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重视和加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善初  何耀 《人民军医》2002,45(4):217-219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和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联合国估算 ,2 0 0 0年全世界老龄人口达到 6亿 ,到 2 0 2 0年将达到 10亿 (占总人口的 12 9% )。值得注意的是 ,全世界老龄人口的增加速度 (年均递增 2 5 % )快于总人口增长的速度(年均递增 1 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的平均值 ,1982~ 1997年 ,年均递增3 9% ,而同期总人口年均递增值与世界平均值持平。以中华老年医学会规定的标准 ,6 0岁以上为老年 ,则我国目前老龄人口已经超过 1 2 4亿 ,占总人口的 10 %。 1999年 10月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完成成年型向…  相似文献   

2.
<正>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0亿,比2000年增长逾3倍[1]。老龄人口的增多使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给社会经济和医疗等方面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对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越来越为人们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增加,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2.5%增加到25%左右[1,2],即每四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社会养老问题将会十分严重。衰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出现骨骼肌质量减少症(sarcopenia),导致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下降或生活不能自理,从而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国外近20年的研究表明[3-7],虽然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都能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但力量训练却是增加老年人肌肉质量及力量的主要手段;老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委透露,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3亿,约占总人口的10.97%。关爱老年人,让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前不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老龄工作的意见》,将老龄工作的重点向基层延伸。《意见》要求:加大对城乡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和医疗救助力度,切实保障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完善为老服务设施,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重组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兴建一批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跨入人口老龄化社会。1999年,我国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到2010年大于60岁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2.6%,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将达到3.36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20%;到2040年将达到4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老龄化程度将达到最高峰[1]。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老龄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服务保障与需求难以平衡,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和未来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重视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5岁的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已基本达到老龄型人口国家标准。我国老龄人口的主要问题是:预期寿命长,但生命质量不高。据调查,老龄阶段的健康寿命平均只占1/3,按WHO“健康老龄化”的要求差距甚远。主要原因是老年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发病率近20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许多患者因心肌梗死、心衰、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糖尿病并发症等造成生命质量下降甚至死亡。扭转这一局面的根本途径是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全民一级预防,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二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的特殊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特征.20世纪末欧洲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人口达总人口14%[1].2005年我国≥60岁人口达总人口11.03%,≥65岁人口占总人口7.69%[2],2008年≥60岁人口达总人口12.0%,≥65岁人口占总人口8.3%[3].  相似文献   

8.
书名:《老年护理学(第2版)》主编:杨莘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649249我国自20世纪末以来,老年人口占比就一直持续增长。2000年至2019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从1.26亿增长到了2.5亿,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从10.2%上升到17.9%。联合国《201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32.8%。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4+2+1"家庭不断增多、人口寿命延长,从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社会老龄化呈现加速之势。已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从家庭中走出来,有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有的老年人冬天南飞、夏天北漂;  相似文献   

10.
浅析老年病特点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举世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快,≥60岁人口增长率达37.4%;绝对数字大,2000年预计为1.34亿,据此推算,2005年至少为1.6亿,居世界首位。老年期疾病的治疗已成为医疗的重大问题。据调查,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尚未引起部分医师的高度重视,作者结合老年病特点及当前老年病用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老年病人合理用药应把握的“一个关键”、“四个环节”和“四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群体不断加大,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健康教育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摒除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尽量减少老龄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冲击,使国家、个人受益。我科于2000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重视对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社会,护理人员如何做好老龄病人的护理,现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逐年增加。老年骨质疏松骨折中,髋部骨折约占50%以上。全世界髋部骨折患者1990年约有126万,到2025年将会增加1倍,而到2050年全将会达到450万。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推测1980--2020年老年人口将成倍增长,相应的老年骨折发生率每10年增加30%,髋部骨折人数也呈4倍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病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联芳  李小林 《武警医学》2000,11(3):161-164
高血压病亦称原发性高血压 ,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患者中 90 %以上属原发性 ,其余为继发性高血压。近年来由于人口老化的进程加速 ,至 2 0 0 0年我国 60岁以上老人将占人口的 1 0 % ,进入标准型老年结构 ,绝对数将达到 1 3亿。我国慢性病现患率 2 5% ,高血压、脑卒中、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等造成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70 %。高血压引起的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的第 1位死因 ,估计每年有 1 0 0万人死于脑卒中 ,残疾人数是死亡人数的 2~ 3倍[1] 。国内对 95万人调查证明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ISH)是心血管独立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属常见病和多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60岁以上发病率更高。据报道,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我国老年肺结核患者从1990年的178万增至2002年535万。老年结核与青年结核发病的不同点为:老年结核病多为原发感染播散的潜在病灶重新活动,发病病情重,进展快,给临床治疗及护理带来很大困难。根据老年肺结核病特点,加强老年肺结核病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颅脑创伤患者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对其救治难度较大,这一问题已对现代创伤救治构成了挑战。因此,应进一步研究老龄人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变化。加强对老龄颅脑创伤患者及时科学地诊断、治疗和评估。特别要强调对患者伤后并发症的防治和身体基础疾病的有效干预,以期进一步提升老龄颅脑创伤救治成功率和生命指数。  相似文献   

17.
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群体不断加大,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健康教育旨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摒除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尽量减少老龄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冲击,使国家、个人受益。我科于2000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重视对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36例,男110例,女26例,年龄60~89岁,平均每人患5种重要器质疾患,各种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关节技术自问世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关节材料的发展和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人工髋关节置换20年成功率已经达到了84%~86%,30年成功率为73%~([1-3]).国内近十几年人工关节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我国人口的老年化以及因关节疾病导致关节丧失功能的大量患者,国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大大增加。但随着我国老龄人口化发展,老年人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针对老年人身心特点,积极有效地开展老年期心理咨询工作,增强老年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控制和减少老年疾病发生,成为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年期的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大脑及全身的功能衰退,加上社会角色及生活环境变化,心理上容易产生许多消极反应。比如,面临退休,对生活规律和习惯的突然改变,往往很难适应。  相似文献   

20.
何晓英  张莹  王雪梅  何莎 《西南军医》2009,11(3):546-547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得老年病房中危重患者逐年增多,给护理质量提高带来一定的压力,使护理学科不断面临新的难点问题。高龄危重患者住院时间长,护理问题多,护理难度大,病情变化多,疾病转归差,随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护理过程中总结出高龄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了高龄危重患者的死亡,缩短了病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