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瓣膜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因重症心脏瓣膜病变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48例行瓣膜置换术,术中视三尖瓣病变情况和左心房大小行三尖瓣成形术和左心房折叠术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同时行搭桥术。结果 因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而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有8例早期死亡,其中因左心室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4例,心律失常死亡3例,左心室后壁破裂死亡1例。因冠状动脉病变,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无早期死亡。2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在术后6个月和20个月因瓣周漏而再次行瓣膜置换术。术后生存的患者112例随访6—12个月.心功能Ⅰ-Ⅲ级。结论 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治疗重症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现状, 并分析其术前衰弱与术后谵妄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心血管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5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术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衰弱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术后第3天采用意识错乱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共发放156份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11份, 最终收集有效问卷145份, 有效回收率为92.95%(145/156)。结果 145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术后发生谵妄42例(28.97%), 术后未发生谵妄103例(71.03%);术前处于衰弱状态76例(52.41%), 术前处于非衰弱状态69例(47.59%), 其中术前衰弱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31例(40.79%, 31/76), 术前非衰弱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11例(15.94%, 11/69)。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术前衰弱及术前心功能不全是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P<...  相似文献   

3.
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5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其术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监测与管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环护理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36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术后给予循环护理,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并纠正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出血及心包填塞,给予有效监护并遵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结果:本组患者发生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失常16例,死亡2例,其余均痊愈出院。使用呼吸机18.0~56.0 h,平均26.2 h;ICU停留28~94 h,平均42 h。结论:循环护理可提高重型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与单纯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3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心脏停搏时间、术中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毕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右房内径、左房内径和肺动脉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术中联合应用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可明显改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永莉  宁园  吴丽娜 《全科护理》2022,(18):2580-258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1年7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9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根据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确定190例病人中术后肺部感染的例数,收集整理、对比分析感染病例与未感染病例之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性,采取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导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9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70例(36.8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留置胃管、反复吸痰、呼吸机使用时间>10 h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础疾病越多、留置胃管以及反复吸痰操作、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越高,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做好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2000年3月~2007年3月我院完成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98例,现将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6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10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VAP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体重、吸烟史、使用制酸药、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重症监护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结论]消除可控性因素、执行指南和掌握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可能会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70例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01-2010-06我科室共完成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7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20例,二尖瓣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现将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作如下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  相似文献   

10.
正心脏瓣膜病主要由风湿热症引起,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1],但会对患者留下较大创伤,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2]。因此,对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3]。本研究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心脏瓣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后ICU监护的临床护理效果,相关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采用连续性肾替代(CRRT)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患者15例,其中10例为主动脉二尖瓣联合瓣膜病,1例主动脉瓣膜病例,其余为二尖瓣合并三尖瓣瓣膜病变,术前心功能评估为3~4级,手术前后监测肾功和尿量,术后行床旁CRRT的治疗,监测肾功能.结果 除1例合并顽固性心衰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最短5d,最长1月肾功能恢复.结论 重症心脏瓣膜术后肾功能不全行CRRT,加强术后护理和全面、准确的病情观察及判断可以有效降低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总结5例妊娠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5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妊娠期患者的麻醉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例患者术中死亡;2例行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剖宫产术,胎儿以及母体均存活;1例行瓣膜置换术,胎儿继续妊娠至足月后行剖宫产;1例手术后胎儿死亡,数日后死胎娩出。结论:妊娠期心血管手术以及麻醉对于母体以及胎儿风险极大,合理的麻醉处理有助于母体耐受心血管手术和胎儿的存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CYP2C9和VKORC1基因分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达标剂量、达标时间,探讨基因检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15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CYP2C9基因和VKORC1基因的检测结果分别分为CYP2C9*3 AA组(142例)、CYP2C9*3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改良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常规超滤组(CUF组)43例和改良超滤组(MUF组)41例。分别在围术期的不同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样监测电解质和血气;监测心排量(CO)、心排指数(CI)、左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及平均动脉压(MAP);计算氧合指数并记录相应时间点的气道压。结果 2组患者超滤后CO、CI、LVSWI均显著提高;与CUF组比较,MUF组改善更为明显;术后8~24 h,MUF组氧合指数好于CUF组;MUF组术后24 h尿量、胸腔引流量、呼吸机支持时少于CUF组,2组间气道压和ICU停留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超滤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可改善术后心肺功能,且效果优于常规超滤。  相似文献   

15.
全心型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0例全心型巨大心脏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观察方法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全心型巨大心脏行瓣膜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观察与护理。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结论术后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6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施行护理,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4%)低于对照组(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围术期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 4 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均为风湿性二尖瓣和 /或主动脉瓣病变 ,分别行单瓣或双瓣置换术。围手术期采用Swan Ganz四腔气囊漂浮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右房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 ,并计算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和周围血管阻力。结果  4 3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无早期死亡。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有效的心肌保护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做好麻醉诱导插管平稳,协助调节循环稳定,控制电解质平衡,预防心律失常,做好皮肤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安全转运患者等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手术室护士了解患者病情,考虑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病情变化,并积极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替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报道[1,2],重症心脏瓣膜病的病死率为9%~14%,而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瓣膜病变,瓣膜置换术可解除瓣膜狭窄或反流,改善血流动力学,长期改善心功能,但手术创伤,心肌缺血再灌注自由基的损伤,麻醉药物的影响,均可在短期内加重心功能的损害.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注意围手术期各环节处理,即重视术前心功能改善,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的保护,合理纠正病变,术后严密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2001年12月-2007年1月为60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手术,由于重视围手术期各个环节的处理和护理,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对因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156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MVR)5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50例,MVR AVR54例;术中同时行DeVega或Kay氏三尖瓣成形术89例,左房折叠术 MVR43例,术中保留二尖瓣后瓣65例,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23例,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AVR同时行左乳内动脉和左前降支吻合2例,术中平均搭桥(1.8±0.9)根。结果:156例患者中有8例早期死亡。存活的148例患者中有112例经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晚期死亡,心功能I~Ⅲ级。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