭咽腔深度增加 ,对唇腭裂患者腭咽闭合功能仍有一定负面影响 ,但同时腭咽部软组织有代偿性改变 ;(2 )上颌骨前移幅度与RED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变化有关 ;(3)咽后壁瓣的存在对防止和减少RED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产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唇腭裂手术对上颌骨矢状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唇腭裂手术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矢状向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混合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15例,唇腭裂术后患者18例;16岁以上恒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15例,唇腭裂术后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分析矢状方向的线距和角度;分别以相应年龄段的非唇腭裂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混合牙列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表现为上颌长度缩短,而唇腭裂术后患者除上颌长度的缩短外,还存在上颌位置后缩;16岁以上恒牙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仅修复唇裂患者主要表现为上颌位置后缩,存在明显Ⅲ类倾向,术后患者上颌位置后缩外,上颌长度也缩短。结论:唇裂手术及早期腭裂手术对上颌骨矢状向生长可能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患者上颌前牵引前后颅面硬组织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上颌骨长度明显增加,上颌相对于颅底位置明显前移,上颌后缘位置在治疗中相对稳定;上下颌骨间矢状关系明显改善;上前牙及上磨牙明显前移,下前牙明显后移,前牙反基本改正;颅底、下颌基骨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显示上颌前牵引是改正唇腭裂患者上下颌骨发育不调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上颌前徙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临床观察评价上颌前徙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变化。方法 对 7例上颌发育不全患者及 3例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患者行LeFortI型截骨术前移上颌骨 ,术前术后行鼻咽纤维镜及发“i”音时的头颅侧位片检查 ,结合术前术后语音的评价 ,对上颌前徙术后腭咽闭合及发音的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 ,软腭动度、腭咽闭合程度、语音清晰度等指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患者术前腭咽闭合功能良好时 ,上颌前徙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颌前移术对上颌发育不足患者腭咽部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013年行上颌Le FortI型截骨前移术的上颌发育不足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其中唇腭裂患者5例,非唇腭裂患者7例,平均年龄22.21岁,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月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对腭咽部结构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上颌骨最大前移幅度8mill,最小3mm,平均前移(5.28±2.32)mm,术后咽腔深度明显增大(P〈0.05);同时软腭长度及软硬腭夹角较术前11月显增大(P〈0.05),软腭厚度减小。结论:上颌骨前移术造成患者咽腔深度显著增加,对腭咽闭合功能可能有不利影响:术后腭叫部软组织发生适应性变化,这种代偿性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腭咽闭合不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经上颌前牵引治疗后的软组织侧貌改变。方法 12例患者接受上颌前牵引治疗,根据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上软组织的测量标志点,对治疗前后软组织的侧貌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骨前牵引治疗后,患者鼻突度有明显改变,软组织上颌突度增加了3.8°(P<0.01),代表软组织面突度角也有明显改变(P<0.01)。而下颌软组织突度矢状方向S-Ns-SM角减少1°,无统计学意义。垂直方向,上面高无变化,而全面高度增加显著(P<0.01)。结论 上颌前牵引后,在矢状方向上软组织突度发生显著变化,主要包括轻度的鼻隆起,下颌及颏部的后缩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牙弓间横向关系以及正畸治疗对上颌牙弓的影响。方法 :对 84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的错畸形和上下颌颌间关系进行研究 ;并对 36名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前后的牙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 :(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 6 0 .7%的患者出现牙弓间横向关系的不协调 ,双尖牙区较易受累。 (2 )在出现牙弓间横向关系不调的患者中 ,双侧后牙反者为 6 0 %。 (3)正畸治疗后上颌牙弓的尖牙、第一、第二双尖牙间各自的宽度均有显著增加 ,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化不显著。上颌第一、第二双尖牙间各自宽度较尖牙间、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加显著。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颌宽度的发育受到明显的限制 ,牙弓间横向关系不协调的比率较高 ,以双尖牙区为主 ;正畸矫治扩弓的重点应在双尖牙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前牙反he患者手术后替牙期的纵向颅面生长发育特征。方法 对14名男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前牙反骀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前后两次拍片的间隔时间平均24.2个月,第二张X光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测量分析牙颌面的变化,应用SAS8.0统计软件作配对t检验。结果 反映上颌的后部位置和大小的指标Ptm-S(FH)、PtmLA’-(FH),Ptnl‘-A’(PP)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下颌的长度增加明显;反映上下颌矢向关系的ANB、A—NPg减小;上下颌长度的差值增大。两年问U1-SN增大,L1-MP保持不变,覆盖保持不变。鼻唇角明显减小。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前牙反he患者手术后替牙期两年间上颌生长不明显,上下颌骨关系和面型有Ⅲ类倾向,上颌切牙有代偿性唇向倾斜的趋势,以维持原有的覆盖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上颌骨牵引成骨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前移上颌骨后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DO矫治14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病例,牵引前后分别拍摄正中(牙合)位及发ⅰ位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腭咽部组织的变化;同时采用吹气试验及语音清晰度测听比较牵引前后腭咽闭合功能的变化。结果:上颌骨平均前移11.39±7.15 mm。X线片测量结果显示:软腭厚度明显小于术前;咽腔深度较术前明显增大;而软硬腭夹角、静止位软腭长度及发音位有效软腭长度均明显高于术前;软腭上抬高度无明显降低;牵引前7例腭咽闭合者有2例引起腭咽闭合不全。7例腭咽闭合不全者牵引后腭咽最短距离平均增大2.5 mm。不捏鼻及捏鼻吹气试验持续时间牵引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语音测听显示语音清晰度牵引前后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对Crouzon综合征患者牵引后腭咽闭合变得更具生理性,且语音清晰度得到提高。结论:上颌骨牵引成骨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引起腭咽闭合功能障碍,但牵引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引起腭咽闭合不全。对Crouzon综合征患者牵引后腭咽闭合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前牙反(牙合)患者手术后替牙期的纵向颅面生长发育特征.方法对14名男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前牙反(牙合)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前后两次拍片的间隔时间平均24.2个月,第二张X光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测量分析牙颌面的变化,应用SAS8.0统计软件作配对t检验.结果反映上颌的后部位置和大小的指标Ptm-S(FH)、Ptm'-A'(FH),Ptm'-A'(PP)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下颌的长度增加明显;反映上下颌矢向关系的ANB、A-NPg减小;上下颌长度的差值增大.两年间U1-SN增大,L1-MP保持不变,覆盖保持不变.鼻唇角明显减小.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前牙反(牙合)患者手术后替牙期两年间上颌生长不明显,上下颌骨关系和面型有Ⅲ类倾向,上颌切牙有代偿性唇向倾斜的趋势,以维持原有的覆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唇腭裂修复术对上颌骨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方法:对不同年龄手术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进行了标准头颅侧位片测量,并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各项指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与病例组在腭平面长度、腭腔深度、前上半面高、腭平面倾斜角和SNA角等5项测量值上有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在腭平面长度与后上半面高的比值、腭腔深度与后上半面高的比值这2项上大于病例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在后面部高与前面部高的比值、下颌升支与前面部高的比值和前面部高与前颅底的比值这3项上,病例组大于对照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以上颌骨长度发育障碍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发育畸形所致,与手术的早、晚无显著相关性。为了使腭裂患儿获得较好的发音功能,主张早期行腭裂修复术。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标准头颅侧位片 上颌骨 腭裂修复术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把36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依牙龄分为替牙组及恒牙组。36名相同年龄分布的正常人为对照组。利用X线头颅定位后前位片,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颅面生长发育的对称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替牙期乳突点、磨牙点及恒牙期眶外侧壁点,唇腭裂患者颅面双侧对应结构的垂直向差值均大于正常;两个牙龄期所有颅面对应结构的水平非对称率均大于正常人。唇腭裂术后患者颅面发育的不对称不仅仅局限于面中部结构,且有随年龄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X线片与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评价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疗效中的一致性。方法:选择唇腭裂二期牙槽突植骨术后半年以 上的唇腭裂9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8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1例),牙槽突裂隙为10侧。年龄范围12-26岁,平均年龄15.5岁。患者首先拍摄上颌前部啼合片,经Bergland分级标准确定为:Ⅰ型:2侧;Ⅱ型:2侧;Ⅲ型:5侧;Ⅳ型;1侧。在上颌前部咬合片拍摄后的2个月内,进行上颌骨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上颌前部咬合片所示裂隙植骨区牙槽骨的高度被证实CT证实。CT检查发现有2个裂隙植骨区存在唇、腭侧凹陷。结论:唇腭裂牙槽突植骨后,在正畸前仍然可以使用上颌前部咬合片进行牙槽突植骨疗效的评价。但同时应注意观察X线片植骨区牙槽骨的密度和临床检查,必要时应该进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上颌骨前牵引器与正畸联合治疗单侧唇腭裂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桦  房兵  朱敏 《上海口腔医学》2005,14(3):219-222
目的: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进行面罩式上颌骨前牵引加正畸治疗,探讨其对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14例患者在治疗前、上颌前牵引后及正畸治疗后分别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9个测量指标数据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数据资料用SPSS10.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以确定上颌前牵引及正畸联合治疗对上下颌骨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经上颌骨前牵引器牵引加后期正畸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切牙覆盖达2mm,咬合关系较稳定;侧面呈直面型。SNA角增加,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SNB及下颌平面角SN-MP无变化,P>0.05;颌凸角的差值有显著改变(P<0.001)。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伴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患者进行整形加正畸治疗,能促进上颌骨的发育,下颌骨未见显著的变化;通过上颌前牙轴倾度增大,下颌前牙轴倾度变小以及舌代偿,上颌前牙前移,覆牙合覆盖改善。这些改变反应在侧貌上,表现为上颌突度增加,上唇变丰满,凹面形变直面形,上下颌协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对唇腭裂患者上气道的影响.方法 21名上颌发育不足的唇腭裂术后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进行前方牵引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21名相同年龄分布的暂时不能进行前方牵引治疗的UCLP患者做为对照,分别于首诊及一年后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21个项目的头影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或观察后颅面形态与上气道的变化,并探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治疗或观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宽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前方牵引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SNA、A-TFH、OJ、A-Pg增大,SNB、P-TFH减小、下颌平面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经过前方牵引上气道鼻咽宽度增大(PNS-Ad1,PNS-Ad2,OAW1)分别为(1.79±0.89)mm,(1.76±0.94)mm和(1.79±0.69)mm而上气道中段和下段宽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患者气道的变化与上下颌骨的变化相关.结论 前方牵引治疗后唇腭裂患者上气道上段宽度增加,前方牵引对唇腭裂患者上气道宽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651名唇腭裂患者腭咽闭合状况数字化头影测量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者的腭咽闭合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放射科拍摄的651例唇腭裂患者的数字化头影测量x线片,对患者腭咽闭合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15.59岁;腭咽闭合尚可者140例(21.51%),腭咽闭合不全者508例(78.03%),不易判断者3例(0.46%);不同患者拍片类型不同,同时拍摄非造影静止位片和非造影发音片者最多,占总数的40.71%。结论:X线头颅侧位片对了解唇腭裂患者腭咽闭合状况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UCLP患者唇腭裂整复术后颅面结构后前位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X线后前位定位片是研究唇腭裂患者颅面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来,学者们利用后前位片对唇腭裂患者作了大量研究。本文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唇腭裂整复术后颅面结构的后前位片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术后前牙反[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UCLP术后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治疗组18例,年龄9.63±1.24岁,观察对照组14例,平均8.71±1.92岁,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使用前方牵引进行治疗,治疗或观察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进行成组设计和配对设计t检验。结果UCLP治疗组前方牵引后,上颌骨前移;下颌后移合并后下旋转;上下颌间关系和面型改善明显,上颌与下颌改变的比值为1:1.7。对照组上下颌不调、前牙反覆盖、凹面型加重。结论UCLP术后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畸形,前方牵引能够促进上颌骨向前,改善上下颌骨关系和软组织面型,应该早期矫形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对UCLP术后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选用10例生长期UCLP术后患者进行上颌前牵引。采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法,对前牵引前后的软组织侧貌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前牵引后鼻尖点、鼻底点及上唇最突点明显前移,软组织面型凸度明显增加,治疗前的凹面型侧貌明显改善。结论:上颌前牵引是改正唇腭裂患者颜面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