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中药熏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12月就诊的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良好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汤中药熏蒸,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的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震动感觉阈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但实验组在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中药熏蒸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可以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补肝汤为主方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铵500μg,均每日1次肌肉注射.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表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加味补肝汤和甲钴铵治疗DPN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但加味补肝汤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甲钴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烟酸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15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烟酸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52.00%(P <0.05)。治疗后,两组的NSS、MDNS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SNCV、 MNCV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烟酸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DPN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DP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2例,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50例,单用甲钴胺推注,1次/d,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84.6%、74.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DP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2例,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50例,单用甲钴胺推注,1次/d,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84.6%、74.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人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静脉滴注,1次/d,连续三周;对照组单用甲钴铵,用法和用量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正中神经、腓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为92%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明显,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DPN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郭锡池 《现代保健》2010,(20):23-24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联合硫辛酸治疗组(45例)和硫辛酸对照组(42例),疗程2周后观察患者神经症状变化和肌电图改变.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 疏血通与硫辛酸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中药(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CTM)足浴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糖尿病伴有足部外周神经病变患者120例,治疗组60例采用中药足浴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足浴护理;两组同时接受控制血糖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84人次,对照组82人次有双下肢疼痛、感觉异常、麻木和腱反射减弱等一种或多种不同症状;经足浴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为79.76%、对照组症状改善为29.27%。结论采用中药足浴护理治疗糖尿病足部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该技术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谢桂  陈泽奇 《中国医师杂志》2009,12(10):840-842
目的 观察加味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补肝汤为主方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铵500μg,均每日1次肌肉注射.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表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加味补肝汤和甲钴铵治疗DPN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但加味补肝汤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甲钴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加味补肝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加味补肝汤为主方的中药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铵500μg,均每日1次肌肉注射.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积分表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P<0.01);两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加味补肝汤和甲钴铵治疗DPN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但加味补肝汤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甲钴铵.  相似文献   

11.
陈洋 《工企医刊》2014,27(2):673-67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DPN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且实验组神经传导速度(NCV)指标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收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胥娟  施广德  俞海燕  偶静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55-1556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肌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2周后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胡为斌 《现代保健》2011,(21):153-15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80例)和弥可保对照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糖、血脂(P〈0。001或P〈O.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降低血糖、血脂(TC、TG)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HDL-C升高,则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中成药丹红注射液能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辅助降低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14.
刘芳  符鸿俊 《医疗装备》2023,(7):127-129
目的 探讨神经血管治疗仪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DF)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周围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DF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中药足浴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血管治疗仪干预,两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干预前后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流速、血管内径和搏动指数(PI)]和周围神经功能[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MDNS)评分]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静息痛消失时间、间歇性跛行消失时间、皮温正常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流速、血管内径、PI)较干预前上升,MDN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干预后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血管治疗仪联合中药足浴治疗DF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增加足背动脉血液供应,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一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给予甲钻铵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照组只给予甲钴铵。共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1);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都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更显著(尸〈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与单用甲钴胺治疗DPN两种疗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0)口服甲钴胺片0.5 mg,羟苯磺酸钙0.5 g,每天3次,连续8周;对照组(n=42)单独服甲钴胺片0.5 mg,每天3次,连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甲钴胺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7.
叶会玲 《智慧健康》2023,(31):65-68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配合足部按摩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比其临床运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以及足部神经筛查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中药足浴联合足部按摩,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并缓解不良情绪,稳定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9,(11):1690-1693
目的观察消渴痹症膏穴位贴敷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以糖尿病基础治疗和甲钴胺注射液1 000μg(肌肉注射),1次/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渴痹症膏穴位贴敷结合中药足浴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压力及震动感觉阈值评分变化、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等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消渴痹症膏穴位贴敷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在临床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早期0-1期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治疗方式为分组依据,对照组:30例,常规临床糖尿病足综合治疗;足浴组:30例,对照组基础上辅助活血通络方剂足浴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仅为83.3%;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足浴组患者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活血通络剂足浴在临床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中,既能有效改善患者足部未梢血液循环,还可以加促创面愈合速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依帕司他组、甲钴胺组、依帕司他加甲钴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对照组仅基础治疗,疗程共12周,比较4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4.44%,依帕司他组为76.47%,甲钴胺组为70.59%,对照组为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改善效果最好。结论依帕司他和甲钴胺联合治疗能更有效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