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清除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并进行2-5年随访,检测治疗前后清除率,并对疾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病毒清除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经随访发现病毒的清除率越低,病变的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越高。结论经环形电切术治疗后患者乳头瘤病毒的清除率明显下降,同时病毒的清除率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PV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及CIN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将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炎患者纳入研究,检测HPV阳性情况并随访术后复发、癌变、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阳性例数多于宫颈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HPV阳性者术后发生复发、癌变的例数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HPV阴性者,HAMA评分、HAMD评分、NRS低于HPV阴性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HPV检测有助于鉴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与宫颈炎、判断CIN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筛选价值。方法我院妇科门诊宫颈疾病患者358例,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HPVDNA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并行多点活检,同时行高危型HPVDNA阳性检测,以宫颈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3种检测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依次为:HPV检测:81.40%、83.82%、82.24%、61.40%、93.44%、65.22%,TCT:66.28%、94.49%、87.71%、79.17%、89.86%、60.77%,阴道镜检测:72.62%、92.70%、87.99%、75.30%、91.70%、60.61%。HPV检测灵敏度最高为81.40%,阴道镜次之为72.62%,TCT检测最低为66.28%。HPV检测与TCT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P〈0.05),TCT检查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如伴高危型HPVDNA阳性,宫颈活检阳性率为66.67%(16/24),高于高危型HPVDNA阴性的3.70%(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7,P〈0.05)。结论HPVDNA检测宫颈病变敏感性高,综合评价效果较好。尤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以上阳性的检出率很高。而TCT检测特异度很高,对阴性预测较准,两者联合筛查结合阴道镜的辅助下进行病变区取材活检,能有效防止宫颈病变的漏诊和误诊,HPVDNA检测尤其对TCT检测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的筛选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对100例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类型组HPV的感染情况。结果100例中,HPV总检出率为89.0%(89/100)。HPV亚型共检出10种,高危型HPV 9种包括HPV16,18,31,33,39,51,52,56,58;低危型HPV只有1种(HPV11)。随着宫颈内瘤病变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对 HPV 阳性特别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人群需长期监测,阻断感染,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吴雪燕  周遵伦  张梅 《贵州医药》2021,45(2):191-193
女性的阴道微环境主要由阴道生理解剖结构、阴道菌群、局部免疫以及机体内分泌调节功能四个方组成,育龄期妇女阴道微环境除了阴道菌群外的其他三方面均相对稳定.目前国际公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或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女性感染HPV后大部分可自行转阴,仅5%~10%持续HPV感染导...  相似文献   

6.
文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28-29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法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HC2)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1557例门诊患者的TCT和HC2检测结果,其中632例TCT检查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1557例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6.7%,其中17~30岁年龄组患者的HPV感染率为51.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TCT检查正常组HPV感染率为26.2%;TCT检查阳性组、LSIL组、HSIL组及SCC组的HPV感染率分别为73.5%、79.7%、86.3%及93.7%,均明显高于TCT正常组。TCT检查阳性者与宫颈活检病理符合率为71.5%;高危型HPV-DNA与TCT检查均为阳性组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9.0%。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C2检测联合TCT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间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妇科门诊所有感染HPV16、HPV18、HPV31亚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初步登记,再通过查阅电子病历或电话回访逐一完善相关资料.结果 从198例高危HPV感染患者中检出的217频次的阳性结果中发现:HPV16感染比率最多,占61.75%,HPV18其次,占25.35%,HPV31位居第三,占12.90%.198例患者中过早或多伴侣性生活的占16.16%,多孕、多产和多次人流占32.83%、感染性阴道炎占90.40%、慢性宫颈炎占81.82%;在198例高危HPV感染者中共发现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浸润癌26例,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浸润癌患者中22例感染HPV16,其恶性程度也更高.结论 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与高危型HPV16感染密切相关,慢性宫颈炎及阴道感染所致宫颈低免疫力是最主要的高危HPV感染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海宁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宫颈CIN Ⅱ-Ⅲ级病变并行LEEP 术或宫颈锥切术,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的患者共102例。术后6、12、18、24月给予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宫颈HPV检测,随访观察2年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愈94例(92.2%),其HPV及TCT阳性率均为零;复发8例(7.8%),其中HPV阳性8例(8/8),TCT阳性6例(6/8)。结论 CIN 术后复发可能与HPV清除不彻底有关,可将HPV和TCT阳性作为CIN 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但结论有待做进一步观察论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妇科门诊筛查出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Ⅲ级)患者418例,宫颈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及浸润癌患者89例,在术前均采用PCR-HPV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宫颈分泌物HPV6,11,16,18型感染情况。结果 418例宫颈CIN患者检出HPV16,18型感染者139例,占33.3%,检出HPV6,11型感染者11例,占2.63%,而89例宫颈癌患者中检出有HPV16,18型感染者45例,占50.6%,检出HPV6,11型感染者2例,占2.2%。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李红梅  赵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2):1627-1629
<正>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属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它是由宫颈癌前期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逐步发展形成的,其发生发展经历了CIN、CINⅡ、CINⅢ、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阶段。由于宫颈癌的发生存在一个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期病变期,对宫颈癌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C-HPV-S)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检查C-HPV-S的6695例,包括查体者1339例(体检组)和因患妇科疾病就诊者5356例(患者组),受检者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并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行C-HPV-S检测.对其中病理诊断为CIN者(491例)中472例LEEP,术后6个月、1~2年随访时行TCT和C-HPV-S检查.结果 ①体检组和患者组HPV感染率分别为17.8% (238/1339)和27.4% (1470/5356) (P <0.05).②本组宫颈炎、CINⅠ~Ⅱ、CINⅢ、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8.8% (167/579)、80.8% (286/354)、90.5% (124/137)、97.5%(115/118)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单一亚型感染率[20.9% (121/579)、68.9% (244/354)、78.8% (108/137)、90.7% (107/118)]呈增高趋势(P<0.05).④对CIN患者行LEEP后1~2年随访,CIN Ⅰ~Ⅱ组复发率为1.2% (4/335),CIN Ⅰ~Ⅱ组HPV持续感染率为3.9% (13/274);CINⅢ组复发率4.4%(6/137),其HPV持续感染率为9.5% (13/124),其中13例复发者HPV持续感染率为92.3% (12/13).2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HPV持续感染率高于CIN Ⅰ~Ⅱ组(P<0.05).结论 C-HPV-S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测CIN,也可作为CIN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干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病人宫颈做活组织病理检查及P16蛋白检测的意义及价值。 方法 收集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二联筛查的病人资料,对其中226例HPV阳性病人随后进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联合检测。 结果 226例HPV阳性病人中,宫颈活检诊断为炎症/萎缩、低级别上皮病变、高级别病变分别为73、98、55例,P16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5.6%(26/73),83.7%(82/98)和100%(55/55)。P16蛋白表达在炎症/萎缩组、低级别病变组及高级别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9,P<0.001);三组病变间P16蛋白表达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关系。方法用荧光PCR方法检测54例CIN患者和50例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中的HPV 6/11、16、18型DNA。结果CIN患者组的HPV16、18型DNA阳性率分别为51.8%(28/54)和29.6%(16/54),均高于宫颈炎患者组(P<0.01)。CINⅢ和CINⅡ患者组的HPV16型DNA阳性率分别为72.2%(13/18)和66.7%(12/18),均高于CINI患者组(P<0.01);CINⅢ患者组HPV18型DNA阳性率为61.1%(11/18),高于CINⅡ和CINI患者组(P<0.05,P<0.01)。结论HPV16、18型感染与中、重度CIN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全身及局部T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144例CIN Ⅰ级、高危HPV感染的患者按HPVDNA载量分为3组:高载量组(>1000 RLU/CO)67例,中载量组(500 ~1000 RLU/CO) 45例,低载量组(< 500 RLU/CO) 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与慢性宫颈炎对照组静脉血CD4+、CD8+、CD4+/CD8+比值变化及宫颈组织中CD4+、CD8+的变化,并对CIN Ⅰ级、高危HPV感染的患者于臭氧治疗后进行检测,并追踪1、3、6、9、12个月.结果 CIN Ⅰ级、高危HPV感染的患者外周血CD4+下降、CD8+增高,CD4+/CD8+下降,CIN Ⅰ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织中CD4+、CD8+低表达,在CIN Ⅰ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CIN Ⅰ组经臭氧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4+增高[对照组:35.8±1.2比34.7±1.2,CIN Ⅰ组:36.7 ±0.5比36.6±0.6] 、CD8+下降[对照组:23.1 ±1.2比24.1 ±1.1,CIN Ⅰ组:22.7±1.1比23.2±1.0],CD4+/CD8+上升,而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CIN Ⅰ组宫颈组织CD4+和CD8+表达的阳性增高[对照组:57.6% (83/144)比46.7% (67/144),56.9%(82/144)比50.0% (72/144),CIN Ⅰ组:75.0% (108/144)比63.3%(91/144),63.9%(92/144)比53.3%(77/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IN Ⅰ组患者宫颈组织CD4+和CD8+表达的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臭氧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高危HPV感染患者1个月后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载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0%(55/67) 、84.4%(38/45)、90.6%(29/32),各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84.7%.结论 臭氧治疗通过改善宫?  相似文献   

15.
胥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3,(7):76-77,79
目的分析和探讨实时荧光PCR技术在人乳头瘤病毒(HPV)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诊治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102例,分别使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和实时荧光PCR对102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结合患者的病理资料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资料显示本组病例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有38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病变的36例,HC1I和实时荧光PCR对CIN的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84%和94.74%,对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11%和58.33%:HCⅡ的HPV总阳性检出率为62.75%,实时荧光PCR为71.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为82.35%;两种手段在高危型宫颈病变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实时荧光PCR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要略好于HCⅡ。结论实时荧光PCR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是临床上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有效方法,实时荧光PCR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宫颈类疾病的早发现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我院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以及常见的21种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和因宫颈疾病、外阴湿疣就诊的患者43 575例,取颈管及宫颈口分泌物标本,在我院PCR室用导流杂交方法进行HPV基因分型.结果 43 575例患者中检出HPV阳性者9526例,检出率为21.86%.年龄在15~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五组患者中分别有HPV感染4642、3065、1387、344、88例.HPV感染率分别为23.8%、19.8%、20.7%、22.7%和25.6%,15~29岁年龄组HPV感染率同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9526例HPV感染患者中以上各年龄组高危型HPV所占比例分别为77.3%、80.4%、81.4%、81.1%和85.2%,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HPV感染患者中高危型HPV型感染率较13-29岁年龄组明显升高(P<0.01);感染率最高的前6种HPV基因亚型从高到底依次为52、16、58、8304、18、33型.结论 30岁以下年轻患者的HPV感染率明显增高,30岁以上的HPV感染患者中高危型HPV所占比例明显增高.感染排前6位的HPV基因亚型依次为52、、16、58、8304、18、33型,HPV52型感染率最高,已经超过HPV16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方便快捷有效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取样方法,以便提高宫颈癌筛查效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研究的方法,于2006-2007年在新疆于田县选择有性生活、16 ~59岁的维吾尔族女性,行宫颈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HPV检测及临床检查.HPV采样分为HPV自我采样和医生采样(会阴、阴道下段、阴道上段、宫颈)两部分.将收集的脱落细胞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行HPV检测.筛查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学检查.比较HPV自我采样和医生采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由于精神紧张和方向错误,2例妇女将HPV取样毛刷折断在阴道内,后通过医生取出.4例妇女报告取样时用力过大,造成阴道少量点滴出血2~3d.经过检查,无下生殖道损伤,但有3例宫颈表面有点滴出血合并严重的生殖道炎症,经过局部用药后症状消失.未发现活动性出血.共纳入883例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医生采样(宫颈)与自我采样相比,灵敏度分别为94.12% (91.74%,96.50%)和88.24%(87.56%,88.92%),特异度分别为94.46%(91.80%,97.12%)和93.84% (91.66%,96.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采样的灵敏度高于会阴采样47.06% (46.94%,47.18%),但与阴道上段采样88.24% (87.56%,88.92%)、阴道下段采样70.59%(70.42%,70.76%)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采样的特异度与其他部位采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阳性预测值(x2 =4.653,P=0.031)和阴性预测值(x2=5.009,P =0.025)均高于会阴采样.结论 阴道上段HPV自我采样具有与宫颈HPV医生采样相似的效果,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首选的HPV采样方法.宫颈部位采样为HPV采样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干扰素栓在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中的有效治疗方法,率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法 将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114例HPV感染阳性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抗宫炎片及阴道冲洗岗松止痒洗剂,54例)和治疗组干扰素栓(淑宁栓60例].进行妇科临床检查和宫颈HPV16、18检查.结果 治疗组宫颈糜有效率为94.75%,对照组宫颈糜有效率为8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2、3月,治疗组的阴转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干扰素栓(淑宁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Current treatments for 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2/3) are mainly excisional procedure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side effects and pose risks for future pregnancie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herapy is needed to reduce the requirement for surgical interventions in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Areas covered: This review looks at the pharmacokinetic and clinical data for topical hexaminolevulinate (HAL)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which is currently entering late phase clinical trials for high-grade CIN. The authors include published studies in patients and volunteers but laboratory and animal studies have been excluded as have studies on other porphyrins such as Photofrin, 5-aminolevulinic acid, methyl aminolevulinate and studies reporting o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HAL.

Expert opinion: Topical HAL PDT has potential as a non-surgical tissue-preserving treatment for CIN and persistent oncogenic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s. HAL PDT selectively treats the entire epithelial sheet, without the tissue destruction seen in excisional procedures.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is treatment could replace surgery in a larg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It would be of particular value to the high percentage of women who are interested in future child-bearing. If the treatment is approved, it is very likely that physicians will want to use this treatment, as many patients will be keen to consider a non-surgical op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整合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中的整合率,探讨宫颈上皮中整合态HR-HPV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96例宫颈炎症、CIN(Ⅰ、Ⅱ、Ⅲ级)和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R-HPV DNA的整合状态。结果①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R-HPV感染的整合率增加,且宫颈癌中的整合率最高;②高危HPV的整合态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结论整合态HR-HPV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HR-HPV整合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