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弓根内固定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要点及椎弓根内固定在腰椎管减压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1年6月采用广泛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关节融合、横突间植骨治疗的52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随访6个月~30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跛行改善者52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36例(69.2%),肌萎缩16例均有所恢复;36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10例(27.8%).部分恢复20例(55.66%),无明显恢复6例(16.7%),4例术前没有皮肤感觉障碍的病人术后出现小腿或足背外侧皮肤麻木,3个月后恢复。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手术中,椎弓根内固定对有结构性和动力性腰椎滑脱的病人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及椎间融合的作用;并可使摘除椎间盘后的相关间隙高度得到维持,减少残余或进一步变性的组织向椎管内脱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本组采用广泛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32例。术中无神经根、脊髓及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从临床疗效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标准,本组优19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为84.4%。结论腰椎滑脱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横突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满意,腰椎管减压、横突间融合和脊柱固定可以改善腰椎管狭窄临床症状,彻底减压以及获得术后植骨部位的骨性融合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内肿瘤等复杂性腰椎管病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内肿瘤患者68例,其中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51例,腰椎管内良性肿瘤17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术后优53例,良10例,优良率92.6%。结论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关节突关节、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病变,既能保持脊柱的即时稳定性,又保持了持久稳定性,同时减少了腰椎生物力学改变,对预防医源性腰椎管狭窄具有积极作用,对复杂的多节段腰椎管病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的疗效.方法 自2000年11月-2005年5月采用椎板减压,部分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103例进行了讨论.其中男53例,女50例,年龄36-76岁,平均(57.2±8.4).随访时间1-5年,平均(2.6±0.7).病程3-360月,平均184.4±4.1月.手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年及每隔一年进行随访及JOA评分,拍摄腰椎正侧位片,确定是否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一年融合率达87%.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术后三月、六月、一年及一年以上JOA评分与术前比较P值<0.05,术后一月与术后三月、六月、一年及一年以上比较P值<0.05,术后三月以上各组间两两比较P值>0.05.结论 减压、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2002年5月-2005年3月对我院通过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32例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1~79岁,平均69岁;病史5~12年,平均9.7年。术前:腰痛32例,臀部及腿痛31例,间歇性跛行26例,大小便障碍2例。术前均经过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7-11采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38例腰椎滑脱症合并骨质疏松。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角。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5(13~24)个月。所有患者椎体滑脱复位良好,末次随访时35例椎间植骨融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移位,无断钉、断棒。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椎体滑脱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末次随访时以上指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滑脱症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提高椎弓根钉抗拔出力,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6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JOA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病变,能增加脊柱固定的稳定性,有效改善腰椎功能和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经彻底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彻底减压、经惟弓根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治疗2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所有患者腰痛伴臀部或下肢疼痛消失,跛行改善,下肢感觉16例恢复,7例部分恢复;鞍区麻木伴大小便失禁的患者3例,鞍区麻木恢复2例,不恢复1例,大小便失禁术后1年3例均逐步恢复。结论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彻底减压是手术关键,行椎弓根内固定术,可以稳定脊柱,同时作椎体间植骨融合,保证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D HORIZON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从前路行椎管扩大减压植骨、CD HORIZON内固定术,术后经3~30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结果17例术前腰痛、间歇跛行症状完全消除,下肢乏力基本消除,术后1个月戴腰围行走800~1500m,2例术前双下肢肌力0级,术后2个月恢复至4级。手术优良率90.5%。结论前路CD HORIZON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达到有限化的椎管扩大、融合和固定,不过多干扰脊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我科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植骨关节突关节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7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以来,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后路脊柱内固定方法。自1994年5月~2005年12月,笔者应用Dick、Steffee、RF、沈氏钉-钩、AF、中华长城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12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新鲜骨折,男79例,女41例;年龄20~56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砸伤35例,摔伤36例,撞伤41例,其他伤8例。不全瘫20例,全瘫12例,无明显神经症状88例。两个椎体骨折T11、12骨折3例、T12L1骨折7例、L1、2骨折5例,其余为单椎体骨折。后弓角0°~45°,平均26.5°,椎体骨块向后移位占据椎管因早期无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60~75岁,平均68.2岁。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25个月,平均12.9个月。结果患者术后腰痛、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末次随访较术前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术前、术后椎间隙前高无明显变化(P〉0.05),椎间隙后高较术前增加(P〈0.05)。固定节段上一椎体间活动度术前、术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植入术治疗老年退行性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短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椎弓根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老年(〉60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植入椎弓根螺钉,并行后外侧融合。结果9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5~60个月。根据Nakai标准:优72例,良21例,可5例。结论老年腰椎管狭窄常伴有不稳及关节突增生内聚,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并后外侧融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我科对48例胸腰椎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术后随访并评估此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8.3个月。随访均未出现明显椎体高度再度丢失,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消除伤椎的蛋壳效应,可减少椎体高度再丢失及内固定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国内长期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固定(坚强固定)植骨融合术,其疗效确切,但可导致邻近节段退变加快[1],近年来改进的椎弓根螺钉加弹性棒固定(弹性固定)技术已取得良好疗效。笔者对51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lumbarspinestenosisDLSS)的特点、椎弓根钉辅助下的后外侧融合手术要点及其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5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椎管减压和椎弓根钉辅助下的后外侧植骨融合的手术和术后随访情况,手术结果通过问卷式调查由患者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分为:腰痛、腿痛、日常活动水平、是否服用止痛药物四个方面进行。结果59例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22.5个月,8例患者1年后失访。其中治疗效果优21例(35.6%),良32例(54.2%),可4例(6.8%),差2例(3.4%)。术中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FBSS(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ASD(AdjacentSegmentDisease)、椎弓根钉断裂等。结论DLSS包括多部位狭窄性病理改变,术中减压应当按照一定的步骤全面减压。椎弓根钉辅助后外侧融合可以提供腰椎即刻稳定,提高了远期融合率,使得滑脱椎体复位并保持椎间高度,减少椎管狭窄的进展和再发,从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属于后天获得性腰椎管狭窄的一种类型 ,也是腰椎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而随着现在人均寿命的延长及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人越来越多。我国目前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也逐渐趋向于以小开窗来达到减压的目的 ,以免术后出现不稳情况 ,但对于已经伴有退变性不稳的也开始进行融合手术 ,对伴有退变性脊柱畸形 (如侧凸 )的矫形则争论较多。1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一直采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 ,长期随访观察 ,一些术后并发症如…  相似文献   

18.
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1年3月采用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本组获得随访3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a及术后2a进行JOA评分。[结果]术后1a的JOA评分较术前有显著差异,术后2aJOA评分与术后1a无显著差异。[结论]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是治疗严重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多具有病变复杂、症状严重及合并症多等特点,手术治疗具有较大挑战性。我科自2001年11月至2003年11月采用后路腰椎间融合(PLIF)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分析直入式骨水泥注入椎体强化方法在体外提高螺钉稳定性的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共24个椎体,一侧椎弓根采用直入式注入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作(试验组),另一侧椎弓根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照组),两侧进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最大旋出力矩试验、周期抗屈试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两组测试结果。结果〓骨水泥强化组中螺钉的稳定性均显著强于单纯常规椎弓根螺钉组(P < 0.05)。结论〓应用PMMA行椎体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有利于增强对椎弓根钉的把持力,可有效防止椎弓根钉的松动及脱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