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PDCA循环法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的7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低于对照组的3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于行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7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后行立体定向放疗,处方剂量300~600 cGy,等剂量曲线50%~90%覆盖计划靶区,照射总剂量3 000~4 800 cGy,治疗1次/d,7~15 d完成治疗。术后2个月评估近期疗效,统计累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62例,无变化8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88.5%。治疗后3,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8%,67.8%,50.6%,34.5%,12.6%。结论: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附15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9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其中肝癌84例,胰头癌31例,胆管癌19例,胃癌肝转移12例,胆囊癌13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178次。结果肝总管内置管86支,右肝管内置管41支,左肝管内置管51支,导管置入失败3支,PTCD成功率98%。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是较为安全、有效、病人易接受的胆道减压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87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后行立体定向放疗,处方剂量300~600 cGy,等剂量曲线50%~90%覆盖计划靶区,照射总剂量3 000~4 800 cGy,治疗1次/d,7~15 d完成治疗.术后2个月评估近期疗效,统计累计生存率.结果: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62例,无变化8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88.5%.治疗后3,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0.8%,67.8%,50.6%.34.5%,12.6%.结论;胆管引流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减黄方法。[方法]对17例手术探查证实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于手术中找到并切开梗阻以上的肝内胆管.其中左肝管切开15例,T管引流9例.胆肠内引流6例;右肝管切开l例.行T管引流;左右T管均切开1例.行双T管引流。观察术前、术后血清转氨酶、谷胺酰转肽酶(GGTP)、碱性磷酸酶(AKP)和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血清转氨酶、GGTP、AKP和TBIL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恢复良好,黄疸消除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内胆管切开引流是对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姑息减黄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引导结合X线透视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TBD)治疗肝内胆管微扩张型梗阻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肝内胆管微扩张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行右肝胆管PTBD,3例行左肝胆管PTBD。结果胆管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术后短暂性发热1例、一过性血性胆汁1例,未出现腹腔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一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5.4±29.6)μmol/L。引流时间10d~5个月。结论超声引导结合X线透视下PTBD治疗肝内胆管微扩张型梗阻性黄疸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4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术式及疗效。结果 :12 4例中 12 0例 (96 .8% )术后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 6个月~ 2 0年 5个月 ,平均为 7年10个月。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式的 87例与采用其它术式的 37例比较 ,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及优良率分别为 19.8%和 38.9% (P <0 .0 5 ) ,7.7%和 2 2 .7% (P <0 .0 1) ,92 .0 %和 6 7.6 % (P <0 .0 1)。结论 :肝方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有效手段 ,采取肝方叶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整形、高位胆肠吻合术可明显提高病人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松  刘恩宇  陈雨信  牛军 《新医学》2009,40(11):743-744
十二指肠壶腹癌合并肝门部胆管癌罕见。该文报道1例十二指肠壶腹癌合并肝门部胆管癌,该例患者因上腹部隐痛不适、黄疸入院,确诊为十二指肠壶腹癌后予手术治疗,术中扪及胆管质硬、壁厚,切取送病理后发现合并肝门部胆管癌,因肿瘤部位局限且发现较早,行肝门部胆管整形、胆肠吻合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复发。该例提示,对于黄疸患者,即使引起黄疸的具体原因已明确,术中也要谨慎探查整个胆道系统,以防漏掉其他可能导致黄疸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18例B超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病例,在超声引导下用上海医用诊察仪器厂生产的经皮经肝穿刺造影引流套针装置中的外径1.4mm,长14cm穿刺针穿刺扩张的肝内胆管然后置入硬脊膜外麻醉导管,将经皮经肝胆管穿刺与置管两项操作合在一起,使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方便易行。自1989年10月至1995年10月,我们对18例阻塞性黄胆病人作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病人年龄29-65岁,平均54岁,男11例,女7例。18例病人的肝内胆管扩张轻重不等,0.5-1.5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最严重类型,处理十分棘手。通过对15例胆管损伤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LC致15例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损伤的原因友处理方法。结果:LC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0例,行肝门部胆肠Roux—en—Y吻合4例。无症状随访1~58个月;行胆管断端对端吻合5例,均再次行胆肠Roux—en—Y吻合,4例无症状,随访16~56个月,1倒手术失败,先后5次手术。1例左、右肝管外引流,等待再次手术。LC术后发现胆管损伤5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1例(术后第1天);行左、右肝管引流2例,术后3月行胆肠Roux—en—Y吻合,无症状随访12~18月;2例行右肝管外引流,等待再次手术。结论:术者的过于自信,求速度,操作不当是造成此类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左、右肝管成形,胆肠Roux—en—Y吻合是此类胆管损伤修复的最佳方式。手术应请有丰富临床经临床经验与技术的医师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07-908
对比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采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回顾性分析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患者采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作为ERCP组;另外45例患者采取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作为PTCD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中,PTCD组手术成功率大于ERCP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黄疸病例中,ERCP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TCD组;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中,ERCP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大于PTCD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与PTC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确切,低位梗阻黄疸病例以ERCP为主,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以PTCD为主,可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小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邓靖宇  何生  陈波  钟晓刚 《华西医学》2006,21(3):611-611
患者女性,57岁,因“反复右上腹痛7年”入院。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未见黄疸,腹软,莫非氏征阴性,肝脾无肿大,肝区无叩击痛,腹部B超及CT等检查证实为:左肝外叶下段(S3)肝内胆管结石,胆囊及肝外胆管无异常。于全身麻醉下游离探查肝脏,证实结石仅存于S段后,行肝S段切除并暂不结扎缝闭S段胆管断端,采用金属取石钳和刮匙,经S3段胆管断端取出部分残留结石:再使用纤维胆道镜,经S段胆管断端深入肝内胆管,依次探查左右肝管至其二级分支、左右肝管汇合部、肝总管、胆总管和胆囊管汇入处,仅于胆总管中下段取出一枚大小约0.4cm残余结石,未见其他部分存有结石或狭窄。胆总管下端通畅,7号Bake探条顺利通过进入十二指肠。结扎肝S段胆管断端,并再次以1号细丝线缝闭其残端后,褥式包埋肝断面,放置腹腔引流管1条,关腹.  相似文献   

13.
4年来11例晚期肿瘤阻塞性黄疸病人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或胆囊置管引流[UG-PTCD(PTGD)]。1例因腹水较多穿刺失败,余10例病人术后均经X光摄片证实置管位置,其中4例穿刺在左肝,3例穿刺在右肝,3例在胆囊。置管后日引流胆汁量200~400ml;总胆红素平均每天降低5mol/al左右;最长置管引流时间约3个月,最短为20天。该组无1例发生肝破裂出血或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超声引导下PTCDCPTGD)对进一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有其它治疗晚期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内胆道阻塞性疾病超声引导置管引流术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44例胆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其中36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入猪尾巴引流管行胆管引流术,一侧胆管引流术成功后,经引流管注入稀释后超声造影剂声诺维50 ml行肝内胆管超声造影,以观察左右肝内胆管是否相通,如不相通者行另一侧胆管置管引流;8例肝内囊性占位患者,在超声引导下抽出囊内液体后,根据囊液颜色及实验室指标确诊,经引流管注入稀释后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注入量为抽出囊液量的1/4,观察囊肿与周围胆管是否相通,如不相通者给予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 36例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肝内胆管引流术均一次成功,其中一侧胆管引流术成功后,经肝内胆管超声造影发现有9例左右肝内胆管相通,遂行一侧肝内胆管引流,27例不相通,后行双侧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术后观察黄疸症状明显消退;8例肝内囊性占位患者经确诊为胆汁瘤,超声造影提示6例囊肿瘤体与周围胆管相通;2例与周围胆管不相通,后给予瘤体内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结论超声引导置管引流术是胆汁阻塞性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方法,联合超声造影可以直观显示左右肝内胆管是否相通,对于选择单侧或双侧置管提供可靠依据,且可明确胆汁瘤是否与周围胆管相通,决定可否行药物硬化治疗,避免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结石诊疗经验和体会。方法 112例采用术前B超、PTC、ERCP、CT、胆道镜、手术探查及术后“T”管造影确立诊断,联合运用肝叶切除,高位胆管切开、整形,胆肠吻合,肝圆韧带修复,胆道镜术中、术中取石和“T”管引渡以不同的方法治疗,回顾总结效果。结果 术后残石率为14.29%。经1个月到10年的随访(随访率为71.43%),优良率85.71%。结论 在详尽的影像学检查前提下,合理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累及肝尾状叶的胆管癌和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总结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的25例因肝门部胆管肿瘤或尾状叶肝管结石而行各种肝尾状叶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行肝门部肿瘤及尾状叶切除3例;肝门部肿瘤及尾状叶联合左半肝切除1例;因胆管结石行尾状叶联合左半肝切除3例;尾状叶联合左外叶切除3例;左右肝管切开,肝内胆管及尾状叶胆管取石,T管引流11例;左右肝管切开成形,肝内胆管及尾叶肝管取石,空肠Roux-Y内引流术4例.无手术死亡,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3例存活超过1年,1例超过3年;21例尾状叶肝管结石结石复发率为6.3%(1/16).结论:尾状叶肝胆管病变的手术方式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不同而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式.累及尾状叶的胆管癌根治范围应包括肝尾状叶的切除;累及尾状叶的肝管结石应切开左右肝管,力争术中取尽结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误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晚期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晚期胆囊癌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例术前均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后经手术探查诊断为胆囊癌(晚期)伴肝脏转移或胆总管受累,均行胆囊切除术+胆管内支架(T管)置入术,术后恢复平稳,出院.结论 术前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应排除晚期胆囊癌压迫胆管的可能,仔细鉴别诊断并及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解除患者梗阻性黄疸、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支架植入方法及疗效。材料与方法:13例肝门部胆管癌并左右肝管梗阻的患者,采用左右肝管同时植入支架内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13例患者共植入胆道内支架26枚,均起到良好的内引流作用,胆道引流充分,黄疸消退。结论:双支架植入胆道内引流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并胆管梗阻患者减黄效果显著,是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胆管癌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的癌。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肝内胆管癌及肝外胆管癌,本文讨论的胆管癌主要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至胆总管的肝外胆管癌。现就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途径放置支架引流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方法 102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于超声引导下选择胆管走行与胆总管夹角较大、扩张的左、右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7d后置入支架。结果经PTC途径放置支架成功率为97%(99/102),未发生出血、胆汁渗漏等并发症;随访1~18个月,置入支架后6个月死亡12例,18个月仍存活23例。结论对无手术治疗机会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行经PTC放置支架引流可有效解除梗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经PTC放置支架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