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之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FD与胃肠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以及精神、应激、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由于胃肠动力学理论研究和检测方法的发展,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成为研讨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疏肝健脾法,自拟调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生 《北京中医》2000,19(4):21-2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之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FD与胃肠动力障碍,胃酸分泌异常以及精神、应激、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由于胃肠动力学理论研究和检测方法的发展,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成为研讨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疏肝健脾法,自拟调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组除外器质性疾病且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烧心、反酸、嗳气、早饱、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西医对于FD的治疗以解除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以个体化对症治疗为原则,包括抑酸剂、促胃肠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HP感染的根治、抗抑郁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等.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症,目前西药治疗无特效药,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疗效,且优于胃肠动力药.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表明,针灸具有调节胃肠动力、胃肠激素以及保护胃肠屏障完整性等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检索近5年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中有关针灸治疗FD的相关文献,整理并探索其规律,发现其中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一组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FD,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原因及机制的深入研究,提出FD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引起肠道的敏感性升高,肠腑动力下降而致消化不良.提出从肝论治,调达肝气,健脾助运治疗该病,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占消化不良患者的30%- 50%[’〕,占消化专科门诊的30肠一叨%[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年攀升。2仪阵年8月至2005年8月,观察了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动力障碍性FD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8.
内脏高敏性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中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的患者占消化科门诊患者总数的20%~40%。最初人们认为FD是胃肠道动力异常所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因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FD及各个亚型与精神因素的关系 ,以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以确诊的10 0例FD患者为病例组 ,设器质性消化不良及健康对照组各 10 0例。由专业医务人员按照抑郁状态问卷逐项询问并及时记录 ,评定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状态。结果 FD患者抑郁状态明显 ,其次是器质性消化不良患者和健康者。以动力障碍样FD抑郁情绪最多见 ,其余依次为类溃疡样、反流样、非特异型。结论 FD患者抑郁状态明显 ,各亚型间以动力障碍样FD最明显。在不能测定患者胃肠动力的情况下 ,可参考临床亚型及精神状态 ,选择适当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几种致病机制,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异常和精神、心理因素等。提出几种常用的治疗FD病症的方法:根除Hp、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动力、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能显著改善FD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患病率高达20%-40%,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障碍以及胃肠激素异常、内脏感觉过敏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西医对FD的治疗尚无特异的手段,多使用促胃动力药[1]对症处理,目的在于缓解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针灸治疗FD近年来报道较多,且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就该病的发病机理及针灸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其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FD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但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仅部分患者症状改善;部分FD患者与精神状态或心理因素有关,伴有较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笔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黛力新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组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早饱、腹胀、恶心、嗳气、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该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FD,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翟宏丽  唐方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1):865-866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症候群,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目前认为胃肠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发病机制。动力障碍型FD是FD的主要临床类型。目前关于动力障碍型FD临床疗效的报道,多缺乏临床客观指标的评价。笔者应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动力障碍型FD40例,同时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客观体表胃电图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等胃肠道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等)引起的胃肠道动力障碍疾病,也可是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以上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厌食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致患者体质量下降、影响生活质量.FD病因复杂,部分患者存在胃动力障碍并与精神因素有关.2003-2004年笔者用多虑平、仕乐生治疗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阿勒泰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并观察根除H.py-lori在FD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5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的FD患者560例,将其中380例H.py-lori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给予对症治疗(如胃动力药物、抑酸剂等),根除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根除H.pylori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换用甲硝唑),观察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H.pylori根除率。结果阿勒泰地区FD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为67.86%,H.pylori阳性FD患者根除H.pylori后症状显著改善,H.pylori根除率达89.52%。结论对H.pylori阳性FD患者进行根除H.pylori治疗,能显著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持续性和反复发作性的特点。关于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胃肠动力障碍是FD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Cajal间质细胞(ICC)是胃肠道起搏细胞,也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对胃肠动力的发生和调控起重要作用,深入了解ICC与FD之间的关系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F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源自胃、十二指肠区域的症状,且无任何可以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临床上消化不良可单独或组合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腹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早饱等症状。F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FD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胃肠道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变化、内脏感觉过敏、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与西医分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揭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中医证型与西医分型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于2001年至2006年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门诊、病房就诊的病人10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两所医院消化病患者的性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症状、舌脉。结果FD的肝气郁结证多见于溃疡型消化不良,脾胃气虚证多见于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湿热滞胃证多见于非特异性消化不良(P=0.001)。结论从中医理论揭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与西医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