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1~2005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向市县级疾控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的情况。[方法]收集2001~2005年举办基层培训班的资料和各年全省市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情况,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5年间,举办培训班期数分别为19、19、29、36和40,合计143期,年平均28.6期;培训人次数分别为1 708、1 583、3 522、3 395和4 094,共14 302人次,年平均2 860人次。培训人数增长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是2003年;年人均培训次数分别为0.23、0.22、0.53、0.51和0.62。5年共提供4 574学时,年平均914.8学时;共提供学分650.6分,年平均130.1分。随着专业人员职称的升高,每年接受培训的次数增多;培训内容以传染病预防控制为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方面的培训也逐渐受到高度重视。[结论]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后,广东省疾控系统专业人员培训迅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培训内容重点明确,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1-2008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班情况。方法收集2001-2008年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班资料和各年全省市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情况,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8年,共获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165项,按期完成155项,完成率为93.9%。其中,国家级项目27项,完成率为96.3%;省级138项,完成率为93.5%。举办培训班175期,其中国家级项目29期,省级146期,年平均22期。共培训18 056人次,年平均2 257人次;合计5 899学时,年平均737.4学时;共提供Ⅰ类学分972分,年平均121.5分。培训内容以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为主。结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率高,培训内容重点突出,培训对象针对性强;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分析某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面向市、县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举办培训班的情况,为合理制定培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省CDC 2014—2018年举办基层培训班资料和全省各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对培训期数、培训人次数、培训内容及培训人员/师资职称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中心2014—2018年举办面向基层培训共271项、年均54项;共培训22 735人次,年均培训4 547人次;2016年后培训项目数呈下降趋势,2018年培训人次数仅为2015年的49.4%;传染病、非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病原微生物检验共占培训项目56.8%;培训班师资以高级职称为主(62.0%);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中,职称较高获得的外出培训机会较多。结论应完善远程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大疾控机构骨干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4.
五年来,我区卫生专业培训工作以干部培训为重点,学校培训、学校后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并重,上下结合,军地结合,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了一大批卫生技术干部和卫生专业兵。五年来共开办各类专科、专题、专项技术进修、培训班461期,培训16139人次;卫生员培训班332期,培训8054人次,复训4431人次,派出专科进修2563人次;卫生学校计划内招生1722名,毕业学员1618名。卫生专业培训的远期效果尚未显示出来,但已产生了近期效果:卫生干部队伍的技术职务、知识、智能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群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艾滋病流行地区预防母婴传播技术培训资源投入与利用情况。方法运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2003~2006年项目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培训资源投入变化、平均每例培训费用和培训覆盖率差异。结果项目地区共计投入99.4万元用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培训,投入逐年增长,培训7064人次,县级培训人次占74.73%;例均培训费用为141元,校正后省级与县级培训例均费用有差异(P〈0.01)。二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培训覆盖率分别为64.93%和62.86%,不同类别服务提供者接受培训的比例有差异(P〈0.01)。结论研究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能力建设资源的投入使得能力建设覆盖面得到了扩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艾滋病高流行县预防母婴传播技术培训资源投入与利用情况。方法:收集研究地区2003~2006年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培训资源投入情况,随机选取4所二级医疗机构和4所乡卫生院,收集人员培训信息,计算例均培训费用;运用χ2检验,比较培训覆盖率差异。结果:研究地区共计投入51.72万元用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培训,投入逐年增长,培训4571人次,县级培训人次占63.27%;例均培训费用为113.15元。二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培训覆盖率分别为62.77%和52.66%,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级别医疗机构中,不同技术类别服务提供者接受培训的比例有差异,妇产科护士受训比例最低(P<0.001)。结论:研究地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能力建设资源的投入使得能力建设覆盖面得到了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培训现状,为科学制订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浙江省各级疾控人员开展调查,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有1 584人(78.65%)外出参加过培训,未参加培训主要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培训信息,占25.81%;省级疾控人员外出参加比例最低(59.54%),高级和中级职称人员外出培训率高于初级职称(χ2=85.521,P<0.001);培训以省内培训为主(68.37%),其中业务培训比例最高(41.36%);帮助最大的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64.69%),培训教学方法评价最好的是案例教学(31.99%)。结论疾控人员总体对各类培训评价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建立新的培训模式,配备专职的教师及助教,护士脱产或半脱产学习。结果参加培训的620名护士,培训前共考核1956人次,不合格1173.6人次(60%)。合格626人次(39.2%),优秀36人次(3.6%)。培训后共考核1821人次,不合格32人次(1.8%),合格1475人次(81%),优秀70人次(3.6%)。结论面对新的劳动力结构,及时调整培训方式,提高护士素质,对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感染管理科登记在案的职业暴露者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暴露后跟踪档案。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41人次,其中护士23人次,占56.09%;医师13人次,占31.71%;实习护士2人次,占4.88%,麻醉师1人次,占2.44%,医生助理1人次,占2.44%;助产师1人次,占2.44%;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工作年限5年以内为主,占75.61%;暴露的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82.93%;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58.54%;暴露时的操作主要发生于手术和医疗废物处置、针头入锐器盒过程中;暴露的主要器具为头皮针、一次性注射器。结论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较其他人群易发生职业暴露,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不断强化意识、规范各类操作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全国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培训情况,总结培训效果。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2018—2022年举办的“全国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培训班”资料,分析培训执行情况。结果 2018—2022年共举办5期“全国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培训班”;培训天数均为4天;授课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比例为87.5%(35/40);共培训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 045人次,其中87.1%(910/1 045)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5.1%(785/1 045)为中级及以下职称;培训合格率为97.7%(905/926);在培训关键环节如授课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学员满意度均高于96.0%。结论 全国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培训工作执行情况良好,培训合格率和满意率均达到95.0%以上,培训效果良好,有助于专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放射诊疗相关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技术,促进放射卫生继续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应和  周丽  吴宇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8):1206-1208
了解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运行情况,为该系统在学校学生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由校医经过统一培训后通过系统上报数据,对系统收集的早期症状监测、学生缺勤情况和疫情短信预警信息进行分析,验证系统运行情况.结果 2012-2013学年,系统共监测学生约94万人,监测各类疾病症状142 050人次,学生因病缺勤82 431人次.症状监测个案数按周分布呈“驼峰状”.2013年2-4月,系统共发布556条预警信息,其中疾病类型预警400例,症状预警156例,预警覆盖率为37.5%;3月预警比率最高(44.68‰),2月最低(1.39‰).结论 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的运行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主要疾病症状和因病缺勤情况,并及时对学校传染病疫情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和掌握旅游城市宾、旅馆的卫生状况 ,为提高监督管理的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定点定时对黄山市中心城区 2 2家宾、旅馆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  3年共抽查 6 5家次宾、旅馆 ,持有效卫生许可证 5 3家次 ,3年平均持证率为 81.5 4 % ;从业人员抽查 32 5人次 ,持有效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2 32人次 ,3年平均持证率为 71.38%。共监测样品 14 91份 ,合格 10 5 4份 ,合格率 70 .6 9% ,3星级宾馆监测合格率最高为 82 .5 4 % ,普通饭店监测合格率最低为 5 2 .5 8% ,3年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客房的温度、湿度、枕巾、床单平均合格率较低 ,分别为 2 6 .2 8%、4 .38%、71.85 %、71.4 3%。结论 黄山市中心城区宾、旅馆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消毒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今后公共用品消毒应作为监督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控制疟疾的流行和降低发病。方法根据第一轮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规划书开展工作。结果5年共血检发热病人70 310人,年平均血检率为2.26%;疟疾病人比项目实施的第一年下降了88.13%(131/1 104);978名各类人员,接受培训1 332人次,培训率136.19%;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比项目启动前均提高70%以上。结论项目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疟疾疫情,推进了疟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专业人员培训需求. [方法]问卷调查和电话核实相结合.[结果]96.28%人员认为需要接受培训;89.41%认为参加培训主要原因是岗位工作需要;66.58%认为合适培训天数在7 d内;57.15%认为每年外出培训2~3次最合适;70.64%认为实践操作是适宜培训方法;培训需求位居前5位具体内容为现场调查和处理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常用统计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与分析、项设计与管理;技能培训大多具体内容培训需求与学历和工龄有关,专业培训大多具体内容培训需求.还与单位级别和从事具体专业有关. [结论]多采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训方法.对不同单位级别、不同学历、不同工龄、不同具体专业人员开展培训内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为职业暴露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2—2016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资料,对职业暴露人员的职业类别、工作年限、暴露时间、相关操作、预防用药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该医院累计发生职业暴露93人次,其中护士发生63人次,占总暴露人次的67.74%;医生27人次,占29.03%;技师3人次,占3.23%。低年资护士与高年资医生是高危人群,分别暴露33、12人次,占35.48%和12.90%;18:01—次日08:00是高发时间段,暴露32人次,占34.41%;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主要病原体,暴露66人次,占70.97%;针刺伤是主要暴露方式,暴露71人次,占76.34%;围手术期操作是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环节,暴露23人次,占24.73%;暴露后及时处置并接受预防用药88人次,占94.62%,未发现职业暴露引起的阳性感染。结论该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大多发生在夜班,HBV是主要病原体,针刺伤是主要暴露方式,围手术期操作是高危环节。  相似文献   

16.
杜莹  刘威  李健 《职业与健康》2015,(4):562-564
目的通过了解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外出培训情况,为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合理分配培训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力资源部登记的人员培训记录,使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对培训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7—2013年人员派出参加培训的平均百分比为36.51%,派出人员的人均参加培训的次数为2.04次;正高、副高、中级和初级人员年外出培训率分别为45.26%、39.73%、38.88%和31.30%;不同工作岗位人员年人均培训次数不同,现场人员为1.27次、实验室人员为0.63次、行政管理人员为0.16次,其中现场人员中以从事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的年人均2.83次最高;培训时间从3~5 d为主转变为2~4 d为主。结论应进一步全面完善系统的培训制度,建立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应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泰山高峰论坛是国内较早开展中毒学术交流的知名学术平台。迄今为止已主办六届全国中毒急危重症学术会议、四届全国百草枯农药中毒专题学术会议、19期国家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先后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国内顶尖级专家学者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年全国健康教育机构人员结构与能力建设基本情况。方法全面调查省、市、区县三级健康教育机构2009年度人员数量和结构、能力建设情况。结果省、市、区县三级有健康教育人员编制9001个。6906名专职业务人员中,男性53.98%,女性46.02%;平均年龄40.58±9.42岁;民族以汉族为主,占92.08%;所学专业中,预防医学占30.11%,临床及其他医学占35.04%,新闻与传播学占1.28%;学历以大专(41.15%)和本科(33.10%)为主,研究生占2.77%;专业技术资格以初级(34.40%)和中级(37.70%)为主,高级占11.34%。专业技术人员共进修837人次,参加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班52 767人次,参加各类项目培训45 156人次。执行各类项目1771个,发表科普文章7319篇,发表学术论文1229篇。结论目前我国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结构均较2003年明显改善,但人员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加强健康教育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提高疾控指导团队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方法组建疾控指导团队,制定渔农村公共卫生疾控服务规章制度,开展基层现场技术指导、培训与实践技能练兵,提高基层疾控工作能力。结果 2009-2012年岱山县疾控中心疾控指导团队共现场书面指导518次,平均每年每家目标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12次;开展防疫医生培训35期775人次;社区大型培训6期500余人次;开展疾控应急演练6次参演226人次;经县卫生局年终考核,全县渔农村公共卫生社区服务中心(站)取得较好成绩。结论疾控指导团队指导作用明显,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湖北省2009-2013年的疟原虫镜检培训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参加培训的所有学员按照年龄、性别、单位级别、职称进行分类统计,对2012年学员的培训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共累计培训学员478人次,学员年龄主要在20~40岁,占76.27%;而男性学员(49.37%)和女性学员(50.63%)基本各占一半;培训学员主要来自县级疾控中心和综合医院,分别占35.53%和41.00%;初级(50.42%)和中级职称(45.82%)学员最多。2012年的培训成绩显示,10.38%的学员经过培训后成绩不合格,原因是读片成绩不理想。结论湖北省2009-2013年的疟疾镜检技术培训覆盖面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