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寻找和识别安全隐患,护士长每月组织护理风险分析,分析风险存在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强化了全科室护士的风险意识,增加了护士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和对突发风险事件的应急能力,保证了护理安全,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通过对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防范风险,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应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71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安全用药的预见性护理、随访的全程护理风险管理,观察风险防范管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覃廷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95-1696
为了研究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产妇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而引发的投诉与医疗的经济纠纷,所以做好风险管理是产科护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我们将对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主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宣传,提高风险安全与法律等意识,改进与完善好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将实行风险管理之后,护理质量与产妇满意程度得到提高,很好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医疗纠纷得到减少,防止风险的事件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风险管理在骨科管理中的应用,对骨科病房中存在的风险或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明确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治疗过程中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是对经济损失的风险予以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为目的.期望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目标的管理过程。医疗护理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因此。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有效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完善并制订风险管理办法,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结果风险管理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及处理,可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是死亡.护理风险管理和防范是医院风险管理范畴中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现将我院在护理风险管理和防范的方法和体会总结一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东宁 《工企医刊》2012,25(6):92-94
目的将风险管理运用于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中。方法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监控即采取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密不可分,通过风险管理的实施,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2011年6月开始对我科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指导护士避免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明显提高,护理投诉纠纷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产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缺陷、投诉,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保障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0.
对临床护理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蓝宇涛 《现代医院》2005,5(11):112-11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把风险管理引入护理质量管理领域,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组织,回顾分析既往的护理风险事件,确定现存和潜在的临床护理风险,修订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实施护理风险监察。结果在护理风险事件的构成比中,护理投诉/纠纷从55%降至30%,χ2值为6.07,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投诉/纠纷,是提高医院竞争力和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及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防范对策,以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方法对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制定预防措施。结果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防风险意识增强,很好地进行手术风险预测和有效的规避风险,保障了护理质量。结论健全的手术室风险管理制度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的权利和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防范和降低护理风险的管理活动中,护理管理者实施了护患联手进行风险管理的新措施。一方面,明确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完善防范风险的制度,建立优质护理工作流程等管理措施,及时堵塞漏洞;另一方面,将防风险意识渗透于护理活动中,注重培养护士、病人及家属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开展贴心的健康教育和护患间有效沟通、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及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培训,这样才能形成护患防范风险的共同体,最终确保患者安全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3.
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琼 《现代医院》2008,8(5):127-128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强化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执行操作流程时更加科学、规范。结论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有利于保障病人安全,有利于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疗设备风险存在的客观因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实现风险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方法:基于医疗设备风险存在的多种类型,创建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风险管理计划,正确地识别和分析设备潜在风险,并通过实施风险控制来消除或降低设备风险.结果:综合风险级别的量化评估结果,实施了医疗设备分级管理,实现了既定的风险控制质量目标,并将医疗设备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结论: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到医疗设备管理中,使医护人员树立起了良好的风险责任意识,在医疗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保障了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总结20l0年我院在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的发生率、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并将其与护理风险实施前进行比较,以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后的效果.结果 在我院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后,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护理风险的发生比例明显降低,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比较有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突发事件群体伤员急救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300例妇产科患者,其中15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另外150例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形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观察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满意度为96.66%,而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满意度为81.33%.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增强医护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护理安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实行风险管理,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运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建立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定完善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高危环节和高危时段的管理,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结果实行风险管理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控制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本文分析了急诊护理风险的来源、风险的评估、风险的预防措施以及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供应室的风险管理,保证供应室的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识别和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供应室在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风险成因,正确识别和评估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结果 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质量意识,降低了差错率,减少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结论 通过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风险隐患,严把质量关,为临床提供安全的消毒灭菌物品,为预防医院感染及保证医疗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血站宣传工作的开展、人们对无偿献血工作的支持与关注,以及人们日益提高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社会对血站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血站护理工作所面临的从业风险也越来越大.血站护理人员不仅要承担血液采集工作,而且要完成成分血制备、血液入库保存、直至血液安全应用与临床患者等工作,可见血站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繁琐沉重而且责任重大,因此加强血站护理风险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从对血站护理工作的风险识别、衡量评价、风险处理及风险效果评价4方面论述风险管理在血液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