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总结了11例局部进展期头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行甲状腺上动脉逆行插管、皮下埋植化疗泵局部灌注化疗的护理经验.术前配合医生充分告知,术后护理重点在于化疗泵的维护,以及口腔黏膜反应、疼痛、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全面、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华蟾素胶囊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在TACE的基础上联合服用华蟾素胶囊,B组仅行肝动脉TACE.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及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FIB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治疗前后FIB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治疗后FIB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A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细胞角蛋白19片段、CEA、NSE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A组此三项指标治疗后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77.5% (26/34)明显高于B组67.6%(23/34),A组疼痛、疲倦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TACE能够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利于提升患者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  相似文献   

3.
蔺武  李力军 《临床荟萃》2009,24(10):869-87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缓释化疗粒子植入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不宜手术、放疗化疗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58例(89个病灶)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同时植入缓释化疗粒子。本组肿瘤直径2.3~6.7cm(中位数3.3cm),36例为单发灶,余22例为2个以上病灶;术后采用CT增强扫描为主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方法综合评价疗效。结果1个月后CT增强扫描显示87个病灶完全失去活性,近期有效率达97.7%。局部复发1例,肝内其他部位再发1例,而行第2次治疗。全部病例经3~18个月随访,目前存活52例,射频治疗后肿瘤缩小者行手术治疗2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因脑和(或)肺广泛转移死亡4例。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缓释化疗粒子植入术可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微创局部治疗方法,其并发症少,缓解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抵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3例经过至少二线化疗失败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介入放射方法植入肝动脉药盒,术后第2天开始经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对其治疗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的肝内疾病控制率为69.6%,其中部分缓解10例(43.5%),稳定6例(26.1%);4例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转化率为17.4%。中位肝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0±1.8)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0±1.8)月。结论经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可作为化疗抵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补救治疗,并可能使部分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从而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多处肝转移后分次行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结果。方法 2002年5月至2011年11月,共有21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253次肝切除手术。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计划行分次肝切除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水平、甲胎蛋白(AFP)水平、化疗病史、肿瘤原发部位、分期、肝转移病灶数量、大小、分布、手术切除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计划行分次肝切除手术,16例(76.2%)患者完成了第二次肝切除手术。5例没有完成第二次肝切除手术患者中3例患者因为疾病进展而放弃第二次手术,1例患者临床状况较差,1例患者首次手术后死亡。完成分次手术患者比没有进行第二次手术的患者病灶明显更少[(4.6±3.4)个vs.(7.5±2.9)个,P<0.05]。两组患者病灶大小、发现结直肠癌时同时发现肝转移情况或者CEA水平没有明显不同。第一次和第二次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不同(38.1%vs.31.3%)。平均存活时间是19个月。完成分次手术患者3年生存率为62.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分次肝切除手术致残率和致死率可以接受,对于一次手术无法完成根治切除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效果及CT影像学在评估其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TACE治疗的105例CRLM患者,所有患者均于TACE前后接受CT灌注(CTPI)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记录患者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转移灶进行影像学评估,分析CTPI在CRLM患者TACE治疗评估中的价值.[结果]105例患者见富血供病灶41例,乏血供64例,富血供病灶肝脏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量(HAP)均高于乏血供病灶(P<0.05);目标病灶HBF、HBV、MTT低于正常肝实质(P<0.05),其HAP高于肝实质(P<0.05),目标病灶、正常肝实质表面通透性(P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1个月后,目标病灶HBF、HBV、HAP较TACE前降低,MTT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1个月,目标病灶CT上平均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4个月,目标病灶直径明显降低,与TACE前、TACE治疗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 治疗后1个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76%,明显低于TACE 4个月的39.05%(P<0.05).[结论]TACE可明显降低肿瘤血供,减缓血液通过肿瘤血管速度,而CTPI可准确反映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TACE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变化特点,可作为预测CRLM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在鼻咽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35例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中32例可评价病例均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按肿瘤位置及供血情况相应分配化疗药物用量.肝转移瘤经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及生存期情况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转移瘤经化疗栓塞后总的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5例 部分缓解10例)为46.9%(15/32).单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同时行灌注化疗并联合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全部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2.66个月,其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3.8%、15.6%及6.3%.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以作为治疗鼻咽癌肝转移瘤的一种姑息手段.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98-299
分析用灌注化疗介入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收治的80例结肠癌肝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选择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0%,观察组为8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99年2月开始应用序惯性射频加门静脉置管化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182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将57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者分为2组。1组26例,行肝动脉结扎加化疗栓塞。2组31例,在肝动脉结扎加化疗栓塞的同时经门静脉置入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简称化疗泵),术后行门静脉灌注化疗。全部病例均随访1a以上。2组的肿瘤部分缓解率显著高于1组(P<0.025);2组的1a生存率也高于1组,接近显著水平(x2=3.37,x20.05(1)=3.84)。提示肝动脉结扎加化疗栓塞和门静脉灌注化疗是治疗不能切除肝癌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治疗评价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状况、家庭/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疗效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西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39例,其中一线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19例(联合组),单用mFOLFOX6方案化疗20例(化疗组),具体方案为:西妥昔单抗首次400mg/m2,静脉滴注120rnin,后续每周250mg/m2,静脉滴注60min,每周给药1次或500mg/m2,首次静脉滴注120min,之后每次滴注60min,每2周给药1次;mFOLFOX6方案:奥沙利铂85mg/m2,第1天,LV400mg/m2,第1天,5-FU400mg/m2,静推,第1天,2400mg/m2,持续静注46h,2周为一周期;化疗组仅接受上述mFOLFOX6方案化疗。结果全组3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联合组获得CR2例(10.5%),PR11例(57.9%),SD4例(21.1%),PD2例(10.5%),RR为68.4%,DCR为89.5%。化疗组获得CR为0例,PR6例(30.0%),SD8例(40.0%),PD6例(30.0%),RR为30.0%,DCR为70.0%。两组缓解率R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中位PFS分别为10.4个月、6.3个月,联合组优于化疗组;获得R0肝转移灶切除者两组分别为36.8%VS.10.0%(P=0.047),手术者PFS分别为12.6个月、15.6个月,均优于未获得手术机会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神经毒性及血液学毒性,均可耐受。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一线治疗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较好的临床缓解率及更高的肝切除率,获得R0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可以获得更高的疾病无进展时间,两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脏慢性病毒感染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影响,分析感染者和无感染者病例总体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868例结直肠病例,根据外周血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肝转移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及比较两组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结果两组病例肝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总体生存率感染组优于无感染组,肝转移伴病毒感染组中位生存期26个月,无感染组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脏慢性病毒感染可降低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有肝脏慢性病毒感染者病例总体预后优于无感染组,肝转移患者伴肝脏慢性病毒感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CRLM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者105例,直肠癌者87例。结果 192例患者共接受RFA治疗302例次,肝转移灶共437个。首次RFA治疗后1个月肿瘤总体灭活率93.59%(409/437)。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1.21%(49/437),平均复发时间为RFA治疗后(9.34±7.25)个月(2~34个月)。治疗后肝内新生转移灶发生率48.96%(94/192)。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0%、40.8%、1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3)、最大径(P=0.001)、肝内分布(P=0.001)及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情况(P=0.00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1)及最大径(P=0.001)为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RFA治疗后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31%(10/302),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CRLM治疗方法,肿瘤最大径≤3 cm及单发肝转移灶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FOLFOX4与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FOLFOX4组28例,XELOX组28例,2组均化疗4个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6例患者中有2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放弃,均为FOLFOX4组,余54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FOLFOX4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11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RR)46.2%。XELOX组:CR 2例,PR 10例,SD 11例,PD 5例,RR 42.9%,两组近期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比较,手足综合征以XELOX组显著(P<0.05),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FOLFOX4组较高(P<0.05),余不良反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FOLFOX4与XELOX方案相比在近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XELOX组不良反应较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不同直径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TACE、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以及二者联合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共122例,根据转移灶最大径分为≤3 cm组(A组)57例,>3,≤5 cm组(B组...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contrast-enhanced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n the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success immediately after CT-guided radiofrequency (RF) ablation. Methods  26 patients with 38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CRM) were treated by CT-guided RF ablation. Pre-contrast and portal phase CT features before and immediately after abl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Influence of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safety margin, congruency between tumor and coagul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riteria (shape, margin distinction, margin configuration, and margin continuity) were investigated. Finding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regard to local tumor progression. Results  Mean observation period for follow-up scans was 6.4 months (range: 3–40 months).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safety margin, and congruenc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obability of local tumor progression. Coagulations whose margin was categorized as “discontinuou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local recurrence (p = 0.038).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ocal recurrence could be detected regarding coagulation shape, margin distinction, and configuration. Concl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immediately after RF ablation allows fo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oagulation and provides a valid baseline status for follow-up imaging. However, in CRM, morphological image criteria an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have limited predictive value for immediate detection of persistent tumor.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存在较高的肝内复发率。肝内复发影响了患者的远期生存,再次手术甚至多次手术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却不一定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可以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对于部分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术前行化疗、栓塞、射频、单克隆抗体等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肿物的可切除性,术后联合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