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3.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变化不仅与凝血机制变化有关,而且与心血管病、血栓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有关,尤其是在恶性肿瘤的监测与预后判断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Fbg是所有凝血因子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是凝血系统中的“中心”蛋白质。由肝细胞合成,经糖基化和部分磷酸化后释放人血,  相似文献   

4.
纤维蛋白原的测定,目前多采用“双缩脲法”、“定氮法”,近几年报道的还有“热浊度法”、“两点法”。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试验时间长,操作步骤多,需要特殊的分析仪  相似文献   

5.
6.
四种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定量测定作为临床溶栓治疗的一项监测指标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检测方法尚未有标准化可供使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以Class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我们就目前国内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常用的凝血酶法(Class)、凝血酶原时间衍生纤维蛋白原法(PT—der)、磁珠法及加热比浊法作了实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宝梁 《中国医刊》1999,34(1):46-48
过去纤维蛋白原(Fbg)检测主要用于诊断出血性疾病,许多展望性研究指出,Fbg增高是动脉血栓形成及缺血性心脏病(IHD)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议Fbg测定作为对正常个体评价IHD危险的方法,因此临床标本量大为增加。同时Fbg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同一方法...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ACL200分别测定肿瘤组7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浆Fg含量及对照组7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Fg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如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中晚期患者Fg含量显著高于早期患者(P〈0.01)。经治疗后缓解者Fg含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未缓解者治疗前后F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Fg含量在恶性肿瘤患者疗效判断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勇 《吉林医学》2010,31(23):3838-383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的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分析仪ACL200测定FIB。结果: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良性肿瘤组相比较FIB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FIB水平对于辅助诊断良、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于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降纤酶对不同动物去纤维蛋白作用及不同给药途径药效变化。方法 :对猫、兔、大鼠三种实验动物分别由静脉注射降纤酶 ,在注药前及注药后 1、3、6、12、2 4h静脉采血 ,测量纤维蛋白原值 ,其中对大鼠分静脉及腹腔两种给药途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药效变化。结果 :上述动物静脉用药后纤维蛋白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猫、大鼠及兔静脉给药后纤维蛋白原最低值分别降至 (5 8.5± 2 3.0 4mg/dl) (10 4± 10 .34mg/dl)及 (12 8± 11.16mg/dl) (分别为原纤维蛋白原值的 30 .5 %、36 .3%、5 4 .7% ) ,不同动物去纤作用表现出种属差别。大鼠腹腔用药后纤维蛋白原最低值仅降至 (16 6 .3± 14 .0 2mg/dl) (5 7.1% )。结论 :静脉应用降纤酶可使动物纤维蛋白原有效降低 ,但不同动物去纤作用表现出种属差别。静脉用药优于腹腔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模拟高原环境,研究大鼠在复合缺氧寒冷运动时诱发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的可能性.方法利用低压氧舱减压大鼠,观察大鼠在复合缺氧寒冷运动条件下的肺血流动力学、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在模拟高原海拔4 000 m、白昼10 ℃、夜间4 ℃、适度运动条件下,PaO2、SaO2、PaCO2均显著降低,24、48、72 h之间无显著差异;肺动脉压在72 h时显著升高,这与临床观察到HAPE通常在进入高原2~5 d发病相符.病理切片结果:缺氧寒冷运动组70.2%可见肺间质增厚、肿大,大量多核细胞,肺泡腔变小,肺泡腔内无液体渗出,呈间质性肺水肿改变,未见肺泡型肺水肿发生.结论可采用该实验模型复制间质性HAPE动物模型,而肺泡型HAPE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骨组织原位杂交骨折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适用于研究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动物实验方法。方法 :用颊侧皮质骨造成兔的一侧下颌骨骨折 ,分别于术前 1d和术后第 1、3、5、7、14、30、6 0、90天处死动物 ,在处死动物前行骨折侧颈总动脉插管灌注含有DEPC的 4 %多聚甲醛溶液。切取标本后固定、脱钙、制作蜡块、切片 ,进行原位杂交实验。结果 :通过建立的动物模型可得到良好的核酸原位杂交效果。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保存原位杂交信号的敏感性 ,为在基因水平研究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制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实验性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利用家兔骨骼肌匀浆加弗氏完全佐剂多次免疫豚鼠制成实验性多发性肌炎模型,观察其症状表现、肌肉病理及肌酶谱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豚鼠于免疫注射第5周开始有活动减少、倦怠嗜卧、食欲及体重明显下降等表现;肌肉病理活检可见模型组肌横纹模糊、消失,肌纤维排列紊乱或变性坏死,肌间结缔组织增生;肌酶谱中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提示本研究造模方法可作为研究人类多发性肌炎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为阐明其发病机理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和模型组(n=15)。两组动物均给以普通饲料,模型组每天ig高脂、高糖、高蛋白乳剂,剂量递增。实验持续6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C、TG、HDL-C、LDL-C及肝脏TC、TG,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HDL-C、LDL-C及肝脏TC、TG均显著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呈现弥漫性脂肪变性伴肝小叶炎症坏死。结论利用改良乳剂灌胃的方法,成功复制出大鼠NASH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大鼠阴道重建动物模型.方法 手术切除雌性大鼠阴道,将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置入切除后形成的腔穴内重建大鼠阴道.分别于术后14 d、1个月、3个月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出阴道全层检测重建阴道组织中上皮组织、平滑肌组织及神经组织的的生长情况,取4只大鼠于3个月...  相似文献   

16.
建立幼犬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研究Perthes病治疗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健康未成年杂种犬20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周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6 mg/kg)2次;另一组用液氮冷冻股骨头,术后定期行X线、MRI、ECT检查,并取股骨头行组织切片了解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两实验组均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激素组第4周复制成功率为40.0%,第8周成功率为75.0%,总成功率为55.6%;而液氮冷冻组第4周复制成功率为90.0%,第8周成功率为100.0%,总成功率95.0%。结论: 单独使用激素或液氮冷冻股骨头均可建立幼犬股骨头坏死模型,但单用激素并非一定引起股骨头坏死。液氮冷冻建立的幼犬股骨头坏死可作为研究Perthes病治疗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采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为手术组,予以1.5%胆固醇喂养1wk后氮气损伤右颈外动脉,以左颈外动脉为自身对照组,术后继续1.5%胆固醇喂养。15只兔于4wk后组织取材行病理学检查,另15只兔于8wk后行病理学检查。另取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为空白对照。结果胆固醇喂养后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较喂养前明显升高(P〈0.05)。4wk病理学检查示:右颈外动脉管壁区域性轻度增厚,管腔轻度狭窄。8wk病理学检查示:右颈外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较明显,5只右颈外动脉管完全闭塞;自身对照左颈外动脉无狭窄(P〈0.01)。空白对照组兔病理学检查未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结论氮气损伤加高脂喂养能有效地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病变随时间进行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建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可靠方法。方法 使用新生大鼠共32只,分为正常组(无通气组),对照组(插管无通气),通气组(潮气量25ml/Kg,通气5小时)。通气组以气管切开方式进行气管插管,大潮气量过度通气造成肺损伤,观察形态学改变,验证模型的成败,并总结气管插管深度。结果 通气组的16只新生大鼠,15只病理学改变符合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表现,成功建立模型,成功率达95.83%,并总结适合的插管深度(体重为15-16、16-18、18-21、21-24、≥24克的插管深度分别为0.55-0.6、0.65-0.7、0.75-0.8、0.85-0.9、0.9-0.95厘米)。结论 本方法结合正确的插管深度是建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建立兔下颌骨骨折愈合动物模型的可行性。②方法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纽,手术组通过截骨的方法制作动物模型,并分别于术后1天、1周、2周、4周、6周、8周对实验免进行X线检查。③结果实验兔对手术耐受良好,X线检查显示,随着固定时间延长,骨折间隙逐渐变窄,骨痂从无到有,骨折线从开始模糊到消失。④结论本实验模型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动物模型,可用于观察兔下颌骨体部骨折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建立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疾病,是生育年龄妇女盆腔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清,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达50%.在人类研究中由于有创性操作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动物模型作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