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枝代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存在颈内动脉(ICA)狭窄或闭塞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分为ICA重度狭窄组、ICA闭塞组,分析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Willis环初级及次级代偿情况。结果 45例患者中,狭窄组17例,闭塞组28例,侧枝代偿发生率为80.0%(36/45),其中初级Willis环合并次级代偿发生率为60.0%(27/45),Willis环前交通开放率为24.4%(11/45),后交通开放率为26.7%(12/45),次级代偿眼动脉代偿发生率40.0%(18/45),软脑膜支代偿发生率为40.0%(18/45)。结论 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枝代偿方式以初级Willis环合并次级代偿为主,眼动脉开放在ICA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较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血管侧支循环代偿类型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影像分析,判定责任血管,分析侧支代偿是否存在及其代偿类型,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意义。结果所有患者病变累及血管共47支,其中锁骨下动脉14支(29.8%),颈内动脉13支(27.7%),大脑中动脉7支(14.9%),颈总动脉2支(4.3%),颈外动脉1支(2.1%),大脑前动脉2支(4.3%),大脑后动脉1支(2.1%),基底动脉4支(8.5%),椎动脉3支(6.4%)。经W illis环开放代偿14例,软脑膜动脉吻合代偿14例,颈内-颈外动脉代偿4例,颈外-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肌间支吻合代偿1例,颅底异常血管网2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11例,未见明确侧支代偿1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时,颅内可形成多种类型的侧支循环,部分病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侧支代偿共同向缺血区供血;临床症状与侧支循环建立速度、类型、完善程度密切相关;侧支循环的存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及预后意义深远,存在双面性,应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变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讨论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脑血管形态学改变在探讨脑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预测临床表现及选择治疗方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0月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并明确诊断为脑血管病变的病例140例,观察各种脑血管病变的造影表现,探讨病变血管的形态学特点与脑血管病变的发生、临床过程、治疗方式等的关系.结果:前交通动脉瘤组中,A1优势征26例(占68.42%),随机选取293例非前交通动脉瘤脑血管造影病例作为对照组.A1优势征1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脑动静脉畸形组中单支引流静脉的出血率比3支或以上引流静脉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数量供血动脉组中出血率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组中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代偿在单、双侧病变中出现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1优势征是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高危因素.脑动静脉畸形单支引流静脉的出血率明显高于多支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的数目则不是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相关因素.单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经过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的侧支血流代偿,而双侧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主要是通过后交通动脉的侧支血流代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责任病变血管及侧支循环主要方式.方法:对70例脑梗死患者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判定梗死的责任血管、侧支循环是否存在及方式.结果:各型患者,病变血管共92条,其中颈内动脉(ICA)39条(42.31%),病变血管有锁骨下一椎动脉(SUB-VA)22条(23.9%),大脑中动脉(MCA)16条(23.5%)、颈总动脉(CCA)2条(2.17%)、大脑前动脉(ACA)3条(4.41%);基底动脉(BA)6条(6.5%)和大脑后动脉(PCA)2条(2.2%),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各1条(各1.1%):责任血管ICA 41条(44.57%),MCA 22条(23.9%),SUB-VA24条(26.1%).经软脑膜支吻合代偿47例,Willis环代偿27例,来自各种颅外代偿计20例,两种及以上方式联合代偿20例,罕见代偿2例,未发现代偿8例.结论脑动脉病变最多位于ICA、SUB-VA主干,其次位于MCA;前循环病变较后循环病变具有更高的梗死发生率.侧支循环代偿以Willis环最充分,软脑膜支吻合最常见,因此,脑梗死的类型和预后受血管病变和侧支循环状态的整体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及类型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将60例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无侧支循环颈动脉狭窄组和颈动脉闭塞组,利用脑血流灌注显像进行分析。另取对照组正常患者60例,利用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3组患者比较,患侧顶、颞、额叶皮层的血流灌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4,P=0.020;t=-2.356,P=0.020;t=-2.767,P=0.015)。成人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试中,颈动脉狭窄组60例患者正常率为10%,异常率为90%;对照组60例患者正常率为100%,异常率为0。结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及类型与脑血流灌注损伤有关系,并可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与临床出现认知障碍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王素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99+101-99,101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狭窄闭塞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表现。方法采用容积再现血管添加技术对本院2009年3月~2011年6月经CT检查的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慢性狭窄闭塞患者57例进行侧支血管选择性重建。结果 57例患者中肠系膜上动脉闭塞21例,腹腔动脉闭塞25例,肠系膜下动脉狭窄11例,经扫查显示狭窄患者前、后动脉弓侧发生狭窄、闭塞率为100%。所有患者扫查后发现前后动脉均显示狭窄,直径为(3.10±0.11)mm;胰背动脉侧支循环状况:狭窄发生率为31.6%(18/57),直径为(2.20±0.12)mm;11例患者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情况:胰背动脉侧支发生率为18.2%(2/11);胰背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升支循环发生率为27.3%(3/11)。结论多层螺旋CT通过血管添加技术对患者内脏动脉狭窄、闭塞等侧支循环及解剖结构显示清楚可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或狭窄程度大于85%)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脑梗死组), 共94例, 其中男51例, 女43例, 年龄(65.02±14.15)岁。配对选取94例脑血管闭塞或狭窄部位、程度相似、年龄相近的非糖尿病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48例, 女46例, 年龄(68.20±12.63)岁。采用局部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作为评价软脑膜侧支循环指标, 对两组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 相关因素如患者发病年龄、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史、饮酒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和冠心病等进行对比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等。结果糖尿病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rLMC分别为(11.55±5.22)分和(14.02±4.8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或狭窄程度大于85%)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脑梗死组),共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65.02±14.1...  相似文献   

9.
王玉珍  何奕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572-2573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通塞脉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及治疗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通塞脉片每天3次,每次1.75 g治疗),应用TCD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情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患病率、高脂血症患病率、原有脑动脉代偿状况等可能影响软脑膜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开放率(64.00%)高于对照组患者(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通塞脉片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DSA表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临床症状与DSA改变的相关性。方法DSA证实锁骨下动脉狭窄28例,并把患者分为症状组18例及无症状组1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侧支代偿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与临床症状无关,与侧支代偿有关。结论DSA能更好明确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评估侧支代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的分类分型,初步探讨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缺血性卒中的适应证。方法回顾1998年3月至2006年8月,急诊超选择动脉内溶栓治疗患者87例,男63例,女24例,年龄36-80岁,平均58岁;起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为6小时以内;尿激酶以1-1.2万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50-150万U,平均87.5万U。结果把脑血管造影的结果按闭塞程度分为完全闭塞、狭窄、未见异常三类。完全闭塞55例,狭窄组15例,未见异常组17例。闭塞组中,按责任血管和闭塞部位分,颈内动脉组18例,再通11例,溶通率为61.1%;大脑中动脉组20例,再通14例,溶通率为70%;椎-基底动脉型组12例,再通8例,溶通率为66.7%;双侧颈动脉系统多血管或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明显病变者称为多发型,多发型5例中再通2例,溶通率为40%。神经功能评价:闭塞组35例再通患者中24例改善,占68.6%;闭塞未溶通者22例,5例改善,占22.7%;完全闭塞而由对侧代偿和或侧支循环形成者9例中1例恶化;狭窄组13例改善,2例无变化;未见异常组15例改善,1例无变化,1例恶化。结论超选择动脉内溶栓能够尽快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是治疗完全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适合心源性栓塞者、椎-基底动脉闭塞及颈内动脉闭塞而由对侧代偿和或侧支循环形成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技术,探讨颈内动脉(ICA)颅外段严重狭窄或闭塞后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32例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血流变化、侧支循环类型及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p)、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CDFI检测单侧ICA严重狭窄26例,单侧闭塞6例。颈内动脉狭窄残余管径0.4~1.8mm。TCD检测患侧脑血流速度明显减低20例伴2种类型侧支循环,以前交通开放为主,后交通开放次之。患侧与健侧MCA的Vp、PI值相比存在显着差异性。结论CDFI与TCD结合提供ICA严重狭窄或闭塞后,患侧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并出现侧支循环,侧支循环的评价对选择治疗方法、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来长  吉训明 《淮海医药》2004,22(3):194-195,F004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闭塞后脑血管的代偿机制及灌注状态。方法 通过对代表性实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 ,包括 CA(颈动脉超声 )、TCD(经颅多普勒 )、CT、MRI、MRA(磁共振血管成像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等进行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后常通过侧支循环的建立由同侧颈外动脉、对侧前循环、同侧后循环等实施代偿。结论 代偿后的患侧半球仍处于低灌注状态 ,临床宜采用“三高一低”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楠  李小凤 《现代医药卫生》2023,(17):2996-3000
脑动脉狭窄不仅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也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后循环系统,前循环系统狭窄发生率高,对认知的影响更广泛。脑侧支循环是指颅内外潜在的或新生的血管吻合,在脑供血不足时起代偿作用,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目前,脑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建立及狭窄发生后侧支循环建立对认知影响的研究较少。该文就无症状前循环脑动脉严重狭窄及侧支循环建立对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MRI影像上脑梗死模式与临床表现类型特点。方法58例经DS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依据头部MRI成像所示梗死灶的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结果5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根据影像学分类,深部小梗死最常见,占55.17%,交界区梗死占24.14%,皮层区域内梗死占22.41%,有7例在MRI影像上正常。临床类型分型,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占48.28%,腔隙性脑梗死占22.41%,完全前循环脑梗死占5.17%。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MRI影像上脑梗死模式以深部小梗死为主;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表现类型以部分前循环脑梗死为主,亦可仅表现为头晕、头痛或无症状。  相似文献   

16.
魏秀霞  魏宁  田立  靳桂荣 《河北医药》2010,32(15):2135-2136
脑有两侧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两侧颈内动脉占脑供血总量的80%~90%,椎动脉占10%~20%[1]。当其中一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脑血流量的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良好,不发生临床缺血症状,若侧支循环不良或有多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脑血流量的狭窄时,就会产生脑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4年4月住院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且资料完整的病例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心肌梗死组36例和心绞痛组40例,分别比较两组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结果①同心绞痛组比较,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糖尿病所占比例高,FBG和CK峰值高,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患者所占比例高(P〈0.05)。心肌梗死组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心绞痛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在心肌梗死组中发生率高于心绞痛组(P〈0.05)。②心肌梗死组:完全闭塞组较轻中度狭窄组易形成侧支循环(P〈0.05)。完全闭塞组较狭窄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③心绞痛组:轻度狭窄组较非轻度狭窄组男性和有吸烟史患者所占比例低(P〈0.05)。完全闭塞组较狭窄组易形成侧支循环(P〈0.05)。重度狭窄组较轻中度狭窄组易发生心力衰竭(P〈0.05)。结论①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别。②右冠状动脉病变完全闭塞患者更易形成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主干慢性进展性闭塞患者的临床、神经影像和侧支循环、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2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头MRI、CT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26例患者中23例出现脑缺血症状和体征.头MRI和或头CT检查大部分为(76.9%)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检查MCA慢性闭塞患者中SPV低于70 cm/s占88.4%,患侧21例ACA血流速度增快,16例PCA血流速度增快,13例患者的ACA、PCA血流速度均代偿性增快.结论 MCA的慢性进展性闭塞临床症状相对较轻,预后较好,梗死灶体积相对较小,经颅多普勒超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MCA的慢性进展性闭塞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侧支循环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超声检测即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联合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1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颈动脉超声(CDFI)检查资料。结果本组中有50余例患者出现颅外血管狭窄,高达32%。其中,重度狭窄6例(17%),闭塞4例(11%)。同时90余例患者的颅外血管发现斑块,共300多处,9例可疑颈内动脉闭塞的患者,经TCD进一步检测,一侧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99%),8例为颈内动脉闭塞。结论颅内外血管超声检测TCD与CDFI与联合应用,能够较准确地测量颈内动脉及颅内侧支循环情况,可以发现血管病变如狭窄、闭塞等,并确定程度及部位。对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80例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手术安全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97.8%(176/180),术前动脉狭窄为(73.9±9.6)%,术后残余狭窄为(13.7±4.9)%。在围手术期间,患者发生病变相关性穿支动脉闭塞4例、高灌注2例。随访6~12个月,平均为(10.5±1.0)个月;血管再狭窄30例,占16.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卒中发生率为10例,占5.6%。结论临床上,对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在近期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