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阿司匹林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小板聚集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氯吡格雷组患者血小板聚集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有效治疗老年冠心病,氯吡格雷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PT变化均不明显,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G均明显升高,APTT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抗血小板聚集,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岩  冯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61+63-61,6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50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并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治疗期间每周心绞痛发展次数以及心绞痛发作时间,并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每周心绞痛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种不良反应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60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胃黏膜出血率16.0%高于观察组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优于阿司匹林,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术后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术后均进行预防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在随访时间内发生心肌梗死、桥血管狭窄及堵塞、出血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心肌梗死、桥血管狭窄及堵塞、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泌尿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预防冠心病术后血小板聚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地改善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不良预后等情况,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双联合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性冠心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两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氟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治疗法治疗老年性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50mg氯吡格雷和75mg阿司匹林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用药剂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氯吡格雷治疗。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说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在我社区的冠心病有心绞痛症状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均为14d,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且联合服用患者的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6):23-26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阿司匹林组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治疗,联合组接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治疗,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PT、APTT及INR呈升高趋势,FIB及PAR呈下降趋势(P<0.05),入组时及治疗7d时比较,两组间PT、APTT、INR、FIB及PAR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4d及治疗28d时,联合组PT、APTT及INR高于阿司匹林组,FIB及PAR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在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凝血及血小板聚集率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凝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SV、CO显著高于对照组(t=2.475、2.397、3.052,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IB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FIB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胃黏膜出血4例(4.0%),而观察组发生5例(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通过更加有效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凝血功能达到快速、高效抗栓作用,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且短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使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使用Barthel(BI)指数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指数和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显著减轻脑梗死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硝酸甘油平均日耗量少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8%高于对照组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应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研究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结果研究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0.83%、93.75%均高于对照组的37.50%、76.39%(P <0.05);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CRP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氯吡格雷用于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36%(38/44),明显高于对照组65.91%(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PCI术后双联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冠心病患者分组为双联组72例和阿司匹林组70例,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片75mg/d,双联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50mg/d,随访记录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凝血三项等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服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患者凝血三项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组MACE发生率为4.17%(3/72),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22.9%(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50mg/d和阿司匹林75mg/d是6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用药的安全剂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组(治疗组),持续治疗21 d,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少,未见严重出血事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疗效是否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组(氯吡格+阿司匹林组)33例,B组(阿司匹林组)31例,分别给予标准治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标准治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90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组的90d时LVEF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A)上变化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两组治疗后均出现升高,变化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聚集率(PAR)A组降低比B组更显著,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再闭塞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开通率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0.
罗伶俐 《河北医药》2016,(12):1803-1805
目的 探讨对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100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A组(30例)、对照B组(30例),对照A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B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的66.67%、73.33%,观察组治疗1周、4周后的血小板凝聚率显著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T变化、FIB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略高于对照A组、对照组B组的13.33%、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并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