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双侧唇裂或唇腭裂Ⅰ期修复后不同口哨畸形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我院治疗的双侧唇裂或唇腭裂术后上唇口哨畸形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136例患者按上颌门齿牙冠及相应牙龈暴露的程度,将口哨畸形分为3级.Ⅰ级采用双蒂推进红唇肌瓣修复法;Ⅱ级使用改良AbK瓣修复法;Ⅲ级主要使用Abbé瓣修复法.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15年,上唇解剖结构基本恢复.结论 按不同分级选择不同修复方法,是一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可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双侧矩形瓣法修复双侧唇裂术后上唇短小畸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伟文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4):445-445,C007
唇裂是面裂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仅次于四肢畸形。发病率为0.1%,而双侧唇裂在所有唇裂中占14.33%。由于手术设计不当或操作失误导致双侧唇裂患者术后上唇短小,门齿外露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形和心理,必须设法修复。笔者应用双侧矩形瓣法进行上唇短小畸形的修复,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方法及其优点予以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口哨畸形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目的 探讨双侧推进肌蒂红唇肌瓣在双侧唇裂术后口哨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在双侧唇裂术后口哨畸形的两侧红唇上设计切口线,按切口线,先用11号尖刀片切除口哨畸形正中处黏膜,止血、分离。然后,切开两侧上唇前面约1/3厚的口轮匝肌,在唇动脉的后方切开口轮匝肌,以保持红唇肌瓣有良好的血供,解剖完成之后,形成以上方轮匝肌为蒂的两个楔形的红唇肌瓣相向推进移转,按“V-Y”原则相互在中线形成唇珠,口哨畸形消失。结果 已用该法修复11例,上唇高度和宽度适中,有明显的唇珠,整个上唇解剖结构近似正常。结论 用该法修复术后口哨畸形,不需要从身体其他部位转移组织,即可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磊  吕改玲  刘平平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2):1670-1671
上唇过紧畸形是唇腭裂特别是双侧唇裂修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上唇宽度明显变小,唇中部有不同程度的术后瘢痕,唇珠缺如及红唇不显,侧面观时上唇后缩,下唇位于上唇前方(图1~3)。这一畸形产生的原因在于双侧唇裂修复术后瘢痕挛缩和组织短缺。修复该畸形的手术方法有多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Abbe瓣修复。我科对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间25例上唇过紧畸形患者采用Abbe瓣法修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改良直线缝合法修复双侧唇裂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在Veaum术式的基础上,于双侧唇裂的两侧唇部设计A、B皮肤黏膜瓣,衬垫于前唇部的内侧。以增加创面的接触面积并加厚前唇部;在前唇部上方内侧设计C黏膜瓣加深唇龈沟,并将两侧唇肌肉分离固定于鼻前嵴、鼻翼基底及前唇,以达到唇肌的功能性修复。结果 本组12例患者,术后上唇及唇红较丰满,动态畸形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改良直线缝合法修复双侧唇裂,能增加切口抗张力和改善术后上唇形态,减轻术后动态畸形及上唇塌陷。同时,此法还能保留较多的上唇组织,有利于唇裂Ⅱ期畸形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改良直线缝合法修复双侧唇裂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在VeauⅢ术式的基础上,于双侧唇裂的两侧唇部设计A、B皮肤黏膜瓣,衬垫于前唇部的内侧,以增加创面的接触面积并加厚前唇部;在前唇部上方内侧设计C黏膜瓣加深唇龈沟,并将两侧唇肌肉分离固定于鼻前嵴、鼻翼基底及前唇,以达到唇肌的功能性修复。结果本组12例患者,术后上唇及唇红较丰满,动态畸形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改良直线缝合法修复双侧唇裂,能增加切口抗张力和改善术后上唇形态,减轻术后动态畸形及上唇塌陷。同时,此法还能保留较多的上唇组织,有利于唇裂Ⅱ期畸形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唇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生率为1:800,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对先天性单侧唇裂多采用Tennison或Millard术式修复。无论何种方法,对白唇的修复大多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对红唇的修复则因医者技术水平的不同而大相径庭。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侧不对称逐渐明显,遗留上唇唇红凹陷畸形(口哨唇),虽然无明显功能障碍,但影响患者的心理和参加社交活动,需Ⅱ期修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下唇动脉弓岛状红唇瓣修复上唇红唇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红唇部分缺损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下唇动脉弓为血管蒂的移位岛状红唇瓣,一次手术修复上唇部分红唇缺损,红唇瓣面积最小为1.5cm×1.5cm,最大为1.5cm×2.0cm的楔形。结果自1993年以来,应用本术式修复上唇的红唇缺损15例,成活良好,外观满意。结论应用下唇动脉弓岛状红唇瓣,修复双侧先天性唇裂术后继发上唇红唇组织缺损畸形,具有较强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双侧完全唇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侧唇裂修复术的个体化序列唇裂修复术式。方法:双侧完全唇裂患儿20例,均伴腭裂。患儿出生后10~40天内择期行双侧唇裂粘连术,6~10个月时行双侧唇裂整复术。唇裂整复术在前唇或侧唇附加小切口使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唇及唇弓形态对称,术中解剖口轮匝肌,复位后框式缝合;唇珠的形态由侧唇红唇肌肉瓣完成;红唇缘原有自然形态完整保存。结果:早期唇粘连术较好的抑制了前颌骨前突向前生长,也使前牙槽突裂隙减小,为后期的唇裂整复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唇裂整复术后患儿创面均Ⅰ期愈合。鼻底宽度及丰满度均较满意,唇弓形态对称,无口哨畸形。随访10天~3个月,上唇静态及动态时外形均较好。结论:双侧完全唇裂整复时,采取序列治疗,对传统的原长整复方法进行改良优化,取长补短,另加一定的缝合技巧,可使术后上唇近期静态与动态均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唇红黏膜肌肉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红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单侧唇裂修复术后,随着生长发育,上唇的红唇有时会逐渐出现红唇过多畸形、过少畸形或二种畸形同时存在的情况,造成上唇红唇明显不对称畸形.2005初~2008年春,笔者采用唇红黏膜肌肉瓣V-Y推进术矫正单侧唇裂修复术后上唇红唇缺损26例,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叶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分析,探索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矫治的一种理想方法。方法:前唇设计出三叶瓣后,先对移位的组织进行完全游离及复位,再将三叶瓣向鼻小柱方向掀起,延长鼻小柱及抬高鼻底。结果:1999年11月至2002年2月,共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25例,术后三叶瓣血运良好,鼻尖抬起,鼻小柱延长,鼻底外形满意,上唇突度增加。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周至18个月,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方法是矫治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一种选择术式,本法对前唇较小、上唇松弛的双侧唇裂术后畸形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侧唇唇缘红唇肌瓣再造双侧唇裂患者唇珠及唇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任战平  李锦峰  刘建华  文抑西  文星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9):1059-1061,i0008
目的:利用侧唇重要的解剖学指标,再造双侧唇裂人中部唇缘及唇珠,探求一种有效的功能性修复双侧唇裂唇缘及唇珠的方法。方法:2000年~2005年本院收治的唇裂患者中,双侧唇裂患者76例,男性54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19岁,最小4/12岁。通过设计侧唇唇缘红唇肌瓣,旋转于前唇下方重建唇弓缘,该瓣末端红唇粘膜肌瓣再造唇珠的方法修复。结果:术后患者无1例裂开,无明显的口哨畸形,口轮匝肌连续完整,唇弓缘连续,唇弓自然生动,形态好。红唇丰满,红线连续,唇珠突翘明显。结论:唇缘红唇肌瓣可以较好地修复双侧唇裂下部重要解剖结构,唇缘红唇肌瓣的设计切取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双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的综合整复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和探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综合整复矫治方法。方法  2 0 0 0年1月~ 2 0 0 3年 6月我们为 4 0例双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患者进行了综合治疗。其中术前施行牙槽突裂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 2 8例 ,牙正畸治疗 2 2例 ;前牙义齿修复 2 0例 ,正颌外科手术或上颌骨牵引成骨手术 2 0例。完成上述治疗程序后行鼻唇二期整复手术。手术方法采用自上唇中央唇红、瘢痕缘、鼻小柱旁至双侧鼻孔内侧缘连续切口 双侧鼻翼沟及鼻孔底切口入路 ,行鼻小柱延长、鼻翼鼻孔轮廓成形、人中嵴、人中凹及唇峰唇珠重建术。结果 患者鼻唇外形均获得较前明显的改善 ,随访 3个月~ 3.5年 ,满意率达 95 %。结论 对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继发畸形采用综合序列治疗 ,强调二期手术前牙 -颌基础框架的搭建 ,再采用本手术方法矫治鼻唇软组织畸形 ,效果自然稳定。  相似文献   

14.
双侧口轮匝肌粘膜瓣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求一种新的矫正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红唇口哨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红唇双侧口轮匝肌粘膜瓣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中的红唇畸形。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全部一期愈合,无粘膜瓣坏死,唇部形态明显改善,有明显的唇珠,上下唇关系协调。结论:红唇双侧口轮匝肌粘膜瓣可以矫正口哨样畸形,加强唇珠形态,术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双侧唇裂继发畸形的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双侧辰裂继发畸形的解剖学修复。方法 基于对引起双侧唇裂继发畸形原因的分析和鼻之病理解剖结构的研究。我们采用埋没导引缝合针缝合法峄于引起畸形的主要因素;鼻翼软骨和两侧移位、鼻降肌挛缩、口轮匝肌移位、鼻孔底瘢痕挛缩等进行彻底松角忍气吞声,宾固准确地复位、固定,以恢复其正常的解剖关系。余均成功,随访1-4年效果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法不仅简单省时,而且能达到畸形的解剖学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双侧唇红矩形瓣前唇原长双侧唇裂修复术的应用。方法双侧唇裂患者29例,男性20例,女性9例。其中双侧完全裂15例,不完全裂11例,混合裂3例,均采用双侧唇红矩形瓣前唇原长法进行修复。首先采用传统的原长法原则修复唇白。修复唇红时,在两侧唇红设计形成包括黏膜和部分口轮匝肌的矩形瓣,并沿干湿唇交界线水平切开前唇,将两侧矩形瓣向下内旋转至前唇唇红对接缝合。缝合时口轮匝肌肌束的断端尽可能广阔而平整的接合,以恢复正常的环形结构。结果所有患者的创口均Ⅰ期愈合,上唇高度宽度适中,唇珠明显,无口哨畸形。结论该方法修复双侧唇裂,方法简单可靠,去除组织少,术后能获得较好的鼻唇外形,口唇功能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丁晓红  程明涵  王娟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6):1731-1733
目的:探讨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15例选用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唇交叉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鼻唇畸形得到矫正,功能外形大为改观,患者心理状态获得促进和最大程度的康复。结论: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是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difficult laryngoscopy in infa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and to observe its relationships with age, sites, and degrees of deformities. METHODS: A total of 985 infants aged 1 month to 3 years, undergoing repair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infants suffering from unilateral cleft lip, simple cleft palate, and combined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were 465, 421, and 79 respectivel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1-6 months group, 6-12 months group and 1-3 years group.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difficult laryngoscopy was 4.77%. The incidence of difficult laryngoscop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age, sites and degrees of deformities, and micrognathia. The incidence of difficult laryngoscopy was 7.06% in 1-6 months group, 2.90% in 6-12 months group, and 3.13% in 1-3 years group, and was greatest for infants with combined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less for those with left cleft lip and least for those with right cleft lip and simple cleft palate. The incidences of difficult laryngoscopy in infants with and without micrognathia were 50% and 3.83%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s of moderately difficult, difficult, and failed intubations were 1.02%, 0.91%, and 0.10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Infa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left cleft lip and alveolus, combined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micrognathia, and age <6 months were th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difficult laryngoscopy. Difficult intubation occurred mainly in infants with laryngoscopic views of grade III and IV.  相似文献   

19.
要双侧唇裂畸形多较复杂,修复术后常出现上唇过紧,唇红过薄等继发畸形。为矫正畸形,设计了在直线修复术的基础上增设鼻唇沟瓣及两个小三角瓣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认为本方法可恢复前唇的正常功能,有利鼻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