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女 ,47岁 ,因颈肩疼痛伴左上肢麻木疼痛 5个月于2 0 0 1年 10月 17日入院。 5个月前 ,患者出现颈肩疼痛及左上肢麻木、疼痛 ,并四肢活动不灵。后感四肢无力、行走不稳 ,胸腹有束带感。小便不利 ,大便正常。曾在当地医院诊为颈椎病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查体 :一般情况可 ,发育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C3 ~ C5椎旁压痛 ,未扪及肿块。颈椎活动略受限。Spurling试验阴性 ,左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左上肢肱二头肌…  相似文献   

2.
Mayo医院修订的AIH诊断记分标准类别和指标记分类别和指标记分性别  女 + 2   1∶40 + 1血清生化   <1∶40 0   (血清 )ALP/ALT比值  抗线粒体抗体 (AMA)阳性 -2  ≥ 3 0 -2病毒标记-3    <3 0 + 2   抗HAVIgM、HBsAg、抗HBcIgM阳性  HCVRNA(治疗后 ) -3γ球蛋白、IgG高于正常值上限的倍数  提示任何其它病毒活动感染的阳性结果 -3  ≥ 2 0 + 3  HCVIgM(阳性 )可能诊断 -2   1 5~ 2 0 + 2  以上指标的阴性血清学结果 + 3   1 0~ 1 5+ 1HLA   <1 0 0  DR3或DR4+ 1自身抗体阳性滴…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39岁。主诉四肢关节肿痛、皮下结节、反复腮腺肿大8年,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1997年3月双手指肿痛,握不住拳,1998年全身肌肉疼痛,起床费力,蹲站费力,消瘦,无发热。1999年双手近指关节肿痛,双腕肿痛,握不住拳,无力,渐有肘、膝关节肿痛,手指端遇冷皮肤发白。2000年11月手指皮肤紧绷,弹性差。手指关节、手背、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处有黄豆大结节,反复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疼痛、口干。2001年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肾功正常,RF1∶128( ),ANA1∶10( )、抗SSA( )、抗SSB( )、抗-dsDNA阴性。双手正位X片显示左手第2、3…  相似文献   

4.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检出率及其靶抗原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阳性检出率、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靶抗原。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抗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抗蛋白酶 3(PR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近年送检的怀疑小血管炎的 5 6 0 4例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 ,对IIF ANCA阳性而抗MPO和抗PR3抗体均阴性的血清还进行了其他 5种ANCA特异性靶抗原的检测。并初步对ANCA阳性患者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IIF ANCA检出率为 5 3% ,阳性检出最多在 7、8及 12月份。另外所有血清中有 390例 (7% )ANA阳性。所有血清进行抗MPO和抗PR3 ELISA检测 ,抗MPO抗体阳性 2 13例 ,抗PR3抗体阳性 32例 ,两者同时阳性 5例。 4 8例不识别MPO和PR3而IIF法阳性的血清中 13例识别其他已知靶抗原 ,识别杀菌 /通透性增高蛋白 (BPI)、人弹力蛋白酶 (HLE)、组蛋白酶G (CG)、天青杀素 (AZU)和乳铁蛋白 (LF)等靶抗原的血清分别为 7、5、1、1、0例 ,其中 1例为抗BPI和抗HLE ANCA同时阳性。 85 %的IIF ANCA阳性患者确诊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这些患者中 ,抗MPO和抗PR3的比例约为 7∶1:男女比例为 1∶1 12 ,年龄 7~ 79岁 ,平均 5 3 1岁 ,>6 0岁的老年人男女比例为 1 17∶1,而年龄 <2 0岁患者男女比例为 1∶4。结论 ANCA相关疾病在我国并不少见 ,以IIF法检  相似文献   

5.
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酸暴露的特点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比较反流性食管炎 (RE)与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各亚组食管酸暴露特点。方法 具有典型反酸 烧心等症状的 12 8例患者 ,经胃镜等系统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便携式 pH监测仪行胃食管 2 4hpH监测 ,DeMeester积分≥ 15分为存在病理性酸反流。 结果  12 8例患者中 ,37例 (2 8 9% )存在RE ,91例 (71 1% )为NERD。pH监测阳性在RE组和NERD组中分别为 2 5例 (6 7 6 % )和 4 6例 (5 0 5 %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DeMeester积分均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5 3 4 5± 6 2 0 4比 4 0 0 4± 6 1 80 ,P >0 0 5 )。RE组长反流次数显著高于NERD组 (8 16±10 2 7比 3 96± 6 87,P =0 0 0 4 )。以症状指数 >5 0 %为阳性 ,NERD阳性组 (pH值监测异常 )症状指数阳性率显著高于NERD阴性组 (pH值监测正常 ) (43 5 %比 15 6 % ,P <0 0 0 1)。NERD阴性组中具有阳性症状指数的患者 7例 (15 6 % ) ,阴性症状指数者 38例。前者总反流次数及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后者。RE患者中 ,12例 pH监测阴性者食管及胃内pH的中位值显著高于 pH监测阳性者。结论 RE患者长反流发生率高于NERD患者 ;症状的发生与酸反流相关 ;NERD患者根据酸反流与症状关系可分为不同的亚组。RE阴性组可能存在混合反流或胆汁反流  相似文献   

6.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的最重要特征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 (AMA )阳性 ,但少数PBC病例AMA阴性。本文分析AMA阴性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学特性。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期间临床 /病理诊断PBC的 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比较AMA阴性和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等特征。结果 确诊PBC时 ,11例患者血清AMA/AMA M2 阴性 ,AMA阴性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显著低于AMA阳性患者 ,分别为 (2 85 1± 14 18)mg/L和 (63 61± 492 8)mg/L ,P =0 .0 3 3 ,血清抗核抗体和 (或 )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高于AMA阳性患者 (分别为 81.8%和 40 .7% ,P =0 .0 3 1) ,在年龄、性别比例、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组织学表现和病理分期等各方面和AMA阳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MA阴性PBC患者除血清免疫球蛋白M较低及抗核抗体和 (或 )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较高外 ,其他临床特征和AMA阳性者相似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2 0岁 ,农民。因右上肢麻木 2个月 ,加重伴头痛、恶心及呕吐 3d入院。 2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右上肢麻木 ,继而乏力且逐渐加重 ,以致不能握筷进餐。半个月前后枕部轻度疼痛 ,尚能耐受。 3d前症状加重 ,且伴恶心呕吐 ,为非喷射性 ,吐出胃内容物。入院前晕倒 1次 ,很快清醒伴出汗。患者无意识丧失及大小便失禁现象。体检 :T36 7℃ ,P 6 0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15 / 70mmHg(1mmHg=0 .133kPa)。神清合作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皮肤无黄染及皮疹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部及心肺部物诊阴性。腹部平软 ,…  相似文献   

8.
不明原因的嗜酸细胞增多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5 8岁。 4个月前右大腿麻木、酸胀伴全身皮疹 ,在当地医院用泼尼松治疗后皮疹消失 ,出现双腿麻木。 2个月前始低热 3 7.5~ 3 8℃。 1个月前双足下垂、不能行走伴麻木感 ,后发展至双足背 ,右手第 1、3指 ,左手第 4指皮肤变黑伴疼痛 ,右上肢麻木。体检 :双足背 ,右手第 1、3指 ,左手第 4指皮肤黑。双足双手略肿。双足及右上肢感觉减退 ,双下肢近端肌力V级 ,远端Ⅱ到Ⅲ级 ,双足下垂 ;踝关节以下肌力O级 ,肌张力下降 ,膝反射和腱反射消失 ,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1 0 9g/L ,血白细胞 2 7.8× 1 0 9/L ,嗜酸细胞 0 .6…  相似文献   

9.
抗核小体抗体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目的 评价抗核小体抗体 (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及与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测定方法检测SLE患者、疾病对照组 (包括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 )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的AnuA ,并记录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 ,分析其与AnuA的关系。结果  10 3例SLE患者中 6 9 9%血清AnuA阳性 ,6 6例疾病对照组仅 3 0 %阳性 ,30名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 ;SLE组患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 ,AnuA在SLE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9 9%和 97 9%。AnuA阳性组的SLE患者肾损害、皮肤损害的发生率(6 1 1%、70 8% )明显高于AnuA阴性组 (2 9 0 %、32 3% ) (P <0 0 5 ) ;AnuA阳性组与AnuA阴性组相比 ,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nuA滴度的高低与SLE患者的SLEDAI评分有明显相关性 (r=0 2 82 ,P <0 0 5 )。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快速狼疮因子 (DNP)、抗组蛋白抗体 (AHA)阴性的SLE患者AnuA的阳性率分别为 6 5 6 %、6 8 0 %、6 3 9%、6 4 1%。结论 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它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对抗dsDNA抗体、Sm、DNP及AH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管炎临床特点的关系。检测SLE血管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6等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 ,探讨ANCA与SLE血管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6 0例SLE活动期患者和 30名正常对照组均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检测AN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 (MPO)抗体 (即MPO ANCA) ,观察两组ANCA与抗MPO抗体的阳性率。通过ELISA法检测 30例SLE活动期患者和 30名健康对照者 ,外周血TNT α、白细胞介素 (IL) 6水平。结果  6 0例SLE患者 1 5例ANCA阳性 ,均为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pANCA) ,阳性率为 2 5 % ,抗MPO抗体 8例阳性(IIF法ANCA均阳性 ) ,阳性率为 1 3 3% ,健康对照组ANCA及抗MPO抗体均为阴性。病程超过 1年 ,伴有肾炎、浆膜炎、皮肤血管炎组 ,ANCA阳性率高 ,与无相应特点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有关节炎比无关节炎组ANCA阳性率高 (P =0 0 5 )。SLE活动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 :SLE组TNF α、IL 6水平较高 (P <0 0 5 )。抗MPO抗体阳性组与抗MPO抗体阴性组相比 :TNF α、IL 6水平升高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部分SLE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 pANCA及抗MPO抗体 ,pANCA与SLE某些  相似文献   

11.
Mi-2抗原的制备抗Mi-2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Mi 2抗原 ,测定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 (CTD)中的抗Mi 2抗体 ,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制备兔胸腺丙酮粉 ,提取粗Mi 2抗原 ,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抗原。应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 315份CTD和 4 0份正常对照血清中的抗Mi 2抗体。分析抗Mi 2抗体在CTD中的分布 ,并比较皮肌炎 (DM)患者中抗Mi 2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自制的Mi 2抗原与标准Mi 2抗血清免疫双扩散出现清晰的沉淀线。经DE5 2离子交换层析 ,Mi 2抗原在 0 1~0 2mmol LNaCl洗脱组分中被检出。抗Mi 2抗体在DM和多发性肌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2 6 1%(12 4 6 )和 4 5 %(2 4 4 )。在其他CTD和正常人均未检测到抗Mi 2抗体。抗Mi 2抗体对DM的特异性为 99 4 %。对DM而言 ,阳性组多以皮肤损害为首发表现 ,病程中多出现V型或围巾型皮疹 ;而阴性组常以肌肉症状首发 ,病程中发热多见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兔胸腺丙酮粉中含有Mi 2抗原成分。抗Mi 2抗体是一种对DM诊断较为特异的自身抗体 ,该抗体阳性的DM可能是DM中的另一亚型。  相似文献   

12.
影响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 对照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旨在探讨影响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 ,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同期内 (相距时间 <1周 )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病人 83例 ,男 6 4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5 2± 10岁。运动试验阳性诊断标准为运动中或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 0 .1mV且持续 1分钟以上 ,或呈损伤缺血型抬高≥ 0 .2mV。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狭窄≥ 5 0 %为阳性 ,对比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1) 83例病人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 2 2例 ,其中运动试验阳性 13例 (真阳性 ) ,阴性 9例 (假阴性 ) ;冠状动脉造影阴性 6 1例 ,其中运动试验阴性 45例 (真阴性 ) ,阳性 16例 (假阳性 )。 2 ) 6 1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中女性 18例 ,假阳性 4例 (2 2 .2 %) ;男性 43例 ,假阳性 12例 (2 7.9%)。总假阳性率为 2 6 .2 %。 2 2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中 9例假阴性 ,假阴性率为 40 .9%。 3) 13例真阳性组病人 7例在ST段发生缺血型改变同时伴随胸痛症状 (5 3.8%) ,16例假阳性组仅 3例伴胸痛 (18.7%) ,P <0 .0 5。 9例假阴性组 4例出现胸痛 (44 .4%) ,高于真阴性组 8.9%(P <0 .0 5 )。 4)真阳性组病人运动量 (6 .6± 1.8METs)及运动时间 (2 85 .7± 10  相似文献   

13.
1999~ 2 0 0 1年 ,我们共接诊了 5 6例原因不明的发烧患者(其中有些为各大医院转诊病例 ) ,并对他们进行了布鲁氏菌病(布病 )特异性化验检查 ,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 化验结果采用布鲁氏菌病综合特异性化验检查方法 ,证实在 5 6例发烧患者中有 2 1例为布病患者 ,占 37.5 %。在 2 1例患者中 ,布氏菌素皮肤变态试验阳性者 8例 ,阳性率为 38.1% ;快速平板凝集试验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均为阳性 ,阳性率为 10 0 % ;试管凝集试验 1∶ 5 0 3例 ,占 14 .3% ,1∶ 10 0 以上者 18例 ,阳性率为 85 .7%。2 临床表现2 1例被确诊的患者 ,多数人有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心肌肌球蛋白抗体 (AMA)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3例AMI患者 ,年龄 33~ 87( 6 0 .78± 10 .14 )岁 ,分别于急性期 (发病后 0~ 14h每 2h、发病后 16~ 2 4h每 4h)采血查肌酸磷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 ,并于发病第 7天和 6个月后分别进行ELISA法检测血清AM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根据抗体结果分为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 ,比较两组心功能参数和预后的变化。结果 :83例AMI患者血清AMA阳性 2 1例 ,阳性率为 2 5 .30 % ,2 0例健康献血员均为阴性 ;AM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梗死部位相似 ,但CK及CK MB峰值在AMA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 ,AMA阳性组发生心功能不全明显多于阴性组( 76 .19%∶4 5 .16 % ,P <0 .0 5 )、室壁运动减弱及室壁瘤形成者明显高于阴性组 ( 83.33%∶31.5 8% ,P <0 .0 1)。随访 6个月 ,AMA阳性组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 ( 38.10 %∶11.2 9% ,P <0 .0 1)。结论 :AMI时可以诱发机体产生自身免疫反应 ,AMA是自身免疫反应的标记物之一 ;AMA与AMI后左室功能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最近,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阳性母亲所产婴儿是否需要进行被动或主动免疫存在着争论。由于有一定数量的抗-HBe阳性母亲可通过垂直传播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染给婴儿,因此作者对44例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进行了HBV-DNA检测,后者可作为HBV传播的一个指标。以克隆的HBV-DNA pCp10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试验。结果7例HBeAg阳性血清标本中有6例(86%)HBV-DNA呈强阳性,其中3例血清DNA多聚酶和HBV-DNA同时阳性;在33例抗-HBe阳性血清标本中也有8例(24%)可检出HBV-DNA;在4例HBeAg和抗-HBe(RIA法)均阴性的血清中有2例检出了HBV-DNA。未观察到HBeAg阴性血清中可检出DNA多聚酶活性。 HBsAg滴度(1∶10~3~1∶10~5)和转氨酶水平均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免疫抑制剂唑硫嘌呤(Azathioprine)治疗3例难治的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2例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前作直接血小板Coombs试验、抗球蛋白消耗试验、抗核抗体(ANA)及血小板因子3“免疫损伤试验”检查,除1例ITP病人ANA阳性外,其他ITP病人均阴性。2例SLE病人有红斑狼疮细胞(LE)现象,特异性LE-凝集素试验及ANA均阳性,血清球蛋白比例增高,血小板6~9万/立方毫米。 3例ITP患者为控制严重的病情,初期用大剂量强的松龙治疗,以后减量维持6个月仍不缓解,又作脾摘除术,术后血小板数迅速上升,但3个月后又下降,重新出现严重出血。改用唑硫嘌呤治疗后3例病人均获明显进步,无出血表现,血小板数稳定,1例ANA试验仍阳性。  相似文献   

17.
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血型鉴定与输血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凝集素患者血型鉴定新方法。方法:对高效价冷凝集素引起正、反定型不合者,采用加热洗涤和冷吸收法,以清除患者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存在的冷凝集素后,用盐水法作血型鉴定,Polybrine和微柱凝集交叉配血,及时准确地为患者配型输血。结果:2例恶性淋瘤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型正、反定型不合,主、次2侧均发生强凝集,不规则抗体呈强阳性;患者红细胞经37℃加热洗涤,于4℃条件下吸收冷凝集素后,血型分别定为Rh阳性AB型2例,0型1例,不规则抗体呈阴性,用Polybrene和微柱凝集配血相合。结论:用加热洗涤和冷吸收可排除高效价冷凝集素的干扰,便于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感染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对精子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 79例弓形虫检测的不育男性分为抗弓形虫抗体(ATAb)阳性组 (53例 )和阴性组 (1 2 6例 ) ,对其精液做低渗膨胀试验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ATAb阳性组的精子总膨胀率(44 50± 8 69)明显低于ATAb阴性组 (58 2 5± 9 48,P <0 0 1 ) ;ATAb阳性组 g型精子总膨胀率 (1 0 75± 3 2 2 )明显低于ATAb阴性组 (1 6 0 2± 6 2 8,P <0 0 1 )。结论 弓形虫感染对精子膜功能有明显影响 ,是弓形虫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男23岁。于1978年3月因左下肢发凉,怕凉,麻木感,间歇性跛行而入院。既往健康。查体:左下肢轻度肿胀,皮温较对侧冷、趾端青紫,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侧大腿内侧有红肿硬痛的条索状物,压痛。伯尔格氏试验阳性。血压120/80mmHg,尿糖阴性,血常规正常。经扩血管药、激素、  相似文献   

20.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肉芽肿性炎症改变的疾病.本研究旨在估价以肺外结节病病变作为首发症状病人肺泡炎的发生情况。作者研究肺外结节病病人21例,分为2组,Ⅰ组12例(57%)胸部X 线正常(0期),其诊断分别经颈淋巴结、肝、会厌、泪腺、喉、皮肤活检阳性证实,其中3例kveim 试验阳性;Ⅱ组9例(43%)有异常的胸部X 线表现(1、2期),由分别眼睑、支气管、子宫内膜、皮肤、肝活检阳性证实,其中3例kveim 试验阳性;同时还检查肺结节病20例和不吸烟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12例.作者评价了X 线表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