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年龄≤4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因素。方法 6536例年龄≤40岁的青年AMI与60例同期收治的年龄〉65岁的老年AMI进行回顾性对比,对其性别、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青年组男性病例33例(占91.7%),有诱发因素20例(占55.5%),表现为典型心前区剧烈疼痛24例(占66.6%),高血脂10例(占27.8%),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多支冠脉病变仅9例(占25.0%),死亡仅1例(占2.8%),均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 青年AMI男性发病率高,可有诱发因素,胸痛典型,死亡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温乃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05-1105
目的 探讨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接诊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中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性别比例、基本资料等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95.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女性较少、含诱发因素的例数较多、合并并发症较少、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较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吸烟(100例)、酗酒(107例)、运动量不足(80例)、休息不足(95例)、肥胖(82例)显著大于对照组吸烟(50例)、酗酒(40例)、运动量不足(30例)、休息不足(30例)、肥胖(25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运动不足、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但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较好,临床上应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降低危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屈锐毅 《中国保健》2007,15(17):9-10
目的探讨青年(年龄≤4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因素.方法将36例年龄≤40岁的青年AMI与60例同期收治的年龄>65岁的老年AMI进行回顾性对比,对其性别、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并发症及预后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组男性病例33例(占91.7%),有诱发因素20例(占55.5%),表现为典型心前区剧烈疼痛24例(占66.6%),高血脂10例(占27.8%),均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多支冠脉病变仅9例(占25.0%),死亡仅1例(占2.8%),均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AMI男性发病率高,可有诱发因素,胸痛典型,死亡率低,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8例,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28~40岁,48例)和老年组(60~80岁,120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预后。结果青年组吸烟、男性、肥胖、生活不规律明显多于老年组;首发症状以胸痛为主,多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者低于老年组,而肥胖及冠心病家族史高于老年组。冠状动脉造影检以单支病变多见。结论吸烟、肥胖、生活不规律、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患者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青年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冠脉造影特点,探讨青年AMI患者特点,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降低发病率,改善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1年诊断为急性心梗患者100例,对入选患者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压、血糖、血酯病史及发病前有无诱发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收集发作时有无典型缺血性胸痛、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以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为著,且多有剧烈运动、情绪异常、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其临床表现多胸痛症状典型,且出现心功能不全、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并发症较老年组低。冠脉造影多见单支病变,形成侧支循环少见。结论针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应大力倡导戒烟、改善生活习惯、减少过度劳累、青年患者出现持续性胸痛,常规应立即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明确诊断,积极指导治疗,降低其发病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春明 《现代保健》2011,(8):143-144
目的 对不同年龄组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差异进行探讨,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1995年2月~1996年2月呼伦贝尔市医院住院心梗患者及1996年10月~2008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的男性心梗患者共152例,其中青年组(年龄<40岁)7例,老年组(年龄≥60岁)145例(95.4%),对7例青年男性及145例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年组AMI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占42.9%,吸烟占100%,饮酒占85.7%,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 AMI有高血压占87.7%,并发糖尿病者占52.4%,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高血压级别与AMI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大量吸烟、饮酒是青年Aml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是老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人(≤45岁)AMI的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治疗状况、临床转归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特别是探讨其危险因素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发病风险.[方法]于2005年1月~2009年12月对收治的38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和6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状况、临床转归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青年AMI和老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均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且青年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多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比老年组多,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以上者比老年组少.青年组均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故能及时就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高,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结论]青年AMI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冠心病危险因素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并发症少,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84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年龄≤40岁)组(37例)和老年(年龄≥51岁)组(47例),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结果 青年组男性、明确诱因、冠心病家族史、大量饮酒史、大量吸烟史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100.0% (37/37)比80.9%(38/47),40.5%(15/37)比14.9%(7/47)、18.9%(7/37)比6.4%(3/47)、56.8%(21/37)比23.4%(11/47)、67.6%(25/37)比55.3%(26/47),P< 0.01或<0.05],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37.8% (14/37)比61.7%(29/47)、16.2%(6/37)比27.7%(13/47),P<0.01或<0.05].青年组典型胸痛率高于老年组[83.8%(31/37)比72.3%(34/47),P<0.05],但既往心绞痛、多部位梗死率低于老年组[13.5%(5/37)比31.9%(15/47)、13.5%(5/37)比25.5%(12/47),P<0.01或<0.05].CAG结果显示,青年组单支病变率明显高于老年组[48.6%(17/35)比26.7%(12/45),P<0.05],侧支循环形成者比例低于老年组[11.4%(4/35)比24.4%(11/45),P<0.05].结论 男性、过度疲劳等明确诱因、大量吸烟、大量饮酒、冠心病家族史是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多表现为突发典型胸痛,多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侧支循环少,梗死范围局限.培养青年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青年AM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为其早期诊治及防治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心内科2007—2011年收治的年龄在20~4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临床首发症状典型、并发症少及预后好的特点,且以男性发病为主,前三位危险因素是吸烟、酗酒、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结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于预防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梗死(AMI)是危害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青年(45岁以下)AM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逐渐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同一时期内我院收治的51例青年AMI和166例老年AMI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为AMI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结果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胸痛为主,症状典型,多有明确诱因;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血脂异常及冠心病家族史。结论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典型,以胸痛多见,控制烟酒、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是预防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较。结果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胸痛为主,症状典型,多有明确诱因;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血脂异常及冠心病家族史。结论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典型,以胸痛多见,控制烟酒、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是预防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随机抽取心内科就诊的老年冠心病并发AMI患者73例作为AMI组,另抽取该科室同期就诊的老年单纯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非AMI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AMI危险因素。结果 AMI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肌酐(SCr)水平分别为(7.02±1.83) mmol/L和(94.23±19.23) mmol/L,均高于非AMI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4.56±0.89) mmol/L和(88.27±16.06)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和hs-CRP水平较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和hs-CRP水平较高均会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AM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6例4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表明:吸烟和高血脂是青年AMI的首要危险因素,心绞痛病史易被忽视,起病典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30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住院期间合并急性脑梗死(ACI)发生情况,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8例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CI,AMI+ACI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史,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高于AM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均为AMI患者住院期间合并ACI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AMI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高龄、长期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尽可能降低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CI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6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观察组(32例,26~40岁)、对照组(33例,60~80岁),分析其合并症、实验室指标等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的发病至入院时间、心梗部位、是否吸烟、年龄、合并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D-二聚体、C反应蛋白、脑钠肽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需掌握不同人群疾病的临床特点,以便能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有效治疗,更重要的是加强青年人的健康教育,强调合理规律的生活作息及饮食习惯对防范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从而降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以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调查2013年12月-2015年9月317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医院感染率以及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根据感染的特点,对多项可能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3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发生感染37例、4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1.6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共发生25例次,占60.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等级、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是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天数≥7d、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等级Ⅲ~Ⅵ等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因素有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心功能差等,针对这些人群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青年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临床表现极其特点。方法:对本院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32例AMI青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观察其超声心动图的表现及其临床特点。结果:AMI患者的年龄均小于40岁,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并发症相对较少,住院病死率控制效果好,超声心动图表现无心腔大小变化,且心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AMI的年轻患者其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并不明显,可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2年7月-2012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4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14.9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38例占55.07%,其余依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口腔、穿刺部位、血液,分别占14.49%、11.59%、8.70%、8.70%、1.45%;共检出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73.68%,革兰阳性菌13株占22.81%,真菌2株占3.51%;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大面积梗死、住院天数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率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多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合理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芳 《现代保健》2011,(7):114-115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总结40例青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40例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为99.3%。结论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