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粉背南蛇藤醋酸乙酯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 利用正相、反相硅胶和凝胶色谱柱分离技术分离制备,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大豆素(1)、表没食子儿茶素(2)、没食子儿茶素(3)、大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  相似文献   

2.
齿叶黄杞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齿叶黄杞(Engelhardtia serrata,B1.)茎皮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没食子酸(1)、phlorizin(2)、(一)榈儿茶素(3)、β-谷甾醇(4),4个化合物均为从该种植物中次次分离。  相似文献   

3.
芫花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芫花中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方法 分别采用聚酰胺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芫花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芫花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醇(1)、(一)-异落叶松脂素(2)、落叶松脂醇(3)、对羟基苯甲酸(4)、3,4-二羟基苯甲酸(5)、山柰酚-3-β-D-(6-O-反-p-香豆酰)葡萄糖苷(6)、山柰酚-3-β-D-(6-O-顺-p-香豆酰)葡萄糖苷(7)、芫花素(8)、3′-羟基芫花素(9)、芹菜素(10)、木犀草素(11).结论 化合物2、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漆树科盐肤木属植物火炬树(Rhus typhina L.)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MCI柱色谱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分离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1)、(-)-地芰普内酯[(-)-loliolide,2]、没食子酸(gallic acid,3)、杨梅素(myricetin,4)、杨梅苷(myricetrin,5)、阿福豆苷(afzelin,6)、贝壳杉双芹素(agathisflavone,7)、铁力木双黄酮B(mesuaferrone B,8)、byzantionoside B(9)、blumenol C glucoside(10)、(6R,9S)-3-oxo-α-ionol-β-D-glucopyranoside(11)、methyl m-digallate(12)和methyl p-digallate(13)。结论化合物2、9~11为首次从盐肤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杨梅树皮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杨梅(Myrica ruba(Lour.)Sieb.et Zucc.)的化学成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硅胶吸附,羟丙基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杨梅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及NMR、MS等波谱技术对分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酸(syringic acid,1)、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2)、水杨酸(salicylic acid,3)、白蔹素(ampelopsin,4)、没食子酸(gallic acid,5)、杨梅素(myricetin,6)、杨梅苷(myricitrin,7)、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8)。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杨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茸毛木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少数民族用药茸毛木蓝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茸毛木蓝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羽扇烯酮(2)、棕榈酸甲酯(3)、羽扇豆醇(4)、豆甾烷-3-酮(5)、表儿茶素(6)、7,3′,5′-三羟基二氢黄酮(7)、胡萝卜苷(8)、豆甾-4-烯-3-酮(9)和β-香树精(10).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5、6、7、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鹅绒藤地上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Br.)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AB-8大孔树脂柱,硅胶柱色谱,LX2000树脂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鹅绒藤地上部位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Ⅰ)、水杨酸(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芹菜素(Ⅴ)、山奈酚(Ⅵ)、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小麦黄素(Ⅷ)、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Ⅸ)。结论化合物Ⅴ、Ⅷ、Ⅸ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Ⅴ~Ⅸ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从绿茶中提取分离的一种多酚类单体化合物,是绿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研究发现,其在体内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降血脂、防辐射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综述了近5年来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大鼠肾衰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叶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大部分为黄烷醇,通称儿茶素,其混合体称茶多酚。主要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EGCG和表儿茶素等,以EGCG含量最高,占儿茶素80%。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已证明EGCG具有多种作用.对大鼠肾衰模型的疗效显著,主要治理机制在于:  相似文献   

10.
薤白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薤白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胡萝卜苷十一烷酸酯(3)、腺苷(4)、琥珀酸(5)、紫丁香苷(6)。结论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显脉羊蹄甲中酚酸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o QL  Wu ZB  Zheng ZH  Lu XH  Liang H  Cheng W  Zhang QY  Zhao YY 《药学学报》2011,46(8):946-950
为了研究显脉羊蹄甲中抗糖尿病活性成分,采用硅胶、ODS、MCI以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从显脉羊蹄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酚酸类成分,其结构经多种波谱技术鉴定为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异丙苷(1)、6'-O-没食子酰基葡萄糖乙苷(2)、3,4,5-三甲氧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3,4,5-三甲氧基苯酚葡萄糖苷(4)、没食子酸(5)、没食子酸甲酯(6)、没食子酸乙酯(7)、原儿茶酸(8)、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9)、erigeside C(10)和丁香酸葡萄糖苷(1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10和11为首次从羊蹄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8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B,PTP1B)显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72.3和54.1μmol.L-1。  相似文献   

12.
头花蓼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对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Don)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槲皮苷(3)、原儿茶酸(4)、没食子酸(5)、原儿茶酸乙酯(6)、没食子酸乙酯(7)、香草酸(8)、1,5,7-三羟基-3-甲基蒽醌(9)、琥珀酸(10)、5-羟甲基糠醛(11)。结论化合物6、7、9、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Piptadenia pervillei Vatke (Fabaceae) was selected from a screening programme devoted to the search of naturally-occuring antimalarial compounds from plants of Madagascar. Bioassay-guided fractionation of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the leaves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four phenolic compounds, (+)-catechin ( 1), (+)-catechin 5-gallate ( 2), (+)-catechin 3-gallate ( 3) and ethyl gallate ( 4).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NMR and mass spectroscopy. Compounds 2 and 3 displayed the highest in vitro activity against the chloroquine-resistant strain FcB1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with IC (50) values of 1.2 microM and 1.0 microM, respectively, and no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against the human embryonic lung cells MRC-5 was measured (IC (50) values > 75 microM). Five analogues ( 5 - 9) of (+)-catechin 5-gallate ( 2) were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猴耳环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猴耳环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lauroside D(1)、杨梅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myricitrin,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quercitrin,3)、苯甲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benzyl-O-β-D-glucopyranoside,4)、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5)、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6)、水杨酸甲酯-2-O-β-D-葡萄糖苷(methyl 2-O-β-D-glucopyranosylbenzoate,7)、canthoside A(8)。结论化合物1、4、7、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半夏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半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苯丙氨酸-酪氨酸)[cyclo-(Phe-Tyr),1]、环-(亮氨酸-酪氨酸)[cyclo-(Leu-Tyr),2]、尿嘧啶脱氧核苷(2′-deoxyuridine,3)、(+)异落叶松脂醇9-O-β-D-葡萄糖苷[(+)isolaricires-inol9-O-β-D-glucopyranoside,4]、(+)异落叶松脂醇[(+)isolariciresinol,5]、尿嘧啶(uracil,6)、没食子酸(gallic acid,7)、尿苷(uridine,8)、腺苷(adenosine,9)、环-(缬氨酸-酪氨酸)[cyclo-(Val-Tyr),10]。结论化合物1、3、4为首次从半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10为首次从半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洋紫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洋紫荆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及ODS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儿茶素(1)、原儿茶酸(2)、原儿茶酸乙酯(3)、没食子酸甲酯(4)、没食子酸乙酯(5)、对羟基苯甲酸(6)、五味子苷(7),其中化合物1、2、3、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浅裂鳞毛蕨根茎中的化学成分,用Sephadex LH-20,silica gel等柱色谱方法从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浅裂鳞毛蕨素A(1),浅裂鳞毛蕨素B(2),浅裂鳞毛蕨素C(3),浅裂鳞毛蕨素D(4),东方荚果蕨酯A(5),东方荚果蕨酯C(6),熊果苷(7),3-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糖苷(8)和3,4-二甲基苯基-1-O-β-D-葡糖苷(9)。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其余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Y26-02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数据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真菌Y26-02菌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灰黄霉素(griseofulvin,1)、表灰黄霉素(epigriseofulvin,2)、异灰黄霉素(isogriseofulvin,3)、脱氯表灰黄霉素(dechloroepigriseofulvin,4)、脱氢灰黄霉素(de-hydrogriseofulvin,5)、4′-丁氧基异灰黄霉素(4′-butoxyisogriseofulvin,6)、2′-丁氧基表灰黄霉素(2′-butoxyepigriseofulvin,7)。结论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7是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明确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愈伤组织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红豆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愈伤组织的正己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分离得到11个紫杉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ax-uyunnanine C(1)、2α,5α,10β-triacetoxy-14β-propionyloxy-4(20),11-taxadiene(2)、2α,5α,10β-tri-acetoxy-14β-isobutyryloxy-4(20),11-taxadiene(3)、2α,5α,10β-triacetoxy-14β-(2′-methyl)butyrylo-xy-4(20),11-taxadiene(4)、云南红豆杉甲素(yunnanxane,5)、紫杉醇(paclitaxel,6)、taxol C(7)、baccatin VI(8)、1β-deoxybaccatin VI(9)、taxayuntin C(10)、baccatin I(11)。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8-10尚未在东北红豆杉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根茎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利用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丁香色原酮(1)、7-O-β-D-葡萄糖基-去甲丁香色原酮(2)、鸡纳酸(3)、2-羟基-3-甲基葸醌(4)和3,8-二羟基-1-甲氧基-2-甲氧基亚甲基-9,10-葸醌(5).结论 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