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结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疑结直肠肿瘤患者均于手术治疗前行全身PET/CT扫描,将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ET/CT诊断结直肠癌原发灶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100%和96.97%;PET/CT对术前结直肠癌侵犯局部浆膜、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5.00%、78.12%、96.87%和71.87%,经Kappa一致性检验,PET/CT 上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0.429,0.559,0.920,0.619,P均<0.05).结论 结直肠癌18F-FDG PET/CT术前检查,是结盲肠癌的术前临床分期中有效的影像学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8F-FDG PET/MRI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并与PET/CT进行比较研究.资料与方法30例胃癌患者术前行PET/MRI和PET/CT检查,判断TNM分期,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PET/MRI和PET/CT的T分期准确率分别为76.9% (20/26)、57.7% ...  相似文献   

3.
18F-FDG PET/CT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黑色素瘤诊断、临床分期及监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与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黑色素瘤患者61例,均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所有PET、CT及PET/CT融合图像均通过融合软件进行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病灶根据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诊断.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对黑色素瘤病灶检出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40/44)、88.2%(15/17)和90.2%(55/61).其中12例治疗前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83.3%(10/12).在黑色素瘤病灶局部切除、尚未进行其他治疗的9例患者中,5例残余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检出3例;4例远处转移灶患者全被检出,提高了临床分期,改变了治疗方案.首先发现转移性黑色素瘤病灶并且手术切除后,寻找原发灶的7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检出原发灶2例,4例其他转移灶全被检出.黑色素瘤患者根治术后监测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33例,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19/19)、85.7%(12/14)和93.9%(31/33).与同期临床其他影像学检查比较,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更多,33例患者中,16例(48.5%)病灶提高临床分期;7例(21.2%)排除可疑病灶,降低临床分期;10例(30.3%)检出病灶与临床一致.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于黑色素瘤的诊断,残余病灶、复发病灶及转移灶的检出,临床分期的明确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和增强多层螺旋CT(MSCT)检查评价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食管癌患者46例,均在18F-FDG PET/CT检查前1周内行MSCT检查,并在18F-FDGPET/CT检查后1周内接受手术治疗,切除组织均行病理检查.采用16层MSCT增强扫描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颈、胸和上腹部,分别观察食管癌原发病灶、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及转移淋巴结组数,其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比较18F-FDG PET/CT和增强MS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46例食管癌中位于上胸段6例,中胸段32例,下胸段8例.手术清除326组淋巴结,病理检查证实其中83组内有肿瘤转移.18F-FDG PET/CT与增强MS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1%(69/83),96.3%(234/243),92.9%(303/326),88.5%(69/78),94.4%(234/248)与72.3%(60/83),98.4%(239/243),91.7%(299/326),93.7%(60/64),91.2%(239/262).2种方法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余诊断效能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诊断食管旁淋巴结转移方面,18F-FDG PET/CT与增强MSCT的灵敏度分别为79.2%(19/24)与54.2%(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尤其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高于增强MSCT,但MSCT增强扫描对于发现18F-FDG PET/CT显像阴性的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两者结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在结直肠癌的检测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常规结肠镜检查后,对58例疑为结直肠癌的患者行仰卧和俯卧位CT仿真内镜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CT仿真内镜TNM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5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发现65个结直肠癌病灶,CT结肠镜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的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8%(55/58)、79.3%(45/58)、100%(9/9)。CT仿真内镜和常规结肠镜对肿瘤的敏感度均为100%。结论 CT仿真内镜是检测结直肠癌和对其进行术前分期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CT及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术前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N分期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连续随机选择经食管镜或胃镜证实、拟行手术治疗、能够耐受手术的47例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CT及18F-FDG 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31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共切除并分离淋巴结387枚(209组),其中65枚(46组)发现转移.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8%、92.8%、86.3%、60.3%和90.9%;18F-FDG PET/CT分别为89.2%、93.8%、93.0%、74.4%和97.7%.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及18F-FDG PET/CT确定淋巴结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4.5%和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 14.899±3.770),而无淋巴结转移者为(9.427±2.854).结论 18F-FDGPET/CT术前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确定N分期优于CT;食管癌原发灶SUVmax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0例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0~75岁之间.PET/CT显像结果与病理组织学及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相对照.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行手术切除,共切除病灶138处;3例共6处病灶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食管癌术前FDG-PET/CT显像的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98%.结论: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18F-脱氧胸苷(FLT)PET/CT对未经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诊断的价值,并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行双显像剂PET/CT检查及淋巴结分期诊断,术后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18F-FLT和18F-FDG PET/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 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6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N0期7例,N1期15例,M1a期6例(其中1例为N0M1a,另外5例为N1M1a),全组均无M1b期.共检出424枚淋巴结,其中47枚为转移淋巴结.18F-FDG PET/CT诊断呈假阳性的淋巴结14枚,而18F-FLT诊断呈假阳性的淋巴结为3枚;18F-FDG假阴性的淋巴结8枚,18F-FLT假阴性的淋巴结12枚.18F-FLT PET/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47%(35/47)、99.20%(374/377)、96.46%(409/424)、96.89%(374/386)和92.11%(35/38),18F-FDG分别为82.98%(39/47)、96.29%(363/377)、94.81%(402/424)、97.84%(363/371)和73.58%(39/53);两者比较的x2值分别为0.572,6.018,1.017,0.348,3.852,P值分别>0.05,<0.05、>0.05、>0.05和>0.05.结论 18F-FLT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的诊断灵敏度与18F-FDG显像接近,特异性高于18F-FDG,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18F-FDG 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期中的价值.方法7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NSCLC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两诊断组盲法阅片,所得分期结果与病理检查和(或)随访结果比较、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总体分期准确性上,18F-FDG PET/CT优于CT、18F-FDGPET(P均<0.001)及视觉融合分期(P=0.001).25例患者获得T亚分期证实,在T亚分期准确性上,18F-FDG PET/CT优于CT、18F-FDG PET及视觉融合分期(P=0.002、0.001、0.008).29例患者获得N亚分期证实,在N亚分期准确性上,18F-FDG PET/CT优于CT(P=0.001),与18F-FDG PET及视觉融合分期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125、0.219),但18F-FDG PET/CT与18F-FDGPET和视觉融合相比分别在5例及4例患者中准确定位.在M亚分期上,18F-FDG PET/CT较CT、18F-FDGPET探测到更多远处转移灶,且为后两者无法定位的患者准确定位.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NSCLC总体分期及T、N、M亚分期的准确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不明原因腹腔积液患者积液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不明原因腹腔积液入院的初诊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 显像、同机CT平扫和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PET/CT显像计算病灶SUV.结果经组织病理学、腹腔镜、胃镜、肠镜等检查及临床随访确定,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对疑有胃肠道病变患者行PET/CT 延迟显像以明确诊断.有无腹膜转移组间SUVmax差异行两样本t检验;PET/CT、同机CT平扫及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对腹膜转移诊断效能比较用McNemar检验;三者与最终结果吻合度检验用Kappa检验.结果 腹腔积液患者70例,经手术、腹膜活组织检查或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证实48例为腹膜转移癌引起的恶性积液,22例为良性积液.2组腹膜的SUVmax分别为6.08±3.92和2.66±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3,P<0.001).PET/CT诊断45例为恶性积液,其中2例为假阳性,另有5例恶性积液被误诊为良性积液,PET/CT诊断腹膜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6% (43/48)、90.9% (20/22)和90.0% (63/70).定位CT诊断27例为腹膜转移,其中4例为假阳性,CT 准确诊断良性腹腔积液18例,另有25例假阴性;定位CT诊断腹膜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7.9% (23/48)、81.8% (18/22)和58.6% (41/70).PET/CT与定位CT诊断腹膜转移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86,P<0.001).70例腹腔积液患者中仅21例腹腔积液中见癌细胞,其余患者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腹腔积液细胞学对腹膜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3.8% (21/48)、100% (22/22)和61.4% (43/70);PET/CT与细胞学检查对腹膜转移诊断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85,P<0.001).PET/CT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结果吻合度较强(Kappa=0.776,P<0.001),定位CT、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结果吻合度均较弱(Kappa值分别为0.236和0.328,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不明原因腹腔积液患者腹膜转移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用于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8F-FDG PET在结直肠癌原发、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在结直肠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结合CT、MRI和CEA(癌胚抗原)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18F-FDG PET在对结直肠癌的疗效监测以及评价手术效果方面也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不同代谢参数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或内镜活检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PET/CT资料.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及血清糖链抗原-199 (CA199)等临床病理参数水平、病理特征、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最大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癌术前18F-FDG PET/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8例肺癌患者术前18F-FDG PET/CT及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68例患者共切除纵隔淋巴结222枚,其中84枚(37.8%)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18F-FDG PET/CT与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60/84)、66.7%(92/138)、68.5%(152/222)、56.6%(60/106)、79.3%(92/116)与48.8%(41/84)、49.3%(68/138)、49.1%(109/222)、36.9%(41/111)、61.3%(68/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96、8.57、17.19、8.43及8.88,P均<0.05);18F-FDG PET/CT与CT对纵隔淋巴结的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率分别为73.5%(50/68)及41.2%(2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5,P<0.01);其中18F-FDG PET/CT对N1及N2期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66.7% (10/15)和79.2% (19/24),明显高于CT的13.3% (2/15)和45.8%(11/24)x2=8.89和5.69,P均<0.05.淋巴结短径≥10 mm组SUVmax明显高于短径<10 mm组(5.5±2.8与2.2±0.9,t=5.17,P<0.05).结论 术前18F-FDG PET/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诊断和分期优于CT,其对适宜手术病例优化治疗决策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临床怀疑宫颈癌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宫颈癌治疗后患者的18F-FDG PET/CT检查资料,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方法(SUVmax)分析病灶特点,最终诊断以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及影像学随访结果为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54例患者18 F-FDG PET/CT检查发现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其中局部复发24例,远处转移30例;18F-FDG PET/CT诊断肿瘤复发与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1%(52/53)、95.2% (40/42)和96.8% (92/95),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 (52/54)和97.6%(40/41).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936,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临床可疑宫颈癌复发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助于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病灶的检测,对临床进一步的诊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与3.0T MRI联合显像在乳腺癌原发病灶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38例临床怀疑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于一周内分别行18F-FDG PET/CT、3.0T MRI和病理学检查。 结果 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全部患者中,24例为乳腺癌患者,14例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0T 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7%、78.6%、86.8%;PET/C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7.5%、92.9%、89.5%;PET/CT和3.0T MR联合显像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0%、92.9%、97.4%;3种显像方法间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7、1.612和2.955,P均>0.05)。 结论 18F-FDG PET/CT和3.0T MRI联合显像在乳腺癌原发病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与单独18F-FDG PET/CT和3.0T MRI显像比较,3种显像方法在乳腺癌原发病灶的诊断效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与增强CT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方法 胸段食管鳞癌患者54例,术前一周内行18F-FDG PET/CT和增强CT扫描,术后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显像方法对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不同短径范围的诊断准确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四格表χ2检验。 结果 手术共切取肿大淋巴结186枚,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淋巴结转移77枚,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7.9%(60/77)、95.4%(104/109)和88.2%(164/186),增强CT分别为40.3%(31/77)、75.2%(82/109)和60.8%(113/186),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4、15.77和36.77,P均 < 0.01)。对于短径>5 mm(5~10 mm及≥10 mm)的淋巴结,18F-FDG PET/CT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增强CT,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3和26.47,P均 < 0.01);对于短径≤5 mm的淋巴结,二者间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短径>5 mm的淋巴结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腹腔淋巴结及脏器是腹部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对其进行准确评估是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前提.18 F-FDG PET/CT显像以葡萄糖代谢差异作为诊断依据,通过图像融合技术精确定位,能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与假阴性[1-3].本研究通过52例肿瘤患者术前18 F-FDGPET/CT及增强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评价18F-FDG PET/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部淋巴结及脏器转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在直肠癌术前肿瘤、结节、转移(TNM)分期中的价值及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117例患者(男性66例、女性51例,年龄29~83岁,中位年龄57岁)的相关资料,评估18F-FDG PET/CT对直肠癌原发灶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基于性别、年龄、病灶长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血管侵犯(LVI)、周围神经侵犯(PNI)、TNM分期、临床分期进行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原发灶SUVmax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原发灶SUVmax与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8F-FDG PET/CT对直肠癌原发灶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1%、81.2%、95.7%、76.9%,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为κ=0.601、0.535、0.867、0.667(均P<0.01)。不同病灶长径(t=4.982,P<0.01)、LVI(t=?2.581,P=0.011)、PNI(t=?2.873,P=0.005、N分期(t=2.792,P=0.006)、临床分期(F=3.072,P=0.031)的原发灶SUVmax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t=0.688,P=0.493)、年龄(t=1.523,P=0.130)、病理类型(t=0.886,P=0.377)、分化程度(t=0.045,P=0.964)、T分期(F=2.323,P=0.103)、M分期(t=?1.502,P=0.136)的原发灶SUVmax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发灶SUVmax与病灶长径、LVI、PNI、N分期、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230~0.308,均P<0.05)。 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直肠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是直肠癌分期的有效方法。原发灶SUVmax可部分反映肿瘤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融合图像、胸部薄层CT及18F-FDG PET/CT融合图像联合胸部薄层CT检查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7月~2014年7月的40例孤立性肺结节(SPN)病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7~84岁,平均(59.2±12.4)岁。所有病例行18F-FDG PET/CT检查及胸部薄层CT扫描,37例患者最后由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确诊,3例经抗炎、抗结核治疗后复查,随访12个月以上。结果 40例SPN患者18FFDG PET/CT融合图像诊断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准确性分别为75.9%、72.7%、88.0%、53.3%、75.0%;胸部薄层CT诊断SPN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准确性分别为75.9%、63.6%、84.6%、50.0%、86.1%。18 F-FDG PET/CT融合图像联合胸部薄层CT诊断SPN灵敏度、特异性、PPV、NPV、准确性分别为93.1%、72.7%、90.0%、80.0%、87.5%。18F-FDG PET/CT融合图像及胸部薄层CT与18F-FDG PET/CT融合图像联合胸部薄层CT比较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联合应用胸部薄层CT对SPN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在宫颈癌诊断及其复发、转移灶探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8例患者行腹部或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其中初诊者30例(宫颈良性病变11例,宫颈癌19例),宫颈癌治疗后58例.病灶根据病理检查、多种影像诊断技术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3年.结果 30例初诊者中,PET/CT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7/19,10/11和27/30(90.0%).58例治疗后患者中,11例存在肿瘤复发或残余,PET/CT诊断肿瘤复发、残余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11,47/47(100.0%)和57/58(98.3%).41例有肿瘤转移,PET/CT诊断转移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7%,88.9%和90.9%;转移灶以盆腹腔淋巴结为主,39.0%有盆腔淋巴结转移,27.3%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所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PET/CT发现26.8%病灶直径<1.0cm.28.6%(22/77)的患者PET/CT发现腹腔外远处转移灶.18例输尿管梗阻患者中,16例PET/CT发现为肿瘤侵犯压迫所致.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的诊断及其复发、转移灶探测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远处转移灶和小淋巴结转移灶的检测,可使临床分期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