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肌血流灌注与室壁运动在评价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心肌血流灌注与室壁运动 (WM )对预测冠状动脉疾病 (CAD)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间歇二次谐波脉冲反转显像技术 ,对 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AD患者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采用 16节段划分法 ,进行目测半定量心肌造影计分 (MCS) :回声均匀性增强 ,显影时间≤ 90s为1分 ;回声低淡不均匀 ,显影延时 (>90s)为 0 .5分 ;充盈缺损为 0分。室壁运动计分 (WMS) :运动正常、减弱、无运动及矛盾运动分别为 1、2、3、4分。结果 MCE、WM和两者联合应用预测CAD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MCE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WM (均 P <0 .0 5)。联合应用MCE和WM的敏感性显著高于WM(P <0 .0 0 1) ,准确性也高于WM (P <0 .0 5) ,与MCE相比敏感性和准确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3种方法具有类似的特异性 (均P >0 .0 5)。MCS与WMS的等级相关r =-0 .58,P <0 .0 0 1。两者的符合率为 78%。结论 MCE、WM和两者联合应用预测CAD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MCE和MCE +WM预测CAD比WM更敏感和准确。局部心肌血流灌注与室壁运动有较好的符合率 ,且两者的异常程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MCE WM相匹配的室壁节段比不匹配的节段更能反映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2.
相干对比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活性标准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以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 (PET)为标准 ,探讨相干对比成像 (CCI)技术评价心肌活性的可行性 ,并确定相干对比成像(CCI)技术判定心肌活性的标准。方法  31例前壁 AMI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梗死相关动脉 (IRA)重建后 3个月利用 CCI技术行实时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 ,评价心肌灌注和运动 ;同时进行 PET检查。结果 在 4 6 4个节段中 ,PET检出 195个存活心肌节段和 2 6 9个非存活心肌节段。以 PET为金标准 ,确定 CCI判断心肌活性标准为 :若室壁运动评分 (MCES)≤ 2 ,心肌声学造影 (VWMS)≤ 2 ,可判定为存活心肌 ;若 MCES=3,VWMS≥ 3,可判定为非存活心肌 ;存活心肌与非存活心肌的标化 A· β值的分界值 (cutoff value)为 0 .2 3;CCI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性分别为 80 %、 95 .5 %和 89% ;K系数检验表明 ,CCI检测结果与 PET检查结果的吻合度较强 (K=0 .770 ,P=0 .0 0 0 1)。结论  CCI技术是一种价廉、可靠易行的评价心肌活性的新的无创方法 ,其评估心肌活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状况对左心功能和结构改变的长期影响。方法:43例AMI患者急诊PCI术后1周内行实时心肌声学造影(MCE),根据造影剂充盈强度分为灌注正常(14例)、灌注稀疏(18例)、灌注缺损(11例)组。随访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比较组间及组内不同时段LVEF、LVIDD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时,灌注缺损组LVEF明显低于另两组(P<0.05),LVIDD3组间无明显差异;而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灌注缺损组LVIDD明显大于另外两组(P<0.05)。与术后1周比较,灌注缺损组LVEF术后12个月时明显下降(P<0.05),LVIDD术后6个月、12个月时明显增大(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较差时,其左心收缩功能减弱、左室内径变大;早期行MCE检测有利于对其长期左心收缩功能改变及左室重构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Levovist静脉心肌声学造影的方法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经血管再通术后的心肌微循环,探讨无再流与左心室收缩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对27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1周心肌声学造影结果与其后1个月室壁运动随访进行比较。结果 室壁运动改善的节段在灌注正常、灌注减弱及无灌注组所占比例分别为69%、49%和3%,x^2=29.1,P<0.05。结论 再血管化后,心肌灌注的程度与室壁运动的恢复存在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灌注良好的节段室壁运动恢复较快且比例高,无再流的节段几乎不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技术探讨梗死前心绞痛(PA)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微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有无PA将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的37例患者分为两组,无PA组19例,有PA组18例。患者入院当天行心脏超声检查记录室壁运动和左室容积(EDV和ESV)。住院期间行MCE评价心肌危险区域中无再流范围。AMI后3个月再次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左室重构。结果MCE显示无PA组心肌危险区域节段中无再流范围高于有PA组(P<0.05);EDV和ESV初诊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然而无PA组在3个月随访时超声结果显示左室容积较初诊时增加(P<0.0001),PA组左室容积较初诊时并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可以减少无再流,保护心肌微循环,有利于再血管化后左室功能的恢复,并防止左室重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频密度阶差(VDS)评价心肌微灌注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11只犬应用聚苯乙烯微泡(直径100μm)栓塞冠状动脉,6只栓塞前降支(LAD),5只栓塞回旋支(LCX)。栓塞前后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栓塞后12h行心肌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MCE)检查;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前后的VDS及MCE积分(MCES)。结果11只犬栓塞前的VDS为(24.4±4.9),栓塞后的VDS为(15.2±3.8),栓塞后的VDS低于栓塞前(P<0.05)。LAD及LCX之间同期VD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栓塞后的MCES为(7.6±2.4),与VDS呈负相关(γ=-0.78,P<0.05)。结论VDS作为一个新的定量指标,与MCES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上评价心肌微灌注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黄进  王瑛洁 《现代康复》1999,3(12):1466-146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再通对立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把82例AMI静脉溶栓的病人分为再通组48例,未通组34例,在AMI发病后(6±51)月,用心脏彩超对不同部位室壁运动、室壁厚壁、左室射血分数(1.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等观察,结果:前壁心肌挺塞两组间室壁运动幅度、梗塞区的室壁厚度有显性差异(P<0.01),而下壁心肌梗塞二组间无显性差异(P>0.05),左室形态与功能差异显(P<0.01)。结论:AMI早期再可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心肌灌注分级(MBG)的方法判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AMI-PCI)后的微循环灌注情况,并评价其对局部、整体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首发前壁AMI患者124例,于12 h内行直接PCI,按MBG方法将患者分为心肌灌注不良组(MBG 0~1级,A组)和心肌灌注良好组(MBG 2~3级,B组).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测定心室容积、压力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收缩同步性参数;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心室造影和核素心室造影检查测定上述参数,并记录主要恶性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A组LVESVI、LVEDVI、WMS和LVEDP均较B组分别增高27.02%、12.02%、27.65% 和 33.61% (P均<0.05),而LVEF、PER和PFR均较B组降低14.72%、15.79%、21.08%(P均<0.05).AMI-PCI后6个月,A组LrEF2~8分别较B组降低19.43%、32.98%、34.55%、35.89%、28.78%、27.49%和21.77%(P均<0.05).相位分析显示,A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PS、FWHM和PSD亦均高于B组.在6个月随访期内,A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微循环损伤状态可导致左室局部、整体收缩和同步性的降低,减弱心室射血的力学效应,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AMI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血流的MCE与MRI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 (MCE)和MRI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残余心肌血流的诊断作用。方法  7只犬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AMI动物模型 ,行活体MCE及离体灌注MRI检查 ,伊文思蓝和TTC染色分别确定缺血和梗塞区 ,放射微球99Tcm MAA测定心肌血流量 (MBF)。通过免疫组化和体视学方法测量和计算心肌微血管体积分数和微血管平均宽度。结果 正常心肌、缺血心肌和梗塞心肌声学造影强度分别为 5 3 .2 3± 6.14、2 3 .67± 6.14和 4.3 2± 4.11。MCE的A·β值与放射微球所测MBF高度一致和相关 ,缺血和梗塞区触发间隔 声强度曲线与灌注MRI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一致。缺血和梗塞区心肌微血管的宽度和体积分数较正常心肌显著减少。结论 MCE和造影剂灌注MRI可反映AMI后心肌微血管损伤程度及残余血流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不同时机支架植入后微循环灌注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STEMI患者111例,随机分为即刻支架组(IS)与延迟支架组(DS)。所有患者分别于支架植入术后1周及1个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MCE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射血分数(EF)、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室壁灌注评分指数(PSI)、心肌血容量(A)、血流速度(β)和血流量(A×β)。结果支架植入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支架植入后1个月,DS组与IS组相比LVEDV、LVESV及WMSI减低,A、β及A×β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1周组内比较LVEDV、LVESV、WMSI及PSI减低,A、β及A×β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植入支架有利于急性STEMI患者微循环灌注及左室收缩功能改善,MCE可用于支架植入术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