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有重要意义;以往由于操作和测量方法、灌洗液量等一系列的原因,测定值有一定差异,未能标准化。这普遍被认为是BAL作为临床诊断手段的重要障碍。参照欧洲最常用方法进行操作。获得了理想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2)从其IPF的BALF进行研究。对IPF的严重程度。预后和治疗反应有关系。IPF的回吸收量与常人相近或轻微下降。但细胞表现和数量与常人显著不同,其肺泡巨噬细胞(AM)、中性粒细胞(PMN)、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BAS)皆增加,淋巴细胞(LYS)有不同程度升高,AM所占百分比下降。EOS是IPF炎症介质和灭活酶的重要来源。EOS升高与部分病人的不良预后有关。同时认为LYS与矸的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在一些病人的BALF中发现IYS比例升高。并发现溶解型IYS,IYS升高表示疾病治疗效果与预后较好。AM在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作用,它产生细胞因子和介质吸引和活化免疫一炎症细胞和结构细胞。部份病人的AM增高。而且发现少数病人的严重程度与AM有相关性。在BALE中,AM产生的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白介素-l(IL—1)、成纤维细胞生长促进因子和其他介质增加。(3)BALE中的可溶性成份。主要蛋白质都发生了变化。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清在铜蓝血蛋白和啦一巨球蛋白都升高,前胶原蛋白肽和碎片在表中可发现BALF中含量更高。如N-端前胶原蛋白Ⅲ肽含量升高,FN是主要的粘蛋白。是成纤维细胞的趋化因子,在常人的BALF中可出现FN,但在CPE病人的含量可高出20倍。(4)IPF胸片异常。病情的严重性与BALF中炎症细胞的聚积程度无联系,其Ⅲ型前胶原蛋白肽的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与预后有关。磷脂异常与组织病理学受损的程度有关。(5)BALF的成分与疗效的关系:发现(LYS)11%的病人对皮质类固醇疗效良好,当发现溶解型LYS时,疗效同样良好。但未发现溶解型LYS者治疗常失败。总磷脂含量降低较少的病人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60例咯血待查患者在常规纤支镜检查的基础上,加用BAL检查并对灌洗液进行结核杆菌培养,CEA测定及涂片检查。结果表明:诊断为支扩、慢支82例,肺结核23例,肺癌51例,肺霉菌病4例。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其病理实质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1],现就我科近4年来收治的2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选取2001年3月~2005  相似文献   

5.
冯夕玲 《中原医刊》2002,29(7):32-33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肺间质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将我院自1993年12月~2001年12月收治的3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2~73岁,  相似文献   

6.
7.
<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的慢性弥漫性炎性病变,主要累及肺泡壁和邻近的肺泡腔,导致肺泡间隔增厚和肺间质纤维化,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是IPF特征性的病理改变[1-2]。目前已证实,IPF患者肺癌(lung cancer,LC)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同时,在某些免疫相关性疾病(如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  相似文献   

8.
9.
·您认为病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其诊断线索是什么? 乔先生的主要问题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寻求线索应重点询问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职业环境、起病缓急、呼吸困难与体位及劳力活动的关系,发作时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呼吸时限等特点,伴随症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乔先生历时7年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杵状指(趾)均提示机体的慢性缺氧,病史中无相应的心血管疾病、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故应首先考虑肺源性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99例IPF患中24例死亡患临床特点、血气分析、肺功能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4例死亡患缓解组年龄显偏大、肺功能损害更严重。24例均匀并肺部感染,其中8例死于冠心病、2例死于猝死、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气胸(纵隔气肿)。结论:虽然肺功能损害严重提示预后不良,但IPF患死亡原因大部分并非死于IPF本身,而是死于其合并症如感染,尤其是长期应激素合并二重感染,以及合并心脏病、肺栓塞、气胸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 99例IPF患者中 2 4例死亡患者临床特点、血气分析、肺功能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 4例死亡患者缓解组年龄显著偏大、肺功能损害更严重。 2 4例均合并肺部感染 ,其中 8例死于冠心病、2例死于猝死、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气胸 (纵隔气肿 )。结论 :虽然肺功能损害严重提示预后不良 ,但IPF患者死亡原因大部分并非死于IPF本身 ,而是死于其合并症如感染 ,尤其是长期应用激素合并二重感染者 ,以及合并心脏病、肺栓塞、气胸等  相似文献   

12.
小儿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预后不良 ,其症状不典型 ,起病较隐匿 ,易误诊为一般肺炎 ,现将我院近 4年来所见 3例报告如下 ,以引起对本病的重视。病历摘要例 1,男 ,4岁。于入院前 2个月出现气促 ,并呈进行性加重 ,尤以活动后明显 ,无发热 ,偶有轻咳 ,无痰 ,在当地治疗病情无改善 ,于 4天前咳嗽伴气促加重以支气管肺炎转我院。入院时体检 :T36 .5℃、P12 0次 /分、R5 0次 /分 ;消瘦、气促、三凹征、桶状胸 ;两肺叩诊过清音 ,呼吸音低 ,未闻罗音 ;心律整 ,无杂音 ;腹软 ,肝脾未触及 ;胸片可见两肺肺气肿、双膈低平、两肺透亮度增高、肺野遍布网状纹…  相似文献   

13.
14.
1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原因不明的肺间质性疾病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容易误诊。本院近 4年收治的 2 6例 ,在院外首诊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6例中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5 3岁~ 80岁 ,平均 6 4例。1.2 临床表现2 6例中干咳 2 1例 ,多为阵发性 ,间断咯少量白色泡沫痰 5例 ,合并感染短时间咯脓性痰 6例 ,发热7例 ,体温 37.5℃~ 38.3℃多为不规则性 ,午后低热2例 ,食欲不振消瘦 12例 ,四肢未稍紫绀 2 3例 ,杵状指 16例 ,进行性呼吸困难 2 4例 ,肺部可闻及Velcro罗音 2 6例 ,呼吸频率大于 3…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8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该院1991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28例IPF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干咳、Velcro罗音和杵状指为突出表现,胸片/胸部CT显示双下肺外带弥漫网状结节影,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障碍,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I型呼吸衰竭。1例为IPF合并肺癌。71.4%的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研究期内7例死亡,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结论IPF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等特征性表现,并除外其他间质性肺病,不典型病例确诊还需肺活检。激素治疗对部分病例有效。IPF合并肺癌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泡、肺间质纤维化,可发生呼吸衰竭的疾病。从病理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3期^[1]。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1992年1月~2002年1月,我们采用糖皮激素治疗32例,疗效尚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是指原因不明的以肺实质炎症 (肺泡炎 )和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肺病。本病房对收治的 5 2例IPF病人在刚入院及确诊时、治疗期间和出院前健康教育等三个阶段实施了临床护理 ,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9月 ,我院共收治IPF病人 5 2例 ,男 30例 ,女 2 2例 ;年龄 2 8~ 86岁 ,9人于住院期间死亡。本组病例 5 0~ 70岁占 2 9例 ,男多于女 ,发病隐匿。2 护理体会2 1 应用激素的护理 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 ,不要随意停药或减量 ,且服激素期间应进食含钙、钾较高的食物 ,…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肺泡灌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正> 60年代末伴随可曲性纤维支气管镜(FB)的应用,逐渐兴起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近10多年来,BAL广泛用于多种肺部疾病的基础领域,本文综述BAL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5年来我科住院的犍发性肺间纤维化病人38例进行了临床研究。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特点,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急进型病例比例较前增高,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氧疗仍为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