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兵  薛时阳 《淮海医药》2004,22(3):204-205
目的 探讨 2 6例胃肠钡餐造影十二指肠球部情况 ,以冀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认识改变。方法 搜集 2 6例胃肠钡餐造影有十二指肠球部改变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8例球部龛影改变、1 2例球部畸形改变、5例未显影、1例球部充盈缺损改变。结论 胃肠钡餐造影是发现和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重要方法 ,对大多数病例可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X线钡餐、胃镜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院近3年同时作过钡餐和胃镜检查 ,资料完整的179例上消化道疾患 (不包括单纯性胃炎 ) ,作一分析比较。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在两周内先后进行过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者 ,男性121例 ,女性58例 ,年龄17~75岁。1 2方法 :钡餐检查在KB500mAX线电视系统上进行 ,多数为普通单对比方法 :胃镜为欧林巴斯XQ40型。对肿瘤、息肉、溃疡性病变多经活检、手术病理或CT证实 ,其它病变通过结合病史和治疗随访诊断。2结果胃镜诊断154例 ,占86 % ,钡餐诊断135例 ,占75 4 %。各病种数 ,钡餐…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十二指肠胆道瘘的认识。方法:分析本科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中遇到的4例十二指肠胆道瘘的造影表现特点,结合文献复习,在缺乏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参考及无手术病理诊断的条件下,综合考虑,提出可能诊断。结果:深入分析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表现,综合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论:十二指肠胆道瘘是一种少见病,临床上易误诊、漏诊,X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临床作出正确诊断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4.
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病变诊断的最主要方法。笔者搜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179例经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疾患病例,回顾性分析比较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的优势和不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收集我院近3年同时作过钡餐和胃镜检查,资料完整的179例上消化道疾患(不包括单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元 《江西医药》2008,43(4):352-35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超声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用彩超诊断进行观察。结果彩超诊断与胃镜检查符合率为91.7%。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超声声像有一定的特异性,与胃镜的符合率较高,可作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造影及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对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DF)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上消化道造影及ERCP检查证实的胆总管十二指肠瘘19例,分析瘘口部位、大小及形态。结果:7例上消化道造影显示CDF,瘘口位于十二指肠球后部5例,球部2例;ERCP检查11例均显示CDF,Ⅰ型4例,Ⅱ型7例。结论:上消化道造影简单易行,可提供CDF直接依据,但阳性率较低,ERCP对CDF诊断有优势,可直接显示瘘口的形态,两者结合,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7.
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在胃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消化道造影患者126例,采用PHIL-IPS-EssentaRC数字胃肠机进行检查,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654-2)20mg肌内注射,造影剂选择硫酸钡Ⅱ型干混悬剂。同时行胃镜活检,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癌诊断率低于胃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胃癌诊断符合率为68.42%,其中胃窦癌诊断符合率略高于胃底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胃镜检查相比,钡餐造影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但其仍不失为一种简便、较准确、痛苦少、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查方式,在胃癌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健 《福建医药杂志》2004,26(4):119-119
针刺可使胃肠蠕动紧张者得以缓解,缓慢者得以增强,并可解除幽门痉挛。我们对46例胃肠道疾病患者采用针刺足三里的方法配合胃肠钡餐造影观察胃部机能变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超声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经胃镜检查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用B超诊断进行观察。结果B超诊断与胃镜检查符合率83.5%,其中B超检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直接声像Ⅰ型改变与胃镜符合率96.5%(55/57),均为活动期溃疡;直接征象Ⅱ型改变与胃镜符合率70.0%(28/40),其中活动期溃疡19例,陈旧性溃疡9例。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超声声像有一定的特异性,与胃镜的符合率较高,可作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超声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胃肠超声诊断后有胃镜或临床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的137例不同程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与胃镜诊断一致,符合率达98.3%;年老体弱不能行胃镜检查,经钡餐或诊断性治疗后对比证实,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1.7%;经超声诊断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例,与术后诊断完全相符,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MiroCam胶囊内镜与传统电子胃镜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56例同一天进行MiroCam胶囊内镜及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电子胃镜诊断为金标准,观察MiroCam胶囊内镜对十二指肠球部糜烂、溃疡及小结节的检出情况。结果856例患者中,MiroCam胶囊内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糜烂45例、检出率为5.26%,传统电子胃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糜烂31例、检出率为3.62%。Kappa=0.670,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较高。MiroCam胶囊内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例、检出率为1.64%,传统电子胃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检出率为1.52%。Kappa=0.511,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中等。MiroCam胶囊内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小结节15例、检出率为1.75%,传统电子胃镜检出十二指肠球部小结节18例、检出率为2.10%。Kappa=0.351,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较差。结论MiroCam胶囊内镜与传统电子胃镜对十二指肠球部糜烂的检测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田银锐  江勇 《云南医药》1999,20(3):208-209
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因其临床表现特殊及内窥镜的运用,长期以来对尿道病变的造影检查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点有益的工作。材料与方法本组进行尿道造影检查29例,男性26例,女性3例,年龄6~66岁。方法采用:1排泄性(顺行性)尿道造影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胃肠充盈造影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疑似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96例。所有患者分别接受胃肠充盈造影检查、消化道钡餐检查并最终采取病理学检验,将病理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不同检查方法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效能以及不同疾病类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96例疑似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经过金标准检查确诊90例(93.8%),其中慢性胃炎4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5例、胃息肉12例、胃癌7例。经过胃肠充盈造影检查,检出胃壁局部增厚43例、胃十二指肠疑似溃疡24例、胃息肉13例、胃癌6例,共检出86例(89.6%)。通过消化道钡餐检查,检出慢性胃炎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息肉10例、胃癌2例,共检出77例(80.2%)。胃肠充盈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高于消化道钡餐检查(P <0.05)。胃肠充盈造影检查的灵敏度(95.56%)、准确性(93.75%)高于消化道钡餐检查(P <0.05);检验特异度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对于疑似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可采取胃肠充盈造影检查,相比消化道钡餐检查,可以更准...  相似文献   

14.
严洋  陈迎  邹一砖 《江西医药》2006,41(3):175-176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率。方法对718例患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718例患者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32例(4.46%)。结论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部隐匿性穿孔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 1,男 ,2 3岁 ,因腹痛不适 5a ,加重 3d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前壁见长约 1cm唇形裂口 ,可见肠袢 ,充气明显 ,局部无活动出血和溃疡 ,检查术中及术后病人在腹痛加剧情况 ,行胸腹联合透视 ,未见膈下游离气体 ,经禁食等一系列内科治疗 ,好转出院。例 2 ,女 ,53岁 ,因反复上腹胀痛 7a ,再发 2周就诊。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腔内有鲜血向幽门管外渗出 ,胃镜插入球部前壁发现一大小约 3cm×3cm圆形穿孔 ,尤以注气时明显。退镜后送外科手术 ,证实穿孔。讨论 本文两例均为十二指肠穿孔 ,临床症状不典型 ,无穿孔典型体征。虽然…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做过多例胃肠钡餐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等约占40%,还有60%均诊断为“未见器质性改变”。而这60%患者中有70%的患者肠道症状突出又无其它邻近器官的病变,他们对“未见器质性改变”的结论感到十分困惑,笔者有限的知识亦不能给他们做出解释,后来经胡品津教授“还胃肠一个平衡的动力”文启示,结合临床与实践,采用“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对120例患者进行诊治结合。得出了胃肠钡餐造影诊断的质疑;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应用胃肠超声造影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84例某院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将8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胃镜检查患者为对照组,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患者为研究组,以病理诊断为准,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胃十二指肠良性病变检查结果与胃十...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钡餐造影(GI)作为临床消化道首选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以往的检查中,主要注重于消化道管壁及管腔的器质性病变,忽略了消化道功能性改变。笔者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患者有明显的上消化道临床症状,却找不到消化道管壁及管腔的原因,为胃肠道功能性改变引起。为此,本文对453例此类病例进行综合分析。1临床资料1.1对象本院2004—2011年行胃肠钡餐造影检查5582例,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未发现有感染性、代谢性或全身性疾病,有明显上消化道临床症状,并在3~10个月内行第二次胃肠钡餐造影检查或胃镜检查,病历资料完整者共453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在影像学上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故对其在螺旋CT和钡餐造影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方法 将42例术间病理确定为胃底贲门癌,并术前都接受了螺旋CT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CT报告作为CT组,钡餐检查结果作为钡餐组,两者综合作为CT+钡餐组。将三组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CT的检出率为92.86%,钡餐的检出率73.81%,CT+钡餐检出率100.00%。结论 CT+钡餐能大大提高对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工作中 ,笔者做过多例胃肠钡餐造影检查 ,明确诊断为“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等约占 4 0 % ,还有 6 0 %均诊断为“未见器质性改变”。而这 6 0 %患者中有 70 %的患者肠道症状突出又无其它邻近器官的病变。他们对“未见器质性改变”的结论感到十分困惑 ,笔者有限的知识亦不能给他们做出解释。后来经胡品津教授“还胃肠一个平衡的动力”文启示 ,结合临床与实践 ,采用“胃肠钡餐造影”检查 ,对 1 2 0例患者进行诊治结合 ,得出了胃肠钡餐造影诊断的质疑 :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