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起源于胃的间叶组织(平滑肌的Cajal起搏细胞[1]),是一种独立的肿瘤,临床上并不十分罕见,胃是GIST的好发部位(占60%~70%[2]),肿瘤组织对CD34和CD117(c-kit蛋白)呈阳性反应[3](CD117在胃间质瘤的阳性表达率高达95%,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5%。良性、交界性以及恶性胃间质瘤的CD117和CD34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G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消化道出血和腹部包块.术前无一例确诊,均接受手术治疗.17例完整切除,1例局部切除.常规病理检查见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阳性16例,CD34阳性11例.结论G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肿瘤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ST的重要指标.目前手术切除仍为主要治疗方法,适当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以改善G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1 病例 患者,女,32岁,出现胸闷、头晕、心悸、气促排黑便1周.术前查体:贫血外观,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g/L,大便隐血阳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及血清各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内.胃镜示:胃窦粘膜充血水肿,前壁见一隆起,大小约2.0×2.5cm,顶端见一溃疡,大小约0.5×0.5cm,附着白苔,无明显出血,蠕动正常,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诊断:胃窦隆起,间质瘤可能.超声内镜示:食管、喷门未见异常.胃窦大弯靠前壁侧见一2.0×2.0cm半球形隆起,可见表面有溃疡形成,约0.5cm,附着白苔.EUS环扫探头7.5MHz探测病变部位呈低回声区,起源于粘膜第4层,有包膜,其内部回声不均匀,大小约2.13cm,其内部见散在高回声斑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并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胃间质瘤患者5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3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33例(开腹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77.5±7.7) min、(48.0±5.8) ml、(42.0±4.3)h、(4.0±2.1)d、(2.5±1.2)d,与开腹组的(115.6±12.6) min、(158.0±16.7) ml、(73.4±8.9)h、(8.5±5.4)d、(4.6±6.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有腹部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胃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皆实现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0例胃间质瘤患者在实行螺旋CT后,主要的表现有:胃内出现软组织肿块的现象,肿块同时有向腔内或者胃腔内、外突出的趋势。在实施增强后,患者肿块强化相对明显,出现中心囊变及坏死的现象,周边强化明显。50例患者中,有20例为低度恶性胃间质瘤,有30例为高度恶性胃间质瘤。结论在胃间质瘤治疗中,螺旋CT的诊断价值比较高,可以准确地显示出患者胃间质瘤的具体部位及具体的形态,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良恶性的诊断。方法: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3)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标准重新阅片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具有特征,即CD117为指示性抗体、其次为CD34,同时SMA亦示阳性反应,S-100和desmin呈灶性表达或阴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较为少见,病理诊断必须依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综合判断,正确的术前病理诊断和危险度判定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与病理方面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10月收治的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79)、消化道出血(29)。病变部位为胃7例,小肠1例,直肠1例。9例均行手术治疗。9例镜下均见梭形细胞,其中良性2例,交界性1例,恶性6例。免疫组化CD 11778%,CD 3478%,SMA(-)78%,S-100(-)67%。随访率100%,病人均存活。结论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常规组织学与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有时易混淆,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4月78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常规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胃楔形组实施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患者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胃楔形组胃间质瘤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胃楔形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卧床时间、恢复胃肠功能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胃楔形组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高,可缩小切口,减少出血,术后并发症少,可缩短卧床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6月~2004年12月治疗的15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做局部切除,1例做胃大部切除。良性10例,恶性5例。15例病人平均随访46月±22月,目前均无瘤存活。免疫组化示CD117、CD34多为弥漫阳性。结论: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药物(格列卫)治疗是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与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28例及同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24例,分析两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比两组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双镜联合手术组手术时间为(88.04±16.57)min,与开腹手术组的(91.25±12.1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手术组术中失血量(62.14±27.33)ml,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的(130.63±43.12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天数双镜联合手术组分别为(3.50±1.20)d、(9.43±1.79)d,显著短于开腹手术组的(5.42±1.18)d、(13.13±2.58)d(P〈0.001)。双镜联合组随访5~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开腹组随访6~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安全、有效,是理想的微创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2岁,主诉:黑便10d,晕厥3d。患者面色苍白,未触及腹部包块,无腹痛及其他症状、体征。全血细胞计数显示,红细胞比容31%,平均血细胞体积75fl(正常范围80—98n),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4.6pg(正常范围26~34pg)。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6岁,低热、腹胀、恶心、呕吐一月。加重2天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镜联合在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t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胃间质瘤2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25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20±5)ml,术后住院时间(6±2)d,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胃镜联合切除局限性胃间质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视野暴露清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目前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X线、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X线、CT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8例资料,分析其影像学检查技术及诊断价值.结果:X线表现为肿块边缘光整、清晰,周围黏膜推移,未见中断、破坏;CT扫描见软组织肿块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分界清晰,正常组织、器官呈明显的推移征象.对肿块部位采用薄层扫描,必要时变换体位扫描显示更佳.结论:对于发生于胃的软组织肿块,利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评价,病变与周围的正常胃壁界限清晰,且正常胃壁柔软、光滑,首先考虑可能为GST.电镜和免疫组化是确诊GST的主要病理手段,其具有特定的免疫组化物质的表达,即CD34、CD117.  相似文献   

15.
孙满红 《现代保健》2010,(26):196-196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2岁,上腹部不适半月余来院检查.患者上腹部可触及12 cm×10 cm包块,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上腹部可探及一包块,声像图表现为内部不均匀低回声,大小约12.8 cm×9.3 cm,有不规则液性暗区,可见小点状钙化,边界欠清晰,呈分叶状,活动度差,随体位改变移动不明显(图1),腹腔另可探及低回声,大小约3.2 cm×2.3 cm,境界清(图2).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以间断性腹痛腹胀,伴排气排便停止1个月入院,既往因右尺骨骨肉瘤于2年前行右上肢离断术。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胃癌合并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胃癌合并GIST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预后.结果 24例患者术后的侵袭危险度分级以极低危为主,占83.3%(20/24).CD117阳性率为91.7%(22/24),CD34阳性率为79.2%(19/24),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率为37.5%(9/24),可溶性酸性蛋白阳性率为8.3%(2/24),结合蛋白阳性率为4.2%(1/24).术后5年的复发转移率为45.8%(11/24),11例复发转移患者均在随访期内死亡,术后1、3、5年的总体存活率分别为87.5%(21/24)、70.8%(17/24)和41.7%(10/24).结论 胃癌合并GIST缺乏特异性表现,危险度分级较低,应采取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胃间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低于对照组的25.5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迅速康复,而且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巨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8例巨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均经胃镜、CT检查发现.手术治疗7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空肠憩室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病变肠段切除术3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2例.结果 7例术后病理检查CD117全部阳性,5例CD34阳性,1例切缘阳性;1例未手术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1个月后复查CT,肿块直径减小30%;1例死于复发、盆腔广泛转移;其余病例随访1~32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 巨大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转移的患者可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腹腔镜与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胃间质瘤患者,采取奇数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联用腹腔镜与胃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