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锐珊  苏宁  赵平  吴绍锋 《当代医学》2012,18(24):137-13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黄芩苷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以期探索黄芩苷防治DN的药效机制,为中医药防治DN提供新的视角和实验根据.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统细胞(GMC)并分为9组:正常组(LG 5.5mmol/L)、模型组(HG 25mmol/L)、黄芩苷1组(HG 25mmol/L+黄芩苷3.125μmol/L)、黄芩苷2组(HG 25mmol/L+黄芩苷6.25μmol/L)、黄芩苷3组(黄芩苷(HG 25mmol/L+黄芩苷12.5μmol/L)、黄芩苷4组(HG25mmol/L+黄芩苷100μmol/L)、黄芩苷5组(HG 25mmol/L+黄芩苷50μmol/L)、黄芩苷6组(HG 25mmol/L+黄芩苷100μmol/L)和PKC抑制剂组(HG 25mmol/L+ PKC抑制0.5 nmol/L),每组设平行6孔,培养24h、48h、72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GMC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GMC生长情况,评价黄芩苷对GMC生长的影响.结果 从各时间点测得的OD值可见,用药组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苷组与PKC阳性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抑制率可见,24h时,除了黄芩苷6组(即给药剂量为100μmol/L)对高糖刺激后GMC增殖有抑制作用之外,其余各组对高糖刺激后GMC增殖均无抑制.48h、72h随着时间增加,各组对高糖刺激后GMC增殖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且随着黄芩苷浓度增加抑制率逐渐增高.结论 高糖环境下,体外培养GMC存在异常增殖现象,黄芩苷对高糖刺激GMC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即抑制率随着黄芩苷浓度的增高而升高,尤其是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三组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更加明显,且在72h的时间点抑制率最高,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肽(carnosine)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at mesangial cells,RMCs)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RMCs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TT法和BrdU-ELISA法观察肌肽对高糖诱导的RMCs增殖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肌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酶生化法测定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结果肌肽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RMCs增殖,在5~30 mmol/L范围内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且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结论肌肽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高糖诱导的RMCs增殖,且有浓度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3.
波动性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波动性与稳定性高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正常糖对照组(5.5mmol/L,NG)、稳定高糖组(25mmol/L。HG)、波动性高糖组(5.5mmol/L或25mmol/L,每24h交替,IHG),培养GMC6d,分别以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DA)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二氯荧光黄(DCF)的荧光强度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与IHG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均P〈0.01),总SOD活力均下降(均P〈0.01),GSH含量均下降(P〈0.05,P〈0.01),MDA均升高(P〈0.05,P〈0.01)。与HG组相比,IHG组细胞内DCF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总SOD活力下降(P〈0.01),GSH含量下降(P〈0.01),MDA升高(P〈0.05)。结论:波动性高糖较稳定性高糖可能对GMC有更强的氧化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阻断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MCs)分别培养在低糖浓度(5.5mmol/L,LG组),高糖浓度(25mmol/L,HG组)及25mmol/L葡萄糖+10μmol/L SB203580(p38抑制剂)。CCK-8测定MCs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糖组MCs出现增殖增加,SOD、GSH下降,MDA增加,SB203580干预能抑制MCs的过度增殖,使SOD、GSH增加、MDA减少。结论 抑制p38MAPK途径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系膜细胞增殖.并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5.
孙靖  陈容平  杨锐  张振  陈思  蔡德鸿  陈宏 《广东医学》2013,34(7):1008-1010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对高糖所致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肾小球系膜细胞按下列分组培养:正常对照组(5.5mmol/L),高糖组(25mmol/L),高糖+GLP-1(3nmol/L)组,高糖+GLP-1(10nmol/L)组,高糖+GLP-1(30nmol/L)组,高糖+GLP-1(100nmol/L)组,分别培养24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OS),酶标仪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高糖培养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ROS生成增多,SOD及GSH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GLP-1(3nmol/L)干预对上述改变无影响,10、30、100nmol/L GLP-1干预均可拮抗高糖培养时系膜细胞的上述改变,其中100nmol/L GLP-1干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GLP-1对高糖所致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呈现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对高糖和糖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高糖和AGEs 作为刺激因子,诱导体外培养的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并用MTT 比色法测定生脉注射液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生脉注射液能拮抗高糖和AGEs 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 生脉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主要靶细胞之一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其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可能是其治疗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丝裂原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按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分为对照组(含11mmol*L-1葡萄糖)、高糖组(含30mmol*L-1葡萄糖)、MAPK抑制剂组(含25μmol*L-1PD98059加30mmol*L-1葡萄糖)及甘露醇组(含20mmol*L-1甘露醇),以32P标记的髓磷脂碱性蛋白为底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培养细胞的MAPK活性.结果高糖组MAPK活性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加入MAPK抑制剂后,其活性明显降低,同时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结论高糖可增加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APK活性,且可能与渗透压引起的应激刺激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尾加压素Ⅱ(U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和对系膜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为防治糖尿病肾病系膜细胞增殖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培养的SD乳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实验模型,用UⅡ刺激GMCs,应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用Fluo3/AM荧光标记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动态测定GMCs内游离钙浓度变化.结果 ①在10-10~10-7 mol/L范围内,随着UⅡ作用浓度的增加,MTT光吸收值逐渐升高.②UⅡ激发GMCs内[Ca2 ];升高作用分2个时相,即瞬时峰值升高和缓慢持久升高,对峰值升高呈剂量依赖方式,在10-10~10-7 mol/L范围内引起峰值升高,且随着剂量增加,幅度增大.结论 UⅡ可以诱导GMCs的增殖,可能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关,且UⅡ对GMCs内[Ca2 ];浓度影响有2个时相.提示UⅡ在糖尿病肾病系膜细胞增殖的发病学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是肾脏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如纤连蛋白、胶原等的主要细胞,也是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病因(包括糖尿病)损伤的靶目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级联反应系统,细胞运用这一系统将细胞外的刺激反应到胞核,介导细胞的反应,参与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调节。在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存在的多种代谢紊乱可活化p38MAPK信号通路,从而导致了DN的发生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肽对体外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分为正常对照组(NG)、高糖组(HG)、高渗甘露醇组(HM)、正常糖加20 mmol/L肌肽组(NG+C20)和高糖加20 mmol/L肌肽组(HG+C20)5组。采用MTT法测定肾小球系膜细胞24 h、48 h的增殖情况。结果在24 h、48 h时间段,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出现明显的增殖现象(P〈0.01或P〈0.05);高糖加20 mmol/L肌肽组与高糖组相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肌肽通过抑制高糖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来对糖尿病肾病起到保护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HBZY-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高糖组(HG组)、高糖+GA组(HG+GA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检测活性氧(ROS)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蛋白的表达,用Q-PCR检测Mn-SOD mRNA.结果 (1)各组HBZY-1细胞形态变化:HBZY-1细胞为菱形,NG组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可辨;HG+GA组细胞数量略增多,个别细胞胞体略肥大;HG组细胞结构不甚清晰,细胞扁平,数量明显增多,胞体略肥大.(2)各组HBZY-1细胞的增殖效应:与NG组相比,HG组OD值明显升高(P<0.05),HG+ GA组与HG组相比OD值降低(P<0.05).(3)RDS含量:HG组RDS相对含量较NG组有所上升,HG+GA组ROS相对含量下降(P<0.05).(4)各组细胞中Mn-SOD的表达:与NG组相比,HG组Mn-SOD相对表达减少(P<0.05),HG+GA组与HG组相比Mn-SOD表达升高(P<0.05).结论 GA对高糖诱导的HBZY-1细胞异常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A可通过氧化应激保护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所致的细胞肥大和细胞损伤,GA能调节高糖诱导下Mn-SOD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霉酚酸酯对高糖所致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对高糖环境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 MCs)增殖及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以30?mmol/L葡萄糖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MCs增殖,加入不同浓度的MMF,采用MTT比色法观察6、12、24、48?h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葡萄糖对系膜细胞的增殖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反应最佳浓度为30?mmol/L,最佳时点为24?h。MMF有抑制高糖所致MCs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结论:高糖在一定浓度和一定时段内有刺激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效应,MMF对高糖所致MCs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MMF剂量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并且探讨该作用是否与MAPKs家族信号通路相关?方法:采用高糖和(或)螺内酯处理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MC)后,DHE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NBT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s家族ERK?JNK?p38MAPK的磷酸化及总蛋白水平?结果:DHE染色结果显示,高糖可明显增加HMC内ROS含量,而给予螺内酯干预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降低,与高糖刺激组相比,螺内酯干预组细胞内SOD活性明显增加(P < 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高糖可明显增加HMC细胞内ERK及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给予螺内酯处理后可逆转高糖的上述作用(P < 0.05),而各组之间磷酸化JNK及总ERK?p38MAPK?JNK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螺内酯可能通过下调MAPK家族信号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增加SOD活性,拮抗由高糖所引起的氧化应激,从而起到保护肾小球系膜细胞,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分对照组、高糖组和普伐他汀组,采用CCK-8细胞计数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出现系膜细胞增殖增加,上清液中SOD活性、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与高糖组相比,普伐他汀组系膜细胞增殖减少,GSH含量、SOD活性上调,MDA含量下降.结论:普伐他汀能抑制高糖环境下的系膜细胞增殖,并显著减少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5.
高糖环境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AMPK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和活性的变化及这种变化与系膜细胞增殖的关系。  方法 实验分4组:对照组(糖浓度5.6mmol/L),高糖组(22.0mmol/L),低浓度5-氨基-4-氨甲酰咪唑核苷(AICAR)组(0.5mmol/L AICAR+高糖),高浓度AICAR组(1.0mmol/L AICAR+高糖)。观察24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法测定AMPKα1、α2亚单位mRNA水平,Westernblot法测定总AMPKα蛋白及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增殖趋势明显(P<0.01),且S期的细胞百分数增加(P<0.01);RT-PCR显示,高糖组AMPKα1、α2亚单位的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总AMPKα蛋白水平及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亦较低;特异性AMPK激活剂AICAR可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P<0.01),使S期的细胞百分数下降,并能增强AMPKα1、α2亚单位的mRNA表达水平及总AMPKα蛋白水平和磷酸化AMPKα蛋白水平。 结论  高糖环境下AMPKα1、α2 mRNA表达水平低下,AMPK蛋白的表达及活性降低;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与AMPK表达及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与机制.方法 利用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损伤,并给予不同浓度的缬沙坦.Western blot检测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  相似文献   

17.
高糖浓度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邱红渝  屈燧林  刘晓惠  杨立川 《重庆医学》1999,28(6):412-413,443
目的 模拟相血糖控制不佳出现的糖浓度波动,研究波动性细胞外高糖浓度(FEHG)对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增殖及其纤维连接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竞争抑制ELISA法动态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及波动性高糖浓度对MsC增殖和FN合成的作用。结果 高糖浓度抑制MsC增殖,此抑制作用和糖浓度成正相关,同时刺激MsC的FN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①分为正常对照(NC)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NC+二甲双胍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二甲双胍浓度200 mmol/L)、高糖(HG)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HG+二甲双胍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二甲双胍,浓度分别是50、100、200、400 mmol/L),作用时间分别为6、12、24 h。MTT法检测各组HBZY-1细胞增殖的情况;②分为NC组、NC+二甲双胍组、HG组和HG+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浓度200 mmol/L),作用时间12 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AMPK和AMP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NC组相比,高糖刺激12 h后HBZY-1增殖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HG组相比,HG加二甲双胍干预12 h后,随着二甲双胍的浓度逐渐增加,对HBZY-1增殖的抑制程度逐渐加大,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NC+二甲双胍组与NC组相比,两组之间HBZ...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对高糖所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以及茶多酚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比色法检测高糖作用后培养系膜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水平,以及加入茶多酚后各指标的改变。结果:高糖可降低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OD和GSH-PC的活力,增加MDA和O2^-的含量;茶多酚可提高上清液中SOD和GSH—PX的活力,降低MDA和O2^-的含量。结论:高糖可导致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多,而茶多酚可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owdensityliporotein ,Ox LDL)对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umanme sangialcell ,HMC)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与不同浓度Ox LDL共培养后的HMC制成单细胞悬液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 ,计算出细胞周期中的G0 G1 期、S期、G2 +M期各时期的百分比及S期抑制百分比、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低浓度 ( <10 0 μg ml)的Ox LDL明显刺激HMC增殖 ,表现为G0 G1 期细胞百分比减少及S期细胞增加 ;细胞的S期抑制百分比明显下降 ,而细胞的增殖指数则显著增高 (P <0 .0 1) ;高浓度 ( >15 0 μg ml)的Ox LDL明显抑制HMC增殖 ,表现为G0 G1 期细胞百分比增加及S期细胞减少 ,细胞的S期抑制百分比明显增加 ,而细胞的增殖指数则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不同浓度的Ox LDL可能通过对MC增殖周期的不同影响 ,参与肾小球硬化过程中从MC过多状态到MC过少状态的一系列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