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79-1283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2014年8月~2018年6月行膝关节镜下PCL重建术的患者86例,根据术后第3 d行双下肢静脉B超是否发现DVT,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分析两组患者中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凝血相关检验指标与DV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患者术后有13例发生DVT,总的DVT发生率为15.12%。DVT组年龄显著大于非DVT组(P0.05),DVT组BMI平均值明显大于非DVT组(P0.05),DVT组Homans征阳性者和Neuhof征阳性者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术后第3 d实验室检查当日DVT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高BMI患者在膝关节镜下PCL重建术后,DVT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1.490,95%CI=1.051~2.111,P=0.025);术后血D-二聚体增高的患者出现DVT的风险明显增加(OR=4.817,95%CI=1.349~17.206,P=0.015)。[结论]高BMI及D-二聚体水平是PCL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选择性后交叉韧带(PCL)部分重建治疗PCL部分损伤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自2001年1月~2005年6月对21例单纯PCL部分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PCL部分重建,其中前外侧束损伤13例,后内侧束损伤8例。11例采用自体骨-髌腱-骨重建,10例采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重建。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后抽屉试验、后向Lachman试验、KT-1000试验及Lysholm评分。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6个月~5年(平均32.4个月)随访。后向Lachman试验:术前13例阳性患者术后12例阴性,1例阳性;后抽屉试验:术前8例阳性患者术后均为阴性;KT-1000(70°)试验:术前平均(7.3±2.5)mm,术后平均(1.8±0.6)mm。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68.2±6、4)分,术后平均(90.6±4.3)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级:术前D级16例,C级5例;术后A级9例,B级11例,C级1例,总优良率95.2%。结论 PCL部分韧带束损伤后行部分韧带重建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四股移植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情况,采用Lysholm 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平均随访26.5 个月,Lysholm 关节评分由术前52分提高到术后91分,优良率89.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四股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创伤小,疗效优良,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早期系统训练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17例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的体会。方法:关节镜下移植中1/3骨-髋韧带-骨或半腱+股薄肌腱组织建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用于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结果:所有患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61例提高到93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55分提高到91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2例抽屉试验弱阳性,1例Lachman弱阳性,所有患主观评价膝关节功能明显增进,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关节镜直视下,能准确确定位后交叉韧带解剖止点,钻制骨遂道,植入移植组织,该技术具有不切开关节囊,损伤小、关节粘连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下应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6月-2007年7月,应用LARS人工韧带在关节镜下重建9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23~49岁.左膝3例,右膝6例.致伤原因:运动扭伤5例,摔伤1例,车祸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6~20 d,平均13.6 d.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X线片示胫骨平台无撕脱骨折.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0~55分,平均50分:按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documentation commime,IKDC)评分C级1例,D级8例:反Lachman试验( )l例,( )6例,( )2例.治疗在关节镜下完成,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隧道用"定位器"完成;股骨止点、隧道在C臂X线机下完成;骨隧道直径为6 mm,LARS人工韧带直径为7 mm. 结果 本组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70~95分,平均85分;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88%.术后IKDC评分A级7例,B级2例;反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无术后感染、韧带自发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运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后交叉韧带可达到解剖重建,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且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康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后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宜早期干预,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而关节镜下重建后交叉韧带是现有技术水平上最为理想的选择。本文就国内现有的应用较多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式、不同重建材料及重建固定技术进行总结和疗效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次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发生对侧ACL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8年9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716例接受初次ACL重建术治疗的ACL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经4~10年(平均7.6年)随访,其中发生对侧ACL损伤65例(9.1%,损伤组),未发生对侧ACL损伤651例(90.9%,未损伤组)。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术前Lachman试验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损伤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P<0.05),术前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高于未损伤组(P<0.05)。以是否发生对侧ACL损伤结局为因变量,先将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再将患者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有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对侧ACL损伤的发生时间;采用X-tile软件对PTS截断值分析,采用Log-Rank(M...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常规止血带下单侧膝关节镜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接受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 561例患者,其中男651例,女910例,年龄62~81(65.7±8.7)岁,根据术后超声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统计分析术后早期的DVT发生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能够预测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所有出现DVT的患者常规抗凝治疗6个月,并于初次诊断后1、3、6个月门诊随访,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再次评估。结果:1 561例患者中226例(14.5%)出现DVT。其中发生在近端的DVT患者32例(2.0%),单独发生在肢体远端的DVT患者194例(12.4%)。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73岁),女性,腓肠肌静脉扩张,高血压,止血带使用时间(≥74 min)。腓肠肌静脉扩张和止血带使用时间是预测DVT发生率的较强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37(95%CI,1.644-3.611)和2.112(95%CI,1.452-3.301)。6个月门诊随访发现12例远端DVT(6.6%)和11例近端DVT(36.7%)仍然表现为血栓,但体积减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解。结论:常规止血带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后早期DVT的发生率为14.5%,在所有因素中,腓肠肌静脉扩张和止血带使用时间是术后DVT发生的较强预测因素。无论是近端DVT还是远端DVT经过及时正规治疗后效果都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人工韧带移植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应用人工韧带重建膝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应用LARS人工韧带对16例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重建,术后予以早期康复锻练,对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55~96min,平均65min。16例均随访3~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按照IKDC评分标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LARS人工韧带的应用能避免取材部位的并发症,操作简便,可早期康复锻炼,极好的恢复关节屈伸度,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术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对2009年9月~20011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282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并接受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研究,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为诊断依据,分别于入院24h内,术后第3d,术后第7d进行超声检查,统计不同术式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分析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与DV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82例患者DVT总体发生率为12.06%.术后DVT的发生率分别为前交叉韧带手术7.24%,前交叉韧带合并内外侧结构修复(或重建)为12.77%,后交叉韧带手术为17.39%,后交叉韧带合并内外侧结构修复(或重建)为23.53%,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伴(或不伴)内外侧结构修复(或重建)为25.00%.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止血带的使用时间在<90 min,90 ~120 min及>120 min患者中DVT的发生率分别为5.56%; 12.77%和17.35%,三组间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DVT具有一定的发生率,后交叉韧带相关手术DVT发生率明显增高、长时间使用止血带亦会增加DVT的发生率.关节镜医师应对关节镜下韧带术后DVT的发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DVT发生率高、止血带使用时间长的术式,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策略。方法自2011-01—2013-02应用自体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286例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韧带的股骨侧用Rigidfix横穿钉固定,胫骨侧用Intrafix带鞘螺钉固定,术后15例出现并发症(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肿胀、隐神经损伤),经过积极治疗,采用Lysholm、IKDC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患者术后患膝主动屈伸膝角度接近正常。术后仅1例前抽屉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Lachman试验征均为阴性,轴移试验均阴性。Lysholm关节评分由术前(45.31±5.36)分提高到术后(85.02±5.13)分(t=-8.91,P=0.005),IKDC评分由术前(40.15±12.16)分提高到术后(82.47±3.52)分(t=-4.23,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并发症并不罕见,需要早期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出现需及时治疗,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关节镜下股四头肌腱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方法及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0例后交叉韧带损伤病例采用关节镜下前外束及后内束双束重建术。选择一端带骨块的自体股四头肌腱并制备“Y”形双束移植物 ,股骨侧双隧道 ,胫骨侧单隧道。分别在伸膝及屈膝 90°位拉紧固定双束。同时或分次处理复合韧带损伤。 结果 2 0例均得到随访 ,随访期 6~ 12个月 ,平均 7 5个月。其中单纯后交叉韧带 8例 ,均为Ⅱ°及Ⅲ°损伤。复合损伤 12例。新鲜伤 5例 ,陈旧伤 15例。主观评分示 :Lyshlom评分优者 5例 ( 2 5 %) ,良 14例 ( 70 %) ,差 1例 ( 5 %) ;IKDC评分A级 1例 ( 5 %) ,B级 16例( 80 %) ,C级 2例 ( 10 %) ,D级 1例 ( 5 %)。客观评分 :KT 10 0 0测定 :胫骨后移由术前平均 11 0mm改善至术后 5 5mm。应力X线片测量示胫骨后移由术前平均 11 5mm改善至术后 5 2mm。失效 1例。结论 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手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重建方法 ,早期临床效果满意。股四头肌腱是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理想移植物。应充分重视复合韧带损伤 ,特别是后外复合体损伤。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翻修八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重建失败的原因及翻修方法 .方法 回顾了自2003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8例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翻修病例,距首次手术时间6~15个月;首次手术用髌腱重建4例,腘绳肌肌腱重建4例.翻修时用同侧或对侧的胭绳肌肌腱重建.结果 除1例翻修失败外,其余患者术后关节稳定,HSS和Lysholrn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论 通过翻修手术及术后的功能锻炼,后交叉韧带重建失败的病例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自体中1/3骨-髌腱-骨(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9月-2000年10月对13例膝ACL损伤,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3-45岁。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中1/3B-PT-B重建ACL,挤压螺钉固定,治疗CAL损伤后关节不稳定,术前抽屉试验13例均为阳性,轴移试验4例阳性,Lachman试验7例阳性,术后获随访5-25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术后屉试验,轴移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转阴性。按照Bosaotta的术后临床指标评价方法,优9例,良3例,可1例,所有患者均感膝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自体中1/3B-PT-B重建ACL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与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膝关节双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特点,评估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与后交叉韧带(PCL)联合重建的技术和效果。[方法]自2001年9月~2005年2月,13例病人(13膝)经关节镜检查证实ACL和PCL均断裂,其中5膝伴后内侧角(PMC)、内侧副韧带损伤(MCL),4膝伴后外侧角损伤(PLC),2膝伴外侧半月板破裂,1膝伴内侧半月板损伤,3膝伴腘动脉损伤,2膝伴腓总神经损伤。7例病人于损伤后急性期入院,2膝于急性期行腘血管探查修复,4膝行膝后内侧角、内侧副韧带修复。13例病人于伤后4~12周在关节镜下行自体移植物单束ACL和PCL联合重建术,其中4例同期后1/2股二头肌腱重建后PLC,1例同期阔筋膜PMC、MCL重建。[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0~39个月,平均(21.85±9.28)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5~95分,平均(86.54±6.89)分。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由术前显著异常(D级)13例,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3例、接近正常(B级)8例、异常(C级)2例。13例病人中,11例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2例运动水平较伤前减低。[结论]膝关节双交叉韧带损伤多伴有其它重要结构损伤,需妥善处理合并损伤。关节镜下自体移植物联合单束重建ACL和PCL创伤小、手术操作精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人工韧带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损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11例膝后交叉韧带(PCL),对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行Gore-Tex人工韧带重建PCL,对近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随访9 ̄21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所有患膝不稳定症状消失。Lachman试验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骨折关节功能良好。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平均积分由术前的54分提高到术后的89分。认为关节镜下代 韧带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反应小,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过 铲尚待日后更深入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节镜下手术是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标准术式,近年来又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本文着重介绍获得功能重建效果所必须重视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经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腋下胫骨定位的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术的技术及初步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8年11月,对20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ACL腋下定位胫骨骨道,保残... 相似文献
20.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损伤后可引起许多继发性的关节疾病。目前,关节镜下重建术已成为治疗ACL损伤的主流方法。随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学者开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运用更符合生物力学、解剖学要求的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就近几年有关ACL重建在移植物的选择、固定技术的改进、术后疗效的评估以及重建失败的原因与翻修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