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背景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单纯CAP在临床治疗上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拟从分析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谱和临床特征与单纯CAP的差异来探讨此问题。目的 分析成人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毒谱特点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CAP患者223例,采集CAP患者的咽拭子,应用多重巢式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multiplex RT-PCR)检测8种(10型)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将CAP患者分为病毒阳性组和病毒阴性组,分析病毒阳性组CAP患者的临床特征。同时,采集病毒阳性、病毒阴性CAP患者及社区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各24份,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介素(IL)-6、IL-8、IL-10、干扰素(INF)-γ、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 223例CAP患者中61例(27.35%)患者病毒检测阳性,其中单病毒感染58例(26.01%),多病毒感染3例。单病毒感染包括22例(9.87%)流感病毒A(Flu A)、14例(6.28%)鼻病毒(RhV)、9例(4.03%)流感病毒B(Flu B)、5例(2.24%)腺病毒(ADV)、2例(0.90%)冠状病毒(CoV)、2例(0.90%)呼吸道合胞病毒A(RSVA)、2例(0.90%)偏肺病毒(MPV)、1例(0.45%)博卡病毒(BoV)、1例(0.45%)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型(RSVB)。根据年龄分为非老年(≤65岁)组和老年(>65岁)组,两组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患者四季均会有病毒感染,冬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病毒主要有Flu A、RhV、Flu B。按照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分为病毒阳性组和阴性组,病毒阳性组死亡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毒阳性组死亡患者均为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进一步将呼吸道病毒阳性组分为流感组(包括Flu A和Flu B)和非流感组,发现流感组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非流感组,流感组死亡率高于病毒阴性组(P<0.05)。影像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病毒阳性组双肺病变、多肺叶病变、斑片状渗出影比例高于病毒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结果显示,病毒阳性组IL-10水平高于病毒阴性组。结论 上海闵行地区CAP患者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较为常见,检出病毒以Flu A、RhV和Flu B为主,其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合并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死亡率增加,病毒阳性患者影像学多表现为双肺病变、多肺叶病变、斑片状渗出影,病毒阳性患者IL-10血清浓度明显升高,以上结果对于CAP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06年上海地区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方法建立并优化同时检测流感HIN1亚型、流感H3N2亚型、流感B(Flu B)型、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x PCR)方法,并对2006年上海地区112份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多重PCR方法能在7h内完成检测,特异性较好;112份样品中共检出H3N2 12株,Flu B 5株,RSV1株,总检测率为16.1%。结论初步建立能同时检测4种病毒的多重PCR方法;上海地区2006年流感H3N2亚型呈散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102例急性发作小儿BA的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感染情况。结果:102例患儿中,62例为轻~中度BA发作,40例为重度BA发作,其中99例患儿血清标本合格。64例检出病毒,其中27例被检测出一种病毒阳性,42例两种以上病毒阳性。急性发作BA患儿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者多于未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者(P〈0.05),合并两种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者多于合并单一呼吸道病毒感染者(P〈0.05)。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及流感病毒B感染的患儿多于合并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感染者(P〈0.05)。重度急性发作BA的患儿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者多于轻~中度BA发作者(P〈0.05).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患儿BA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之一,明确是否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对治疗患儿BA急性发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的病毒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1573例年龄〈15岁ARI疾病住院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以直接性免疫荧光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UPRSV),流感病毒A或B型(UPIVA,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l,2,3)及腺病毒A(ADA)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①1573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者642例(40.8%)。单项病毒感染者624例(39.7%),其中主要是RSV(21.2%),其他依次为IVB型、ADA、PIVl型、IVA型、PIV3型、PIV2型。②在1~3岁龄幼儿中检出率最高。③18例混合感染内有11例是RSV合并其他类病毒感染,多见于1-3岁幼儿。结论病毒是该地区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RSV、IVB型是该地区ARI的主要病毒病原,RSV多见于1-3岁幼儿,IVB型多见于4岁以上儿童。今年所出现的流感痫毒感染与往年不同,以IVB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门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常见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12年于江门市某医院就诊的60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甲型(Flu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腺病毒(ADV)、博卡病毒(BoV)、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PIV2、PIV3)、偏肺病毒(MPV),冠状病毒(HCoV) OC43、229E、HKU1和NL63等14种呼吸道病毒的核酸。结果609份检材中,1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总阳性率54.84%(334/609),检出率依次为甲乙型流感病毒21.18%、副流感病毒1、2、3型9.03%、鼻病毒7.55%、呼吸道合胞病毒4.76%、冠状病毒3.61%、人博卡病毒3.45%、偏肺病毒3.12%、腺病毒2.13%。334例阳性检材中,合并2种以上病毒感染的有43例,合并感染率7.06%;合并3种病毒感染的有3份,感染率0.49%;合并4种病毒感染的有2份,感染率0.33%。男性呼吸道病毒阳性率58.81%,女性47.98%,提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结论呼吸道病毒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而与年龄、季节和性别有关,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是引起江门市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银川市1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6种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疾病监测和疫情防控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银川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副流感病毒Ⅰ/Ⅲ型、呼吸道腺病毒、人偏肺病毒、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分析各呼吸道病毒病原体的感染情况。结果 1100例呼吸道标本中共检出248例阳性标本(22.55%),其中混合感染检出14例(1.27%),共有8种混合类型。单一病毒感染的阳性标本中,鼻病毒最为常见,阳性率为7.64%,其次为合胞病毒,阳性率为4.64%。0~5岁患儿感染总阳性率较高,不同性别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川地区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为鼻病毒,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建议加强宣传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利用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开展呼吸道多病原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呼吸道常见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5年2月期间,年龄16岁或以上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78例,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就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共有25例(25/78,32.1%)被检测出有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阳性。其中流感病毒A 11例(11/78,14.1%),流感病毒B 7例(7/78,9.0%),呼吸道台胞病毒14例(14/78,17.9%).腺病毒5例(5/78.6.4%),副流感病毒1例(1/78.1.3%),部分患者(9/78,11.5%)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同时感染情况。结论病毒是诱发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是常见的病毒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0~2岁住院呼吸道感染婴幼儿3889例,采用荧光免疫方法进行常见病毒检测,分析比较常见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共检出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827株,总阳性检出率为21.27%,上呼吸道感染阳性率12.45%,下呼吸道感染阳性率23.39%。检出率前三位病毒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3(HV_3)、流感病毒A(IV-A)。流行季节分别为冬季、夏季、夏季。RSV常引起喘息,IV—A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常引起高热惊厥。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证明[1],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 (influenza virus A, IVA)、流感病毒B(influenza virus B,IVB)、及副流感病毒1、2、3(parainfluenza virus,PIV-1、2、3)、人冠状病毒、鼻病毒等。为了解温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提供本地区病原学资料及病原流行情况,笔者对本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r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抗原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17岸出入境人员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深圳福田地铁、深圳湾和罗湖17岸3个国境口岸为出入境流感监测点,对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运用荧光实时RT—PCR技术检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7月~2009年2月,在3个深圳口岸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为441份,其中,55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总检出率为12.5%。其中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7例,占85.5%,B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例,占14.5%;男性41例,占74.5%,女性11例,占20.0%,性别不详者3例,占5.5%;儿童(15岁以下)23例,占41.8%,成人32例,占58.2%。结论2008~2009年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流感样病例中以A型流感病毒感染为主,了解深圳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流感病毒感染的情况,预防和控制出入境人员流感病毒的流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成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成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病原学构成。方法深圳福田医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临床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急性支气管炎(A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采集鼻咽拭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常见的7种(11个亚型)呼吸道病毒。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多种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同期健康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106例仅4例阳性。观察组192例患者鼻咽拭子中80例检出99株病毒,患者阳性率41.6%,病毒检出率51.5%。检出病毒以流感病毒A型(FluA)、鼻病毒(RhV)、副流感病毒1型(PIV1)为主,三者占检出病毒株的81.8%(81/99)。血清学检测发现61例73种(型)病毒阳性,患者阳性率31.7%,病毒阳性率38.0%,以FluA、PI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为主。两种标本综合结果 192例患者中共91例110株(型)阳性,患者阳性率47.3%,病毒阳性率57.2%。结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病毒感染具有较高比例,以FluA、RhV、PIV1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谱构成,为呼吸道传染病的诊断、预防与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采用RT-PCR和细胞培养/鸡胚培养分离的方法,对384份ILI或暴发疫情咽拭子标本同时开展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和人偏肺病毒共7种15个亚型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2013年深圳市龙岗区ILI的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0.89%,A型流感病毒100株,占63.69%,为优势毒株,其它依次为HRV 21株,占13.38%,和B型流感病毒19株,占12.10%,上半年呼吸道病毒检出率显著高于下半年(χ2=5.01,P=0.03)。就其它呼吸道病毒而言,男性ILI标本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χ2=6.24,P=0.01);随着年龄的递增,病毒阳性检出率呈递减趋势,且各年龄组其它呼吸道病毒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P=0.04)。结论流感病毒、鼻病毒是深圳市龙岗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原,且随年龄不同、流行季节不同而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类博卡病毒(HBoV)致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临床特征,分析成人病毒性肺炎与HBo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就诊的81例ARI患者的鼻咽拭子,应用多重RT-PCR及PCR技术进行HB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鼻病毒(RhV)、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PIV)、人类偏肺病毒(hMPV)、人冠状病毒(HCoV)、肠道病毒等9种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的核酸检测,分析HBoV致成人ARI的临床特点。结果 HBoV阳性14例(17.3%),其中10例(71.4%)为肺炎,4例(28.6%)为上呼吸道感染。 HBoV单独感染10例,混合感染4例。 HBoV感染者咳嗽10例(71.4%),咳嗽伴喘憋1例(7.1%),咯痰6例(42.9%),发热14例(100.0%),肺部闻及湿性啰音者4例(28.6%)。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者11例(78.6%),升高者3例(21.4%)。10例肺炎患者胸部X线片表现为斑片状模糊影9例,大片致密影1例。单侧肺炎7例,双侧肺炎3例,病变均位于中下肺叶。重症肺炎1例,为HBoV混合感染ADV及肺炎支原体。结论 HBoV是引起成人ARI的病原体之一,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镇江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9种病原体流行情况及与喘息的关系,以及上、下呼吸道不同部位感染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院的84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夏秋季为高峰,多见于1~6岁儿童,0~5月最低。病毒总阳性率13.1%,其中乙型流感病毒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年龄组中1~2岁和3~6岁组阳性率最高,0~5月组和6~12月组阳性率最低。甲型流感病毒夏季阳性率最高,秋季最低。除甲型流感组外,余病原体上、下呼吸道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例喘息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70例,包括肺炎支原体与病毒混合感染16例;病毒阳性者23例,包括两种病毒混合感染1例。结论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肺炎支原体是镇江地区包括喘息患儿在内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病毒亦为重要病原体,各有其季节年龄等分布特点,且较多出现肺炎支原体和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5.
广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毒检出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人群病毒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重RT-PCR法,对2006.9至2009.8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鼻咽拭子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型(FluA)、流感病毒B型(FluB)、人偏肺病毒(HMPV)及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冠状病毒(HCoV)8种病毒,分析其年份季节及年龄分布特点。【结果】 3年共收集1388例标本,病毒检出率40.634%,RSV毒检出率最高(17.8%),其检出率逐年下降(P = 0.000);HMPV检出率于第2年升高(P = 0.016),第3年下降(P = 0.000)。RSV春季检出率高(P = 0.009);HRV秋季检出率高(P = 0.001);PIV春季检出率高(P = 0.000),夏季(P = 0.023)、冬季(P = 0.048)检出率低;FluA夏季检出率高(P = 0.000);HMPV春季(P = 0.05)、秋季(P = 0.01)检出率高各季节不同病毒检出率有差异:春季,RSV(P = 0.000)及HRV(P = 0.004)检出率较高;夏季,HRV(P = 0.000)及FluA(P = 0.000)检出率较高;秋季,HRV(P = 0.000)检出率较高;冬季,HRV(P = 0.002)及RSV(P = 0.000)检出率较高各年龄段病毒分布有差异:RSV(P = 0.004)、HRV(P = 0.029)及HMPV(P = 0.001)于 < 3岁组检出率较高;ADV(P = 0.000)与Flu B(P = 0.011)于3 ~ < 14岁组检出率较高;Flu A(P = 0.011)于14 ~ < 40岁组检出率较高。【结论】 病毒有季节流行趋势,RSV春季流行,FluA夏季流行,HRV则全年高发;病毒检出率与年龄有相关性,RSVHRV及HMPV检出多见于婴幼儿,ADV与Flu B多见于3 ~ < 14岁人群,Flu A于14 ~ < 40岁组检出率较高RSV检出率最高,并有年份强势流行趋势;且是各年龄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16.
聊城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致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10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556例行痰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结果556例患儿中,阳性193例,阳性率34.71%,其中男132例(23.74%),女61例(10.97%),男女发病比例为2.16:1。全年均可检出RSV,发病率最高的是11、12、1、2月份(43.06%),最低的是5~8月份(16.36%)。RSV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尤以6个月以下忠儿感染率最高(44.50%)。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特别是婴幼儿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快速筛查法对发热及不发热的成人呼吸道疾病患者的甲型流感病毒(Flu A)、乙型流感病毒(Flu B)进行检测并结果分析,以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及分布情况,为流感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对860例不发热呼吸道疾病成人患者和发热门诊407例发热成人患者鼻咽分泌物样本进行Flu A和Flu B的快速筛查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发热病人Flu A检出率为9.5%,Flu B检出率为4.4%,发热病人Flu A检出率为32.9%,Flu B检出率为5.2%。发热病人的Flu A检出率明显高于不发热病人(P<0.01),而Flu B检出率二者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Flu A和Flu B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并且能够共同流行,发热是其感染的重要症状之一,应用流感快速筛查的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荣令  夏静  瞿香坤  曹利芳  赵侠  田图磊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36-1137,114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老年住院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2例AECOPD患者血清标本进行病毒IgM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结果:45例患者病毒检测阳性,单一病毒感染27例,混合病毒感染18例。流感病毒B(IFV-B)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病毒A(IFV-A);IFV-B和IFV-A IgM抗体阳性率在60~69岁年龄组高于≥80岁龄组(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病毒的性别分布及月份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流感病毒,在流行季节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9.
钱雄杰  沈昊 《吉林医学》2013,34(19):3808-3809
目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TI)患儿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儿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分析病毒感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发生率,以及其与外周血的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提取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2(PIV2)、副流感病3(PIV3)、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结果:1 430例URTI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53.78%,563例LRTI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18.12%。结论: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进行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对早期明确病原体,合理用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