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脉症辨治     
无脉症又称多发性大动脉炎、青年女性动脉炎、特发性主动脉炎、主动脉弓综合征等,是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其病变主要累及大动脉及其分支,造成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表现。祖国医学中无无脉症之名称,据其临床表现似属于“脉痹”、“伏脉”及“眩晕”、“虚劳”等范畴。  相似文献   

2.
论心系病四异脉的辨治福州附属人民医院(福州350004)张品珍主题词心病(中医)/中医药疗法,脉象异常/中医药疗法,@迟虚脉,@疾脱脉,@涩散脉,@结代脉切脉审证乃中医诊断学之特色,尤其运用于心脏病证的诊断更有临床意义。中医所论心系病证则见于内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异常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律失常的凭脉辨治郭子光关键词心律失常,脉诊,气虚血瘀,辨证施治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异常。由于心律失常的脉象变化比较明显,所以我主要以脉象为依据,通过对脉象“形、势、位、数”的分析,并脉证合参,确定其阴阳寒热虚实之...  相似文献   

5.
舌脉异常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舌脉异常变化的现代病理学基础 ,笔者从微循环、免疫学、血液流变学、血脂、末梢血象及舌质等方面探讨了舌脉异常形成的机理 ,报道如下。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选择 1 79例患者 ,男 94例 ,女85例 ,年龄 2 5~ 5 1岁。其中 :呼吸系统疾病38例 ,心血管系统疾病 40例 ,消化系统疾病43例 ,恶性肿瘤 5 0例 ,其它病种 8例。全部病例都于治疗前完成各项指标的检测。2 观察内容及方法2 .1 舌脉的观察 :按照全国癌症中医诊断协作组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1 ]。正常 :舌下 2条静脉隐现于舌下 ,主干直径在 2 .6 mm以下 ,长度不超过舌系带止点…  相似文献   

6.
心脏疾病中医辨治的理论与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口为五官、七窍之一,口中有舌,司味觉,甜酸苦辣日日尝之。正常人于饮食中备尝多种味道,平时口腔中总是清爽感觉。如果健康失常,会产生各种口味,如口甘、口苦等。临床诊疗中常会遇上口味失常的病人,须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口味异常的病因病机,主要在于消化系统的功能失调。如脾胃消化不良,会嗳腐泛酸;脾胃虚弱,会口淡无味;肝胆有热,会发生口苦;脾热上壅会发生口甘;胃肠功能失凋,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会发生口臭;也有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而影响消化系统者,如肺热上冲会出现口中辛味;肾虚失养会出现口咸。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  相似文献   

9.
脉痹从瘀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脉痹的临床表现,阐明其病位在脉,其病机主要在于瘀阻不通,强调从瘀论治,以活血通脉为治疗大法,结合辨证进行治疗,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首次明确将胸痹作为独立疾病提出,  相似文献   

11.
12.
肺心病是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其他慢性肺胸疾患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喘促、气短、心悸、浮肿、紫绀等,属于祖国医学心悸、喘证、痰饮、肺胀、水肿等范畴。其主要病变在肺,与脾肾关系极为密切,进而累及于心,是一种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典型的病变之一,其特征为早期受累血管自内膜开始,先后堆积丰富的黄色粥样脂质,逐渐形成病灶。针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辨治特点,提出“脉损”学说,即以病位论治为起始,“浊逆则损脉,营卫不调则脉道自损”二者互为因果的核心观点。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和发病机制延伸出内皮细胞机械调节血流剪切应力通量与“脉损”学说的相关性。依据“浊逆则损脉,营卫不调则脉道自损”的核心观点,提出了以“复脉扶正”为大法,“从其气则愈”为原则的防治措施。强调脉道自损,治疗仍需疗脉为本。旨在修复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临床症状难以察觉的缺陷,提高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是奇经八脉中的四条经脉。奇经八脉是与十二正经不同而别道奇行的经脉。奇经八脉多从正经分出 ,通过交会穴和八脉交会穴与十二正经联系 ,对十二正经各经间起着沟通、联络的作用。奇经八脉还将作用性质相同的经脉组合在一起 ,并起统率和主导作用。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奇经病候表现常与十二经脉是动病、所生病相交织 ,临床应用时往往忽视了奇经病候本身的特点。如抓住奇经病候特点 ,选用与奇经相应的特定穴并与十二正经穴配伍应用 ,常可取得良好效果。以往文章对奇经八脉中任、督、冲、带病候的论述较多…  相似文献   

15.
16.
17.
肝脏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属木性升发,体阴而用于阳、有肝阴、肝阳、肝血等几个方面.主疏泄、主藏血,为筋之宗.肝之病变又分为肝气郁结、肝炎上火、肝血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经湿热、寒凝肝脉等类型.其中最为多见的是肝气郁结证.  相似文献   

18.
顾仁樾教授辨治风湿性心脏病经验撷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性心脏病外因常由风湿热毒邪合而为病,内因多为气阴两伤。治疗应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分而治之,整个病程中要始终注意"心血瘀阻"这一病理环节,且不可忽视脾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口苦苦是火的本味,《内经》中将口苦称为“胆瘅”,瘅者热也。“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上溢而口为之苦”,“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病位在肝胆心。肝胆湿热:常因情志郁结,五志过急化火,郁火内蕴,疏泄实质,胆气上溢使然。伴有心烦口渴,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溲赤便  相似文献   

20.
女子不孕辨治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子不孕证是临床常见的难治之病,二十年来,笔者致力于本病的中医药治疗,总结出其证治规律及有效方药,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