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的]探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的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诱因:上呼吸道感染26例(45.6%),因食狗肉及鱼虾过敏11例(19.3%),药物过敏13例(22.8%),疫苗接种后3例(53%),无明显诱因占4例(7.0%).(2)临床表现:单纯性:24例(42.2.%),关节型11饲(19.3%),腹型8例(14%),肾型10例(17.5%),混合型4例(7.0%). (3)肾脏受累的程度决定患者的病程及预后,痊愈53侧,治愈率93.0%,4例未愈自动出院(7%),其中单纯型、关节型、腹型治愈49例治愈率98%,4例血C3减低者中1例在1年后出现典型的SLE表现.[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诱因感染占第1位,其表现较多的是肾外症状,并发紫癜性肾炎者预后不佳,紫癜肾伴血C3减低者,应及早做肾活检. ,无明显诱因占4例(7.0%).(2)临床表现:单纯性:24例(42.2.%),关节型11饲(19.3%),腹型8例(14%),肾型10例(17.5%),混合型4 (7.0%). (3)肾脏受累的程度决定患者的病程及预后,痊愈53侧,治愈率93.0%,4例未愈自动出院(7%),其中单纯型、关节型、腹型治愈49例治愈率98%,4例血C3减低者中1例在1年后出现典型的SLE表现.[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诱因感染占第1位,其表现较多的是肾外症状,并发紫癜性肾炎者预后不佳,紫癜肾伴血C3减低者,应及早做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为防止过敏性紫癜的误诊与延诊提供借鉴。[方法]对2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诱因、发病季节、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2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7~14岁159例(70.35%),3~6月发病139例(61.50%),有前驱感染者127例(56.19%);②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226例(100%),消化系统表现174例(76.99%),关节症状65例(28.76%),肾损害109例(48.23%)。[结论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为学龄儿童、发病季节多在3~6月,多数患儿发病有前驱感染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本院收治3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在3~13岁之间,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为主,冬春季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72.2%.感染仍是主要的诱因.胃肠症状首发时误诊发生率为100%,关节症状首发时误诊发生率为50%.本组病例均有皮肤紫癜表现,紫癜以双下肢最多见.胃肠道症状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2.7%和58.3%.结论 儿童HSP皮肤外症状发病率高,尤以胃肠道症状、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应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HSP患儿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发病年龄在4~12 岁,平均7.4岁,四季均有发病;40%的患儿病前有明确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②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皮肤紫癜,累及双下肢(100%),其次是臀部(30%)、双上肢(13.33%)、颜面(6.67%);80%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30%皮肤紫癜于病程中反复出现;少数以胃肠道及关节症状首发而后出疹.③60%患儿关节受累;胃肠道症状发生率46.67%,;肾损害发生率40%,临床主要表现有血尿和(或)蛋白尿.结论:HSP为儿童常见病,虽临床表现可多样化,但仍有其本身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56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12岁儿童是过敏紫癜的高发群体,男多于女,100%出现皮肤紫癜,其中80.4%为首发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皮肤型紫癜较为多见;其次为腹型,关节型、肾型过敏性紫癜虽然少见,但因缺乏皮肤紫癜易造成误诊,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扑尔敏、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潘生丁等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各型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有利于皮肤紫癜消退,改善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症状、体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p感染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30例,采用136尿素呼气试验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计算Hp的感染率,分析Hp感染与腹痛、关节痛及肾损害等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在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Hp感染阳性率为50%;在同时伴有肾损害、腹痛、关节痛等三项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当中,Hp感染阳性率较高(P〈0.05)。结论Hp感染和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存在Hp感染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有更多的系统受累。  相似文献   

8.
26例过敏性紫癜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属于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可由感染、药物、食物等引发,特别是一些含特殊蛋白质的食物如海鲜类食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或混合型.以腹痛、恶心、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的腹型或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并且皮肤症状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易误诊.所以有必要提高对胃镜下过敏性紫癜表现的认识,以尽早确诊、及时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除皮肤紫癜外,可伴有关节、腹部和肾脏症状.腹型过敏性紫癜,特别是以腹痛为首发或主要症状者,不易早期确诊.现对我所收治的61例腹型过敏紫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万江生 《现代保健》2011,(9):159-160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发病以春冬季为主 发病前主要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以皮肤紫癜、腹痛为主,关节肿痛为次,个别病例出现肾脏损害.使用抗过敏、解痉、止痛、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结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男孩发病略多于女孩.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冬春季节发病多,发病与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侵犯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治疗以去除病因、抗过敏及解痉、止痛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伴胰腺受累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与其他系统受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20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血、尿淀粉酶,B超观察患儿胰腺形态,观察患儿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受累的临床特征,分析患儿胰腺受累与其他系统受累的关系.结果 206例HSP患儿中伴胰腺受累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58例HSP伴胰腺受累的患儿均行胰腺B超检查,无一例伴胰腺水肿及结构改变回声.206例患儿中伴消化道受累126例,其中50例(39.7%,50/126)出现胰腺受累(血、尿淀粉酶升高);未伴消化道受累的80例患儿中仅有8例(10.0%,8/80)发生胰腺受累.HSP伴消化道受累患儿与未伴消化道受累患儿胰腺受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55,P<0.01).混合型HSP患儿胰腺受累发生率[31.8%(55/173)]显著高于单纯型[9.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92,P<0.01).HSP伴胰腺受累患儿住院时间为6~38 (10.39±6.80)d;不伴胰腺受累患儿住院时间为4~ 18(8.51±3.42)d,二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790,P>0.05).结论 HSP患儿可伴胰腺受累,伴消化道受累及病变累及多系统的患儿更易伴胰腺受累.  相似文献   

12.
黄娜  鹿玲  胡波  邓芳 《疾病控制杂志》2009,13(3):276-278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受累因素。方法将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12例HSP患儿,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和非肾炎组,对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等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①HSP中96例(45.28%)出现肾脏损害,92.71%HSPN患儿尿检异常发生在起病3个月内;②皮疹症状严重,皮疹3月内反复≥3次,持续性剧烈腹痛及关节受累严重与HSPN发生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中皮疹、关节、胃肠道等肾外症状严重及皮疹短期内反复多次者,易出现肾脏受累,应严密监测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防止肾损害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常规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病理情况。方法对本院2005年至2010年小儿肾病专科31例住院尿常规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肾穿刺活检,部分病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本组31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损害,光镜结果显示病理分级Ⅱ一Ⅵ级不等,其中Ⅱ级占35.48%(11/31),Ⅲ级占54.83%(17/31),Ⅳ级、V级及Ⅵ级各占3.23%(1/31)。免疫荧光病理显示单纯IgA沉积型占48.38%(15/31),IgA+IgG沉积型占19.36%(6/31),IgA+IgM沉积型占19.36%(6/31),IgA+IgG+IgM沉积型占12.90%(4/31)。14例患儿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其中10例(10/14,占71.43%)高于正常值。结论尿常规检查正常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已经存在肾脏病理改变,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肾损害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甲基泼尼松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3年7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60例重症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地塞米松治疗,一段时间待病情明显改善后,改服与观察组相同剂量的泼尼松,根据病情的恢复程度,逐渐减量至停用;观察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冲击递减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关节肿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肾脏损害恢复时间、皮肤紫癜复发情况、紫癜消退时间、消化道出血时间。并对其进行各项常规检查,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种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皮肤紫癜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小儿重症HSP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减轻肾脏损害和防止复发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大小与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及临床上有无消化道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50例健康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结果①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有27例,占54%;②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为(7.7±0.6),正常对照组为(8.0±0.5),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正常对照组小;③27例出现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为(6.9±0.9),23例无消化道症状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为(7.8±0.5),有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体积比无消化道症状患儿的小。提示过敏性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P〈0.0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平均体积越小越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平均体积可作为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仕军伟  张作磊 《现代保健》2014,(17):110-1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0例确诊为HSP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IL-5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治愈率为82.6%,住院时间为(7.5±1.5)d;对照组分别为77.3%、50.0%、(8.5±2.1)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血清IL-5水活性水平明显下降,IL-10活性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或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治疗HSP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缩短病程,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变化,探讨它们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儿内科住院的患儿3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38例)、缓解期(30例)及健康对照儿童(20例)。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TM、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也高于缓解组(P均〈0.05),伴肾受累组vWF高于非肾受累组(P〈0.05),而TM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M、vWF浓度之间呈正相关。结论TM、vWF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测定对过敏性紫癜尤其是紫癜性肾炎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98例次(86例患者)MPCNL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相关资料。结果:手术时间(89.2±17.1)min,术中出血量(48.9±10.6)ml,1次肾穿刺成功86例次(87.76%),其余12例次(12.24%)患肾于术后1周行第2次穿刺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MPCNL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输尿管结石疼痛症状与上尿路梗阻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3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42例为无疼痛症状输尿管结石,B组89例为有疼痛症状输尿管结石。所有患者就诊之前均无侵入性治疗史,排除了导致上尿路梗阻的其他病因;经影像学检查判断上尿路梗阻程度(患侧肾轻、中、重度积水)。观察两组上尿路梗阻程度的差异。结果:A组患肾轻度积水4例(9.5%),中度积水16例(38.1%),重度积水22例(52.4%);B组患肾轻度积水60例(67.4%),中度积水25例(28.1%),重度积水4例(4.5%)。A组中、重度肾积水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输尿管结石有无疼痛症状和上尿路梗阻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523,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上尿路梗阻程度与有无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相关性,无疼痛症状的输尿管结石上尿路梗阻程度较重。可能与患者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忽视检查、治疗,依从性差,延误治疗时机有关,最终发展至肾功能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复查、治疗的依从性,及时解除梗阻,挽救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