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的免疫作用。方法:选择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对照组采用GM-CSF和IL-4继续培养,观察组加入AFP(甲胎蛋白)阳性的肝癌细胞株Bel-7402。分析两组细胞表型并观察CD80、CD86以及HLA-DR等表达,释放IFN-γ的激活T细胞数以及特异性抗肝癌CTLs的百分率。结果:观察组诱导的DCs成熟表型中CD80、CD86和HLADR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CTLs结合表位肽A和表位肽B的阳性细胞数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中平均每105个T淋巴细胞可检测到的分泌IFN-γ的斑点数为(11.25±2.33)个,则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甲胎蛋白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抗肝癌免疫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T细胞活化或耐受的过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摄取的外源性抗原多通过MHC-II类途径呈递给CD4^ T细胞,也能通过MHC-I类途径呈递内化的外源性抗原。DC能打破机体对多种抗原的免疫耐受,也在机体对某些抗原免疫耐受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DC的作用还与DC的亚群、DC的成熟程度有关。在DC对T细胞功能调控的过程中,T细胞对DC的作用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剑勇 《广西医学》2004,26(11):1578-1583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是已知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并被认为是体内唯一能活化静息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 ,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和T细胞依赖的体液免疫反应 ,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肝细胞性肝癌 (Hepatocellularcar 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相似文献   

4.
机体的免疫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并通过APC膜表面所表达的共刺激分子向T、B淋巴细胞提供第二信号进而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呈递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或免疫耐受的诱导.  相似文献   

5.
阚褚明  陆浩 《医学综述》2007,13(2):98-100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具有激活T细胞和诱导免疫反应的特殊功能。大量研究显示,DC在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肿瘤监视等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DC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就DC的生物学特征、抗肝癌免疫治疗研究现状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 (DC)对原发性肝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体外增殖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联合应用GM -CSF和IL - 4对原发性肝癌病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 ,加入自体癌细胞匀浆粗提物进行刺激 ,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后 ,与自体TIL在含有低浓度IL - 2的完全培养基中混合培养 ,计数TIL增殖数量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 -γ和TNF -α的含量 ,LDH法测定TIL对自体肝癌细胞、K5 6 2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与单纯在含有低浓度IL - 2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的TIL进行比较。结果 TIL在含低浓度IL - 2的完全培养基中与负载肿瘤抗原的DC混合培养 ,较单纯在含低浓度IL - 2完全培养基中培养增殖效果明显 (P <0 .0 1) ;分泌IFN -γ和TNF -α的量明显提高 (P <0 .0 1) ;对自体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显著性增强 (P <0 .0 1) ;两组TIL对自体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明显高于对K5 6 2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P <0 .0 5 ) ,对K5 6 2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负载肿瘤抗原的DC与TIL混合培养 ,可增强TIL的抗肿瘤活性 ,且具有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不易早期诊断,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转移,且对放化疗均不敏感,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生物免疫治疗作为继传统肿瘤治疗的第4种模式,联合传统治疗对预防肝癌患者术后肿瘤的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能激活静息期的T细胞,在肿瘤生物免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DC介导的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研究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分型进展与抗白念珠菌特异性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C)因其特有的捕捉、吞噬、提呈抗原的能力在其被发现的初期就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近年来随着DC培养、分离技术的突破,对DC的认识也日益深入。目前认为DC亚群的多样性及其功能的可塑性是其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多样化作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指呈典型树突状或伪足状突起、膜表面高表达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次级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s)增殖活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pAPC).DC在免疫应答的首要环节一抗原提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抗感染、器官移植、AIDs、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90年代初期,DC体外培养获得成功,使DC的研究得以飞速发展,成为免疫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现在人们不仅认识到DC和许多细胞一样具有异质性,更重要的是日益认识到DC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就髓系DC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周凌  林勇 《医学综述》1999,5(2):71-72
<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由Steinman和Cohn于1973年在小鼠脾脏获得,此后由于体外扩增技术的建立与成熟,DC的性质与功能不断被揭示,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的体外扩增培养方法及诱导特异性抗卵巢癌细胞免疫效应.方法①从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后,获得单核细胞(Mo).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剂(GM-CSF)、IL-4、集落刺激因子(SC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Ⅲ配体(Flt-3L)诱导分化扩增,共培养7d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分析;②诱导单核细胞分化的第3天加入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冻融抗原,共培养4d后获得负载肿瘤抗原的成熟DC;将致敏的DC与从脐血中分离的同种同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6d,获得效应细胞;MTT法检测效应细胞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人肝癌细胞株Hu-7的细胞毒作用;结果①脐血来源的Mo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7d后分化生成成熟的DC,高表达特异性抗原CD83、CD86、CD80、CD1a;②DC可负载并提呈肿瘤抗原,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产生,不同浓度的CTL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均有特异性杀伤、抑制作用(P<0.05).结论脐血中DC的前体细胞(即单核细胞)可在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并可诱导出特异性杀伤卵巢癌细胞的免疫效应,是一种临床应用前景良好的、方便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探讨其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并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胸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a等,对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同时加入大鼠原发性肝癌细胞株CBRH-7919细胞匀粗提物进行刺激,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后,活化同基因大鼠的 脾脏细胞,制备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采用MTT法检测效应细胞对CBRH-7919的杀伤效果,同时与效应细胞对K562的杀伤率进行比较。结果: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的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CBRH-7919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类具有树枝状突起,分布广泛且能表达MHC-Ⅱ类或MHC-Ⅰ分子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具有较强的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的能力,在启动机体免疫反应并决定机体免疫应答方向中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体内绝大多数DC处于非成熟状态,其细胞表面B7家族分子(CD80/86)不存在,通过巨胞饮、受体介导的内吞及吞噬三种方式可以摄取外来抗原,从而获得促进其成熟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树突状细胞(DC)为介导的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肝癌细胞制备肿瘤细胞性抗原冲击致敏体外培养的DC,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抗原致敏DC;刺激同基因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观察负载肿瘤抗原的DC;体内外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肿瘤能力。结果经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能诱导较强的自体T细胞增殖,且诱导特异性CTL,该CTL对自体肝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杀伤率明显高于DC和未经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及T淋巴细胞的杀伤率,而对非同种肿瘤细胞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经BEL7402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DC;经皮下免疫小鼠可诱导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可抵抗野生型BEL7402细胞的再攻击,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瘤体出现延迟,生长减慢。结论DC具有强大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产生特异性CTL的能力,在体内外均能激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DC)因其成熟时有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DC是目前已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PC),与其他APC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而其他APC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6.
Semaphorins是一大类具有保守Seam结构域的信号蛋白,除了在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外,在肿瘤生长、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免疫反应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在免疫应答的首要环节抗原提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目前公认的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文章主要阐述了Semaphorins与DCs的结构、分型、功能等,以及他们之间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观察其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GM-CSF及IL-4诱导DC产生,用TNF-A和PGE2促进其成熟,并用肺癌细胞系GLC-82可溶性抗原致敏.将成熟DC与自体LAK细胞混合培养(DC-LAK),用MTT法检测DC-LAK细胞及LA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系的杀伤作用.结果经GM-CSF、IL-4、TNF-A、PGE2作用后,细胞表达CD1a阳性率为71.0%,CD83 50.0%,CD14阳性率低于10.0%,高表达HLA-Ⅰ、HLA-Ⅱ和CD45,为典型的DC表型特征.DC-LAK和LAK细胞对4种肿瘤细胞(GLC-82,A549,moser和MCF-7)的杀伤率,前者为84.7%、66.9%、49.3%和56.0%,后者为43.5%、31.3%,45.0%和32.4%.结论成功的诱导出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增强LAK细胞杀伤活性的DC.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肝癌组织中浸润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和表面分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术后组织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即用型两步法SupervisionTM)检测肝癌组织中DC标志蛋白S-100的表达;从肝癌组织中分离浸润性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面分子表达,并用RT-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IL-10、TGF-β1和VEGF-AmRNA.结果:肝癌组织中DC的数量少,高分化肝癌组织中DC浸润数量[(27.22±15.38)个/HPF]高于低分化肝癌[(11.92±8.56)个/HPF](P<0.01);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表面分子如CDla、HLA-DR、CD80、CD86和CD54等MHC-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存在低表达或不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mRNA水平上,IL-10、TGF-β1和VEGF-A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浸润DC的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与肝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诱导抗前列腺癌的免疫作用.[方法]自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CD34 干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hGM-CSF,rhTNF-α及rhIL-4)培养;以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TAA)激活DC;DC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素性T细胞(CTL);检测CTL对LNCap细胞、HepG2细胞、LOVO细胞及HOS-860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DC能够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CTL,该CTL对LNCap细胞有强大的杀伤力(杀伤率为89%±10%,),对HepG2细胞,LOVO细胞及HOS-8603细胞则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杀伤率分别为10%±3%,8%±6%,6%±4%).[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DC体外能够诱导高效而特异抗前列腺癌免疫.提示DC可能在治疗前列腺癌及预防前列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反应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树突状细胞为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免疫应答、免疫耐受诱导等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角膜移植术后免疫反应中树突状细胞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