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1)探讨降糖明目汤对糖尿病视网膜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2)研究糖尿病小鼠胰腺及肾脏抗氧化能力。方法 3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中药治疗组。糖尿病组、中药治疗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模型,中药治疗组每日灌胃降糖明目汤1次。观察小鼠血糖变化,于第80天测定视网膜组织、胰腺及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糖尿病组,中药治疗组空腹血糖始终〉16.7 mmol/L,中药治疗组血糖较糖尿病组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0天中药治疗组视网膜及胰腺组织SOD活性高于糖尿病组(P〈0.05),MDA含量低于糖尿病组(P〈0.05)。肾组织SOD活力及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1)降糖明目汤无降血糖作用,但能够提高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组织SOD活性,减少MDA的产生,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的自由基损伤。(2)肾在氧化损伤过程中具有一定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葛花总黄酮( TFF)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葛花总黄酮小剂量组( TFFⅠ)、中剂量组( TFFⅡ)和大剂量组( TFFⅢ)。糖尿病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霉素( STZ)建立I型糖尿病模型。 STZ诱导后第5周开始给药,第15周处死小鼠取眼球,采用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VEGF的表达。结果葛花总黄酮小、中剂量组视网膜厚度稍变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不明显,神经节细胞稍减少,神经纤维层可见少量空泡样变性,内核层与外核层细胞排列基本整齐;葛花总黄酮大剂量组各层细胞排列整齐,视网膜厚度基本正常,神经节细胞稍减少,神经纤维层未见空泡样变性,内、外核层细胞排列整齐。给予葛花总黄酮治疗组VEGF免疫阳性产物表达较模型组减弱。葛花总黄酮小、中、大剂量组VEGF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35.53±3.12、25.42±3.60、16.43±4.89)与糖尿病模型组(55.54±8.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葛花总黄酮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的病理形态,并可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防治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学军  陈瑞华等 《眼科》2002,11(2):103-105
目的:探讨川芎嗪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分别于第4周、12周测体重、血糖、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12周后处死大鼠取视网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4周、12周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血糖均低于未治疗组,SOD含量显著高于未治疗组,视网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对比有明显改善。结论:川芎嗪能够降低血糖,提高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SOD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减少MDA的产生,改善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病变,提示川芎嗪能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臭氧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 SOD、MDA 及 N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灌肠治疗的方法观察臭氧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视网膜中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及一氧化碳( NO)的作用从而探讨臭氧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取鼠龄为12~16周清洁级SD雄性大鼠40只,其中10只做为空白对照,余30只使用STZ诱导形成糖尿病大鼠模型,标准为2次空腹血糖≥11.1 mmol/l视为造模成功(24只成功);取10只为模型组,继续高脂高糖饮食1周后改为普食;而余14只同模型组饮食,但给浓度为50μg/kg的臭氧混合气体灌肠治疗,每周3次,共计1个月;随后在腹腔注射麻醉下取眼球,剥离视网膜,-80℃冷冻后用制作成均浆,分别按SOD、MDA及NO试剂盒说明进行相应的检测。结果30只造模大鼠中6只死亡;模型组与臭氧治疗组大鼠在体重及血糖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 P >0.05);SOD活力在模型组与臭氧组较空白组降低( F =6.804, P <0.05),以模型组低于空白组为著( P <0.05),臭氧组SOD活力较模型组稍有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相对于空白组MDA含量在模型组与臭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F=4.457, P =0.05),但臭氧治疗后MDA含量较模型组稍有下降,且模型组同空白组及臭氧组同模型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NO含量空白组高于其他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F =3.463, P >0.05),而臭氧组NO含量低于空白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臭氧灌肠对糖尿病大鼠体重及血糖无明显的影响;臭氧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从而起到减轻视网膜氧化应激的作用。但对于NO的影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海晶  葛红岩  冷非  杜玲玲  张毅  刘平 《眼科研究》2011,29(12):1061-1064
背景氧化应激能促使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铁螯合剂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目的探讨去铁酮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组。正常对照组8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腹腔内注射40mg/kg柠檬酸缓冲液,剩余32只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并腹腔内注射40mg/kg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糖尿病模型,50mg去铁酮组、100mg去铁酮组分别给予50mg/kg和100mg/kg的去铁酮溶液灌胃,每日1次,共持续8周;糖尿病对照组造模后不做干预。于实验第8周用考马斯亮蓝测定各组大鼠晶状体中水溶性蛋白(WSP)、脲溶性蛋白(USP)和碱溶性蛋白(ASP)的质量浓度,分别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晶状体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GSH)的质量分数。结果各组大鼠晶状体中的WSP、USP和ASP质量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73、0.18、0.09,P〉0.05)。50mg去铁酮组和100mg去铁酮组大鼠晶状体匀浆中MDA含量分别为(1.05±0.10)mmol/g、(1.05±0.22)mmol/g,均低于糖尿病对照组的(1.49±0.38)mmo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mg去铁酮组和100mg去铁酮组大鼠晶状体匀浆中SOD活性和GSH质量分数分别为(321.29±16.57)U/mg、(322.07±22.16)U/mg和(7.83±0.65)mg/g、(7.70±0.77)mg/g,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的(298.70±14.69)U/mg及(5.47±1.01)m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mg去铁酮组和100mg去铁酮组间上述各项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铁酮可以减轻晶状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晶状体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2Kβ1(TGF2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内障患者的血清样本,并以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bFGF,TCF2β1的含量。结果对照组19例血清样本bFGF含量为(31.25±7.62)ng/L,TGF2β1含量为(0.32±0.04)μg/L;单纯型DR组中17例bF-GF含量为(48.3±6.54)ng/L,TGF2βl含量为(0.41±0.05)μg/L;增生型DR组14例bFGF含量为(61.82±10.91)μg/L,TCF2β1含量为(0.77±0.06)μg/L。和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清中bFGF,TGF2β1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并且随着DR病情的进展而增高(P〈0.05);血清中TCF2β1与bFCF之间呈正相关(r=0.379,P〈0.01)。结论TGF2β1,bFGF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并与DR后期新生血管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郭敬  柯敏  文小凤 《眼科研究》2012,(9):791-794
背景视网膜Mǖiler细胞具有为视网膜组织提供营养、维持视网膜的正常结构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发现Mǖiler细胞的病变会导致视网膜血管发生相应的改变。探讨高糖对视网膜Mǖiler细胞的影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Mǖiler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出生后10d清洁级SD大鼠的视网膜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在含质量分数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体外原代培养Mǖiler细胞并传代,取第3代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细胞进行鉴定。将不同浓度(5.5、30.0、40.0mmol/L)的葡萄糖加入培养基中培养4d,MTT比色法测定各组波长570nm处Mǖller细胞的吸光度(A570)值,计算各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ǖller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培养的细胞贴壁生长,呈长梭形;95%以上细胞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反应阳性。MTT比色法检测显示,正常葡萄糖组及30.0mmo/L、40.0mmol/L葡萄糖处理组Mǖller细胞A570值分别为0.24±0.01、0.21±0.03和0.20±0.0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55,P〈0.05)。与正常葡萄糖组比较,30.0mmol/L、40.0mmol/L葡萄糖处理组A570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645、0.486,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正常葡萄糖组、30.0mmol/L和40.0mmol/L葡萄糖处理组Mǖller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40±0.25)%、(30.19±0.16)%和(36.23±0.19)%,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4.530,P〈0.05),与正常葡萄糖组比较,30.0mmol/L、40.0mmol/L葡萄糖组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0.754、0.484,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抑制视网膜Mǖller细胞的生长并增加其凋亡率,葡萄糖的上述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防治糖尿病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发展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学军  陈瑞华  黄焱  陈少强  张更 《眼科》2002,11(2):103-105
目的 :探讨川芎嗪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链尿佐菌素 (streptozocin ,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 ,分别于第 4周、12周测体重、血糖、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 12周后处死大鼠取视网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第 4周、12周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血糖均低于未治疗组。SOD含量显著高于未治疗组 ,视网膜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对比有明显改善。结论 :川芎嗪能够降低血糖、提高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SOD活性 ,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减少MDA的产生 ,改善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病变。提示川芎嗪能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糖基化终产物(AGE)诱导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及凋亡周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意义,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机制。方法周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AGE(0.47、1.88、7.5μmol/L)共同培养4d后,分别检测细胞凋亡、SOD活性,以及SOD对细胞凋亡及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比率的影响。结果AGE能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周细胞凋亡(r=0.878,P〈0.01)、降低细胞内SOD的活性(r=-0.878,P〈0.01),而应用SOD能明显抑制AGE作用下的周细胞凋亡及提高凋亡调节基因Bcl-2/Bax的比率.结论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增加是DRP中周细胞选择性丧失的主要原因,SOD活性的下降是AGE诱导周细胞发生凋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表明线粒体途径在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菩人丹(PRD)超微粉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有保护作用。目的探讨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醛糖还原酶(AR)活性、神经细胞凋亡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清洁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及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25rag/(kg·d)连续腹腔注射3d,每日1次,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血糖≥16.7mmol/L为造模成功。模型成功建立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1.8g/(kg·d)PRD灌胃,每日1次,连续3个月。给药结束后取大鼠眼球,分离视网膜组织并制备匀浆和切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的AR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AR活性和AI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0.115、165.540,P〈0.01),其中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AR活性和神经细胞A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RD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染色示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层和内核层。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bax、cyt—c、caspase-3、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值的表达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1.332、41.262、25.888、38.564、47.870,P〈0.01),其中糖尿病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RD治疗组,但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PRD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视网膜AR活性、神经细胞AI、bax、cyt—c及easpase-3蛋白表达PRD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bcl一2/bax值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D可通过抑制AR活性、上调凋亡抑制基因6cl-2的表达及下调凋亡促进基因bax、cyt—c和caspase-3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活化,减少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清结级雄性SD大鼠,其中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组和葛根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一正常对照组(10只鼠)。造模成功后,葛根素低剂量组与葛根素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葛根素250mg·kg-1·d-1和500mg·kg-1·d-1,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每日给予3mL灭菌生理盐水。均经食道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4周后测定各组鼠血清及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bility,T-AOC)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8-羟-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4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清与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下降,分别为(83.20±5.51)U·mL-1、(122.96±10.98)U·mg-1;MDA含量显著增高,分别为(29.58±0.41)μmol·L-1、(8.87±0.49)μmol·g-1;视网膜中T-AOC含量明显下降,为(1.72±0.31)U·mg-1(均为P<0.05)。gn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葛根素低剂量组血清SOD活性升高,为(97.80±1.75)U·mL-1(P<0.05),但其他指标变化不大(均为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葛根素高剂量组血清与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升高,分别为(114.17±4.02)U·mL-1、(146.48±8.04)U·mg-1;视网膜TAOC含量升高,为(2.12±0.37)U·mg-1;血清和视网膜MDA含量降低,分别为(20.73±1.51)μmol·L-1、(5.73±0.76)μmol·g-1(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8-OHdG、PARP阳性细胞极少,糖尿病模型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葛根素干预后表达明显减弱,葛根素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视网膜中总p38MAPK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糖尿病模型组视网膜p38MAPK的磷酸化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高剂量葛根素干预后p38MAPK的磷酸化程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存在视网膜的氧化应激损伤,葛根素可减轻该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罗影  左中夫  张俏  薛坤  刘畅  闵连秋 《眼科新进展》2020,(11):1033-1037
目的 探讨葛花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pueraria,TFP)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1)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TFP组及TFP+Brusatol组(Brusatol为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剂),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造模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浓度、体质量、视网膜谷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视网膜Nrf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结果 造模12周后, 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浓度高于对照组,且均大于16.7 mmol·L-1;TFP组及TFP+Brusatol组血糖浓度均低于糖尿病组(均为P<0.05);糖尿病组、TFP组及TFP+Brusatol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糖尿病组和TFP+Brusatol组大鼠视网膜谷氨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TFP组谷氨酸含量低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TFP+Brusatol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TFP组MDA含量低于糖尿病组,SOD活性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和TFP+Brusatol组大鼠视网膜GFAP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TFP组GFAP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糖尿病组(P<0.05)。将对照组Nrf2蛋白免疫荧光强度设定为100.00%,糖尿病组Nrf2蛋白免疫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TFP组Nrf2蛋白免疫荧光强度高于糖尿病组(P<0.05),而TFP+Brusatol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Nrf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和TFP+Brusatol组大鼠视网膜HO-1和GS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TFP组大鼠视网膜Nrf2、HO-1及GS蛋白表达均高于糖尿病组(均为P<0.05),而TFP+Brusatol组与对照组大鼠视网膜Nrf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FP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增强大鼠视网膜的抗氧化能力,进而保护糖尿病状态下受损的Müller细胞,其机制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VECs)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对FOXO4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高糖诱导HRVECs建立细胞损伤模型(高糖组),实验分组:高糖+达格列净低剂量组(1ng/L)、高糖+达格列净中剂量组(5ng/L)、高糖+达格列净高剂量组(10ng/L)、高糖+达格列净高剂量+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IRI 组和 NAS 组。采用高眼压法建立RIRI大鼠模型。NAS组按照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NAS低剂量组(5 mg·kg-1)、NAS中剂量组(10 mg·kg-1)和NAS高剂量组(20 mg·kg-1),造模前后30 min腹腔注射NAS。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活性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NAS中剂量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最整齐,视网膜内层厚度[(53.24±1.68)μm]显著薄于RIRI组[(60.54±2.52)μm]及NAS低剂量组[(56.78±1.78)μm](均为P<0.01),NAS中剂量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1113.65±74.40)个·mm-2]显著多于RIRI组[(719.89±83.67)个·mm-2]及NAS低剂量组[(882.09±55.62)个·mm-2](均为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视网膜中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RIRI组[(246.08±19.23) 个·mm-2]及NAS低、中、高剂量组[(196.95±19.83)个·mm-2、(142.77±18.25)个·mm-2、(133.10±15.19)个·mm-2]均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95.37±10.93)个·mm-2](均为P<0.01);NAS中剂量组视网膜中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RIRI组及NAS低剂量组(均为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TUNEL阳性细胞数RIRI组[(225.45±18.93)个·mm-2]及NAS低、中、高剂量组[(175.06±17.69)个·mm-2、(108.85±13.41)个·mm-2、(100.37±13.53)个·mm-2]均多于正常对照组[(81.98±11.29)个·mm-2](均为P<0.01);NAS中剂量组视网膜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RIRI组及NAS低剂量组(均为P<0.01)。结论 腹腔注射NAS治疗可减轻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中剂量NAS治疗方案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多糖经Nrf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12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IOP组(给予大鼠桦褐孔菌多糖300 mg·kg-1)10只和抑制剂组(给予大鼠桦褐孔菌多糖300 mg·kg-1+锌原卟啉20 mg·kg-1)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10 g·L-1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桦褐孔菌多糖采用灌胃法给药;抑制剂组在桦褐孔菌多糖灌胃前24 h将锌原卟啉经腹腔注射给大鼠。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并于12周后禁食不禁水12 h后进行实验。将分离到的新鲜视网膜,石蜡包埋,切片,用于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样品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并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HO-1阳性染色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HO-1、Nrf2和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IOP组、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糖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造模后,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OD、GSH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OP组视网膜组织中SOD、GSH含量高于糖尿病组及抑制剂组,MDA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及抑制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抑制剂组和IOP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分别为(2300±100)个·mm-2、(1400±100)个·mm-2 、(1505±95)个·mm-2、(2250±95)个·mm-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糖尿病组HO-1、Nrf2及COX-2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IOP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O-1、Nrf2蛋白表达高于糖尿病组,COX-2蛋白的表达低于糖尿病组(均为P<0.01);抑制剂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O-1、Nrf2蛋白表达低于IOP组,COX-2蛋白的表达高于I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桦褐孔菌多糖能够通过激活Nrf2通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早期小鼠视网膜爆震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小鼠常规饲养,模型组小鼠接受爆震冲击处理。去除建模过程中5只死亡小鼠,最终纳入对照组16只小鼠、6 h模型组19只小鼠、48 h模型组20只小鼠。分别于建模后6 h、48 h腹腔注射200 g·L-1戊巴比妥钠过量麻醉处死小鼠,解剖取材。对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进行HE染色,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并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rf2蛋白、HO-1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rf2蛋白、HO-1蛋白、SOD2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6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疏松,细胞排列紊乱,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及外核层出现核浓缩和空泡现象;RGC数减少(P<0.05),RNFL厚度增加(P<0.05);48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细胞排列更为杂乱疏松,RGC数明显减少(P<0.05),RNFL进一步增厚(P<0.05),并伴有新生血管生成。与对照组[(7.85±1.16)%]相比,6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rf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升高至(16.78±1.38)%;48 h模型组进一步升高至(20.01±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4.67±0.98)%、(4.15±1.11)%]相比,6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HO-1蛋白、SOD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升高至(7.95±1.27)%和(6.14±0.90)%;48 h模型组继续升高,分别为(12.34±1.48)%、(10.25±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6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rf2蛋白、HO-1蛋白、SOD2蛋白、iNOS蛋白、MDA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8 h模型组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rf2/HO-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参与早期视网膜爆震伤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上调SOD2蛋白、MDA5蛋白、iN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认为多种代谢通路参与其发病,其中包括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表明虾青素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及脂质过氧化,但目前鲜见虾青素对糖尿病性白内障防治作用研究的相关报道. 目的 观察虾青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代谢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8只SPF级6周龄雄性SD大鼠纳入研究,其中30只大鼠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质量分数1%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3d血糖值>16.7 mol/L者为造模成功,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正常对照组8只大鼠同法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大鼠分别给予50mg/(kg·d)和100 mg/(kg·d)虾青素以及橄榄油和饲料混合物连续喂养3个月,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以等容量橄榄油混合饲料喂养,正常对照组以正常饲料喂养.造模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行眼前节照相并对晶状体混浊的严重程度分为1~5级;收集大鼠双侧眼球制备晶状体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晶状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晶状体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阳性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晶状体内AGEs质量浓度、丙二醛(MDA)浓度、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谷胱甘肽(GSH)质量浓度.结果 造模后2、4、6、8、10和12周糖尿病模型组、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糖尿病模型组、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间大鼠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晶状体透明,为1级,糖尿病模型组晶状体混浊均为5级,不同剂量虾青素组大鼠晶状体混浊度多为3~4级.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大鼠晶状体匀浆内的AGEs质量浓度分别为(7.23±0.50) μg/ml和(7.01±0.37) μg/ml,MDA浓度分别为(1.43±0.22) mmol/L和(1.35±0.16)mmol/L,均低于糖尿病模型组的(7.61±0.45) μg/ml和(1.62±0.42)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大鼠晶状体中GSH质量浓度分别为(272.70±12.53) ng/L和(283.52±16.17) ng/L,SOD含量分别为(55.45±6.47)μmol/(min·L)和(56.73 ±5.12) μmol/(min·L),CAT含量分别为(2.91±0.41) μmol/(min· L)和(3.02±0.13) μmol/(min·L),均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的(241.52±15.13) ng/L、(51.67±5.45) μmol/(min·L)和(2.72±0.27)μmol/(min·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虾青素组大鼠晶状体中GSH质量浓度和SOD含量明显低于高剂量虾青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虾青素能够延缓1型糖尿病大鼠代谢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