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每年在世界范围内可造成约200万人死亡,约占全球死亡率的3.5%[1]。其中,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5倍,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风险比一般人群增加10倍[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与医疗资源负担[3]。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及至终末期只能有赖于肝移植,然而由于供体短缺、移植费用高昂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肠和肝脏在解剖结构上有共同的胚胎起源即前肠,所以临床上肝脏与肠道的关系较为密切。"肠-肝轴"的提出[1],更加证明了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2-3]。研究发现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如肝性脑病和自发性腹膜炎[4]。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衡互为影响[5]。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及减缓疾病进展。1西方医学对肠-肝轴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胆汁酸(BAs)是肝脏胆固醇代谢的终产物,胆固醇在肝脏中合成初级胆汁酸,并运输穿过肝细胞顶端的毛细胆管细胞膜进入胆道系统,胆道最终将它们排入小肠。在肠道中,又通过肠道微生物菌群酶的加工,产生次级胆汁酸(见图1)。在胆汁酸的代谢过程中,约有95%在末段小肠被重吸收,通常每天可通过肠肝循环6次。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随胆汁消化排泄的脂质、毒性代谢产物和外源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此外,有统计数据显示,胆汁酸可以作为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生、发展与"肠-肝轴"、肝脾相关理论的关系,探讨ALD的病理机制和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整理中医学肝脾理论的相关内容,并查阅近年国内外与ALD、"肠-肝轴"相关研究报道,分析中医肝脾相关理论和现代医学"肠-肝轴"学说在生理、病理和治疗方面的内在相关,以及两者对ALD防治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ALD患者存在异常的"肠-肝轴",过量酒精摄入引起的肠道通透性增加及肠道菌群改变是促进AL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果提示传统中医酒湿伤脾、肝脾相关理论与肠-肝轴具有相通之处,肝脾同治法则贯穿于历代医家及现代治疗学中,肠道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重要靶位。结论:针对"肠-肝轴"的病理机制进行药理与物质基础研究,对传统中医肝脾相关理论的现代诠释以及提高中医药防治ALD的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6.
人体肠道内寄居着一个复杂、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促进与其共生关系的宿主的新陈代谢和消化.肝病与肠道菌群的定性(失调)和定量(过度生长)改变密切相关.外在因素如饮食、酒精等,可促进肠道菌群失调.在动物模型中,菌群失调可引起肠道炎症、肠屏障破坏以及细菌性产物移位,进而加剧肝损伤和炎症.在失调的肠道环境中产生的细菌性产物和宿主因素在肝病发病机制中同样重要.本文就肠-肝轴失调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以及肝硬化进展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和恢复肠道稳态在肝病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脏》2015,(9)
<正>肝脏与肠道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日益受到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高度重视,"肝-肠轴"概念也由此而生。肠道和肝脏,在胚胎阶段均起源于前肠;在解剖学上,两器官通过门静脉相互关联,大约80%供养肝脏的血液来自于门静脉,而门静脉的血液则主要来自于肠道血液回流,很多经肠道吸收的毒素和肠道菌群产物需要依赖肝脏的代谢;在免疫防御方面,肠道来源的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可以通过门脉进入肝脏,而肝脏又可  相似文献   

8.
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肝脏代谢稳态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通过参与胆汁酸代谢影响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肠-肝轴”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纠正肠道生态失衡以恢复正常胆汁酸水平,可能是阻止肝细胞癌进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胆汁酸受体影响肝细胞癌的相关机制以及最新治疗靶点,旨在为早期防治肝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性疾病,肝胆系统症状是其最常见的肠外表现。肠道与肝脏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称之为"肠-肝轴"。研究发现,胆汁酸肠肝循环异常、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以及淋巴细胞归巢紊乱可能通过肠-肝轴参与IBD的发病。本文就肠-肝轴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Liu YL  Hu Y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5):361-363
肠道的主要功能过去被认为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肝脏的主要功能被认为是物质代谢和解毒.近年来,随着研究进展,对于两个器官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料均提示肠道和肝脏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器官,而在生物学功能上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对肠道和肝脏功能及其两者关系的重新认识提示我们应该转换新的治疗理念,为肠道和肝脏疾病的治疗探寻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发生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胃肠黏膜炎症、局部免疫功能异常及肠道菌群改变等相关,上述机制均与脑-肠轴异常有关,脑-肠轴异常在F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肠道和肝脏具有共同的胚胎学起源,而且在生物学功能上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被称之为“肠-肝轴”。肠道和肝脏疾病共患的临床现象也提示我们某些肝肠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本文介绍了肠-肝轴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肠-胰岛轴和糖尿病已有较充分的研究,胰岛-胰岛轴的生理功能也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4.
15.
<正>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和解毒中心,能够分解代谢营养物质和毒性物质,阻止有害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而肠道是机体防御的最前线,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与肝脏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肠-肝轴(gut-liver axis),肠道中的营养成分、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等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而肝脏中的物质通过胆道系统排泄入肠道。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肠粘膜屏障、细菌移位和胆汁酸代谢是肠-肝轴的关键特征[1]。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肠道中有害物质增加,有益物质减少,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肠道来源的细菌产物和代谢物可暴露于肝脏,通过肝-肠循环诱发肝细胞损伤和肠道炎症的发生,并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而肝病的进展又会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的失调,最终导致肝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壁、肝脏和肺组织中免疫单核吞噬细胞分布的变化,并探讨谷氨酰胺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SO,n=18);SAP组(SAP,n=18);SAP谷氨酰胺治疗组(GLN,n=18).采用5%牛磺胆酸钠溶液胆胰管内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大鼠中心静脉置管,微量输液泵输注含等氮、等热卡的氨基酸溶液,GLN组加入3%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相当于2%谷氨酰胺溶液,剂量0.5 g.kg-1@d-1).术后24 h、48 h、72 h分批处死大鼠并留取标本,分别采用鲎试剂比色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肠上皮淋巴细胞、肝脏和肺单核吞噬细胞分布的变化.结果血浆内毒素在SAP组明显高于SO组(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而递升;GLN治疗组血浆内毒素较SAP组显著下降(P<0.05).SAP组肠上皮中淋巴细胞数较SO组明显减少(P<0.05);GLN治疗组则较SAP组明显上升(P<0.05).溶菌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O组肝脏和肺脏中单核吞噬细胞呈散在分布;而SAP组中单核吞噬细胞聚集成团,以术后24 h最为显著;GLN治疗组阳性染色细胞聚集状态减弱.结论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由于内毒素等物质刺激而导致的肝、肺单核吞噬细胞过度活化促进了SAP的进一步发展.谷氨酰胺通过调节肠道局部、肝脏和肺免疫功能的变化,从而控制肠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对人体代谢和肠外器官产生广泛的影响。最近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心血管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由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中枢神经系统构成的肠-脑轴在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肠-脑轴与心血管疾病的详细机制日渐清晰,现就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促进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在我国,I B D发病率逐年上升.现阶段对于I B D发病机制的研究,焦点多集中于遗传易感性、免疫调节、环境、感染等方面,但其病因仍未完全明确.近期IBD神经调节机制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目前,诸多研究发现脑-肠轴的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在I B 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其他心理治疗方法可能会成为IBD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案.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脑-肠轴与IBD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与脑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交流,如迷走神经、单胺神经调质、免疫系统、微生物系统、细菌代谢产物等。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24 h的节律变化,包括睡眠-觉醒周期、激素分泌、细胞运动等。本文从胃肠动力、消化道菌群、消化道免疫和肿瘤4个角度阐述昼夜节律与肠-脑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的潜在病因繁多且起病隐匿,病情的进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治疗一直是作为肝癌常规的非根治性治疗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耐药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16s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微生物组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了微生物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肝脏与口腔、肠道菌群的联系逐渐明确,口腔与肠道的菌群调控为该病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综述了口-肠-肝轴的微生物理论基础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上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