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精神科临床用药过程中,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十分常见。有共识的容易产生肝损害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多虑平等。出现肝损害时,临床医师往往采取保肝治疗、减药、换药治疗等方式。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品种繁多,其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得到了较普遍的使用,并逐渐取代了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随着其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甚至在个别药物治疗中出现了严重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报道。本文将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发生机制、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抗精神病药物与肝损害广西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530003)伍业光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损害,早已引起人们注意,本文重点综述近来抗精神病药对肝脏损害的发生率,与HBV关系、机理、预后等研究进展,供同道参考。1发生率[1~4]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损害,最早可于...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引致的无黄疸性肝功能障碍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肝功能损害严重时亦可出现黄疸;而抗精神病药物引致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药源性黄疸)则少见,鉴于两者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不同,在临床上常常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住院的36例抗精神病药物引致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50年代术期以后,就有证据表明,抗精神病药能损害各种记忆和认知功能。最近有研究提出,抗精神病药损害短时和长时记忆功能,但不损害瞬间记忆;对记忆的损害部分是由抗精神病药的抗胆碱能效应引起。本研究旨在进一步验证抗精神病药中抗胆碱能效应对记忆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报告14例肝豆状核变性伴有精神障碍,可分为躁狂状态、抑郁状态、类躁郁性精神病、类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及不协调性运动兴奋。在疾病初期,神经体征不明显,诊断为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病又不典型时,要特别注意角膜K—F环;血清铜氧化酶活力降低有特殊诊断意义。多数病人同时接受驱铜治疗和抗精神病药,有的单用驱铜治疗未能控制精神症状,而必须用抗精神病药;有的未经驱铜治疗而只用抗精神病药或电休克,精神症状亦能减轻,甚至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7.
概述:在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中用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要比在西方国家更为常见,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临床医生的盲目信念有关,即认为用多种药物治疗更可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方法,但抗精神病药物的联用及大剂量使用只会大幅增加风险而不会提高临床疗效。人们普遍认为大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以及多药联用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程度更严重等相关。新近的研究证据还表明,抗精神病药联用及抗精神病药物总剂量相应增高会导致较高的纹状体D2受体占有率(致使药物耐受及停药困难),并使精神分裂症中已受损的突触可塑性恶化(使与此状态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雪上加霜")。临床医生需要在精神分裂症的精神药物治疗中遵循"物稀为贵"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抗精神病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许多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肝损害,但还不清楚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抗精神病药物是否会加重肝损害。方法本文对照研究了抗精神病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HBV)、未感染和曾感染但已恢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我们发现三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9%、23%和20%)无显著性差异,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与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无关。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除变态反应外可能还有直接细胞毒效应,抗精神病药物与乙肝病毒对肝功能的损害并无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许多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肝损害,但还不清楚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乙肝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及抗精神病药物是否会加重肝损害。方法 本文对照研究了抗精神病药物对乙肝病毒感染(HBV)、未感染和曾感染但已恢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我们发现三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19%、23%和20%)无显著性差异,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与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无关。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除  相似文献   

10.
山莨菪碱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心肌损害谢高强,黄瑞腾目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心电图(ECG)T波和ST段改变尚无特效药物.多采用减、停、换药的方法[1.2].我们试用山莨菪碱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为本院住院的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致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2008年住院精神病患者中使用抗精神病药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老年人、乙肝病毒携带、严重慢性病史、长期服药、病程较长的患者在用药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损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  相似文献   

12.
阿立哌唑治疗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女性闭经作为继发性闭经,是抗精神病药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我们汇集了用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或氟哌啶醇治疗的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闭经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87例癲痫随访病人胃肠道临床症状和肝酶谱、血清A/G比值的观察,发现抗痫药物确实能致肝脏损害。肝损害与抗痫药伍用、使用时间长短有关,青少年更易造成肝脏损害。故抗痫治疗中应注意观察肝损害,其敏感指标为以γ-GT为主的肝酶谱和A/G。避免抗痫药伍用、适当配合保肝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国产硫普罗宁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硫普罗宁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等不良反应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适应症急分为两组:实验组142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口服硫普罗宁400mg/d;对照组145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口服安慰剂,疗程8周。结果,两组精神疾病疗效相同,实验组肝损害发生率总计为23.94%,第4、6、8周分别为6.34%、7.10%、4.96%,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分别为2.11%、1.41%;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总计为53.10%,第4、6、8周分别为15.49%、17.61%、12.68%,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分别为8.28%、6.21%,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提示,精神疾病患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联用硫普罗宁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又不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高泌乳素血症是抗精神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导致闭经、溢乳、性功能低下、骨质疏松及代谢异常等不良后果,降低治疗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转归及结局。本文介绍了抗精神病药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监测及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抗精神病药引起闭经、泌乳、月经不规律等内分泌紊乱现象在女性患者中比较常见。我们试用黄体酮合并维生素B6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闭经,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对象为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门诊服用抗精神病  相似文献   

17.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药物治疗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情况。方法:调查443例伴有明显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其行为和精神症状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结果:常用于治疗BPSD的抗精神病药有奋乃静、利培酮、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氮平、硫利达嗪、舒必利等,其起始剂量与有效剂量均较小,大多单一用药。用药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便秘或排尿困难、嗜睡或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典型抗精神病药发生率(18.4%)显著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9.6%)。结论:多种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均有效,治疗剂量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治疗通常推荐使用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但实际临床上抗精神病药多药治疗及与其他精神药物合用的情况十分常见。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药合用的原因、发生率、临床获益和影响等方面展开综述。既往有研究认为抗精神病药多药合用能使患者获益,但也有研究结果与之相反。而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合用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与苯二氮[艹草]类合用可能增加死亡率,与心境稳定剂合用可能增加自杀风险。但目前仍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此外,多药合用所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需要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9.
溴吡斯的明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便秘谢帆王定省便秘是抗精神病药常见的副反应。过去多用番泻叶、酚酞、麻仁丸、开塞露等刺激性或润滑性导泻药治疗,但此类药物会干扰正常肠道活动,不宜长期使用。现试用外周拟胆碱药溴吡斯的明治疗,报告如下。治疗对象系1995年6~9...  相似文献   

20.
药物性肝病(下称“药肝”),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并发症。现将我院近五年835例住院病人中,既往无肝炎病史,单一用药所致164例肝损害分析如下: 一、性别、年龄: 男110例(67.07%),女54例(32.93%)。男性15—64岁,平均年龄27.34±11.62岁;女性14~55岁,平均年龄25.23±8.84岁。男:女=2.0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