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膜结合型程序性死亡受体1(membrane-bound programmed cell death-1,mPD-1)及膜结合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membrane-bound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s,mPD-Ls)存在可溶性形式,分别为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1,sPD-1)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s,s PD-Ls)[包括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sPD-L1)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soluble 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2,sPD-L2)]。s PD-1和sPD-L2主要由PD-1 mRNA的选择性剪接异构体翻译产生,而sPD-L1则是由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剪切膜结合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membrane-bound programm...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循环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sPD-L1的水平表达,了解抗乙肝病毒治疗对CHB患者循环血sPD-1/sPD-L1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sPD-1/sPD-L1与ALT、AST、HBV DNA水平间的相关性,探讨sPD-1/sPD-L1水平与CHB患者循环血T淋巴细胞亚群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观察时点的sPD-1/sPD-L1水平表达,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及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CHB患者循环血sPD-1、sPD-L1表达水平,较健康体检者组及HBV携带者组高表达(P<0.01);随着抗乙肝病毒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在抗乙肝病毒治疗第24周时循环血sPD-1、sPD-L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调(P<0.01),较健康体检者组、HBV携带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HB患者ALT、AST、TBIL表达水平及HBV DNA载量与sPD-L1水平间呈正相关;治疗24周后CHB患者循环血中ALT、AST、TBIL表达水平、HBV DNA载量与sPD-1/sPD-L1水平间均无相关性。治疗前CHB患者循环血sPD-1与CD3+T与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正相关;治疗24周后CHB患者循环血中sPD-1、sPD-L1水平与CD3+T、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间均无相关性。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抑制HBV DNA复制并调节CHB患者循环血中sPD-1、sPD-L1及T淋巴细胞各亚群水平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肝组织损伤程度和HBV的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3.
PD-1/PD-Ls信号通路在肿瘤免疫逃逸及其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水英  孙宇  金惠 《医学综述》2013,19(11):1973-1975
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免疫共刺激分子PD-1/PD-Ls作为负性免疫调节分子,在介导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于PD-1/PD-Ls与肿瘤免疫逃逸关系的研究已越来越深入,主要包括其分子功能、表达水平高低与肿瘤预后的关系等,尤其是对以PD-1/PD-Ls为靶点的临床肿瘤治疗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文就PD-1及其配体PD-Ls的发现、表达、功能以及在肿瘤免疫逃逸、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等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频繁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sPD-1、sPD-L1水平及与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 :将68例初发激素敏感的PNS患儿纳入本研究,根据复发的频次,分为频繁复发组(FRNS)31例和非频繁复发组(NFRNS)37例,以2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各组于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sPD-1、sPD-L1水平。结果 :GC治疗前,FRNS组、NFRNS组sPD-1、sPD-L1水平高于对照组,FRNS组sPD-1、sPD-L1水平高于NFRNS组;GC治疗后,FRNS组sPD-1、sPD-L1水平较对照组上升,NFRNS组sPD-1、sPD-L1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FRNS组sPD-1、sPD-L1水平高于NFRNS组;与治疗前比较,FRNS组、NFRNS组sPD-1、sPD-L1水平较同组治疗前下降;FRNS组GC治疗前sPD-L1水平与CD19+B细胞、NK细胞呈负相关性,sPD-1水平与sPD-L1、CD3+T细胞呈正相关性。结论 :GC治疗前后高水平的sPD-1、sPD-L1可能与PNS疾病的频繁复发相关;血清sPD-1、sPD...  相似文献   

6.
抑制性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是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分子,在机体适应性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可与T细胞表面受体分子PD-1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T细胞的活化与分化,并抑制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杀伤活性.目前,已有多种靶向PD-1/PD-L1免疫检查点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并在不同类型的肿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本文就PD-1/PD-L1的分子结构、表达特点、上调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促进肿瘤生长、免疫逃逸、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程序性死亡受体(PD)-1/PD-L1信号通路作为T细胞免疫反应的协同刺激信号通路,在适应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PD-1是一种主要表达在T细胞上的共受体,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机体免受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除了调节并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在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上调,而在被病毒感染的T细胞中PD-1的表达也会上调,PD-1/PD-L1参与了肿瘤细胞及传染性病原体的免疫逃逸,因此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已成为肿瘤和慢性传染病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有多个抗PD-1、PD-L1单克隆抗体被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用于癌症的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激活诱导的抑制性受体,它有两个配体:PD-L1和PD-L2。PD-1与其配体PD-L结合后,可调节T细胞的活化及分化,抑制T细胞增殖,发挥对效应T细胞的负性调控作用,参与多种免疫过程,并在动脉硬化、心脏及神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该文就PD-1/PD-L在动脉硬化、心脏及神经疾病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T细胞上主要存在的一种抑制性受体,与其配体PD-L1、PD-L2相互作用,可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在正常机体中,PD-1/PD-Ls信号通路对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肿瘤发生时,PD-1/PD-Ls信号通路能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本文从PD-1/PD-Ls的结构与表达、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PD-1/PD-L1的可溶性分子(sPD-1/sPD-L1)的表达特性及其对PD-1/PD-Ls途径的作用等方面简述了PD-1/PD-Ls信号通路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抗PD-1/PD-Ls抗体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PD-L1在217例乳腺癌构成组织微阵列(TMA)上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总体存活(OS)和无病存活(DFS)的关系及预后意义。结果 PD-L1在217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14.7%(32/21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表达上调,阳性率为30.2%(19/63);乳腺癌PD-L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分子分型、肿瘤体积、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及Ki67表达情况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血管侵犯无关(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PD-L1的表达与乳腺癌OS和DFS无关(P>0.05),但在TNBC亚型中与更好的OS和DFS有关(P<0.05),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发现,PD-L1为TNBC患者OS及DFS的相关因子,多因素分析仍是其独立预后指标(P<0.05)。结论 PD-L1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在TNBC中与患者更好的生存预后相关,并为其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对前列腺癌(PCa)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对Ⅰ期肺腺癌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患 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86 例经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I 期浸润性肺腺癌的患者, 检测其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分析sPD-L1 对术后复发及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sPD-L1 高表达胸膜受累、术后ECOG 评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GGO 状态具有相关性(P <0.05)。 sPD-L1 对术后复发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 为0.730(95%CI :0.671,0.876),对术后生存诊断的AUC 为0.771 (95%CI :0.685,0.907)。Cox 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ECOG 评分、PD-L1、分化程度、临床分期、GGO 状态 及胸膜受累为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sPD-L1 高表达为I 期肺腺癌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 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配体(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1 ligand,PD-1/PD-L)的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针对这一通路的靶向药物已应用于一些肿瘤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近年来,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初步探索了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PD-1/PD-L通路在食管癌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免疫治疗作为当前最热门的治疗研究领域之一,在诸多系统肿瘤临床试验中证实疗效显著。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一种参与免疫抑制通路的分子,在较多实体肿瘤细胞及其周围T淋巴细胞表面显著表达,能与其受体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结合,抑制肿瘤组织周围的免疫微环境,促进肿瘤细胞的恶化。PD-1/PD-L1的表达不仅与患者的预后及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还有望成为独立的临床生物标志物,进而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鼻咽癌组,选取同期50例在康体保健中心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T细胞表面PD-1、穿孔素和颗粒酶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CD4+T、CD8+T淋巴细胞的PD-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的CD8+T细胞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阳性率低于PD-1-的CD8+T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与配体PD-L1相结合,可诱导T细胞丧失功能,PD-1+的CD8+T细胞表达穿孔素和颗粒酶的阳性率降低,这可能成为鼻咽癌治疗的新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PD-1有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B7同系物1(B7-H1)分子是共刺激分子B7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淋巴细胞及大部分外周组织可以广泛诱导性表达.B7-H1可以和T、B细胞上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及另一未知的刺激性受体结合,调节淋巴细胞的功能.B7-H1分子的表达与肿瘤、炎症、器官移植排斥以及病毒感染等疾病密切相关.通过调控B7-H1的表达水平来调节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将为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表面,与调节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后能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介导肿瘤免疫逃逸。PD-1/PD-L1的表达程度可能与卵巢癌的预后有关。因此本文就PD-1/PD-L1在卵巢癌中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相关药物研究进展以及针对卵巢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