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大宇 《医学信息》2010,23(15):2969-296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对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意识状况、出血部位、出血量参考全身情况,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穿刺血肿尿激酶注射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不同患者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够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 对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意识状况、出血部位、出血量参考全身情况,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穿刺血肿尿激酶注射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对不同患者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够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张洪强  李新军  王强 《医学信息》2006,19(7):1220-1221
目的 对于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在手术治疗方面采取不同方法体会总结。方法 56例病人,10例行颅骨钻孔负压引流,46例行骨瓣开颅。结果 10例钻孔引流者效果好,46例骨瓣开颅者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不同硬膜外血肿据血肿大小、部位、病情缓急等具体情况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徐翔 《医学信息》2010,23(15):2917-2918
目的探讨穿刺灌注引流治疗儿童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4月本科收治的创伤性单纯性儿童硬膜外血肿患者12例,全部病例经头颅CT确诊。治疗方法采用锥孔后应用尿激酶加生理盐水灌注引流。计算引流后第3天和第5天颅脑CT复查所显示的血肿量,观察引流第3,5天患者GCS评分。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硬膜外血肿清除速度及GC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疗效较好,1例无效。结论穿刺灌注引流治疗儿童硬膜外血肿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创伤小,病人家属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穿刺灌注引流治疗儿童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4月本科收治的创伤性单纯性儿童硬膜外血肿患者12例,全部病例经头颅CT确诊.治疗方法采用锥孔后应用尿激酶加生理盐水灌注引流.计算引流后第3天和第5天颅脑CT复查所显示的血肿量,观察引流第3,5天患者GCS评分.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硬膜外血肿清除速度及GC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疗效较好,1例无效.结论 穿刺灌注引流治疗儿童硬膜外血肿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创伤小,病人家属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8月-2004年10月42例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8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中钻孔引流者5例,全部治愈;开颅治疗者19例,17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占全组的4.7%。结论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处理时应注意其临床特点,掌握其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7.
程建岳 《医学信息》2009,22(5):463-464
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36例慢性硬膜外血肿形成原因和治疗的基本方法以及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36例慢性硬膜外血肿中,男25例,女11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29例,均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BHID)。结果36例均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BHID),全部治愈。术后3~5 d复查CT,脑组织复位,血肿残腔有少量积液积气9例,出院后复查CT在1~2个月内逐渐缩小并消失。结论BHID是目前治疗CSDH最佳治疗方法,但要注意钻孔点的选择、引流管的选用以及手术体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钻孔术中冲洗配合术后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钻孔术中冲洗配合术后软通道控制引流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40例,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出现少量硬膜下积液,无颅内感染.CT提示无复发血肿.结论:钻孔冲洗配合术后软通道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灿成 《医学信息》2007,20(5):896-897
目的探讨单孔钻孔引流术与双孔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对比单孔钻孔引流术与双孔钻孔引流术的疗效差异。结果单孔钻孔引流术与双孔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单孔钻孔引流术对于老年人患者手术时间短及创伤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微创手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对改善脑出血预后的机制。方法34例符合手术适应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被随机分为微创手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和常规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微创手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组疗效好,可能是脑出血周围水肿脑组织水肿挤压减轻,坏死减少,全脑水肿减轻,并发症减少。脑内血肿对周边脑组织局部生化反应和毒性作用减轻,继发性神经原损伤减轻所致。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40例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及相应诊治措施。结果 40例多发性颅内血肿GOS治疗分级:良好18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 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常病情重、变化多、发展快,动态GCS评分及CT复查极重要;手术指征掌握应注意综合多种因素,尤其是合并后颅窝损伤时较易突发枕骨大孔疝,须高度警惕;灵活行骨窗开颅、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等多种手术方法,恰当治疗仍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对11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钻孔扩大骨孔硬膜下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止,以及手术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17例均治愈。其中术后继发血肿4例,2例硬膜外血肿经保守治疗后血肿吸收,2例硬膜下血肿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愈;1例泥砂样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后血肿残存,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治愈。术后气颅3例,经调整高位引流管位置引流及取患侧卧位后,积气吸收。结论应用钻孔扩大骨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野暴露充分、对硬脑膜进行悬吊、术中冲洗干净、直视下打开血肿壁及术后通畅引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总结40例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及相应诊治措施. 结果 40例多发性颅内血肿GOS治疗分级:良好18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结论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常病情重、变化多、发展快,动态GCS评分及CT复查极重要;手术指征掌握应注意综合多种因素,尤其是合并后颅窝损伤时较易突发枕骨大孔疝,须高度警惕;灵活行骨窗开颅、钻孔引流、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等多种手术方法,恰当治疗仍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急性硬膜外血肿通常是严重的颅脑损伤,伤势重,应手术快速减压,清除血肿,术后及时康复训练.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我科在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前先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4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2例,其中男34例,女8例;年龄18 ~ 59岁,平均32岁.损伤原因:车祸伤31例,坠落伤10例,意外伤1例.开放性损伤8例,合并脑挫伤7例.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20 min ~1 h.  相似文献   

15.
李卫军  王艳玲 《医学信息》2009,22(6):547-548
目的总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将CT证实高密度占位效应明显或破入脑室的颅内血肿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侧脑室引流术,术后用尿激酶溶解冲洗,冲洗后持续引流,同时辅以脱水及改善脑代谢药物治疗以加强药物治疗。结果以日常生活能力(ADL)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侧脑室引流术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及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功能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在25ml-65ml.采用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与CT结合定位,局麻经颞部钻孔放置特制血肿螺旋抽吸针,在间断负压作用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和螺旋针芯搅动下将血肿大部清除.术后立即反复CT确定残留血肿量,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血肿腔尿激酶(UK)溶解治疗.结果 35例血肿手术清除达80%以上,术后不必进行血块溶解治疗,10例血肿清除在50%-80%之间,7例血肿清除小于50%,术后继续进行血肿腔血块溶解治疗.死亡8例,死亡率15.4%,优良36例,优良率70%.结论 计算机辅助、CT引导立体定向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碎吸术是治疗中等出血量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5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15%。其中颅内积气3例,硬膜下积液3例,脑积液漏2例,保守治疗后吸收;血肿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疗痊愈;精神障碍1例,癫痫1例,经对症治疗无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效果显著,但需重视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及青少年外伤性硬膜外血肿预后的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儿童及青少年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到2009年8月总共78例儿童及青少年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均行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儿童及青少年外伤性硬膜外血肿预后与患者年龄、瞳孔大小变化及反射、血肿最大厚度、GCS评分、合并复合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及脑挫伤无相关性(P>0.05) 结论儿童及青少年外伤性硬膜外血肿预后与患者年龄、瞳孔大小变化、颅骨骨折、血肿最大厚度、术前GCS评分、脑挫伤无关,因此对于有瞳孔变化,GCS评分较低及颅内较大血肿的EDH青少年及儿童患者进行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单孔颅骨钻孔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采用单孔颅骨钻孔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68例患者进行回归分析,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6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血肿中央钻孔外引流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血肿高位钻孔、外引流及血肿外1/3置管冲洗方式治疗,对两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血肿高位钻孔、外引流及血肿外1/3置管冲洗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更好,具有巨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腰椎硬膜外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即为腰椎椎板切除减压+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本文中,笔者报道一例78岁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进行腰椎射频消融术后出现了腰部疼痛加剧及左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被诊断为腰椎硬膜外血肿。我们选择了经椎间孔镜椎板间入路行腰椎硬膜外血肿清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描述患者,男,78岁,因"腰部疼痛2月加重伴左下肢疼痛、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