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方法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各48例,二甲双胍组给二甲双胍,0.5 g,tid,po;联合用药组另加沙格列汀片,5mg,qd,po。结果治疗6个月以后,联合用药组空腹血糖(FBG)(6.01±0.97)mol/L、餐后2 h血糖(2hPBG)(8.53±1.22)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6.94±0.88)%、体重指数(BMI)(24.47±1.09)kg/m^2低于二甲双胍组的(7.42±1.04)mol/L、(9.28±1.34)mol/L、(7.14±0.97)%、(25.82±1.22)kg/m^2(P<0.05);总有效率95.83%高于二甲双胍组83.33%(P<0.05)。结论联合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显著降低FBG、2hPBG、HbAlc、BMI,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PP-IV抑制剂联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某医院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A 30例:用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治疗组B 30例:用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FBG、2hPG、HbA1c、BMI、FIns分别为:(7.6±1.8)mmol/L;(10.6±1.8)mmol/L;(7.3±1.7)%;(24.3±1.7) kg/㎡;(10.6±1.1)μU/mL。治疗组A分别为:(6.3±1.7)mmol/L;(8.8±1.8)mmol/L;(6.7±1.3)%;(23.4±1.0)kg/㎡;(11.7±1.1)μU/mL。治疗组B分别为:(6.5±1.4)mmol/L;(8.6±1.6)mmol/L;(6.5±1.4)%;(24.1±1.2)kg/㎡;(11.2±1.1)μU/mL。三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A、B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DPP-IV抑制剂联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用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FBG、2hPBG、HbA1c分别为(6.2±1.8)mmol/L、(8.7±1.7)mmol/L、(6.8±1.2)%,对照组分别为(7.5±1.9)mmol/L、(10.7±1.9)mmol/L、(7.4±1.6)%,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安全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经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失败并伴早期糖尿病肾病29例随机给以金芪降糖片或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间UAER的差别。结果治疗前两组间UAER无明显差别(65.9±16.1) vs (63.6±18.6)μg/min,P=0.2693。治疗六个月时金芪降糖片组UAER(43.7±11.5)μg/min较二甲双胍组(56.6±12.0)μg/min明显降低(P=0.0065)。结论金芪降糖片除降血糖作用外还具有潜在的降尿微量白蛋白作用,有价值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安全性。方法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并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二甲双胍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本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时间6个月~21年,单用二甲双胍治疗22例(18.3%),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者61例(51%),联合胰岛素治疗者37例(30.7%)均能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和HbALC水平,观察有无乳酸中毒发生。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理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即可达到良好的降血糖效果也较为安全,年龄并非二甲双胍治疗的禁忌证。治疗注意掌握适应证和治疗剂量,在一些风险人群应监测血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亚娟 《中国药业》2014,(14):112-11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制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h血糖(2hPG)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FBG为(6.1±1.5)mmol/L,2hPG为(8.6±1.9)mmol/L,HbA1C为(6.1±0.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可更好地降低患者的FBG,HbA1C及2hPG指标水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徐振华  徐晓众  武斌 《中国药业》2010,19(11):53-5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体检时发现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二甲双胍缓释片1.5g,均1次/d;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米沙坦片40mg,1次/d。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的降压、降糖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压为(143±16)/(89±10)mmHg,空腹血糖(FPG)为(7.5±2.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为(12.1±4.2)mmol/L;治疗组血压为(125±14)/(75±11)mmHg,FPG为(6.5±2.2)mmol/L,2hPG为(10.9±3.9)mmol/L。两组的降压、降糖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服药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因子(IL-1、6、TNF-a)水平变化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14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二甲双胍常规治疗组及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组,两组持续用药12周,对比分析两组IL-1、IL-6、TNF-a、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IL-1(147.8±22.9)ng/L、IL-6(197.4±38.5)ng/L、TNF.a(345.5±31.2)ng/L、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9.64±3.54)mlU/L、餐后2h胰岛素(37.65±16.26)mlU/L、HOMA—IR(6.71±2.45)显著低于对照组,空腹及餐后ghrelin水平分别为(15.81±6.99)mu/L、(27.18±8.09)mu/L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T2DM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以及活性胃促生长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作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按照 CIMT 有无增厚分为 CIMT 增厚组(86例)和 CIMT 正常组(174例),采用 Pearson 简单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及 CIMT 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简单相关性,建立多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比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 CIMT 增厚(1.12±0.15mm vs.0.90±0.13mm,P ﹤0.001)。而 CIMT 增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 CIMT 正常的明显升高(370.27±97.63μmol/ L vs.310.60±87.65μmol/ L,P ﹤0.0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血尿酸水平下四分位组 Q1组(﹤255.5μmol/ L)相比,上四分位组 Q4组(﹥368.5μmol/ L)CIMT 增厚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24(95% CI 1.10@1.42)(趋势 P ﹤0.0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显著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碘造影剂前后停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入选标准为使用含二甲双胍方案治疗后血糖水平基本达标并维持平稳、应用碘造影剂前后48h内停用二甲双胍且有停药前后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和睡前血糖水平监测记录。停用二甲双胍期间调整降糖治疗方案者纳入调整组,未调整治疗方案者纳入未调整组。收集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其中未调整组62例(87.5%),调整组18例(22.5%)。二甲双胍停药时间为2—4d。未调整组停药后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和睡前血糖水平与停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7.7±1.4)mmol/L比(7.0±1.2)mmol/L,(9.5±1.7)rnmol/L比(9.0±1.8)mmol/L,(10.9±2.3)mmol/L比(8.6±1.9)mmol,/L,(9.9±1.7)mmol/L比(8.6±1.7)mmol/L,(9.1±1.9)mmol/L比(8.5±1.6)mmo]/L],其中空腹、午餐后2h和晚餐后2h血糖水平与停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P=0.00);调整组停用二甲双胍前后5个时间点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9±1.2)mmol./L比(8.1±1.8)mmol/L,(8.0±2.2)mmol/L比(8.5±2.4)mmo]/L,(9.2±2.9)mmol/L比(10.3±1.9)mmoL/L,(9.4±2.1)mmol/L比(9.1±2.4)mmol/L,(10.0±2.3)mmol/L比(9.3±2.2)mmol/L,均P〉0.05]。结论使用碘造影剂前后停用二甲双胍可导致停药期间未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更平稳。  相似文献   

11.
二甲双胍治疗糖耐量降低的临床效果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治疗糖耐量降低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确诊为糖耐量降低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各35例。指导对照组患者健康宣教、控制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等干预治疗方法 ,二甲双胍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均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变化情况,并与治疗前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新发糖尿病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个月后二甲双胍组患者体质量指数(20.12±2.63)kg/m2、空腹血糖(5.11±0.81)mmol/L、餐后2 h血糖(7.66±1.12)mmol/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无新发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有7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应用于糖耐量降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痛风患者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例在我科住院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痛风患者纳入健康教育组,将20例在门诊就诊未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痛风患者纳入对照组(非健康教育组),测定2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时血尿酸的水平及6个月内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次数。结果6个月时健康教育组的血尿酸的水平为(355.75±27.41)μmol/L,非健康教育组为(479.90±67.47)μmol/L,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内痛风发作的次数,健康教育组2例次,非健康教育组10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痛风患者血尿酸的控制,减少痛风的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3.
方自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12-3213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 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0例口服二甲双胍0.5/次,3次/d.治疗组80例给予罗格列酮4 mg,1次/d,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 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FBG为(7.4±1.2)mmol/L,PBG为(10.2±1.7)mmol/L,HbA1c为(7.7±1.7)%,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FBG为(6.1±0.7)mmol/L,PBG为(6.1±0.7)mmol/L,HbA1c为(5.1±0.8)%,治疗组患者的FBG、PBG、HbA1c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同时发生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比较低,具有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82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单纯应用二甲双胍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2型糖尿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0.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8.51±2.13)d和用药治疗总时间(13.75±2.08)d明显短于对照组(12.85±3.49)d和(18.04±3.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尿酸、血肌酐水平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判定的价值。方法选择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同期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尿酸、血肌酐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尿酸为(611.43±273.24)μmol/L、血肌酐为(342.90±78.28)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611.43±273.24)μmol/L、(342.90±78.28)μmol/L(P <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经后治疗后,血尿酸为(314.55±91.74)μmol/L、血肌酐为(231.36±80.99)μmol/L,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 <0.05)。结论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B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1个月,A组FBG(7.94±1.32)mmol/L、2 h PG(11.54±2.15)mmol/L、HbA1c(9.45±1.11)%;B组FBG(7.96±1.25)mmol/L、2 h PG(11.68±2.01)mmol/L、HbA1c(9.47±1.15)%。治疗后3个月,A组FBG(5.73±1.04)mmol/L、2 h PG(7.67±1.05)mmol/L、HbA1c(5.04±1.03)%;B组FBG(6.69±1.01)mmol/L、2 h PG(8.71±1.06)mmol/L、HbA1c(7.31±1.02)%。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FBG、2 h PG、HbA1c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3.92%,与B组的1.9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进其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口服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口服消渴丸、六味地黄丸。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6.04±0.3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7.76±0.39)mmol/L,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社区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6.15±0.89)mmol/L,餐后2h血糖(8.23±1.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1±0.54)%,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58.27±5.44)d,胰岛素日用量(17.13±2.87)IU,发生低血糖1例,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可靠,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浓度,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日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esfati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esfatin-1水平(0.89±0.1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74±0.1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对降糖效果十分明显,其药理与显著控制血清Nesfatin-1水平相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