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引起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6例PICC患者临床资料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选取可能影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11种因素进行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306例患者合并导管相关性感染率9.80%,相关变量的单因素检验9个变量与导管感染相关(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操作经验少、高营养化疗药物应用、导管留置时间长、PICC知识未掌握,OR值分别为4.56、3.13、2.78、2.23.结论 PICC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和杭州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89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655例,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689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34例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93%;共检出病原菌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株占32.35%,革兰阳性菌20株占58.82%,真菌3株占8.8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1 500 g、置管天数>14 d、5 min阿普加(Apgar)评分≤7分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出生体质量、置管天数、5 min Apgar评分与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特点。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且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406例新生儿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新生儿为病例组,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母体因素、患儿因素、置管维护因素的差异。结果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中,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置管地点、有无发生堵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体因素、患儿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选择置管环境、控带口穿刺时间和次数、规范导管维护、加强监测管理、收集分析资料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地分析36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无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感染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36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40例(11.11%),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7个因素与导管感染相关,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操作经验、插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年龄有关。结论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于手术室行中心静脉置管的583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调查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83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34例,感染率为5.83%;感染部位以导管出口部位为主,占64.71%;患者年龄、置管方式、严重创伤性疾病、连台手术、置管操作护士年资、病房责任护士年资、导管留置时间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方式、连台手术、置管操作护士年资、病房责任护士年资、导管留置时间是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股静脉导管置管、连台手术、置管操作护士年资10年、病房责任护士年资10年、导管留置时间≥3d是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选择适宜置管方式、提高置管人员操作及护理技术、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控制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自2007-2011年入住NICU并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进行分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NICU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自2007-2011年NICU进行中心静脉置管778例次,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175例次,发生率为22.4%,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平均时间9.1d;送检导管中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40.2%,导管血送检病原菌检出率为4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及置入三腔导管进入最终的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3.777、9.094和7.342.结论 N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高,中重度昏迷、糖尿病史及置入三腔导管是发生中心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重点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全胃肠外营养患者(TPN)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危险因素,为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1-12月45例经TPN治疗住院患者,选取经TPN治疗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者为感染组;无感染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 选取的45例经TPN治疗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7例,总发生率为15.56%;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年龄、TPN治疗时间、置管时间、置管类型、免疫抑制剂使用和是否入住ICU治疗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TPN治疗患者出现CVC-RI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TPN治疗时间、置管时间、置管类型、是否入住ICU治疗;其中年龄≥60岁占85.71%,TPN治疗时间≥5d占71.43%,置管时间≥4周占71.43%,使用三通管占71.43%,ICU治疗占71.43%.结论 通过了解经TPN治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做出更加针对性的治疗,以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雄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65例)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期间患者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分为发生组(32例)、未发生组(133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65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19.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置管天数≥30 d、透析时间≥1年、置管部位为股静脉、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贫血、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占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Hb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Hb水平外,其余因素均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5.675、3.089、4.646、2.971、3.333、1.548、3.025、5.675,均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进一步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外科术后患者中发生CVC-RI的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技术质量、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时间、入住ICU。结论外科术后患者CVC-RI的发生与上述危险因素有关,医院应建立CVC-RI的预防指引,建立操作资格准入制度,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以降低CVC-RI发生率,提高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PICC患者临床资料,比较CRI组与无CRI感染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应用化疗、高营养药物、激素、基础疾病、操作人员经验、插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RI发生率为11.76%,单因素检验8个变量与CRI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操作经验少、高营养、化疗药物应用、导管留置时间长、高龄。结论 PICC合并CRI的发生率较高,通过提高穿刺技巧和成功率、应用高营养、化疗药物需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冲管、缩短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CRI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杨竞 《现代保健》2009,(34):123-12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针对易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制定置管方法、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结果对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干预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操作过程中,对导管进行正确应用及护理,可避免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以期总结防控对策,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烧伤患者274例,发生感染46例,分析其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4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烧伤患者中共4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血清白蛋白、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导管置管部位和穿刺针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固定和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是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独立高危因素(P<0.05);且糖尿病血糖水平、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程度、置管穿刺针数量、导管置管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呈正相关,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相关感染因素,有助于早期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及预防治疗对策,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09例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6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16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置管患者均及时拔除置管,患者经局部换药及全身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后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治愈时间37d。结论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因素、导管材质、护士操作不当、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固定及局部穿刺点护理不当等有关;应加强护士的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及规范操作规程,选择抗菌导管、改进导管固定方法,加强局部皮肤护理和临床观察等,是预防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医院不同重症监护病房(ICU)3 320例行中央静脉置管患者资料,调查CRBS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单因素χ2、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32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9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95%,主要集中在呼吸科ICU、外科ICU及神经内科ICU,感染率分别为38.78%、44.90%及9.18%;住ICU≥30d、股静脉置管、非急诊入院、有输血、住院天数≥30d等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ICU≥30d、股静脉置管、非急诊入院、中心静脉置管≥30d、使用呼吸机≥30d、气管置管≥2次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重点科室患者的防护,针对多因素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降低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以期总结防控对策,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烧伤患者274例,发生感染46例,分析其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4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烧伤患者中共46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6.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糖尿病、血清白蛋白、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导管置管部位和穿刺针数、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固定和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是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独立高危因素(P<0.05);且糖尿病血糖水平、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程度、置管穿刺针数量、导管置管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危险呈正相关,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其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相关感染因素,有助于早期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肝癌行颈内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相关感染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243例住院治疗并行颈内静脉置管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医院管理持续性改进的时间分为对照组145例(改进前)和干预组98例(改进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98例患者中6例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6.12%,其中导管细菌定植3例、导管局部感染1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31例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21.38%,其中导管细菌定植14例、导管局部感染10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例,干预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可以明显降低肝癌患者颈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建立本底数据,探讨感染危险因素,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11年1~12月厦门市第二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目标监测与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患者13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6例,均为普外科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4.6%,总置管日为3 258d,千日置管感染发生率1.84‰,置管部位颈内静脉者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较低,这与置管操作人员相对固定、经专门培训有关;提示今后应侧重对普外科危险因素的监测。建议尽量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对置管操作过程进一步干预性监测,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实施化疗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相关因素,并制定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2年1月医院170例PICC置管化疗乳腺癌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 170例患者中导管局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11.8%;引起PICC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化疗疗程、换药频次、血像、基础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这些危险因素对感染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留置时间>化疗疗程>换药频次>血像>伴有糖尿病(x2 =46.28、45.52、37.04、25.23);而导管感染与穿刺次数、穿刺部位、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合理选择留置导管的部位,加强置管操作与维护管理、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患者营养及提高免疫力,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为预防导管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实施PICC导管的276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并选择性别、年龄、操作人员经验等9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结果 276例患者发生感染22例,感染率为7.97%;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操作人员经验、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特殊药物应用、肿瘤TNM分期、应用激素7个变量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有关(P<0.05)。结论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率较高,应针对以上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预防,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发生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47例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5例和未感染组222例,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247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25例,感染率为10.12%;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平均维护间隔时间≥7 d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危险因素预测模型:Logit(P)=-11.412+0.622×合并糖尿病+0.519×平均维护间隔时间≥7 d, ROC曲线提示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敏感性为91.07%、特异性为92.98%。结论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合并糖尿病、平均维护间隔时间≥7 d与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息息相关,构建的危险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