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丁薇 《光明中医》2009,24(6):1189-1190
瘙痒病是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的皮肤病,可分为全身性瘙痒病及局限性瘙痒病.其发病因素复杂,包括内因、外因或两者兼有.现就有关皮肤瘙痒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血清裂解液治疗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清裂解液治疗皮肤缺损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18~54岁,中位数37.5岁。缺损部位:手部皮肤缺损5例,缺损面积1.5 cm×1.5 cm至4 cm×3 cm;脚部皮肤缺损8例,缺损面积2.5 cm×1.0 cm至6 cm×4.5 cm;上肢皮肤缺损7例,缺损面积3.5 cm×2.5 cm至8 cm×7.5 cm;下肢皮肤缺损12例,缺损面积6.5 cm×4.5 cm至10 cm×9.5 cm。新鲜性损伤24例,陈旧性损伤8例。所有患者均做细菌培养,其中1种细菌生长者6例,2种细菌生长者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大肠杆菌3例,绿脓杆菌2例,变形杆菌2例。术后随访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8~2个月,中位数1.3个月。伤口均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5例在喷洒富含血小板血清裂解液10 d左右时伤口处长出新的皮肤,13例在喷洒富含血小板血清裂解液20 d左右时伤口处长出新的皮肤,4例在喷洒富含血小板血清裂解液30 d左右时伤口处长出新的皮肤。结论: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清裂解液治疗皮肤缺损,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掌叶大黄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通过对甘肃省道地产区不同产地的80份掌叶大黄种苗单株鲜重、根长、根粗、侧根数、种苗病斑程度等质量指标检测,并以各项数据的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为划分种苗质量等级的参考依据。结果:以单株鲜重、根长、根粗为主要分级指标将掌叶大黄种苗分为4个等级,即特大种苗单株重 30. 0 g,根粗2. 3 cm,根长 30. 0 cm,侧根多,芽完整,无病斑、伤口;一级种苗单株重≥25. 0 g,根粗≥2. 1 cm,根长≥25. 0 cm,无基部直径 3 mm的侧根,芽完整,无病斑、伤口;二级种苗单株重≥20. 0 g,根粗≥1. 8 cm,根长≥20. 0 cm,无基部直径 4 mm的侧根,芽完整,无病斑、伤口;三级种苗单株重≥15. 0 g,根粗≥1. 5 cm,根长≥15. 0 cm,有少数侧根,芽基本完整,无病斑、伤口。结论:收集的80份掌叶大黄种苗样品中,一、二级种苗占68. 8%,不同等级掌叶大黄种苗经大田移栽成药后鲜产量一级特大苗二级三级种苗,植株抽薹率特大苗一级二级三级种苗。因此在规范化生产中不建议采用特大种苗,应以一、二级种苗为宜。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治疗皮肤瘙痒症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瘙痒症是一种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肤损害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分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属于中医学"风痒""痒风""风瘙痒""血风疮"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瘙痒症(pruritus)是指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可分为全身性和限局性两种,发作时常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老年人因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干燥,加之过度热水烫洗,易泛发全身瘙痒,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无相应病名,但大体可归属于"痒风"或"风瘙痒",是临床常见而又棘手的疾病.笔者在1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药辨证治疗老年性皮肤病71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6.
1资料宋某,男性,19岁。1998年12月9日因全身皮肤红斑、脱皮、瘙痒15d入院。患者15d前因双下肢皮肤不适在某乡医院用药后(具体不详),全身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瘙痒难忍,逐日加重而求治于我院皮肤科。入院检查:全身皮肤密布红斑,水疱结痂,脱皮,皮肤增厚粗糙,尤以四肢末端皮  相似文献   

7.
<正> 资料与方法 421例会阴侧切采用全层直褥式缝合法,切开长度一般2cm~4cm,阴道与皮肤切口长度一致。缝合前用75%酒精消毒伤口边缘皮肤,用大三角针穿7号丝线(小切口用4号),从伤口顶端0.5cm皮肤边缘进针至同侧阴道粘膜出针,从对侧阴道粘膜进针至对侧顶端0.5cm皮肤边缘出针,再褥式缝合皮肤后打结(如图),以此方法间断缝合直至处女膜对齐,一般缝合2~5针,术毕两侧皮肤自然对齐。注意事项:1.每缝一针均检查组织结构是否对齐。2.不留死腔,缝线适当结紧。3.针距适宜,0.8cm~1cm最合适,因组织太厚不要穿透直肠壁,术毕常规直肠内诊。产后用1:5000高猛酸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岚 《河北中医》2008,30(1):62-63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临床以皮肤瘙痒为主,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改变等各种继发性皮肤变化.  相似文献   

9.
瘙痒,一般都认为是由皮肤疾患引起的.但有些瘙痒,特别是明显的、持续性的或复发性瘙痒,无任何先兆或伴有皮疹的瘙痒,则往往是多种疾病的信号。 消化系统疾病:痔核、肛瘘、肠道寄生虫痛等,常可引起肛门皮肤瘙痒。肝胆疾病,不论是阻塞性黄疸或肝内性、溶血性黄疸,以及无黄疸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本组55例患者,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4~74岁,平均33岁;农民36例,学生6例,幼儿2例,其它11例;肱骨骨折8例,桡骨骨折1例,肱骨并尺、桡骨骨折6例,股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8例,股骨并胫、腓骨骨折24例;伤口创面:0.7cml例,1~3cm26例,4~6cm9例,7~10cm15例,15cm4例;骨折断外露长度:0.1~0.5cm31例,0.5~1.1cm24例。55例患者伤口平均拆线时间12d,伤口甲级愈合.x线摄片证实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术岳无移位倾向;  相似文献   

11.
徐奇伟 《新中医》2020,52(13):206-207
正俞承烈主任中医师是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宁波市名中医,笔者跟随学习多年,现整理其辨治皮肤瘙痒症医案2则,以飨同道。皮肤瘙痒症是一种无明显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的皮肤病,中医学称为风瘙痒,亦称痒风。《外科证治全书·痒风》载:"遍身瘙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其特点是: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性损害。引起瘙痒的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用中药珍珠末治疗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用生理盐水或 3%过氧化氢清洁消毒伤口 ,周围皮肤用 75 %酒精消毒 ,用神灯照射伤口 2 0min ,把珍珠末均匀涂在创面上 ,厚度约 0 .2cm ,最后用无菌纱布盖好胶布包扎固定。结果 :本组 2 6例伤口全部愈合并脱痂。结论 :珍珠末治疗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疗效较好 ,疗程短 ,经济方便 ,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3.
夏叶  赵英强 《吉林中医药》2011,31(5):441-442
瘙痒症是指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的皮肤病。老年人因皮肤腺体功能减退,皮肤萎缩干燥,易泛发全身瘙痒;或洗浴过多,水温过高,导致表皮角质层中所含水分减少,痒阈降低而发病,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无相应病名,可归属于"痒风"或"风瘙痒",是临床棘手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人工荨麻疹 ,又称皮肤划痕症。因其自觉瘙痒 ,缠绵难愈 ,而使患者非常苦恼。笔者自 2 0 0 2年 3月— 2 0 0 4年 3月 ,应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人工荨麻疹 35例 ,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予加味玉屏风散 ,药用 :黄芪 2 0g ,白术、防风、荆芥各15g ,当归 2 0 g ,蝉蜕、红花各 15g ,甘草 10 g。上方随症加减 ,每日 1剂 ,水煎 2次 ,分早晚服。 15天为 1疗程 ,可连用 4个疗程。结果 ,显效 :无瘙痒感 ,搔之风团不明显 2 1例 ;有效 :瘙痒感减轻 ,搔之风团明显减少 ,或显效后复发 9例 ;无效 :瘙痒感略减轻或无变化 ,搔抓后风团无明显改善 5例。如治王某 …  相似文献   

15.
1.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短者29天,最长者386天,平均为82天。26例中蚊虫叮咬后糜烂破溃者16例,外伤感染6例,手术刀口愈合不良3例,强的松龙封闭后局部感染正例。伤口最小者能容下一粒黄豆,最大者为5cm×5cm×5cm。除3例手术刀口未培养出细菌外,余23例伤面细菌培养均为耐青霉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伤口特点:感染伤口周围皮肤呈暗红色,局部组织肿胀明显,伤面不断渗液,无脓;手术刀口周围皮肤颜色正常,仅切开处皮肤边缘肿胀,无脓。1.3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16.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临床上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慢性皮肤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瘙痒的发生与季节、感染、食物或药物过敏、胃肠道积热、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以及多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全身性瘙痒主要表现为痒,呈阵发性,每次可持续数小时,尤以夜间为重,难以遏止,常因极度瘙痒而连续强烈瘙抓,致皮肤抓破,造成血痂、渗液、色素沉着、皮肤增厚等。  相似文献   

17.
皮肤瘙痒     
<正> 患者男,26岁,1984年8月3日初诊。全身瘙痒3月余。曾用中西药效果不显,今周身皮肤散见皮疹奇痒,以夜间或更衣时皮肤寒栗而瘙痒难忍,皮肤干燥无汗,搔之皮肤现红色丘疹点,愈抓愈痒,心烦难眠难言,食欲二便正常。脉浮而细数,舌质淡红,苔薄黄。皮肤划痕试验(+),白细胞1O.6×10~9/L。嗜中性60%,淋巴36%,嗜碱性4%,嗜伊红细胞0.6×10~9/L。证属湿热郁阻肌腠,风邪伤卫,荣卫失和。治宜清热利湿,解肌散风驱邪佐以和血。仿《伤寒论》之旨,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麻黄9g,连翘15g,赤小豆15g,桑白皮15g,大胡麻12g,苦参15g,紫草15g,白蒺藜12g,赤芍工2g。日1剂,水煎温服,温复令周身微汗,连服3剂,皮疹消失,瘙痒瞬解。按余临证治疗皮肤瘙痒症,凡病机属  相似文献   

18.
肛门瘙痒案     
患者,女,23岁,于2012年6月1日就诊.病史: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门瘙痒难忍,阵发性加重,夜间尤甚,搔抓后肛周皮肤有灼痛感,无发热、便血、肛门疼痛等不适.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肛门瘙痒症,经西药外涂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上述症状有所缓解,但精神紧张、过食燥辣后肛门瘙痒即复发,遂至我院就诊.查体:肛缘皮肤呈局限性浸润肥厚,呈灰白色,可见皮损.饮食、睡眠及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腻略黄,脉浮数.诊断:肛门瘙痒(风热夹湿证).  相似文献   

19.
许××,女,60岁.1994年5月15日诊.患者十年前小腿部发痒,皮肤略增厚,但无皮疹,近三年继之又发展为全身瘙痒,时轻时重,痒感明显,时而影响睡眠,曾用息斯敏等西药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查体;小腿部皮肤增厚,皮肤有条状的表皮剥脱和血瘀,色素沉着,舌质淡,薄白苔,脉弱.治法:养血祛风除湿,取阳明、太阳经穴为主,配以头针.取穴:以曲池、血海、风市为主穴,以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为配穴,配头针顶颞后斜线1/5上2/5中均双侧.每天针刺1次,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5分钟行针1次,头部不行针.针刺1次后,患者即感瘙痒减轻许  相似文献   

20.
本品由大豆、胡麻、绿豆或抗微生物草药组成。将大豆、胡麻和绿豆用乙醇溶液(体积分数15%以下)或水提取,在低于一个大气压和110℃以下的条件下对粗提物进行蒸馏,得到蒸馏部位。将该部位涂于患处,治疗皮肤损伤或皮肤病,促进细胞再生和头发生长。还可用于烧伤、晒伤、放射损伤、急性或慢性创伤、瘀斑、皮炎、斑疹、丘疹、结节、囊泡、大疱、脓疱、疹块、空斑、囊肿、鳞癣、结痂、皮裂、溃疡、痤疮、干皮病、脱皮、瘙痒、过敏性皮炎、皮疹、坏疽、慢性郁积溃疡、皮肤磨损、特应性皮炎、伤口缝合、糖尿病伤口和毛囊缺损。本品无酒精,制备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