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左卡尼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英姿  王晓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2,(7):18-19,2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N)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每日2.0g静点,疗程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左卡尼汀改善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春丽  张玉英  张伟国 《当代医学》2010,16(26):150-15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改善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把60例DCM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30例给予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1g静脉滴注,每天2次,两组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经左卡尼汀治疗,心功能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峻博  李红斌  邓智文 《西部医学》2010,22(7):1250-1252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及疏血通注射液,两组治疗疗程均14天;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RP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94-2895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左卡尼汀(LC)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 例UAP 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48 例,对照组44 例.2 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 次,1 次/d 口服,LC 3 g/d 静滴,疗程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2 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及缺血性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心电图中NST 和ΣST 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UAP 短期疗效较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艳萍  董珠  孙寄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41-142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注射液治疗不;隐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28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硝酸脂类、β2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LC2g/d,静脉滴注,疗程14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缺血改善程度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改善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82.1%),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心电图中∑ST(静息心电图sT段压低的总和〉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UAP短期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西宁地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选择西宁地区U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6.0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结果: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66%(P〈0.01);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3.3%(P〈0.01)。结论:传统药物辅以左旋卡尼汀是治疗UA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能与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4年12月收住研究院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利尿剂、扩血管及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3 g加入0.9%N-S 250ml静滴,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中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LC3 g/d,静滴,疗程15d;疗程结束后比较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改善程度,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缺血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CCS心绞痛分级改善,症状改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ECG)中NST和∑S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UAP短期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贾士军 《当代医学》2011,17(12):141-142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疗程均为3周.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和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K、CK-MB、LDH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应用能明显提高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降低心肌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24h动态心电图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震荡(HRT)的关系,以及比索洛尔干预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有室性早搏的病人68例,分为DCM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心率震荡的初始值(TO)、斜率(TS);DCM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口服2月后复查24h DCG监测。结果DCM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升高,TS降低;DCM患者口服比索洛尔2个月后,HRT有明显改善,表现为TO下降,TS升高。结论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是DCM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HRT可作为DCM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比索洛尔能改善DCM患者HRT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和舒张末容量指数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体质量指数,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常规测定血脂、肾功能、肝功能、尿酸、电解质、血糖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明显,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89.3%,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容量和舒张末容量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L—CN)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脂联素(APN)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80例MH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应用L—CN1.0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血液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予一般治疗,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PN、TNF-α、IL-6、L-CN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应用L—CN12周后,随着L—CN水平升高,TNF—α及IL-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N水平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静脉应用L—CN可能提高了APN受体的表达.改善MHD患者APN部分被抑制现象,减轻微炎症状态,有利于发挥APN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采用Philips IE 33超声诊断仪,应用RT-3DE技术检测35例DCM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正常对照组与DCM组各参数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DCM组左、右心室的EDV、ESV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左、右心室E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CM组RT-3DE技术检测LVEFRT-3DE与RVEFRT-3DE呈正相关(r=0.59,P〈0.01)。结论:RT-3DE能够准确评价DCM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DCM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损害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缬沙坦在扩张性心肌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DC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30/36)和64.29%(18/2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3例出现头昏、头痛、心悸、腹痛、消化不良等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后续治疗,未发生肾功能不全、低血压及高血钾。结论: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可显著改善DCM患者临床症状和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与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198例,其中缺血性心肌病患者80例(A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53例(B组),普通冠心病患者65例(对照组),入选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三组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并比较三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相关生化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三组左房内径,左室舒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B组与对照组相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明显差异,A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B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组年龄高于B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三组一般临床资料,如糖尿病、血脂、高血压、吸烟饮酒、叶酸、维生素B12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A组与B组的左房内径、左室舒末内径明显增大(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检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临床上可对鉴别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薛海燕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11-161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N)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方法:46例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L-6、hs-CRP、Alb、PAB、Hb、HCT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AB、Hb、HCT显著上升,对照组Hb、HCT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IL-6、hs-CR及Alb、PAB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普遍存在L-CN缺乏,L-CN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伯克纳(丙酸倍氯米松)鼻喷剂对比内舒拿(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变应性鼻炎的患者98例,用随机对照分组试验,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伯克纳鼻喷剂,总量400μg/d,对照组用内舒拿鼻喷剂,总量200μg/d,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伯克纳组总有效率为92%,内舒拿组总有效率为9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2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伯克纳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夏阳 《海南医学》2013,24(24):3618-3620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序贯疗法与7 d、14 d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4例由胃镜及14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为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48例:1~5 d服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6~10 d口服泮托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7 d三联组47例:服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7 d;14 d三联组49例:用药方法同服用7 d三联组,但疗程为14 d。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Hp根除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后,序贯组患者与14 d三联组Hp根除率分别为93.6%与90.9%,明显较7 d三联组的73.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序贯组患者与14 d三联组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例(12.8%),7 d三联组发生6例(13.0%),14 d三联组发生9例(20.5%),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d序贯疗法治疗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具有安全、经济、高效、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有利于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20.
陈超峰  王珂 《中原医刊》2011,(5):55-56,59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多普勒主动脉瓣反流血流频谱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测量40例D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和正常对照纽冠状动脉灌注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伴心力衰竭纽在左室舒张内径扩大[(66±7)mm vs(46±4)mm,P〈0.05],射血分数下降[(32±4)%vs(57±4)%,19〈0.05]和左室舒张末压增高[(31±8)mmHg(1mmHg=0.133kPa)]vs(13±6)mmHg,P〈0.05]的基础上,其冠状动脉灌注压明显降低[(40±8)mmHgVS(48±7)mmHg,P〈0.05]。结论DCM伴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其左室舒张末压增高,冠状动脉灌注已明显受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性评价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灌注情况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