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旋复代赭汤合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食道裂孔疝患者贺某某,男,50岁,萍乡饭店干部。于1983年5月31日住院治疗,病历号14558。胃脘痛反复发作三年,剧则呕吐直至胃内容物呕尽为止,伴汗出肢冷,喜温喜按,两胁胀闷。每因劳累诱发和加重。形体肥胖,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曾在市人民医院钡餐检查,提示“食道裂孔疝”。  相似文献   

2.
王安璐  徐浩 《北京中医药》2017,36(8):694-695
《黄帝内经》中提出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张仲景《伤寒论》则提出了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法。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取效的关键,益气温阳、活血祛痰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则。采用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方法,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酌定温药、寒药的剂量与比例,患者可以长期耐受,尤其对一些现代难治病如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3.
经云:"留者攻之"损者益之。"这一治则,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所以若遇正虚邪实的病证,就必须采用攻补兼施的治法,与此同时还必须谨守病机、掌握标本之缓急、正邪之盛衰,从而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以老年便秘病为例,老年人的便秘病多为气血两亏。气虚则大便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甚者损及下焦精血,以致本元受损。阴亏,则肠道失润而便行干槁;阳亏,则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两者都能使大便排出困难,甚至秘结不通,形成本虚标实的病证。所以用药时,就必须从老年人特点出发,这一点很重要。今抛砖引玉,介绍…  相似文献   

4.
陈建设  孙自学  门波 《新中医》2010,(9):142-143
<正>河南中医学院门成福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已60余年,2002年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门老专擅中医妇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倡攻补寒热同用法,治疗妇科疾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师从门老,聆听教诲,获益良多。兹将门老攻补寒热同用法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经验简介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钱伯文运用攻补兼施治疗肿瘤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伯文教授以擅治肿瘤著称。他对于肿瘤的治疗,主张从调整整体着手,充分发挥正气的抗癌作用。善用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而攻不伤正,补不碍邪。钱老常说: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是治疗肿瘤取得成效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6.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46-447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为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内因责之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而人体正气的强弱由先天之本(肾)及后天之本(脾)所决定,故张金荣认为肿瘤的根本病机在于脾肾亏虚;其外因责之于外邪入侵,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气滞血瘀。张老师以"保先天(肾)固后天(脾),软坚散结,理气化瘀"为治疗大法,重视调补先后二天,扶正祛邪;同时强调依据患者症状及病情的变化,攻补兼施,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取得满意疗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特点可归纳为辨病论治、对症用药、注重引经、日常调护四方面。  相似文献   

7.
寒热并用治法始见于《伤寒杂病论》,采用温热药与寒凉药配合,相反相成,针对寒热错杂等复杂病机进行阴阳调节。临床运用乌梅丸、小青龙汤、木防己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大黄附子汤等寒热并用的经方,分别辨治脾系病、肺系病、心系病、风湿病以及急重病等,疗效显著,显示中医药配伍的精妙。附验案5则。  相似文献   

8.
何谓“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气,乃正气也。可见脏腑有所伤,阴阳有所损、气血有所亏,藩篱有所破者,皆可谓之虚。而阴阳气血,实人身之根本。唯阴阳平秘,气血充盈,始能藩篱严密,外御病邪;脏腑坚强,精  相似文献   

9.
攻补兼施是体现祖国医学特点的治法之一,黎老善于灵活运用此法,在治疗小儿哮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科建立哮喘专科门  相似文献   

10.
舞蹈病病人黄敏今天来第三次复诊,坐在那里十分安祥,不自主运动全部消失。应病人要求,再给原方一料。嘱减量服用以巩固疗效。小张想:这样顽固的慢性病,三个月就基本治愈,并且所用丸剂,一天只吃9克,药量不大,而效果却很显著,这种用药法,应该怎样理解掌握?于是就问钟老。钟老笑着回答:“这是由病情决定的。这个病人的辨证结果是风痰入络。风痰入络有多种具体表现。表现为痰核,漫肿、微红、疼痛的,相当于现代医学所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组方之法主要涉及到,寒热并用,扶正祛邪,和解少阳;寒热错杂,泄热温阳,治痞安蛔;上热下寒,清上温下,止利止呕;热伤气阴,滋阴清热,护胃存津;真寒假热,回阳佐寒,以防格拒。基于该组方之法,总结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痰瘀痹阻,并进行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前不久一位56岁的赵姓患者,因患胸膜炎而出现大量胸腔积液,抽液一次后因不愿意再次抽液而求治于笔者。笔者辨证施治,以攻补兼施为主要治则开具方剂,患者连服中药12剂后积液基本消除。对此,患者十分感激,盛赞中医疗效之神奇。所谓"积液(水)",是指多余的液体非正常积存于脏腑组织的某些体腔内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攻补兼施治疗小儿哮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进  罗光亮 《中医杂志》1995,36(11):666-668
本课题运用攻补兼施法,拟哮喘远效方治疗小儿哮喘10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及自身对照比较,有显著意义。本文从临床角度上论述了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提出痰饮伏肺、肾气亏虚是小儿哮喘反复发作之本,认为虚实并存是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一个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如何理解和掌握正邪攻补理论方法 ,是关乎治疗成败的大问题。对此将笔者心得略述如下。1 正邪之论不可偏执  主张邪气致病论者 ,最甚者当推金代张从正。他认为人之所患诸病 ,均非固有 ,皆系外来 ,俱属邪气 ,所以皆应攻治。显见 ,他认识已走到了极端。  至于主张正气不足致病论者 ,认为世人之病 ,十有九虚。如金代李东垣专主脾胃虚 ,元代朱震亨专主阴虚 ,至明代 ,薛立斋、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辈 ,认为阳虚之病十常八九 ,阴虚之病百无一二。事实上 ,虽然正气虚弱可以导致很多疾病 ,但是绝不可对所有病证概括无余 ,诸多外感疾病是不可…  相似文献   

16.
1尿血李某,女,37岁,1995年9月4日初诊。主诉小便带血1月余,排尿次数和尿量正常,曾在某医院做膀胱镜检提示:左输尿管出血.建议行左肾切除术,患者拒绝手术疗法。遂来我院求治.以“尿血”收治入院。入院症见;小便带血,肉眼可见,伴头昏、乏力、纳呆,形体消瘦,舌红苔薄白,脉细弱.1995年9月5日尿常规检查提示:尿红细胞(++++),余项正常。辨证为气虚不能摄血,拟益气升阳佐以止血为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黄芪25g,甘草、党参、当归炭、白术各10g,升麻8g,大蓟、小蓟各12g,藕节20g。服药10剂后肉眼血尿消失。9月14…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乃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所创,是《脾胃论》名方之一,为治饮食劳倦所伤而设。有调补脾胃,益气助阳之功,温中而不伤阴,甘补而不呆滞之妙。既治劳倦内伤,又治阳虚外感,凡脾虚下陷中气不足为主证者皆治。历代医家重视。兹不揣浅陋探讨如下。1 理论根据补中益气汤出自东垣《脾胃论》,从调整脾胃着手,促进机体康复。《素问·评热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既是脏腑功能表现,又是脏腑活动产物。气与人体病理变化关系密切。东垣认为内伤病以气虚为先导,而气虚则由脾胃损伤。他说:“真气又名元气,乃…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方出元·李杲《脾胃论》。原方药物组成为:黄芪5分~1钱,炙甘草5分,人参3分,当归2分,陈皮3分,升麻3分,柴胡3分,白术3分。李杲号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是补土派的创始者。他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的著名方剂之一。多年来,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因饮食劳倦,忧思过度,损伤脾胃所致之疾患,确能收到一定的疗效。现举临床病案四则介绍如下: 一、阳痿李××,男,38岁。去年冬天,参加整修河道,经常浸泡水里挖沙石,一个多月后,渐觉体倦,足软无力,饮食不香,阳痿不举,初不在意,后渐阳痿加重,神疲、嗜卧。西昌××医院诊为“性功能低  相似文献   

20.
寒热错杂是中医临床诊疗中极为常见的证候类型,指寒证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的病证,多由外感六淫之邪、内伤情志、饮食劳逸、失治误治及体质因素所致。笔者宗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之旨,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十六种常见的寒热并用的临床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