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2年以来,我们用哈氏棒加椎板减压治疗外伤性脊柱胸腰椎骨折并截瘫62例认为加用哈氏棒有益于复位和固定,术后易于护理,病人可较早活动而利于康复。一、临床资料62例均为屈曲型胸腰段脊柱骨折。其中男60例女2例;年龄为19~44岁,平均28岁。50例骨折位于胸_(11-12),10例位于腰_(1-2),2例位于腰_3。手术距受伤时间为12小  相似文献   

2.
AF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内固定术是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新术式,因其复位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998年3月~2001年12月,我院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经随访术后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剑突下小切口辅助克氏针内固定在婴幼儿漏斗胸矫治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漏斗胸婴幼儿50例,通过剑突下小切口辅助克氏针固定行改良Nuss手术,观察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50 min,术中出血量(10±3)mL;术后早期并发气胸1例、肋间血管损伤2例,采用相应处理治愈,无晚期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6.0±1.5)d,随访3~24个月,胸廓畸形矫正满意.结论 剑突下小切口辅助克氏针内固定在婴幼儿漏斗胸矫治修复中安全可行,矫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对1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抗结核治疗2周,术后规则抗结核治疗1 a.随访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cobb角变化.结果 手术顺利,术中无大血管及神经损伤,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随访时间1~3a.术后1个月ESR开始下降,术后3~6个月降至正常,植骨块术后6~7个月融合,无移位和吸收,全部骨性愈合,短期随访期间无1例出现内固定松动脱出,无结核病灶复发.末次随访融合节段后凸角4°±2.5°,与术前比较,P< 0.05.6例有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均达到E级.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在病椎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材料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切除关节突关节入路行椎管减压椎间孔融合(TLIF)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后外侧切除关节突关节入路行TLIF钉棒固定术。术后3、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3±19.5)min,术中出血量(265.7±47.3)m L。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血肿、融合器脱落、钉棒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式失能指数(ODI)评分、腰椎功能评分(JOA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术中发生硬膜囊撕裂1例,予及时修补,无1例出现双下肢神经症状。术后6个月胸、腰段椎体融合率为89.5%(17/19);JOA评分改善率为77.1%±11.4%。结论后外侧切除关节突关节入路TLIF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6年12月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28例,获得随访21例,男14例,女7例,其中胸5、6椎体结核1例,胸6、7椎体结核3例,胸7、8椎体结核3例,胸9、10椎体结核 2例,胸10、11椎体结核4例,胸11、12椎体结核2例;胸6、7、8椎体结核1例,胸7、8、9椎体结核3例,胸9、10、11椎体结核2例;根据术前、术后随访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以及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和植骨融合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0个月至7年,Frankel分级,术前B级1例,C级5例,D级6例,E级9例;末次随访时D级4例,E级17例。VAS评分术前平均为(6.29±1.27)分,术后1周平均为(2.81±0.8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1.24±0.89)分。术前测量患者的Cobb角平均为(19.81±11.08)°,术后1周平均为(3.81±2.77)°,末次随访时平均为(4.52±3.23)°;21例患者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5~11个月,平均(6.93±1.33)个月,至末次随访未发现内固定钉棒系统松动、脱落及断裂。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并钛笼肋骨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能有效清除病灶,解除神经压迫,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防痨杂志》2005,27(5):307-309,T0002
目的 临床研究同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随访到的46例,平均随访2.5年,植骨融合按Moon观察标准为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分级进行评价.结果 胸腰椎后凸畸形全部矫正(P<0.01).平均12 d下床活动.术后3个月骨性融合率60%;6个月骨性融合率90%.31例并截瘫者神经功能平均恢复3级(Frankel分级);结核治愈率98%.结论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地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可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们采用微创短节段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0岁,平均45岁;均为不稳定性骨折.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82年5月~1987年10月共手术治疗锁骨骨折64例(保守治疗病人未统计),手术者全部行克氏钢钎内固定。其中31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我们采用克氏钢针加粗丝线内固定术,术后均达临床愈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24例,女7例。左18例,右13例,年龄13~48岁,骨折均为外伤所致,全部经x线片诊断。  相似文献   

10.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林 《山东医药》2009,49(23):104-105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对同期收治的2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椎体高度、Cobb角及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达70%~100%,Cobb角由术前28°(13°~39°),降至6°(2°-12°),24例神经功能恢复至D级和E级;随访无脊髓神经损伤加重表现,无断钉及钉板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技术相对完善,解剖清楚,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薛友艳  徐爱桥 《山东医药》2004,44(11):18-19
1999年7月~2002年7月,我院应用Halo-vest(头胸背心)或Halo—vest联合后路内固定术加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1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巩陈  胡伟  刘向阳  赵辉  吴建明 《山东医药》2013,53(17):66-68
目的 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单节段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B组18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病椎高度、病椎后凸Cobb's角、螺钉位置,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的病椎高度、病椎后凸Cobb's角均较术前好转(P均<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卧床时间短(P均<0.05).两组术后X线及CT复查均显示螺钉位于椎弓根皮质内.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与传统的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似,其置钉准确率相当,但前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42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物分别采用克氏针、钢板螺钉、锁骨钩钢板,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采用克氏针、钢板螺钉、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8.6%、100.0%、94.1%.结论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最好,锁骨钩钢板次之,单纯克氏针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参芎注射液在合并寰枢关节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合并寰枢关节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平均(7.51±3.82)分.均行后路减压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神经营养治疗;观察组术后3 d起静脉输注参芎注射液,每次5 mL~10 mL,每日1次,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500 mL稀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示:固定系统和寰枢关节复位良好32例,复位不良4例;骨性融合良好34例,欠佳2例.术后均不同程度好转,随访3个月~28个月,平均6.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JOA评分分别为(11.62±3.23)分和(9.21±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6,P<0.01);CT观察骨性愈合速度时间(3.25±1.23)月和(5.25±3.2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6,P<0.01).结论 后路减压复位钉棒内固定术后应用参芎注射液临床疗效良好,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费用,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加速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明确有后方韧带复合体(PLC)不完整的Magerl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均行经后路椎管探查减压,椎体内植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前术后行CT检查计算伤椎椎管狭窄率,根据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变化评估椎体高度恢复、用Cobb角变化评估后凸矫正情况,Frankel分级标准变化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腰背部疼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 86例患者得到24~32个月随访,平均27个月,术后1 w、1年后、2年后查CT检查提示伤椎骨折愈合,植骨满意,无断钉断棒。术后椎管狭窄率、伤椎相对高度比、Cobb角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 w、术后1年和2年高度比和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椎管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术后1年与术后2年椎管狭窄率、伤椎相对高度比、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1~2年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有1~3级的恢复。干预前其腰背部疼痛VAS为(6. 9±0. 5)分,干预后1 w、1年及2年分别为(3. 6±0. 3)分、(2. 8±0. 1)分和(1. 9±0. 1)分。结论对PLC不完整的Magerl B型胸腰椎骨折可单纯经后路固定、前柱结构重建并椎管减压。避免前路手术带来的创伤,为该类型的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个相对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胸腰段骨折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 d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治疗过程中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对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完全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完全损伤患者45例,分为上段组(C3~C4水平)20例、下段组(C5~C7水平)25例.两组均采用颈椎后路减压侧块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采用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评定脊髓感觉及运动功能.结果 4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术后44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1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褥疮等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感觉及运动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是治疗低位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秦入结  宋波  李垠  盛路新  刘建  孙晓 《山东医药》2012,52(30):22-24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至少一侧椎弓根完整的胸腰椎骨折26例,予伤椎撬拨复位置钉、椎体内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据胸腰段正侧位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及Cobb’s角,并评估脊髓神经功能和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7~28个月。患者术后即刻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占正常高度百分比及Cobb’s角优于术前(P均<0.05);伤椎外形恢复满意;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伴神经损伤者15例中,A级1例无恢复,余均改善1~3级(P均<0.05),内固定无失效,植骨皆融合。结论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重建椎体结构,增强脊柱稳定,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2006年7月,我们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2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乳糜胸是一种少见并发症。我院1979~1989年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1832例,术后发生乳糜胸4例,现报道如下: 全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5~9岁。法乐氏三联症1例,右室双出口型法乐氏四联症1例,法乐氏五联症1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例。前3例分别行法乐氏三联症、法乐氏四联症、法乐氏五联症根治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