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相关因素及诊断。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6例病例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50岁以下占61.5%,女性占67.7%,其中更年期妇女占半数以上。82.3%病人具有危险因素。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数由于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其次为颈椎病所致。临床主要特点:眩晕、头颅CT、X线颈椎片、脑血管造影检查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1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随着脑血管病的不断涌入,在急症或门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病人也日益增多,且发病急剧。本文对1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年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本组病人女性占优势,其中一半女性处在更年期阶段,85%病人具备了多种危险因素。经治疗65%病人在24小时内缓解.97/病人72小时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短波对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超短波对21例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结果超短波治疗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总有效率为95.23%。结论超短波治疗朝椎缡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解除血管痉挛,缓解巅椎病压迫椎基底动脉,从而使脑部血液循环和,临床体征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10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10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按造影结果对症状、体征及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1例患者造影未见异常,22例颈动脉系统出现异常,2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异常,5例前后循环均见异常。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多种疾病表现与其类似,亟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15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与彩色多普勒检查长庆油田职工医院姜兆凯,白素华西安医科大学二院张爱宏报道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155例,应用美国Acuson-128型彩色超声显象仪,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测试双侧椎动脉进行内径及多普勒频谱...  相似文献   

6.
TCD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了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动脉指数、频谱形态、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发现VA和BA总异常率为67.14%;其中VA和BA血流速度降低占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的74.47%。结论 利用TCD动态观察颅底动脉血流变化,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全脑血管造影诊断及支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作用及支架治疗效果。方法对18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对其中48例适合介入治疗的VBI患者实施脑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CAS)。结果131例VBI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椎-基底动脉病变,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致狭窄76例、椎动脉起始部扭曲34例、颈椎横突孔骨性狭窄所致椎动脉狭窄2例、先天性椎动脉发育不良18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病变中,包括锁骨下动脉狭窄9例、基底动脉狭窄8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59例、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4例。在DSA诊断基础上对适合血管内治疗的48例患者实施了CAS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6~12个月随访,48例患者均未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新发后循环供血系统脑梗死。结论DSA对VBI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因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所致的VBI行血管成形及支架治疗可能是今后治疗本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颈部MRA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MRA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2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和25例健康才行颈部MRA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异常率为73.6%,对照组28%,两组比较P=0.000,有显著差异。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3.6%存在椎基底病变,MRA能直观显示双侧椎动脉的形态,是VBI患者的一个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是一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年龄较大者。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同时又是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最常见病因。现将我科住院病人中的200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性别、年龄:200例病人中,男127例,女7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最大87岁,以60~70岁为最多,共141例,占70%。 2、发病诱因;静态发病51例(25%);因头位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3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CT为阴性的病人,进行了BAEP和TCD检查,异常率为83.8%和70.3%,(P>0.05),主要异常表现分别为:Ⅲ—Ⅴ>Ⅰ─Ⅲ间期,Ⅰ/Ⅴ波幅比>1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证明BAEP、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老年椎基底动脉眩晕的MRI和MRA对比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187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病例中选择33例老年病人,对其MRI和MRA资料进行了分析。头部MRI显示6例异常,占18.2%,除1例小脑出血外,另5例均为梗塞。MRA显示14例异常,占42.4%,其中11例显示与临床症状相应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闭塞或狭窄,3例显示颈内动脉系统的狭窄。可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的闭塞或狭窄是老年纯眩晕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还可能存在小脑、脑干等区的梗塞灶或出血灶等。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BAEP和TCD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CT为阴性的病人,进行了BAEP和TCD检查,异常率为83.8%和70.3%,(P〉0.05),主要异常表现分别为:Ⅲ-Ⅴ〉Ⅰ-Ⅲ间期,Ⅰ/Ⅴ波幅比〉1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证明BAEP、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MR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探讨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共65患者,男33例,女3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85+11.07岁。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分别进行椎动脉MRA、TCD、BAEP及椎动脉超声等检查。结果:65例患者中椎动脉MRA异常35例(53.8%),TCD异常53例(81.5%),椎动脉B超异常33例(50.8%),BAEP异常30例(46.2%)。椎动脉MRA能清楚的显示血管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变细、粗细不均及血流信号降低。MRA异常率与病人的病程长短有关。结论:椎动脉MRA、TCD、BAEP、椎动脉超声4种方法合用,有助于全面客观诊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观察。结果 丁咯地尔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72h总有效率93.7%。结论 丁咯 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赛莱乐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进行观察。结果 赛莱乐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72h总有效率为96.0%。结论 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临床观察赛莱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方法: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9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40-86岁。分两组,治疗组50例用赛莱乐150mg;对照组40例用维脑路通0.6g,加液体静滴,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中,眩晕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早,10天后评定整体疗效,治疗组的有效高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赛莱乐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  相似文献   

17.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后循环脑梗死发作的危险信号,但它又是一种可以控制的脑血管病。它的发病基础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对125例临床拟诊为VBI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分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狭窄与临床缺血发作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5例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逐日观察疗效。结果:纳洛酮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用药72小时后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观察。结果丁咯地尔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72h总有效率93.7%。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5例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逐日观察疗效。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用药72小时后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